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立克次体肺炎

【概述】
立克次体(rickettsia)为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 -原核生物。细胞大小为(0.3~0.6)μm×(0.8~2.0)μm,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一般呈球状或杆状,有细胞形态,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如蚤、虱、蜱、螨等,通过节肢动物传入人体。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立克次体主要有四类。
(1)普氏立克次体,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和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2)莫氏立克次体,是地方性斑疹伤寒(也称鼠型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3)立克次体是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4)恙虫病立克次体,是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在进入体内后,立克次体先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内,接下来会在局部淋巴组织或血管内表皮组织内繁殖。然后经由淋巴液和血液扩散至全身血管系统内,导致大量细胞破损、出血。血管壁细胞破损后,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液渗出,在皮肤上显示为皮疹。有些立克次体在侵入宿主时,会释放出溶解磷脂的磷脂酶A,大量聚集后会导致细胞破裂。立克次体还会释放脂多糖,因而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出现中毒休克等症状。
虽然不同的立克次体症状不同,但主要症状都为血管病变,有时还会出现血栓,主要病理改变为内皮细胞破坏和血管周围白细胞浸润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散性血管炎。由于血管病变,立克次体还会引起神经、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
立克次体感染后潜伏期为5~15天。大部分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及全身皮疹,常伴有反应迟钝、谵妄、双手震颤等神经系统及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以恙虫病为例,恙虫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临床的典型显示为叮咬部位出现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和斑丘疹。发热5~8天后,躯干可出现斑疹或斑丘疹,渐渐向胳膊和腿部延伸,叮咬处的焦痂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体检显示淋巴结肿大和脾大,叮咬处或焦痂区的肿大淋巴结可有触痛。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少数高于10×10 9/L。血小板计数下降。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外斐反应、补体结合试验、立克次体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等。
(2)分子生物学检查是用 DNA探针技术或PCR方法检测标本中的立克次体特异性DNA,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等优点,但受限于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条件等原因,临床上难以常规开展。
(3)病原体检测为取发热期患者血液0.5ml,接种小白鼠腹腔,小白鼠于1~3周死亡,剖检取腹膜或脾脏作涂片,经Giemsa染色或荧光抗体染色镜检,于单核细胞内显示立克次体。也可作鸡胚接种、组织培养分离病原体。
【影像学表现】
以恙虫病为例,恙虫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内皮细胞破坏和血管周围白细胞浸润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散性血管炎,镜下显示小叶间隔和肺泡壁内局部或弥散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周围见单核细胞浸润。
主要累及肺、心脏、肝、脾和中枢神经系统。恙虫病的影像学表现反映了细胞浸润、水肿、血管炎或心源性间质性肺水肿所引起的出血。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间质性肺炎(图6-6-1)。X线显示为双肺弥漫的网状结节影,肺门淋巴结肿大和小叶间隔线,或间质性水肿和血管炎引起的出血,显示为斑片状磨玻璃影,不按叶段分布,出血量较大时按重力分布,少数情况下可有肺实变,双肺下野病变明显,另外显示双侧或单侧肺门增大和胸腔积液(图6-6-1D)。
HRCT主要显示为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和小叶中心性结节(图6-6-2),偶见肺实变及较大结节,主要位于双肺下部。在心脏显示为心影增大,肺血管增粗。在腹部显示为脾大、门静脉周围水肿、胆囊壁增厚和淋巴结肿大(图6-6-2C)。在中枢神经系统则引起脑膜脑炎。
图6-6-1 立克次体肺炎
59岁,女性,发热14天,胸闷气促5天,全身散在出血点,右侧腹股沟可见黑色焦痂,恙虫病。胸部CT肺窗轴位(A)、冠状位(B)及矢状位(C)重建显示小叶间隔增厚,显示线样征,提示肺间质水肿,不按叶段分布的磨玻璃影,肺血管增粗,纵隔窗(D)显示纵隔内小淋巴结,双侧胸腔积液
图6-6-2 立克次体肺炎
男性,39岁,气促2周,咯血1周,养牛,Q热。HRCT肺窗中肺野(A)显示为不按叶段分布的磨玻璃影,肺血管增粗,右下肺(B)可见小叶中心性结节影,纵隔窗(C)显示胆囊窝水肿模糊
【诊断依据】
(1)诊断以流行病学、热程、皮疹、胸部症状与体征及外斐反应为主要依据。借鉴流行季节、症状轻重、皮疹性质等特点综合诊断。疑难患者依赖病原体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2)影像学表现特异性较少。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主要为肺内弥漫性、多发性磨玻璃影的鉴别,详见本章第三节病毒性肺炎“巨细胞病毒肺炎”部分。
(刘进康 熊 曾 何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