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免疫耐受性
免疫耐受性(immunological tolerance)是指机体对抗原的先前接触表现为特异性无反应状态。抗原刺激机体,通常可引起免疫应答,表现为特异性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形成。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上述免疫应答,这种状态称为免疫无应答性。免疫无应答性可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大类。非特异性免疫无反应性,是指机体对任何抗原刺激均不应答的状态。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性是指机体经某种抗原诱导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机体的免疫系统经某种抗原的诱导后产生的针对这种抗原的免疫无反应性又称为免疫耐受性。动物对自身成分是处在耐受性状态,而狭义的免疫耐受性是指与这自身耐受性相同的状态。
自身耐受性表现如下特征:①对自身成分的免疫无应答性不决定于遗传,而是后天形成的。②自身耐受性形成的原因是自身抗原。③淋巴系细胞的抗原反应性无论自身抗原及非自身抗原均无定向表达,若将其中对自身的反应性细胞除去,结果可形成仅对非自身的免疫机制。不仅对自身成分,而且对外来抗原的免疫耐受性也可在后天形成。
免疫耐受性从属于特异性免疫耐受性范畴,可由于单独T细胞耐受、单独B淋巴细胞耐受,或两者同时耐受而表现为不能产生特异性迟发型变态反应,或血流中不出现特异性抗体,或两种情况并存。特异性无应答性可以天然获得,也可模拟天然获得方式人工诱导产生。前者称为自身免疫耐受性或天然耐受性;后者称为获得性免疫耐受性。自身免疫耐受性表现为机体本身对自己的组织不产生免疫应答。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免疫耐受性可在胚胎期、新生期或成年期诱导产生。其规律是,个体的发育期越早,诱导的成功率越高。给成年动物注入抗原不易造成免疫耐受性。但在注射抗原的同时注入免疫抑制剂,可诱导产生对该抗原的免疫耐受性。即使以后没有药物作用时,再注射同种抗原也可产生免疫耐受。虽然注射抗原后,T细胞和B细胞都产生免疫耐受性,但T细胞和B细胞对诱导产生免疫耐受性所需抗原的剂量,以及耐受性维持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差异。T细胞所需剂量少,维持时间长。另外,抗原性质、动物品系、个体免疫状态和注射途径对诱导产生免疫耐受性都有直接影响。免疫耐受发生的机制很复杂。在临床上,诱导免疫耐受性可有利于治疗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阻止移植排斥反应。有人应用载体耐受诱导实验来降低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的产生,以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
免疫耐受性的诱发条件包括机体和抗原两方面的因素。机体方面的因素有:①动物的年龄:在胚胎期建立免疫耐受性最易,新生期次之,成年期比较困难,这可能与机体在各时期的免疫系统成熟程度有关;②免疫反应性的强弱:免疫反应性强的个体不易产生免疫耐受性,有免疫缺陷的动物,不管是自发的还是使用免疫抑制剂,都很容易诱发免疫耐受性;③动物的种属:肠鼠和绵羊难以诱发免疫耐受性,兔和猴只有在胚胎期才能诱发免疫耐受性,小鼠、大鼠和地鼠比较容易诱发;④免疫抑制剂的影响:这是一种外源性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功能的因素。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和使用各种免疫抑制剂,可抑制全部免疫应答,而在给予适当剂量药物的同时给予抗原,可诱发对该抗原的免疫耐受性。抗原方面的因素有:①抗原的性质:能诱发免疫耐受性的抗原物质称为耐受原。主要耐受原有蛋白质、细菌或病毒抗原、半抗原和合成多肽。不易从体内清除的抗原比易被清除的抗原容易诱发免疫耐受性。在体内不易被代谢的耐受原可比易被代谢的耐受原维持免疫耐受性的时间长;②抗原注入的途径和方式:最易诱发免疫耐受性是静脉注射,其次是腹腔注射,再次是皮下注射。口服一般不能诱发免疫耐受性。如在注射抗原时使用免疫佐剂,也不易引起免疫耐受性;③抗原的剂量:影响诱发免疫耐受性的因素很多,难以定出固定的诱发量。一般认为中等剂量容易诱发免疫应答,而不易诱发免疫耐受性。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大剂量时比较容易诱发免疫耐受性;胸腺依赖性抗原用小剂量或大剂量均可诱发免疫耐受性。用大剂量抗原诱发的免疫耐受性称为高量免疫耐受性,用低剂量诱发的免疫耐受性称为低量免疫耐受性;④决定簇的密度:决定簇的密度愈大,愈容易诱发免疫耐受性。
有关免疫耐受性的发生机制说法不一,尚无定论。但它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当机体严重感染和出现肿瘤时,免疫功能往往下降,免疫耐受性往往增强。如果克服免疫耐受性而增强免疫功能,自然有利于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在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移植排斥反应中,机体对抗原、自身抗原或同种异体抗原常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如果采取促进免疫耐受性的综合措施,可将这种较强的免疫应答抑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