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脑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第2版)
- 李联忠等主编
- 670字
- 2021-12-10 22:37:49
第十五节 积水型无脑畸形
积水型无脑畸形(hydranencephaly)又称婴儿性脑积水,指先天性额、颞、顶叶脑质缺如,为巨大的液性空腔替代。
【病因】
积水型无脑畸形病因不清,可能是胚胎脑发育期颈内动脉发育不良,使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脑组织发育异常、破坏及液化,形成一个含脑脊液大囊。也可能与宫内感染、母体受到辐射、中毒、易栓塞状态、遗传等因素有关。
【病理】
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血的额、颞、顶叶未发育或发育不良,脑组织破坏、液化,形成巨大的囊性结构,而由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供血的枕叶、小脑及部分基底节和丘脑发育基本正常。
【临床表现】
偏瘫、脑瘫、智力低下和癫痫等。
【CT及MRI表现】
双侧或单侧额、颞、顶叶脑皮质部分或几乎完全不存在或仅成一层薄膜状,幕上无脑质部分由液体替代;大脑镰及部分枕叶存在,丘脑和基底节结构一般完整;幕下小脑和脑干常发育正常,第四脑室的形态和位置正常(图2-15-1、2)。
图2-15-1 单侧额颞顶叶积水型无脑畸形
A~C.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T1WI示右侧额颞顶叶部分缺如,由长T1信号充填,左侧脑质存在,双侧侧脑室扩大
图2-15-2 双侧额顶叶积水型无脑畸形
A、B.CT平扫示双侧额顶叶脑实质大部分缺如,呈薄膜状,幕上无脑实质部分由囊样低密度液体代替。大脑镰部分缺如,丘脑较小,小脑存在,第四脑室略扩大
【鉴别诊断】
需与重度脑积水及双侧硬膜下积液鉴别。婴幼儿重度脑积水时,也可表现为头颅增大,脑室常极度扩张,脑实质明显受压变薄,但各部位正常结构轮廓存在。双侧硬膜下积液表现为双侧颅板下弧形、新月形液体低密度影,邻近脑组织受压,脑沟、脑池受压变浅,脑室受压变窄,但各正常结构仍存在,仅为形态改变。
第十六节 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囊肿
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囊肿(congenital porencephalic cyst)为脑内含脑脊液的囊腔,囊壁衬有增生的胶质细胞或星形细胞,囊腔与脑室和(或)蛛网膜下腔相通。
【病因】
按其发生分两类:①脑裂性空洞脑畸形,可能发生在胚胎发育6周前,与母体感染或营养障碍有关;②破坏性脑穿通畸形囊肿,为宫内损伤,发生较晚,主要是梗死、创伤、感染、出血所致。
【病理】
脑组织坏死、液化,形成一个含脑脊液的囊腔,囊壁衬有增生的胶质细胞或星形细胞,多数与脑室和(或)蛛网膜下腔相通。脑裂性空洞脑畸形多双侧对称、大小不等,可多发,常伴胼胝体发育异常;破坏性脑穿通畸形囊肿,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病变单发、多不对称。
【临床表现】
除智力发育障碍、癫痫外,常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如偏瘫、失语等。
【CT及MRI表现】
CT及MR均显示脑实质内与脑室和(或)蛛网膜下腔相通的边界清晰、光滑的嚢腔,形态可不规则。CT上囊腔液体密度同脑脊液,在MRI各序列中,嚢腔内液体均与脑脊液信号一致。破坏性脑穿通畸形囊肿囊腔周围可由白质、部分灰质围绕,患侧脑组织可伴不同程度的发育不全。脑裂性空洞脑的嚢腔前后壁多呈弧形内凹,囊腔周围可见异位灰质围绕,常并存其他神经元移行异常(图2-16-1~5)。
【鉴别诊断】
本症应与脑内其他囊性病变相鉴别,鉴别的关键为囊腔是否与脑室相通。蛛网膜囊肿、脑肿瘤的坏死腔和脑脓肿的脓腔一般都不与脑室相通,诊断不困难。此外,还要与开唇型脑裂畸形相鉴别。后者裂隙达侧脑室,但裂隙周围衬有皮层而非胶质增生。
图2-16-1 脑穿通畸形囊肿伴灰质异位
女,61岁。A~E.MRI T1WI示左侧颞顶枕叶不规则囊性病变,与侧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相通,边缘见脑白质围绕,其前方见异位灰质组织
