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开颅术

第一节 开颅术的基本原则

开颅术是抢救颅脑损伤患者与治疗某些颅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开颅术前必须明确诊断,定位准确,做好术前准备与手术设计,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术后也应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术前准备】

1.对择期手术,参加手术及术后护理的人员应共同参加术前讨论,明确诊断及手术目的,充分估计术中及术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制订出包括出现各种意外时的处理方法和手术方案。对急症手术,来不及作详细讨论时,参加手术人员也应抓紧时间(如洗手时)作重点讨论。

2.术前应做好对患者的解释工作,解除顾虑,使其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

3.急症手术的患者应立即剃去全部头发,清洗头皮后消毒包扎。择期手术患者应于术前一日推去全部头发,彻底清洗头皮,术前6小时内再剃净剩余的发根,清洗后消毒包扎。无论局麻或全麻,术前均应给予苯巴比妥钠0.1g及阿托品0.5~1.0mg肌内注射,以减少呼吸道分泌。如有颅内压增高,应根据情况适当选用20%甘露醇、呋塞米等以降低颅内压,利于手术的进行。如已出现脑疝,应立即输入20%甘露醇250~500ml;如有呼吸道梗阻,应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如有呼吸中枢衰竭以致呼吸紊乱者,应加用呼吸兴奋剂;如并发休克并有手术指征者,应找出休克的原因并给予处理,在纠正休克的同时进行开颅手术。

4.术前根据病情需要备血。

【体位】

开颅术的体位随手术区域而定。常用的体位有下列几种〔图5-1〕。

1.仰卧位

适用于大脑前部、额叶、顶叶、颞叶及鞍区等部位的手术。患者仰卧后头稍转向对侧,使头部术侧向上。

2.侧卧位

绝大部分颅脑手术均适用,尤其适用于幕上颞部,后顶部,幕下小脑,脑桥小脑角,小脑半球,第三、第四脑室等部位手术。患者侧卧时术侧在上,头部垫以软枕,使头部与躯干的轴线一致。健侧下肢屈曲,以便固定肢体。此体位的优点是患者比较舒适,便于术中进行腰椎穿刺抽出脑脊液减压及注入空气等。

3.俯卧位

适用于颅后窝、大脑半球枕部、松果体区及上颈部的手术。俯卧时头置于头架上,两肩及两髂部垫以软枕,以免妨碍呼吸。头架应稍低于手术台,使头颈前弯,以增大颅后窝及颈部的显露。

4.坐位

适用于颅后窝、上颈部手术。手术时患者坐于坐位手术椅上,头部前屈于头架上,两上肢屈曲,使前臂平放于两旁的支持架上。此体位的优点是颅后窝显露良好,缺点是术中发生大量出血时易引起休克;损伤颅内大静脉及静脉窦时易发生空气栓塞。因此采用此体位时应注意预防此种并发症的发生,如双下肢用弹性绷带包扎,以减少周围血管的容量,术中注意保护大静脉及静脉窦等。

5.半坐位

适用于三叉神经根手术。手术时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摇起手术台的头端,使用半坐位。任何体位,须牢固固定头部,防止术中头部活动,应使用Mayfield三点固定头架。

【麻醉】

颅脑手术的麻醉,除要求止痛外,尚需注意:①诱导平稳,避免兴奋、挣扎、呛咳,以免增高颅内压及增加颅内出血的机会;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气体交换良好,避免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带来的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③用浅麻醉,可以避免抑制循环功能,防止低氧血症和脑缺血,减少术后脑功能障碍,术后能及早清醒,便于观察并减少并发症。控制和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的发生是颅脑手术麻醉的重要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脱水药物、控制呼吸、适量输液、穿刺减压及降温、控制性低血压等辅助方法。

图5-1 开颅术的各种体位

目前颅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有:

1.局麻

常用1%~2%利多卡因局麻。可在其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0.3m1/100ml),以辅助止血(高血压病患者禁用)。局麻的优点是简单、安全、并发症极少,术中患者清醒,可与术者互相配合,并且不影响脑电活动及神经传导,便于术中记录脑电活动。缺点是术中牵拉硬脑膜血管、神经时仍可引起呼吸、血压的改变,甚至引起反射性休克或癫痫。对儿童及不合作患者不能单独使用,需并用基础麻醉如硫喷妥钠、羟丁酸钠等药物。

