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外科手术学(第2版)
- 吕德成
- 4918字
- 2021-12-13 16:04:02
第四节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1.甲状腺功能亢进(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2.单纯性甲状腺肿,肿块较大,产生压迫症状者。
3.多发性甲状腺腺瘤,巨大甲状腺腺瘤和巨大囊肿。
1.年龄小,病情轻,甲状腺肿大不甚明显者。
2.年龄大,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疾患而难以耐受手术者。
1.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必须在内科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15%以下),脉率在90次/分以下后,停服抗甲状腺药物,改服复方碘剂两周左右,使甲状腺明显缩小、变硬,便于手术操作和减少术中出血。具体方法为口服复方碘剂(Lugol液),每日3次,第1日每次3滴,次日每次4滴,以后逐日递增1滴,直至增到每次15滴,维持3~5日后手术。近年来,有人提倡用普萘洛尔与复方碘液作术前准备,普萘洛尔服用剂量视病情轻重而不同,为每6小时1次,每次10~40mg。这样术前用药可缩短准备时间。镇静药物的使用:有失眠或睡眠不安时可用苯巴比妥0.1g或安定5mg,每晚1次口服。
2.必要的术前检查 如心血管功能和肝、肾功能检查,基础代谢测定,喉镜检查声带功能,X线检查气管位置及血钙、磷测定等。
气管内插管麻醉,以保证术中呼吸道通畅。
仰卧位,垫高肩部,使头后仰,以充分显露颈部〔图17-21〕;头部两侧用小沙袋固定,以防术中头部左右移动污染切口。
于胸骨上切迹上方2横指处,沿皮纹作弧形切口,两端达胸锁乳突肌外缘;如腺体较大,切口可相应弯向上延长〔图17-2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用组织钳牵起上、下皮瓣,用刀在颈阔肌后面的疏松组织间进行分离,上至甲状软骨下缘〔图17-23〕,下达胸骨柄切迹。此间隙血管较少,过深或过浅分离时常易出血。无菌巾保护好切口,用小拉钩拉开切口,用4号线缝扎两侧颈前静脉〔图17-24〕。
在两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剪开筋膜,将胸锁乳突肌与颈前肌群分开,然后在颈中线处纵行切开深筋膜,再用血管钳分开肌群,深达甲状腺包膜〔图17-25〕。以示指和刀柄伸至颈前肌群下方,在甲状腺与假包膜之间轻轻分离甲状腺腺体,并将肌肉顶起,在血管钳间横行切断,以扩大甲状腺的显露。注意肌肉横断部位不应与皮肤切口在同一水平上,避免愈合后形成瘢痕粘连〔图 17-26〕。
通常先自右叶开始施行手术,为便于处理上极,首先在上极内侧分离、切断结扎甲状腺悬韧带,此韧带内有血管,分离要仔细,结扎要牢靠。再沿着甲状腺侧叶的外缘用手指向上极剥离,以充分显露右叶上极。将甲状腺右叶向下内牵引(或在甲状腺右上极处贯穿缝扎一针,便于向下内牵引甲状腺上极),再用小拉钩将甲状腺前肌群上断端向上拉开,露出上极。术者以左手拇、示、中指捏住上极末端,右手持直角钳由内侧沿甲状腺上动、静脉深部绕至外侧,顶住左示指,向外穿出,引过一根7号丝线,在离开上极约0.5~1.0cm处结扎上极血管〔图17-27〕。在结扎线与上极间再夹2把止血钳,在血管钳间剪断血管,血管残端再缝扎一道〔图17-28〕。注意此处血管结扎、缝扎要牢靠,否则血管一旦缩回,出血较多,处理困难。喉上神经的起始部与甲状腺上动脉并行,靠近甲状腺上极时才与血管分行。因此在分离附近的疏松结缔组织时,将其推开,应尽量靠近腺体,以防损伤喉上神经外侧支〔图17-29〕。继续钝性分离甲状腺上极的后面,遇到血管分支时,可予结扎、切断。将甲状腺轻轻牵向内侧,在腺体外缘的中部可找到甲状腺中静脉,分离后,结扎、剪断〔图17-30〕。
将甲状腺向内上方牵引,沿甲状腺外缘向下极分离,用小钩将甲状腺前肌群下断端向下拉开,露出下极,在下极,甲状腺下静脉位置较浅,一般每侧有3~4支,并较偏内下方,寻见后予以结扎、切断〔图17-31〕。在少数情况下,此处有甲状腺最下动脉,如有,应一并结扎、切断。甲状腺下动脉一般不需显露或结扎,以免损伤喉返神经并使甲状旁腺缺血,发生功能障碍。如需结扎,应采用囊内结扎法,不结扎主干,只结扎在远离喉返神经,进入真包膜和腺体处的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图17-32〕。一般不需常规显露喉返神经。
完全游离甲状腺下极后,将腺体拉向外侧,显露甲状腺峡部,用血管钳由峡部下缘的气管前方向上分离峡部后方,将钳尖由峡部上方穿出〔图17-33〕。张开血管钳,扩大峡部和气管间的间隙,引过两根7号丝线,分别在峡部左右结扎后在两结扎线之间将其切断。若峡部较宽厚,可用两排血管钳依次将其夹住、切断、结扎或缝扎,并将切断的峡部继续向旁分离,至气管的外侧面为止〔图17-34〕。至此,右侧甲状腺基本已大部分分离。
