肝炎的预防

1.一般性预防措施

尽管目前对肝炎的治疗措施非常完善,绝大多数肝炎患者预后也非常乐观,但毕竟发生了肝脏的炎性病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不患肝炎或患隐性感染,那是最好的结果。

肝炎病毒的传播主要经过两个途径,一个是接触性传播,如甲、戊、庚及部分非嗜肝性病毒,绝大部分感染途径是经食物进入体内而发生肝炎。另一个是经血、体液传播,如乙、丙、丁、输血传播病毒性肝炎(TTV)及部分非嗜肝性肝炎病毒,感染的途径是含病毒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通过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创伤、手术操作、性生活、接吻、哺乳等进入体内。而是否发病,则取决于病毒和机体双方斗争的结果,而以后者更为主要。因此,预防肝炎,一是切断可能会传播病毒的途径,二是要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只要做到这两条,即可防病于未然,减少因患肝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损失。

(1)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最基本的预防措施是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进行多种行之有效的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太极拳等),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保持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平衡性(如多食蔬菜、水果、粗粮等),保持愉快的心情和旺盛的精力,起居有规律等,均可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即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即使感染了肝炎病毒,也能迅速予以清除,以保持健康的体魄。

(2)讲究卫生

讲卫生可减少许多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的发生。讲究个人卫生(定时洗澡、换衣服、不留长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家庭卫生(每日房间通风、勤晒被褥、餐具、茶杯定时消毒、让客人使用一次性餐具茶杯等)、饮食卫生(食物要做熟、不吃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尤其在肝炎流行季节、剩饭要加热、生熟食物储存、加工要分开等)、洁身自好(杜绝性乱、不吸毒)等措施,常可使大部分肝炎失去传播途径。

(3)控制医源性传播

各级医疗单位是肝炎(主要是乙、丙、丁、输血传播病毒性肝炎等)传播的重要源头。血液及血制品、医疗器械、注射器及患者的排泄物等常是主要的传染源。严格筛选献血员、提倡无偿献血及血制品监测是控制肝炎的重要环节。切莫随意扩大输血指征,不乱用血制品,可大大降低通过输血所传染的肝炎。各种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内窥镜、口腔牙钻、采血针、针灸针、探针和导管等必须做到一用一消,消毒液必须按规定配制,浸泡时间要足够;各种注射器包括皮试用针管要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病人的尿液、粪便及其他排泄物首先要进行消毒并无害化处理后才准许排放。特别应强调的是,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村、乡级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无菌概念淡薄,操作不规范,使许多人因此染上肝炎病毒,这也是我国戴上“肝炎大国”这顶帽子的重要原因。

(4)疫苗的免疫接种

肝炎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疫苗的免疫接种。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肝炎可做预防接种,其他类型的肝炎尚无法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

①甲肝病毒疫苗。1986年,普罗斯特从病人的粪便中分离、筛选了甲肝病毒的减毒株,我国也同时获得成功。这些减毒株既保持丁甲肝的免疫原性(即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能力),又对人体不造成损害。临床验证,应用这些减毒疫苗后,虽然粪便中有病毒排出,但与感染了甲肝病毒患者相比,病毒排出量明显减少,且也未发生排出病毒感染他人的情况。应用疫苗后3周,大部分人都产生了抗甲肝病毒的有效抗体,因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是:隔月一次皮下注射疫苗共两次。注射甲肝疫苗可大大降低人群中甲肝的发病率,是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②乙肝病毒疫苗。这是控制乙肝的根本途径。自1970年证实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有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并具有预防作用以来,许多人对此进行了研究。现在世界各国已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乙肝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10年实现全球消灭急、慢性肝炎的战略目标,最关键的措施就是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

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母婴围产期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产道感染和产后早期感染)是乙肝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人的一生中出现乙肝阳性最多的时期是婴幼儿期。因此,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应以新生儿、婴幼儿为主要对象,其次为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配偶、子女,以及医务人员、经常使用血制品患者等。

接种乙肝疫苗的方法是:婴幼儿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成人在上臂三角肌注射。目前市场上的乙肝疫苗剂量是10微克/支,按“0、1、6月”程序注射,3~6个月后查血有无抗体产生。

接种疫苗后,只有少数人会有不适感觉,如注射局部疼痛、红肿、硬结,发热、疲乏、轻度流感样症状、胃肠道症状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2~5日后可自动消失。孕妇、哺乳期妇女亦不是禁忌接种的对象。患急性传染病及其他重症疾病患者一般不要接种疫苗,待病情好转后再行预防接种。已有乙肝病毒携带或已有乙肝表面抗体的人群,不再需要预防接种。

研究表明,疫苗诱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自然感染所产生的血清中抗体滴度保持较稳定。对免疫情况正常的成人和儿童,在3次疫苗接种后,7年内不再需要接种,成人免疫保护作用时间则更长一些。为保险起见,儿童常在3~5年后再强化注射一次疫苗。

对乙肝病毒指标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疫苗接种有两种方法:一是同普通婴儿一样,按“0、1、6月”系列方案执行,此后每3~5年强化注射疫苗一次;二是婴儿出生后,先注射高效价的乙肝特异性免疫球蛋白(HBIG)1支,随后一周按“0、1、6月”方案执行。此后,每3~5年强化注射一次。两种方法都有极好地阻断母婴垂直传播乙肝病毒的效果,临床验证后者似乎比前者更好一些,但并无显著性差异。对经皮肤、粘膜意外接触乙肝阳性血液的个体,也可按上述方法处理。接种疫苗不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者,称为无应答者,应重新进行一轮注射。成人免疫力已达成熟时期,一般接触多不会感染上乙肝病毒,但同时此期也相当危险。因成人接触乙肝病毒机会多,一旦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免疫力显著下降并非不能感染,故切莫疏忽大意,也应注射乙肝疫苗。