图2-16-2 脑穿通畸形囊肿
男,44岁。T1WI增强扫描示左侧顶叶囊状长T1信号影,与左侧侧脑室相通,边缘衬有脑白质,未见明显强化
图2-16-3 脑穿通畸形囊肿伴脑裂畸形、透明隔缺如
女,40岁,站立不稳。A~C.CT平扫示右侧大脑半球不规则囊性低密度影,边界清,与侧脑室相通,右侧颅板受压变薄。左侧顶叶见一裂隙,边缘衬有灰质,达侧脑室。侧脑室形态不规则,透明隔缺如,呈单脑室
图2-16-4 脑穿通畸形囊肿
A、B.横轴位T1WI Gd-DTPA增强扫描示右侧额叶光滑不强化的长T1信号囊腔与右侧侧脑室前部相通,信号均匀,边界清楚
图2-16-5 脑穿通畸形囊肿
A、B.横轴位、矢状位T1WI示双侧额叶囊样长T1信号影与双侧脑室前部相通,外侧与蛛网膜下腔未相通,囊腔前后壁多呈弧形内凹
第十七节 神经皮肤综合征
神经皮肤综合征(neurocutaneous syndromes)发生在胚胎2~4个月的神经元增殖、组织发生和分化阶段,为外胚层的组织发育异常,特征为未分化胚叶成分的肿瘤、肿瘤样病灶和色素斑或起源于外胚层组织的血管瘤,主要累及皮肤、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因常伴有特征性皮肤斑痣,故又称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es)。该类疾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或胚胎发育早期的基因突变有关。某些疾病有家族倾向,有的已明确为遗传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目前,已知的该系列疾病多达40余种,最常见的包括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斯-威综合征等。该类疾病复杂多样,临床表现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每种病又有其特点,早期诊断和分析遗传类别,有利于发现亚临床期的患者,对于预测合并症和优生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
一、结节性硬化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TS)又称Bourneville病,是一种可累及多个器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病因】
TS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表现多样,外显率高,无性别或种族差异。目前认为,约1/3的TS家族的病变基因位于第9对染色体的短臂的32~34区域,或第16对染色体基因自发突变。TS自发突变率高达50%~80%,故可无家族史。
【病理】
TS的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神经元沿放射状胶质纤维移行紊乱有关。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可分为:①皮质错构瘤;②白质错构瘤;③室管膜下错构瘤;④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50%的TS患者合并视网膜错构瘤。TS为多器官受累,伴发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概率为40%~80%;伴发心脏横纹肌瘤占50%,而有心脏肿瘤的胎儿TS的发生率为87.5%;其他还有肺囊性淋巴管肌瘤和慢性纤维化、肝脏平滑肌瘤和腺瘤、胰腺腺瘤、骨囊肿、指(趾)甲下纤维瘤和颅穹隆骨板障内多发骨岛。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面部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和智力低下三大征象,但并非同时出现,仅半数以下患者同时存在。
【CT表现】
