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内炎
  • 杨朝忠
  • 2137字
  • 2021-12-13 15:56:07

第二节 炎症分类

炎症通常可依其病程经过分为两大类: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急性炎症起病急骤,持续时间短,几天到一个月,以渗出性病变为主,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炎症持续时间较长,数月到数年,病变以增生性病变为主,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

一、急性炎症

急性炎症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为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白细胞(leukocyte)渗出,这是将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两种主要成分(白细胞和抗体)运输到炎症病灶所必需的。其结果造成含有大量蛋白质的渗出液、纤维蛋白及白细胞在损伤组织的血管外间隙积聚。组织学诊断急性炎症的依据就在于识别这些成分。

1.血流动力学改变

损伤发生后立即出现局部小动脉短暂收缩,组织出现数秒至数分钟的一过性缺血。之后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管相继扩张,部分小动脉之间形成短路。继之小动脉极度扩张、充血,血流明显加速。血管扩张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致炎因子损伤的时间长短、类型和程度。由于静脉回流负荷过大和长时间的淤血,小静脉和微血管壁通透性发生改变,一部分血浆和炎细胞渗出,使局部血流浓缩。再加上红细胞积聚成簇。进一步使血流速度减慢。急性炎症过程中,炎症病灶的不同部位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不同的。此外,由于损伤性致炎因子的种类和严重程度不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速度也不相同。

2.血管通透性增高

微循环血管通透性的维持主要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在炎症过程中,由于致炎因子的直接损伤或长期充血、缺氧,及一些代谢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均可使毛细血管或小静脉的通透性增加。大量富含蛋白质的液体外渗到血管,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组织胶体渗透压升高,使更大量液体积聚在间质内,从而形成炎性水肿(inflammatory edema)和浆膜腔炎性积液。

3.白细胞渗出

炎症反应最重要的功能是将炎症细胞输送到炎症病灶,白细胞渗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而白细胞的渗出过程是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白细胞边集(leukocytic margination)、附壁、黏附和游出等阶段,并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运动到炎症病灶,在局部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

(1)白细胞边集及附壁:

局部发炎时血管扩张,血流变慢,白细胞逐渐离开血管的中心部,到达血管的边缘部,并沿内皮细胞滚动,称为白细胞边集。红细胞和管壁的内皮细胞原带有负电荷,互相排斥。炎症时,白细胞伸出伪足,减少负电荷的数量,因而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力增加而附着,称为附壁现象。白细胞紧紧黏附于内皮细胞是白细胞从血管中游出(emigration)的前提。

(2)白细胞游出:

黏着于血管壁内面的白细胞通过内皮细胞连接处伸出伪足,通过阿米巴样运动从内皮细胞缝隙向外移动至血管外,进入到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最后穿过基底膜进入间质组织。特别是炎性假瘤和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眼眶组织中,有时会看到炎性细胞沿血管分布,即所谓的血管性炎,以后炎性细胞再扩散在周围组织中。炎症的不同阶段游出的白细胞的种类有所不同。在急性炎症的早期中性粒细胞首先游出,48小时后则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此外,致炎因子不同,渗出的白细胞也不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病毒感染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在一些过敏因子所致的炎症反应中则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3)趋化作用:

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沿着一定方向的游走,称为趋化作用(chemotaxis)。具有吸引白细胞定向移动的化学刺激物称为化学趋化因子。趋化因子由损伤的组织释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又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类。虽然已识别各种介质,但如何影响方向性外移,尚不清楚。

(4)吞噬作用:

白细胞游出并抵达炎症病灶,通过识别和黏着、吞入及杀伤和降解三个阶段,吞噬病原体和组织碎片,此过程称为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发挥此种作用的吞噬细胞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其吞噬异物的过程基本相同,但结构和化学成分则有所不同。在白细胞的趋化和吞噬过程中,除了氧化物之外,还产生并释放溶酶体酶,这些产物有助于消除侵入的微生物,往往也造成组织损伤。

二、慢性炎症
1.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一般慢性炎症中活动性炎症、组织破坏和修复炎症反应同时出现。但慢性炎症最重要的病理特点是:①炎症病灶内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反映了机体对损伤的持续反应;②主要由炎症细胞引起的组织破坏;③常有较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血管以及上皮细胞、腺体和实质细胞的增生,以替代和修复损伤的组织。慢性炎症的纤维结缔组织常伴有瘢痕形成,可造成管道性脏器的狭窄,在黏膜上可以形成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即在致炎因子长期刺激下,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内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突出黏膜表面带蒂的肿物。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好发于眼眶,是慢性炎症时局部组织和细胞增生或增殖而形成的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其本质是炎症。

2.肉芽肿性炎症

肉芽肿性炎症(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以肉芽肿形成为基本特点,肉芽肿(granuloma)则是由局部吞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肉芽肿可分为异物性肉芽肿和感染性肉芽肿,异物性肉芽肿是由于异物不易被消化吸收,异物性刺激长期存在形成的慢性炎症。感染性肉芽肿除了有某些病原微生物不易被消化的原因外,还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特别是细胞免疫,形成具有特殊结构的细胞结节,如结核性肉芽肿。肉芽肿的主要成分是类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肉芽肿的主要细胞成分是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