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

国学原味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词语解释

①初:初始,开始,这里指人初生时。

②性:天性。

③习: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后天的环境、教育所形成的习性、习惯。

④苟(gǒu):如果。

⑤迁:变化。

句意理解

人刚出生,本性都很善良,

先天本性虽然相近,后天习惯却相差很远。

如果不加以教诲(huì),先天本性也会改变,

教育的法则,贵在时间上要长期坚持,道理上要始终一贯。

趣味故事

唐伯虎学画

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他学习画画的时候,家里人给他请了一个很有名气的老师。

老师叫沈周,教他的时候很尽心,因为唐伯虎很有天赋,所以沈周很喜欢。沈周在指导唐伯虎的时候,唐伯虎能够一点就透,而且还会举一反三。

唐伯虎学得也特别认真,渐渐地,他越画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

但是,唐伯虎膨胀了。他想:我跟着老师学了这么多年,现在我肯定超过他了。放眼天下,谁还能是我的对手呢?

沈周看在眼里,却一句话也不说。有一天,他跟唐伯虎说,来,咱们师徒俩喝点小酒儿,聊会天儿吧。

唐伯虎说:“好啊。”他就盘腿在沈周面前坐下,神采飞扬,七个不服,八个不忿,跟沈周说话也不再满口称“您”,开始“你”啊“你”地叫了。而且指点江山,说这个人画画不行,那个人画画也不行。沈周就问:“那你看老师我的画怎么样呢?”

唐伯虎早就憋了一肚子的话,现在滔滔不绝,把老师的画好好地批评了一番。

沈周也不生气,一边点头附和,说:“是是是,你说得对”,一边给他倒酒,让他继续喝。

他一仰脖干了,继续说。忽然,沈周缩了缩脖子,说:“咦,起风了吗?怎么突然这么冷。”然后沈周一指窗户,说:“你去把窗户关一下吧。”

“哦。”唐伯虎应了一声,起身伸长了胳膊去关窗。

结果他的胳膊“咚”的一声杵(chǔ)在了墙上,定睛一看,哪里是窗户呢?分明是一张画!

唐伯虎的脸“腾”地就红了。原来老师就是老师,画的画真好,像真的一样!可笑自己有眼不识泰山,竟然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实在是太惭愧了!

唐伯虎纳头便拜,向沈周谢罪。老师扶起他来,大笑道:“好好好,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就好,继续努力吧,我看好你哟。”

从此,唐伯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钻研,画的画越来越好。

唐伯虎的老师沈周教给他的道理,就是学习的时候要专心一致,这就是“贵以专”。

后来,终于有一天,沈周觉得再没什么可教给他的了,就让他出师:“你可以走了,你真的已经学有所成。”

唐伯虎说:“这样吧,老师,我请您吃一顿饭吧,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于是,他亲自下厨,认认真真做了一桌谢师宴。

结果一只猫偷跑进屋,想要偷宴席上的鱼。唐伯虎把猫往外赶,猫就想从窗户里跳出去,结果这间屋子一共三扇窗,猫往东窗扑,“啪”一下掉了下来——窗是假的;又往南墙扑,又“啪”一下掉下来——窗还是假的;又往西墙扑,“啪”一下,又掉下来了——窗仍旧是假的。

老师画的窗他没认出来,他画的窗猫也没认出来。

所以说他把老师的功夫都学到手了,老师才让他出师呢。

学习就是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啊。

国学启示

人刚刚降生的时候,本性都差不多,但是随着越长越大,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后天的习性就会差得越来越大。哪怕你本来是一个诚实的人,如果总是跟满嘴谎言的人在一起,也许自己就会学得满嘴谎言;哪怕你本来是一个讲信用的人,如果总是跟背信弃义的人在一起,也许自己就会学得背信弃义。

思考时间

你对于“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赞同吗?请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