从腺体外缘将甲状腺体向前内侧翻开,显露其后面,并确定切除腺体的边界,切线下方必须保留甲状旁腺和避免损伤喉返神经。沿外侧预定的切断线上,用一排或两排蚊式直血管钳夹住少许腺体组织〔图17-35〕。然后在血管钳上方楔形切除甲状腺。切除腺体的多少,按病变范围和程度而定。如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切除腺体的90%左右。一般每侧残留腺体组织约一拇指末节大小的薄片遮盖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即足以维持其生理功能,又不致复发。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则应适当多保留一些(约相当于功能亢进患者保留的2倍左右)。腺体后面被膜亦应尽量多保留,以防止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图17-36〕。为了减少断面出血,切除前术者或助手可用左手在钳子下面压紧甲状腺下动脉,或在两排血管钳之间,边切边止血,以减少出血。在腺体残面上的出血点均应结扎或缝扎,然后再对缘缝合〔图17-37〕。缝合时注意穿针不要过深,以免缝住喉返神经。若对缘缝合有困难,可将其外侧缘缝在气管前筋膜上。用热盐水纱布填塞切除后的甲状腺窝。右侧叶切除后,以同法切除左侧叶。有些患者的椎体叶与峡部的左侧相连,可将其从气管前分离,并在舌骨的附着处结扎、切断。详细检查切下的甲状腺组织,若发现有甲状旁腺,应立即移植在胸锁乳突肌中。
将双侧甲状腺残面彻底缝合止血后,用热盐水纱布敷于创面。此时抽出患者肩下垫物,以利患者颈部放松,移去热盐水纱布;再次检查有无出血点,见整个创面无出血,在左、右腺体窝处,分别置管形胶皮片或直径在3~5mm的细引流管,自胸锁乳突肌内缘和切口两角或另切口引出并固定,切口逐层缝合〔图17-38~图17-40〕。消毒纱布覆盖切口,长胶布带自后向前环绕颈部,在敷料上交叉,两端分别固定于胸壁两侧〔图17-41〕。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时,可请麻醉师插喉镜检查声带位置,如果声带的位置提示有一侧的喉返神经损伤,须探查松开所有可能扎住或损伤神经的缝线,检查受累侧神经的全行程。
1.对精神紧张且腺体较大或气管受压严重的患者,应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以保证术中患者呼吸道通畅和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
2.切口要有足够的长度,一般需要超过肿块外缘1~2cm,必要时可以切断部分胸锁乳突肌,以保证充分显露腺体,安全地在直视下分别处理上、下极血管,防止损伤其他组织。
3.仔细止血 甲状腺血液供应丰富,动脉中有来自颈外动脉的甲状腺上动脉,来自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的甲状腺下动脉,偶有来自无名动脉或主动脉弓的甲状腺最下动脉。静脉中,甲状腺上、中静脉均流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下、最下静脉则流入无名静脉〔图17-42〕。需注意辨认。止血时,对较大血管要常规双重结扎,断端要留得长些,防止术中或术后线结滑脱、出血,上极血管的处理尤其要慎重。腺体切除后,宜用热盐水纱布反复热敷,细心检查,即使是微小的出血点也应结扎止血,待整个创面无出血后方可缝合,关闭切口。
4.保护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的外侧支 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接近〔图17-43、图17-44〕,一般不必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也不一定需要显露或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如需结扎,应在颈动脉内侧甲状腺下动脉起点处结扎一道,然后再在甲状腺下动脉分叉后进入甲状腺腺体处分别结扎、切断。这种方法不会误扎,又不会损伤喉返神经。当楔状切除腺体时,要尽量多留一些腺体被膜,也可防止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外侧支常伴甲状腺上动、静脉走行,为了不损伤喉上神经的外侧支,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时,一定要靠近甲状腺上极组织。
5.保留甲状旁腺 切除甲状腺后,应立即检查有无甲状旁腺(呈黄褐色,长5~6mm,宽3~4mm,厚约2mm),如误切下,应立即埋藏于胸锁乳突肌内。
6.预防危象发生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中应及时静脉滴注复方碘液,以防甲状腺危象发生(10%葡萄糖液500ml中含碘液5ml)。