典型表现为位于侧脑室壁的钙化结节,常沿着尾状核-丘脑沟、前角、下角,小于1岁的幼儿结节钙化率较低。其次是皮层、白质结节,早期呈低或等密度,完全钙化呈高密度,一般无占位效应。增强后钙化结节无强化,室管膜下明显强化结节常怀疑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MRI表现】
典型的MRI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的室管膜下结节,常伴钙化,MRI对结节的检出率高于CT,而钙化的显示率CT优于MRI。钙化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约50%的TS患者中可见钙化,但1岁以前罕见。
MRI可见灰质、白质、室管膜下不同部位的结节状异常信号区(图2-17-1~4),其中约95%的结节发生在室管膜下。皮质结节在T1加权像呈等或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可能因为胶质增生或脱髓鞘所致,无强化;室管膜下结节的信号强度与白质相似,若结节出现强化,应考虑有恶变的可能。TS伴发肿瘤的最常见病理类型是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室间孔区,常明显强化,但肿瘤的恶性度较低;由于压迫阻塞室间孔,常伴脑积水(图2-17-5、6)。
图2-17-1 结节性硬化
男,63岁,癫痫、头痛。A、B.CT平扫示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斑点状钙质密度影,左侧侧脑室枕角室管膜下等密度小结节影。C、D.MRI T1WI及T2WI示左侧侧脑室室管膜下等T1等T2信号影,左侧室管膜下斑点状短T2信号影
【鉴别诊断】
需与脑囊虫病、室管膜下灰质异位鉴别。脑囊虫小囊、肉芽组织及钙化结节主要位于脑实质内,部分可位于脑室内,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不难鉴别。室管膜下灰质异位为室管膜周围的异位灰质结节,平扫及增强密度、信号都同灰质。
图2-17-2 结节性硬化
男,8岁,典型临床三联征——癫痫、智力低下及面部皮脂腺瘤。A~C.MRI T2WI示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斑点状短T2信号影及双侧大脑半球皮层下多发长T2信号影
图2-17-3 结节性硬化
A、B.CT平扫显示双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样高密度影
图2-17-4 结节性硬化
CT平扫示双侧室管膜下及左额颞顶叶皮质下多发结节样及线条状高密度钙化影,局部脑沟较对侧略有增宽
图2-17-5 结节性硬化及室间孔区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A、B.CT平扫示双侧室管膜下及右侧额叶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样高密度影,右侧侧脑室内示一边界清晰的小团块状等密度肿瘤
图2-17-6 结节性硬化并室管膜下星形细胞瘤
A.CT横轴位平扫示双侧室管膜下多发结节样高密度影(白色箭头),室间孔区见团块样等密度肿瘤,双侧侧脑室扩大。B.T1WI显示双侧室管膜下多发结节样等T1信号影(白色箭头),室间孔区肿瘤呈等信号。C.T1WI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
二、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
脑颜面神经血管瘤病又称斯-威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表现为特征性的三叉神经分布区(部分或整个面部,可包括巩膜)“葡萄酒色”血管痣和软脑膜静脉性血管瘤病。此病为散发性。
【病理】
主要病理变化是软脑膜毛细血管-静脉血管畸形、颜面三叉神经分布区血管瘤和眼脉络膜血管畸形。颅内病变可能是由于引流静脉发育不完善,导致在软脑膜的软膜层产生静脉瘤,同侧侧脑室脉络丛也常受累。沿脑回曲线形钙化为SWS典型的病理学特征,一般2岁前钙化罕见,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绝大多数位于枕顶区,逐渐向前发展。钙化位于软膜血管瘤下方的大脑皮质,皮质第二或第三层受累。典型的颅内病变为单侧,与面部病变同侧,20%为双侧,偶尔病变位于面部损害对侧,也可累及整个大脑半球。30%有眼的脉络膜血管瘤、青光眼,15%有牛眼症;可发生内脏血管瘤。
