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面肌痉挛神经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或半侧颜面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部的不自主抽搐。部分患者的病因可能与肿瘤、囊肿、动脉瘤、血管畸形有关;而另一些患者病因不明,被称为原发性面肌痉挛。目前认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大多是面神经在邻近脑干的神经根部或相应的脑干区域遭异常血管的压迫所致。临床上少数患者还可合并三叉神经痛或舌咽神经痛。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针对面神经干或其周围分支造成损伤灶,达到减轻或制止面肌抽搐的目的,但其支配的表情肌亦同时发生麻痹。此类方法包括面神经周围支酒精注射和面神经周围支选择性切断等。此后又相继开展了茎乳孔处面神经干肉毒素注射和温控射频及面神经梳理术等方法治疗。近年来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已经成为原发性面肌痉挛治疗的主要手术。可在面神经监护仪下进行,该项手术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适应证】

1.面肌抽搐发作频繁,已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2.面肌抽搐发作频繁,经药物及其他疗法效果不佳,或治疗后又复发者。

【手术步骤】

术前准备和麻醉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1.手术体位

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2.切口

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可适当下移1cm。

3.骨窗

骨膜下剥离,用自动扩张器牵开切口。骨窗不需要过大,一般直径达3~4cm即可。骨窗上缘可达横窦,外侧抵乙状窦边缘。

4.硬脑膜瓣

硬脑膜切开,硬脑膜瓣翻向上方,基底与横窦相连。注意应充分暴露颅后窝的外侧部。

5.在显微镜下探查面听神经

吸除脑脊液后向内下方牵开小脑半球,分离显露内耳孔区,进一步向内探查脑桥背外侧区和桥池段面神经和听神经根,观察面神经根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据统计,压迫近脑干面神经根的血管多数是来自小脑下后动脉和小脑下前动脉,占全部压迫血管的80%以上,少见的有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其他细小动脉以及脑桥背外侧引流静脉,而脑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则属罕见,血管压迫的类型大体分为:①单一血管袢压迫,占75%~85%;②2条或2条以上多点血管压迫占7%~16%;③血管穿通面神经压迫的占1%~2%。

6.面神经减压

受压迫的面神经根及其邻近的脑干区与造成压迫的血管间常有增厚的蛛网膜覆盖连接,应仔细剪开面神经根与其压迫血管表面增厚的蛛网膜,牵开压迫血管。在神经根与造成压迫的血管之间垫入适量的聚四氟乙烯(Teflon)棉块。操作时应注意保护周围的脑神经,特别是听神经,不可造成损伤,以避免术后发生听力下降和眩晕。

7.关闭颅腔及切口

面神经减压充分,创面彻底清洁后,严密缝合硬脑膜关闭颅腔,分层缝合切口。

【术中注意事项】

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术后并发症】

除颅后窝开颅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外,此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为:

1.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损伤,或血管痉挛所致。

2.听力下降

大多是暂时性的,系术中牵拉损伤听神经所致。

3.症状复发

较为少见,Jnette的长期随访报告,手术后症状复发率仅为0.87%。

(陈卫东 董斌 赵永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