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脑与脊髓的被膜、脑室及脑屏障

一、脑的被膜

(一)硬脑膜

硬脑膜为厚而坚韧的双层膜,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走行其间。外层为颅骨内面的骨膜,与颅盖骨结合疏松,与颅底结合紧密,在脑神经出颅处移行为神经外膜。内层在枕骨大孔周围与硬脊膜相续,并在某些部位形成板状隔,伸入各脑部之间,对脑起保护作用,包括大脑镰、小脑幕、小脑镰、鞍膈。

静脉窦是位于两层硬脑膜之间的静脉通道,主要有:①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上缘(图2-1);②下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下缘;③直窦,位于大脑镰与小脑幕相接处,后通窦汇;④横窦,位于枕骨内面的横窦沟;⑤乙状窦,位于乙状沟;⑥海绵窦,蝶鞍两侧,借眼静脉与面静脉交通,借卵圆孔静脉与翼丛相交通;⑦岩上窦和岩下窦,分别位于颞骨岩部的上缘和后缘。跨静脉窦处发生骨折时,可能压迫或直接损伤静脉窦壁,可继发窦内血栓形成,造成静脉回流障碍。

【小脑幕】 俗称天幕,为硬脑膜的特殊结构,呈半月状横隔于小脑与颞枕叶之间,其内侧缘游离,形成小脑幕切迹。“切迹”意指凹陷、弧形的游离缘。“小脑幕切迹疝”中的“切迹”,指的是呈弧形的小脑幕内侧缘。当幕上占位性病变造成压力过高时,可挤压海马回钩进入小脑幕裂孔,产生小脑幕切迹疝。

【大脑镰】 呈镰刀状,位于大脑纵裂内,由颅顶向下伸至两侧大脑半球之间。其前端窄,连于鸡冠;后端宽,连于小脑幕顶。上缘附着在颅顶内面的矢状窦沟,内隐上矢状窦;下缘游离,与胼胝体相邻,游离缘内隐有下矢状窦。

【小脑镰】 位于颅后窝,正中矢状位,后部附着于枕内嵴,前缘游离,呈镰刀状,部分分隔小脑半球,向上连于小脑幕,下接枕骨大孔边缘。小脑镰个体差异大,多数比较小。

【枕窦】 起自窦汇,沿小脑镰附着缘下行,常为1支,有的为2支,其下端向两侧分开,与乙状窦或颈静脉球相连,与椎内静脉从吻合。小儿时期该窦发达,开颅手术中需谨慎处理。

【寰枕筋膜】 为枕骨与寰椎之间的韧带组织,起稳固作用,其后部有椎动脉穿入。

(二)蛛网膜

脑蛛网膜为排列疏松成网的纤维,与脊髓蛛网膜相连,衬于硬脑膜内面,不伸入脑沟,几乎无血管。蛛网膜在上矢状窦的两侧形成许多绒毛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及两侧的静脉陷窝内,称为蛛网膜颗粒,参与脑脊液回流。

【蛛网膜下池】 位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为蛛网膜下隙(腔)的局部扩大处,如:①小脑延髓池,小脑与延髓之间;②脚间池,两侧大脑脚之间;③视交叉池,视交叉下方;④桥前池,脑桥腹侧;⑤外侧裂池,规范名称是外侧窝池,位于大脑外侧沟内;⑥纵裂池,位于大脑纵裂内,池底绕于胼胝体周围,称胼胝体周池;⑦环池,分本部和翼部,本部环绕大脑脚外侧面,向前连于脚间池,向后连于四叠体池;翼部向外延伸至丘脑枕后下方,也称丘脑后池;⑧四叠体池,四叠体后面,容易发生蛛网膜囊肿。

【枕大池】 即小脑延髓池,位于颅后窝的后下部,延髓背侧面与枕鳞下部之间,向前经小脑溪通第四脑室;向前外经延髓侧面通延髓池。“小脑溪”是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的裂隙,位于小脑蚓部的下方,如果小脑萎缩,此处即可成为一个蛛网膜下池。

(三)软脑膜

软脑膜由纤细的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构成,薄而富有血管,覆盖于脑表面并深入沟裂内。软脑膜在脑表面包绕小血管形成血管鞘,与血管伴行进入皮质内。在脑室壁的某些部位,软脑膜及其血管与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

二、脊髓的被膜

硬脊膜厚而坚韧,下端包裹终丝,两侧在椎间孔处与脊神经外膜延续。脊髓蛛网膜为半透明薄膜,与脑蛛网膜相延续,与脊神经的外膜融合。软脊膜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脊髓表面,在脊髓下端形成终丝;在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形成齿状韧带,尖端附于硬脊膜,起固定脊髓的作用。

【脊髓蛛网膜炎】 也称粘连性脊蛛网膜炎,是蛛网膜的一种慢性炎症过程,在某种病因的作用下,使蛛网膜逐渐增厚,引起脊髓和神经根损害,或形成多发粘连性囊腔,或瘢痕形成,影响脊髓血液循环,最后导致功能障碍。病因有感染、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药物(麻醉药、抗生素)等,一半患者原因不明。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以胸腰段多见。临床主要表现是胸腹部束带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治疗困难。