【临床表现】
出生可见三叉神经分布区“葡萄酒色”血管痣,常见临床表现为癫痫、痴呆、智力迟钝、轻偏瘫、偏盲、先天性青光眼或牛眼症等。
【CT表现】
典型表现为皮层表面“脑回样”钙化,进行性从后到前,后期可有脑萎缩(图2-17-7、8)、板障增厚。增强后可见迂曲增厚的柔脑膜明显强化,同侧脉络膜增大、强化。另可见鼻窦过度气化。
图2-17-7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伴脑萎缩
CT平扫示双侧颞枕叶弥漫性弧带状钙化,双侧额颞叶脑沟增宽,蛛网膜下腔扩大,双侧侧脑室略有增大
图2-17-8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
CT平扫示左枕区表面有锯齿状钙化,并显示扩张迂曲的引流静脉和灰质表面的畸形血管,周边示不规则低密度影
【MRI表现】
典型表现顶枕叶钙化和脑萎缩。MRI扫描皮质钙化区为长T1、短T2信号,但与萎缩的脑质和脑脊液信号掺杂而失去特征性,梯度回波扫描可证实钙化存在。脑萎缩表现为半球较小,脑沟增宽,常见同侧颅盖骨板障增厚。增强后,灰质可轻度或显著强化(图2-17-9、10),同侧柔脑膜血管瘤明显强化,75%脉络丛显著增大并强化,引流静脉扩张和扭曲。T2加权像上白质区局灶性高信号可能是反应性胶质增生。
【鉴别诊断】
其他脑膜强化的病变,如脑膜炎、脑膜癌病、结节病等,上述病变主要表现为脑膜不同程度、不同形态的强化,无钙化及脑萎缩。另外还需与脑膜血管瘤病鉴别,该病亦可见脑表面钙化、脑膜强化,但一般无脑萎缩。此外,病变常沿血管周围间隙侵犯脑组织。
图2-17-9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
A.X线头颅侧位片显示顶枕区脑回样钙化。B、C.CT平扫示左侧颞枕叶皮质呈典型的条带状钙化。T1WI横轴位增强扫描示双侧脉络丛球增大并强化,左侧顶枕叶脑表面血管明显较对侧增多
图2-17-10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
男,13岁,发作性双下肢无力。A.CT平扫示左侧颞枕叶萎缩,脑表面见“脑回样”钙化,呈“轨道样”。B.CT骨窗示左侧颞枕叶钙化灶,邻近板障略增厚。C、D.横轴位及E、F.冠状位MRI增强扫描示左侧颞枕叶萎缩,脑膜强化,邻近板障增厚
三、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一组遗传性斑痣性错构瘤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两型为:①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又称Von Recklinghausen病、外周型神经纤维瘤病;②神经纤维瘤病-2型(NF-2),又称中央型神经纤维瘤病。
【病因】
NF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或基因突变所致。约一半无家族史。
【病理】
病理表现多样,主要特征见表2-17-1。
【临床表现】
NF-1型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在婴幼儿可见皮肤咖啡奶油斑,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增多如癲痫、头大、脊柱侧弯,皮肤神经纤维瘤等。临床症状主要与病灶的部位、大小、神经受压情况有关。NF-1型患者发生CNS肿瘤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4倍。部分可见非CNS器官如骨、肾上腺、生殖系统及血管受侵的相应表现。
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即可诊断NF-1:
有≥6处咖啡奶油斑,青春前期≥5mm,青春后期≥15mm;
有≥1处丛状的神经纤维瘤或≥2处任何部位的神经纤维瘤;
有≥2个虹膜色素错构瘤(又称Lisch结节);
表2-17-1 神经纤维瘤病NF-1和NF-2比较
腋窝和股沟区雀斑;
视神经胶质瘤;
与NF-1患者为一级亲属;
有≥1处特征性骨缺损(如蝶骨大翼发育不全、假关节)。
NF-2型皮肤表现为小的苍白色奶油斑,极少或无皮肤神经纤维瘤,无Lisch结节。