2.全麻

良好的全麻应做到循环稳定,防止颅内压增高,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利于手术野的显露,术后尽早清醒,围术期不加重脑功能损害。因此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时要平稳,切勿呛咳,以防血压剧增和颅内压升高。通常采用硫喷妥钠快速诱导,辅加神经安定镇痛药;插管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2mg/kg及芬太尼,以减少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再给予肌肉松弛剂,快速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多选用静脉复合麻醉。异氟烷吸入麻醉有脑保护作用,不引起颅内压增高。注意体位,以保证颅内静脉回流通畅;避免呼吸道及胸膜腔内压升高,适度通气,维持PaCO2在4.67kPa(35mmHg)。适量选用甘露醇0.5~1.0g/kg,静脉快速滴入呋塞米,以利降低颅内压。如麻醉转浅,可静脉补注少量硫喷妥钠和适量地塞米松等激素,以利脑的保护。

3.控制性低血压麻醉

应用静脉滴注硝普钠等药物,一般血压维持在10.7~12.0kPa(80~90mmHg),短时间可维持在8.0~9.33kPa(60~70mmHg)。

【切口设计】
1.开颅切口设计要求
(1)准确定位:

由于解剖的限制,颅脑手术与胸腹腔手术不同,一个切口只能显露该处局部脑组织,而不能做广泛探查。因此,术前必须准确定位,务使切口位置与病变位置一致。

(2)切口大小适当:

脑组织脆嫩易损,切口过大,不必要地过多显露脑组织,术后反应较重;切口过小,又妨碍在直视下进行手术。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开展,切口范围比常规手术方法要求可能小些,因此,术前须结合病变的大小、部位、性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精心设计大小适当的切口。

(3)避免损伤重要功能区:

切口既要求距病灶近,又须避开重要功能区。如病灶恰在重要功能区(如前中央回)的深部,则切口要有足够大小,可以从功能区前或后迂回进入脑内,以期保存该区的功能。

(4)保证皮瓣的血运:

头皮的血管和神经均自头颅下部走向颅顶,因此头皮切口多应做成基底向下的皮瓣,以免切断供应头皮的动脉和神经。皮瓣的基底与长度的比例不应超过1∶1~1∶1.5,以防皮瓣坏死。皮瓣形成后,额叶皮辧向前翻,颞叶向侧翻,顶枕叶向后翻。骨瓣应与皮瓣大小相当,可以与皮瓣翻开方向一致,二者连在一起,也可翻开方向不一致,二者则不能相连。颅后窝开颅术目前多主张骨瓣复位。硬脑膜血运丰富,又易成活,所以不论如何切开均可。通常硬脑膜做成瓣状,其蒂朝向矢状窦,并向中线翻开。这样缝合后既与皮瓣交叉,可以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和感染的机会,又可避免误伤矢状窦而致大出血。

2.开颅切口

常用的开颅切口较多〔图5-2〕,临床应用时须根据病变部位选用。如为择期手术,术前作过X线造影或CT检查,明确了病变位置,则可在X线造影片上测得病灶部位的坐标,然后标明于患者头皮的相应部位上。X线造影片测量方法是:以眼眶上缘与外耳道口的连线为横坐标,自外耳道口作该线的垂直线为纵坐标。先在X线片上测定病灶中心至纵、横坐标的距离,然后在患者头部相应部位的纵、横坐标上找出相应距离的一点,此点大致为病灶中心在患者头皮上的投影点,再以此点为中心,根据病变大小等条件设计皮瓣与骨瓣〔图5-3〕。CT片测量的方法是:先划出眶耳线(眼外眦至外耳道的连线),依CT片病变层面画出切口上下缘,再按其前后位置画出切口前后缘。如为急症手术(如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前未做造影或CT检查,需经钻孔探查明确病变范围后才能做切口设计时,钻孔的部位不但要考虑病变所在位置,而且要考虑术中需要形成皮瓣和骨瓣时,能利用切口和钻孔。

