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名称术语

古钱币中的圆形方孔钱,其各部分的标准名称如下:

钱面——钱币的正面,即带有文字的一面;

钱背——钱币的背面,即无纹或有甲纹炉记、雨丝纹等的一面;

钱文——即钱面、钱背上的文字,如“崇宁通宝”。

钱文有真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等多种书体,当然还有各种少数民族字,如八思巴文、满文等。崇宁通宝的钱文为汉文行书。

圆形方孔钱正面的币文有两字与四字之分,两字一般为从右向左读,称为“顺读”,从左向右读者称为“反读”或“左读”,文字为镜像反字状的称为“传形”;四字分列在穿口的上下左右,按照上下右左次序排列的称为“直读”或“对读”,按照上右下左排列的称为“旋读”或“顺读”。崇宁通宝钱为四字旋读。

记号——即钱面、钱背的非文字标识,如星、月、日、云、圈、孕星、杠、甲痕(炉记)等符号,还有云雀、奔马、龟、蛇、剑、北斗七星等图案。崇宁通宝钱较为常见的符号是甲痕(炉记),较为少见的有雨丝纹、四出纹、阳文、阴刻文等。

钱穿——又称“好”,就是钱体中心的穿孔。钱穿为方形称为方穿,圆形称为圆穿。

内廓——即钱穿四周高出地张的部分,其内立面称为“穿口”,外立面称为内廓。

外廓——又称“缘”或“轮”,就是钱体周圈一圈高出地章的部分,其内立面称为“内墙”,外立面称为“外墙”。

地章——即圆形方孔钱内廓、外廓之间除去钱文、符号的平面。

钱肉——即圆形方孔钱内廓、外廓之间除去钱文、符号的部分。与地章的区别在于,地章强调的是平面,而钱肉强调的是钱体,钱肉包含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