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才子李调元(1734—1803年)写有大量吟咏巴山蜀水人迹、风物的诗作,他的不少诗作更是记录成都民俗的瑰丽长卷。他19岁时游历锦官城之后,写有一组《成都杂诗》,咏叹成都百花潭、万里桥、金马坊、相如宅、扬雄墨池、严君平卜肆、支矶石、筹边楼、望江楼、碧鸡坊等遗迹,这首《清明在成都作》也不例外。
“垂柳毵毵然,烟光翠柳,明媚醒人眼,大家小户,前街后巷,门间一望而知曰:今日是清明也。”(见《吴郡岁华纪丽》)诗歌第一句就点明了成都人清明节的“插柳”风俗。“毵毵”指的是枝条细长的样子。清明时节,杨柳青青,让人喜上眉梢。“插柳”就是把折下的柳枝插于门边,或系于门框。
这既表春天可以植柳绿化,又有希望家庭、社会和谐、诸事如意的隐喻,所谓“柳户清明”就是这个意思。这三四句更清楚表明了成都人清明节踏青的盛况:此时人潮涌动,摩肩接踵,“堕翠遗簪,难以枚举。”指的是出游妇女挤落了头上的簪饰。薛涛晚年迁居于城西的碧鸡坊,自此该巷名声大噪,地点就在汉代辞赋家扬雄住宅之侧。可见当时碧鸡坊人头攒动的拥挤与热闹,而更为开阔的百花潭,才是体现踏青意义的所在。
试灯节届渐闻声,
次第鳌山压锦城。
十字楼头星共灿,
万家门口月初明。
管弦奏处莺吭滑,
帘箔钩时翠黛横。
老病连年游兴浅,
衔杯谁与话衷情?
李调元是清代乾嘉时的蜀中天纵之才,是继杨慎之后四川出现的又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为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藏书家。李调元生于四川罗江(今四川德阳市罗江县调元镇),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他5岁入塾,7岁能诗,号称神童。入仕宦海,曾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等职。他淡泊官场,留心学问,苦心辑录40函的《函海》,并著有《童山诗集》《童山文集》《雨村诗话》等书,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父亲李化楠是乾隆年间进士,官至保安同知,其诗作《万善堂诗》清婉雍容,名震一时。李调元与张问陶(张船山)、眉山的彭端淑合称清代“四川三大才子”。三人之中以张问陶成就最高,袁枚誉之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彭端淑次之;李调元第三。
李调元写有大量吟咏巴蜀人迹、风物的诗作,他的不少诗作更是记录成都民俗的瑰丽佳篇。晚年时节,李调元还在《正月十四至成都,是夜观灯》一诗里,展示了成都正月灯市的盛况。“鳌山”是宋元时成都民俗,即元宵佳节来临,人们用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此首诗歌十分形象地从色彩、声音等各方面描绘了天上、人间的灯市美景,以及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读来真切自然,颇为感人。
李调元另外在《元宵》一诗中,还描绘了成都水上荷花灯会的恬静之美:
元宵争看采莲船,
宝盖香车拾翠钿。
风雨夜深人尽散,
孤灯犹唤卖汤圆。
清末至民国时期,成都正月有元宵灯会、清明有荷花灯会、九月又有菊花灯会,尤以元宵灯会最为隆重。周询在《芙蓉话旧录》里就进一步描述了灯会的繁盛:“春灯彩胜,同时齐出,鱼龙漫衍,到处游行。繁盛街道,大都有牌坊灯,细木作架,髹以金漆;上段幂以细纱,绘说部杂剧,中置灯烛,间三四十部,即安放一架。尤以东大街者为最精致,灯上绘三国演义全部,人物栩栩如生。”成都灯会举办的日期后来变化不一,有时是在夏历除夕,有时是在正月初五,有时是在正月初九,但是一般以元宵之夜为最盛则是多年的定式。地点遍布大街小巷,但中心则是依据商业活动繁华地段而设置,例如清代晚期是以东大街为中心,民国时期是以商业场和盐市口一带为中心。灯节虽然是以观赏过街灯、牌坊街等灯彩为主,但是也有烟火、龙灯、狮灯、高跷、采莲船、猜灯谜等内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调元万卷楼的珍贵藏书,于嘉庆初年尽焚于匪患,这是巴蜀文化史上一重大损失。嘉庆五年(1800年),当李调元全家避乱成都时,万卷楼“忽被土贼所焚”。李调元归来后,但见平地瓦砾飞灰……他当时悲痛欲绝,“收灰烬瘗之”,并吟诗纪实:“不使坟埋骨,偏教冢藏书。焚如秦政虐,庄似陆浑居。人火同宣谢,藜燃异石渠。不如竟烧我,留我待何如?云绛楼成灰,天红瓦剩坯;半生经手写,一旦遂成灰。獭祭从何检,尤杠漫逞才。读书无种子,一任化飞埃。”(同治《罗江县志》卷三十五《外纪》)
万卷楼被焚后,李调元“意忽忽不乐”,终在嘉庆七年(1802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黯然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