图5-2 常用开颅切口
【开颅术止血法】

开颅术要求止血完善。但颅部解剖特殊,脑组织脆嫩,止血方法与其他器官手术不同,也较困难,必须熟练掌握,细致操作,以免术后形成血肿,危及生命。现将颅脑常用手术止血方法简介如下:

图5-3 坐标定位法
1.头皮止血

手术时术者以手指紧压头皮以减少出血。切开后,头皮浅层渗血可用止血钳每隔1cm左右夹住帽状腱膜后外翻压迫止血,或用头皮夹止血。切口深层较大的出血点(如颞浅动脉、枕动脉)可用丝线结扎或电凝止血。皮瓣渗血均可用双极电凝止血。

2.颅骨止血

颅骨的板障或导静脉孔出血可用骨蜡涂抹或电凝止血。当颅骨渗血严重(如脑膜瘤)时,则须将骨瓣与皮瓣分离,待关颅时重新将骨片置回。

3.硬脑膜止血

对硬脑膜上较大的血管,最好的方法是缝扎止血〔图5-4〕,亦可用银夹止血〔图5-5〕。

图5-4 硬脑膜血管缝扎止血
图5-5 硬脑膜血管银夹止血

如仍有少量出血,可用双极电凝轻轻烧灼止血。对硬脑膜渗血可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广泛的硬脑膜渗血,可将切口四周硬脑膜悬吊在骨窗边缘的软组织上〔图5-6〕,必要时可将渗血的硬脑膜剪下,然后原位缝合。硬脑膜的大静脉窦撕破出血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情况,应沉着、稳妥地采取措施。直接缝合修补静脉窦破口常无必要或难成功,且可能撕大破口,反而引起严重出血。可先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或肌肉片置于破口外,外加棉片,用手指压迫止血〔图5-7〕。应用此法时要耐心,切忌压迫片刻即掀起肌肉片观察,应压迫10分钟或更长时间后再松开手指但不移动海绵或肌肉片,观察有无出血;如再出血,可将肌肉片四周(或作“十”形)缝合于静脉窦旁的硬脑膜上〔图5-8〕,或将静脉窦周围组织(包括硬脑膜)翻转瓣修补。静脉窦出血时,可适当抬高床头,以减少出血势头;但防止过度抬高,造成静脉窦空气栓塞。实在无法止血时,只能将静脉窦缝扎止血,但仅限于前1/3矢状窦及对侧(通常右侧)通畅的横窦及乙状窦〔图5-9〕。

图5-6 硬脑膜悬吊止血
图5-7 硬脑膜大静脉窦肌片压迫止血
图5-8 硬脑膜大静脉窦肌片缝合止血
图5-9 大静脉窦缝扎止血
4.脑组织止血

脑组织血运丰富而又脆嫩,不适宜加压或缝扎止血。较小的动、静脉出血可用双极电凝止血〔图5-10〕。较大的动、静脉出血常于两端上银夹,再在中间电凝后切断〔图5-11〕。广泛的毛细血管渗血可用热盐水(39~40℃)棉片热敷止血;或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轻压〔图5-12〕;或用3%过氧化氢溶液棉片覆盖,止血后移去棉片,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图 5-13〕。

脑组织血管切断后回缩明显,此时虽可见出血点,但看不到出血血管,故止血效果常不理想。因此,应强调切开脑组织前预先止血;如血管已切断,则应在吸引器引导下找出出血血管,然后电灼或上银夹,切忌盲目止血,造成更多的损伤。脑组织止血见效缓慢,一般应耐心处理及观察,待确无活动性出血时,方可缝合硬脑膜。如血压较低,应待血压上升至正常,或对颈静脉加压无出血后,才能认为止血可靠。

图5-10 脑组织血管电凝止血
图5-11 脑组织血管银夹止血
图5-12 脑组织明胶海绵止血
图5-13 双氧水止血后去除棉片
【颅内操作要点】

脑组织脆弱易损伤,且功能重要,不能随意切开探查。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既要切除病灶,又要使脑组织少受损伤。因此,颅内操作除应力求细致、精确、止血完善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开硬脑膜前先降低颅内压