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可诊断NF-2:
双侧第Ⅷ脑神经肿瘤;
与NF-2型患者有一级亲属关系,还有一侧听神经瘤或有神经纤维瘤、脑(脊)膜瘤、胶质瘤、神经鞘瘤和青少年晶状体混浊中的两项。
【CT表现】
NF-1型可广泛累及皮肤、骨骼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典型表现为视神经增粗,视神经管增大,蝶骨翼发育不良,皮下丛状神经纤维瘤,呈可合并眼球增大(青光眼)。NF-2型典型表现为双侧听神经瘤、颅内多发脑膜瘤等,部分可合并白内障。
【MRI表现】
NF-1型的CNS病变有:
早期CNS病变:苍白球、丘脑后部、脑干、胼胝体后部和小脑白质病变,在T2加权像为类圆形或片状高信号,T1加权像为低、等或高信号,边界清楚,多无占位效应,无强化。多见于5~10岁,约80%有T2加权像高信号,约50%存在苍白球异常信号。随着时间病变有消失倾向,成人发生率很低。这种NF-1型儿童期可消失病变的病因和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组织错构、脱髓鞘或微血管病变等。
胶质瘤:15%~40% NF-1型患者有视神经胶质瘤,多为低恶性度星形细胞瘤。病变可累及单侧或双侧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和视放射,MRI显示受累的视神经梭形增粗或扭曲,有的可见视路广泛受累,为等T1信号、长或等T2信号的肿块并强化,肿瘤很少发生钙化、囊变或出血。视交叉的肿瘤常延及第三脑室和下丘脑,强化较视神经肿瘤明显。还可见儿童视神经仅表现为增粗,无或轻度强化。
脑低恶性度星形细胞瘤发生率较高,位于顶盖、导水管周围区和脑干区,还可见颅内室管膜瘤。
丛状神经纤维瘤:为特殊的神经纤维瘤,不转移,但可局部侵犯,沿神经向颅内生长为其典型的特征之一(图2-17-11)。常原发于颅外,但沿着自然的孔裂向颅内侵犯,如从眼眶和翼腭窝进入海绵窦。MRI表现为长T1信号、长或等T2信号,肿瘤易发生囊变,有明显强化。
其他:可见Willis环附近的血管发育不全或狭窄,颅内、外动脉瘤。头大、异常钙化、蝶骨大翼发育不全合并颞叶向眼眶疝出,硬膜膨出致内听道扩大。
脊柱异常60%可有脊椎、硬脊膜发育不全和神经源肿瘤。可见胸3~7脊柱侧弯,椎管及椎间孔扩大和椎体后部扇贝状缺损,累及多节段。侧方脊膜膨出为发育薄弱的脊膜通过增大的椎间孔呈憩室样突出,以胸椎常见,多位于右侧,MRI可见经扩大的椎间孔外突的哑铃形囊性病变,所有序列均与CSF信号相同,邻近椎弓根变薄,椎体后部呈扇贝状。
NF-2型患者几乎均有CNS病变,包括:
肿瘤(脑神经肿瘤,脑膜瘤,脊髓和神经根肿瘤)(图2-17-12、13);非肿瘤性颅内钙化。
颅内神经肿瘤:神经鞘瘤可发生在第Ⅲ~Ⅻ对脑神经,最常发生于听神经,其次是三叉神经。2%~10%的听神经鞘瘤为NF-2型,双侧发生率为82%,发病年龄较早,平均30岁。MRI轴位和冠状面扫描显示双侧桥小脑角池边界清楚的肿块,大小常不对称,伴双侧听神经不同程度增粗。T1加权像呈等/长T1信号,T2加权像呈显著长T2信号,在高窗宽可见其中分隔状长T2信号,增强检查60%病灶强化不均一,呈多囊状。
单发或多发脑(脊)膜瘤:NF-2型患者的脑膜瘤的发病年龄一般在30岁,约1/4的脑膜瘤在儿童期就能发现。NF-2型的颅内脑膜瘤常多发,位置不定,也称脑膜瘤病,其影像学表现同脑膜瘤。常同时存在多发脊膜瘤。
图2-17-11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男,3岁。A~C.MRI FLAIR示右侧蝶骨大翼发育不良,右侧眼球增大、前突,右侧视神经不规则增粗,右侧眶周皮下、右侧眶尖及右侧海绵窦区见多发丛状纤维瘤。双侧基底节区及小脑半球多发异常高信号影——胶质错构样增生
图2-17-12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
A~C.MRI横轴位、冠状位T1WI增强扫描示右侧桥小脑角及前方中颅窝明显强化的肿块,信号均匀,边界清楚,后颅窝右侧显示类似信号的肿块
图2-17-13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
男,36岁。A~F.横轴位和冠状位MRI增强扫描示颅内多发听神经瘤、脑膜瘤,颈椎管内多发神经鞘瘤,皮下多发神经纤维瘤