【骶管囊肿】 属于硬脊膜囊肿,1938年由Tarlov尸检发现,又称Tarlov囊肿。多数被认为是先天性的,也有部分是后天获得的。骶管囊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MRI检出率为4.6%9.0%;20%25%可出现骶神经牵拉、受压症状,表现为下腰部、腰骶部、会阴部痛、麻木、酸胀感,甚至出现小便排不尽,大便时有里急后重感,男性性功能障碍,以及大腿外侧、足踝外侧、小腿外侧的疼痛和麻木,一些患者还会出现肌肉抽搐。在显微镜下行囊肿切除并交通孔封闭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三、脑 室

脑室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周壁衬以室管膜,室内充满脑脊液。每个脑室均有脉络丛,侧脑室脉络丛经室间孔与第三脑室脉络丛相连。

(一)侧脑室

侧脑室左右各一,为对称的窄裂(图2-4)。

【侧脑室前角】 在额叶内,从前端延伸至室间孔。空间相对较大,没有脉络丛,因此成为临床常用的脑室穿刺部位。在颅内积气时,平片上可见侧脑室额角的气液平面。内囊膝部位于室间孔的外侧。

【侧脑室中央部】 是侧脑室从室间孔向后至胼胝体压部之间的部分,略上拱,为一狭窄的裂隙。

【侧脑室后角】 从体的后部进入枕叶,左右常不对称。

【侧脑室下角】  绕过丘脑枕的后面行向下外,再向前进入颞叶,终于距颞极2.5cm的海马旁回附近。

【侧脑室三角区】 又称房部,是侧脑室下角、体部和后角的汇合处,在水平断面上呈三角形。该区脉络丛最发达,常呈球状,称脉络丛球。

(二)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是两侧间脑之间的狭窄腔隙,在中线上,呈矢状位。上方经室间孔与同侧侧脑室相通,后下方连通中脑导水管。外侧壁由两侧的丘脑和下丘脑围成,前界由终板和前连合构成,顶部为第三脑室脉络组织,脉络丛呈左右两排下垂。室底由乳头体、灰结节、漏斗和视交叉构成,底前部有视上隐窝和漏斗隐窝。松果体、后连合和中脑导水管组成第三脑室后界。两侧壁之间由丘脑间黏合相连。

(三)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似帐篷,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上通中脑导水管,下接脊髓中央管。经正中孔(Magendie孔)和两个外侧孔(Luschka孔)通蛛网膜下腔。在矢状面上,第四脑室呈三角形,顶朝向小脑,其前部由小脑上脚及其间的上髓帆组成,后部由下髓帆和第四脑室脉络组织构成。第四脑室脉络丛呈U形分布,下部沿正中线两侧平行排列,上升至下髓帆附近时,分别向两侧横行,经外侧孔突入脑桥小脑池。底即菱形窝,两侧下外侧界之间的圆弧形移行部称为闩(obex),位于菱形窝下角尖的背侧,此处为呼吸节律中枢。

【孤立性第四脑室】 又称第四脑室积水,系第四脑室正中孔、侧孔闭锁,导水管亦闭锁,致使第四脑室与第三脑室、蛛网膜下腔互不相通而形成的孤立性膨大。少数为先天性,多数是后天性,主要发生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或侧脑室外引流术后的颅内感染或脑室内出血。CT扫描或CT脑池/脑室造影可显示孤立、膨胀扩大的第四脑室,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的正中孔、侧孔均闭塞。

四、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正常功能活动需要稳定的微环境,维持这种稳定性的结构即脑屏障,它能选择性引入某些物质,同时阻止另一些物质通过。

【血脑屏障】 位于血液与脑、脊髓的神经细胞之间,其结构基础是:①脑和脊髓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无窗孔,内皮细胞之间为紧密连接,使大分子不能通过,但水和某些离子仍能通过;②毛细血管基膜;③毛细血管基膜外有星形胶质细胞终足围绕。脑的某些部位缺乏血脑屏障,如松果体、神经垂体等,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窗孔,因而具有一定通透性。

【血脑脊液屏障】 位于脑室脉络丛的血液与脑脊液之间,结构基础主要是脉络丛上皮细胞之间有闭锁小带相连(属紧密连接)。但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窗孔,故仍具有一定通透性。

【脑脊液-脑屏障】 位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与脑、脊髓的神经细胞之间,其结构基础为室管膜上皮、软脑膜和软膜下胶质膜。但室管膜上皮之间主要为缝隙连接,不能有效地限制大分子通过,软脑膜的屏障作用也很低。因此,脑脊液的化学成分与脑组织细胞外液的成分大致相同。

【抗生素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①较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利福喷汀、利奈唑胺、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唑;②一般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能透过有炎症性血脑屏障的抗生素,青霉素钠、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硫酸阿米卡星、克林霉素、盐酸万古霉素、盐酸去甲万古霉素;③难于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头孢克洛、头孢拉定、头孢唑啉、林可霉素、红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张尚明 黎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