7.注意癌变可能 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须注意检查腺体周围的淋巴结,如发现有可疑癌变的淋巴结,或甲状腺组织不正常,疑有癌变时,应即送冷冻切片活组织检查,以求确诊,及时作根治手术。
1.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 密切注意患者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如体温高、脉搏快,有发生危象趋势,应肌内注射冬眠Ⅱ号。
2.暂禁饮食,静脉内补液,用抗感染药物和雾化吸入。
3.术后取头高30°斜坡2~3日(全麻患者清醒后再抬高),以利呼吸和切口引流。
4.患者床边应备气管切开包,以备万一发生窒息时抢救使用。
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继续服用复方碘液,每日3次,第1日每次15滴,以后逐日递减1滴,直至每次5滴为止。
这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常见原因:①切口内出血,形成血肿,压迫气管;②气管塌陷;③喉头水肿;④双侧喉返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甚至发生窒息。如因切口内出血所致,还可有颈部肿胀,切口渗出鲜血等。发现上述情况时,应立即在患者床旁进行抢救,剪开缝线,敞开切口,除去血肿,如血肿清除后,呼吸困难仍无改善,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气管塌陷常因巨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使之变软,当切除甲状腺腺肿后,气管内失去支持而塌陷,因此术中即应作气管切开术。喉头水肿一旦出现,应采取头高位,充分给氧。如不好转,也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双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发生两侧声带麻痹而引起严重呼吸困难,需作气管切开。
病因尚未肯定,危象的发生多由于手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所致。甲状腺危象多在术后12~36小时内发生,表现为高热,脉搏快而弱(每分钟在120次以上),烦躁,谵妄,甚至昏迷,常伴有呕吐,水样泻。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患者常很快死亡。治疗包括以下几种综合措施:
(1)碘剂:口服复方碘化钾溶液3~5ml,紧急时用1%碘化钠5~10m 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 l中静脉滴注。
(2)镇静剂:肌内注射冬眠Ⅱ号半量,每6~8小时1次,利血平1~2mg,或普萘洛尔5mg,加入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滴注。
(3)氢化可的松每日200~400mg,静脉滴注。
(4)降温:应用退热剂、冬眠药物、物理降温等使体温保持在37℃左右。
(5)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
(6)吸氧,以减轻组织的缺氧。
手术时甲状旁腺误被切除、挫伤或其血液供给受累,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血钙浓度下降至8mg以下,严重者可降至4~6mg,使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显著增高,引起手足抽搐,症状多在术后1~3天出现。多数患者症状轻而短暂,只有面部、唇或手足部的针刺感、麻木感或强直感,严重者可出现面肌和手足持续性痉挛,每天发作多次,每次持续10~20分钟或更长。症状轻者可口服钙剂,症状严重者可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3%氯化钙10~20ml。但仅能起暂时作用,最有效的治疗是口服二氢速变固醇(A、T、10)油剂,有提高血中钙含量的特殊作用,从而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主要是手术操作时损伤喉返神经所致,如切断、缝扎、挫夹等;少数由于血肿压迫或瘢痕组织的牵拉而发生。前者在术中或全麻醒后立即出现症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切断、缝扎所致声嘶为永久性损伤;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声嘶多为暂时性,一般经理疗等3~6个月可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