脊神经多发神经鞘瘤:NF-2型患者的脊神经鞘瘤的特点是个大、双侧、多发。MRI表现同颅内神经肿瘤。
其他肿瘤:常见的髓内肿瘤是髓内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
四、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
Von Hippel-Lindau(VHL)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累及包括眼、中枢神经系统等6各器官系统,受累组织一般有多发病变,包括良恶性肿瘤、囊肿等。
【病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VHL肿瘤抑制基因突变。肿瘤被诱导机制尚不明确。
【病理】
多器官、多系统多发血管母细胞瘤。根据有无嗜铬细胞瘤分Ⅲ型:
Ⅰ型:无嗜铬细胞瘤;
Ⅱ型:同时合并嗜铬细胞瘤及肾癌;
Ⅲ型:有肾癌,无嗜铬细胞瘤。
【临床表现】
因肿瘤部位及性质而表现多样,常有头痛、视觉障碍、脊髓功能障碍及VHL相关肿瘤(嗜铬细胞瘤、肾癌)所致症状。诊断标准为位于中枢神经系统/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典型的HLV相关肿瘤之一(如嗜铬细胞瘤、肾癌)或有家族史。
【CT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常表现为多发血管母细胞瘤,幕下多见,病变呈囊实性、实性或囊性肿瘤,实性成分明显强化,肿瘤较大者可致梗阻性脑积水。
【MRI表现】
同CT所见,典型病变可见周围流空血管信号影(图2-17-14)。
【鉴别诊断】
需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鉴别。好发于儿童,小脑半球最常见,其次可见于下丘脑区及幕上脑实质。典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边界清,实性成分不同程度强化,病变周围无流空血管影。
图2-17-14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
女,48岁。A~F.颈椎、胸椎及颅脑MRI平扫+增强扫描显示颅内及椎管内多发血管母细胞瘤。G.上腹部CT增强扫描显示胰腺呈多囊性,胰腺头部血管母细胞瘤
五、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又称Osler-Weber-Rendu综合征。它是颅内血管畸形的一种,可多发,可发生于脑组织任何部位,儿童少见。毛细血管扩张可发生在多部位,中枢神经系统、头皮、鼻咽、眼眶等。
【病因及病理】
基因突变产生异常TGF-β因子传导,影响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细胞性质。最小的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毛细血管后小静脉扩张,扩张的小静脉通过毛细血管延伸至小动脉,形成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畸形。黏膜、真皮及内脏均可见多发毛细血管扩张。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AVM和AVF形态特定,大多数AVM实际上是AVF。肝脏的动静脉瘘相对少见,但常多发。
【临床表现】
根据毛细血管扩张的部位,临床症状常见反复出现的鼻出血、口唇出血、皮肤及黏膜多发出血点,内脏出血等。
【CT表现】
最佳的诊断线索为反复鼻出血的患者伴肺、脑组织多发的动静脉畸形。CT平扫显示动静脉畸形呈等密度迂曲血管影,部分可伴脑炎及脑脓肿形成,脓肿腔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伴脓肿形成时脓肿壁明显强化。
【MRI表现】
MRI可清楚地显示流空血管信号影,同时还可见有无出血、水肿、胶质增生。T2可以清楚显示毛细血管扩张症中的微出血,呈“爆米花”样低信号。增强MRI可见慢血流的血管畸形,同时可以清楚显示血管畸形的引流静脉。
【鉴别诊断】
需与脑内其他单独存在的血管畸形相鉴别。鉴别需结合临床症状、全身其他系统有无血管畸形等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