硬脑膜显露后,如硬脑膜紧张、搏动不明显,触摸时张力很高,切勿急于切开硬脑膜,应先采取措施,如静脉滴注甘露醇、脑室穿刺放液、过度换气等,降低颅内压后,才能切开。

2.确定病变部位

切开硬脑膜后,应先对脑表面进行细致的观察,注意脑搏动情况、脑表面色泽、血管分布情况、脑回大小和脑沟回的形态等,然后用手指在脑表面轻轻触摸,以感觉其软硬度。如脑内存在占位病变,可见脑回增宽、脑沟变浅、触之有硬物感或囊状感。如脑内有炎性病灶,则可见脑表面血管充血、怒张,软脑膜上有炎性渗出物或有局部粘连等。根据上述视诊及触诊的发现,结合术前造影检查或CT扫描,大致可以确定病变部位。有时,某些位于脑深部(如脑室内)的肿瘤,脑表面探查除颅内高压的表现外,可无特殊发现。此时应根据术前造影或CT扫描发现,直接显露肿瘤所在部位,再进行探查。

3.脑针穿刺,测定病灶性质、深度及范围

大致确定病灶部位后,先电凝病灶中心部位的脑皮层,然后用脑针自电凝点刺入,一面用手指捻动针体缓慢进针,一面仔细感觉体会,如有阻力感或阻力突然消失感,说明脑针已入病灶。此时,可取出针芯,换上注射器,试行抽吸。如有囊肿液、陈旧性血液或血块、脓液或不正常的脑组织抽出,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如结合造影或其他影像学资料仍不能确定病变范围,可自不同方向穿刺,根据脑针进入病灶的不同距离,以大致测定病灶的深度和范围,作为设计脑部切口的依据。

4.切开脑皮层

脑皮层切开部位的选择常根据两个条件,即离病灶的直线距离最近而离皮层重要功能区最远。如二者不能兼顾,常舍前者而取后者,确定切开部位后,先将切开区内的皮层血管电凝,然后用电刀切开皮层。其下方的白质一般用两块小脑压板分离,边用吸引器清除渗血及渗液,边用双极电凝烧灼显露的血管。如此边分离,边吸引,直达病灶。使用脑压板分离或牵拉脑组织时,着力点应放在脑压板的前端,切忌暴力牵拉,以免引起脑组织挫裂伤。颅后窝的容积小,但内容物多,且生命中枢多位于此处,操作时应十分细致、谨慎。

【开颅术缝合法】

缝合方法是否正确,与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有一定的关系,应该认真处理。手术结束,经检查证实止血完善、颅内无异物(特别是棉片)存留以后,术者才进行关颅缝合。

1.缝合硬脑膜

硬脑膜用细丝线间断或连续缝合,针距约0.5cm。如硬脑膜有缺损,包括减压性手术,无法直接缝合时,均应行硬脑膜修补术,以免引起脑脊液漏或因脑表面与颅骨或软组织粘连而致癫痫等。

硬脑膜修补最常用的方法是切取一块切口附近的骨膜游离片,或作带蒂的帽状腱膜瓣、颞肌筋膜瓣覆盖于缺损处缝合,也可选用人工硬脑膜。切口附近的硬脑膜外层翻转修复术分离困难,只限于缺损在2cm以内者使用。修复硬脑膜时均不应有张力,如有脑水肿或脑膨出,更应松弛缝合,以利减压。

2.颅骨还纳

颅骨锁或钛钉固定颅骨瓣。

3.缝合软组织

颅外软组织缝合的关键是帽状腱膜缝合要牢靠。一般用丝线间断缝合,针距约1cm×1cm。皮肤缝合时应注意使边缘对合良好,切勿使皮缘上下错位或内翻,影响切口愈合甚至导致感染。缝线结扎要松紧适当,太紧可引起皮肤坏死,太松则达不到头皮止血的目的。

4.引流

为了防止术后形成颅内血肿及感染,自硬膜内(病变部位)、外置皮片或硅胶导管引流,自最低位的颅骨孔引至颅外,经切口的最低位另戳小切口引出,引流管外接灭菌塑料或胶皮管,以收集引流液并记录引流流量,于术后24~48小时内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