2.不同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1)甲型肝炎的预防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临床型和亚临床型病人。临床型病人有症状和体征,易被发现和隔离治疗,但在其发病时,粪便排出甲型肝炎病毒量已明显减少,传染性也随之下降;亚临床型病人多无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或仅一次性ALT升高而不被注意,他们表面与健康人一样,但可随粪便排出甲型肝炎病毒,传染他人,此类病人照常学习和工作,不易被人发现和隔离。

无论是临床型或亚临床型病人,其传染性最强是在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早期,此时粪便排出甲型肝炎病毒量最多,但潜伏期末期病人常无症状而不去医院看病;在急性期早期,病人虽有症状,但较轻,且不典型,常被误诊为感冒等疾病而不被及时隔离和治疗。

此外,目前虽然已有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及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可供预防,但甲型肝炎疫苗面世不久,价格相对较贵,现尚未普遍应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制剂虽有一定预防效果,但来源有限,保护期较短,且主要用于甲型肝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预防。因此,目前预防甲型肝炎的重点仍然是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同时要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和易感人群的免疫等。

(2) 乙型肝炎的预防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及HBsAg阳性的其他病人(包括肝硬化、肝癌及其他非肝病病人)。急性乙型肝炎病人于潜伏期末,即在血清ALT升高前2~4周,血液中即可检出HBsAg,并具有传染性;急性乙型肝炎病人一般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不易被发现;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病程较长,迁延不愈,难以长期隔离;HBsAg携带者是指血中HBsAg持续阳性半年以上,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也正常,他们照常工作和学习,在人群中自由活动,如不检测其血中HBsAg,可一直被视为正常人。在我国,此类HBsAg无症状携带者约有1.2亿,人数众多,其HBsAg持续阳性,不易阴转,且目前也无特效药物可使其HBsAg阴转。因此,要彻底隔离乙型肝炎的传染源较为困难。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一般不可能经粪—口途径传播。因此,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相对较易实现。加之目前乙型肝炎已有有效的自动免疫(疫苗)和被动免疫(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制剂可供预防。因此,预防乙型肝炎的主导措施是对易感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其次是切断经血液母婴和性接触等传播途径及传染源的管理等。

(3)丙型肝炎的预防

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虽然与乙型肝炎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两者均主要经血液传播;均可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其主要传染源除急性肝炎病人外,还有慢性肝炎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急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人均于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等。但是,此两型肝炎间也存在重要区别。急性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表现较轻;亚临床型病人的比例较高,更易发展成慢性肝炎。因此,对丙型肝炎传染源的管理较乙型肝炎更为困难。但是,干扰素对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如果能对急性丙型肝炎病人及时用干扰素治疗,既可减少传染源,也可降低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生率。

目前,丙型肝炎尚无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可供预防。丙型肝炎病毒易发生变异,原病毒株的感染后免疫不能保护变异株的感染,因此,再感染较乙型肝炎病毒常见,这就增加了研制丙型肝炎疫苗的难度。

因此,目前我国丙型肝炎预防的重点是采取以切断经血液和血制品及性接触传播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4)丁型肝炎的预防

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有缺陷的病毒,它本身不能单独使人感染,只有在乙型肝炎病毒的辅助下才能发生感染。因此,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其临床表现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急性丁型肝炎,称为联合或同时感染;另一种是病人原来是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或者是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后来又感染了丁型肝炎病毒,临床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急性丁型肝炎,称为重叠感染。因此,预防乙型肝炎的措施(包括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也可预防丁型肝炎。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病地区,约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但在此类人群中,仅1.2%联合或重叠感染了丁型肝炎病毒,而绝大多数人对丁型肝炎病毒没有免疫力。他们一旦接触丁型肝炎病毒,即可发生重叠感染。因此,这部分人应特别注意对丁型肝炎的预防。

由于丁型肝炎病毒只有在乙型肝炎病毒的辅助下才能使人感染,因此,预防丁型肝炎首先是预防乙型肝炎。只要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能够贯彻落实,丁型肝炎的预防就有了保障。

(5)戊型肝炎预防

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有许多共同之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不发展成慢性肝炎;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戊型肝炎病人,包括临床型和亚临床型病人;亚临床型病人明显多于临床型病人;其传染性最强是在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早期。由于戊型肝炎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早期的病人,以及亚临床型病人或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不易被及时发现,因此,传染源的管理难度较大。

戊型肝炎虽和甲型肝炎一样主要经粪—途径传播,但两者的传播方式不完全相同:戊型肝炎常发生水型流行,至今国内外报告的戊型肝炎流行,绝大多数为水型流行;甲型肝炎则多为日常生活接触或经食物传播,水型流行较为少见。因此,在采取切断粪—口传播的预防措施时,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对于预防戊型肝炎重点是抓好水粪管理,搞好饮水卫生及粪便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当然也要兼顾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因戊型肝炎也可经食物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戊型肝炎主要侵犯青壮年,15~4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儿童和老人发病较少。另外,孕妇不仅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并常发生流产和死胎。戊型肝炎的流行多发生于雨季或洪水后。因此,应在雨季和洪水季节到来前做好戊型肝炎的预防工作,并应对孕妇和青壮年采取重点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