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病人的膳食与营养
第一节 营 养 概 述
什么叫营养?营,就是“管理、谋求”;养,就是“养身”。营养就是通过摄取有益的食物和避免吸取有害的物质使身体得到滋补。食物是营养学的基础,是各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其中每一种化学物质都有一个化学名称,这就是所谓的营养素。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几十种,可概括为七大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无机盐、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其中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是供给人体能量的物质。营养素的均衡摄入,是病人基本的营养需求之一。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饮食种类有所不一,可分为普通饮食、特殊饮食、治疗饮食等。
一、病人的营养需求
(一)碳水化合物
1.定义与分类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这里所说的“糖类”是七大营养素之一,并非生活中食用的白糖、红糖、糖果等,为避免读者将其混淆,本文称其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绿色植物利用水、阳光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人和动物都不能像植物那样“制造”碳水化合物,主要从食物中摄取。碳水化合物由一个或几个糖单位组成,按照碳水化合物所含糖单位的数目,可细分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麦芽糖、蔗糖、乳糖)及多糖(如淀粉、糖原)。除单糖可以不经消化就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外,其余的如淀粉之类的多糖都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或其他单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2.主要来源
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不同类型的食物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的种类也不同,例如水果、甘蔗、甜菜及蜂蜜中所含的主要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谷类、豆类和薯类主要含的是淀粉,乳类中基本只含乳糖,肉类中含少量动物淀粉。
3.主要功能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四个方面: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构成机体重要物质、辅助体内脂肪氧化以及保肝解毒作用。
(1)供给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获得能量的最廉价资源,1g碳水化合物可产生热量4kcal。在均衡饮食的情况下,碳水化合物将为人体活动提供大部分能量。
(2)构成机体重要物质:
所有的神经组织和细胞都含有碳水化合物,且碳水化合物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有特殊作用,被称为“情绪改善剂”,可以缓解某些类型的抑郁症。碳水化合物中的糖类可与蛋白质等结合构成一些重要的物质(如抗体、某些激素和酶等),维系生命活动。
(3)调节脂肪代谢:
当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脂肪在体内不能完全氧化分解,会大量堆积一种叫做“酮”的中间产物,这样会导致严重的酸中毒(中毒现象的一种)。而碳水化合物的充分代谢能使“酮”完全被代谢,消除酸中毒现象。
(4)保肝解毒:
碳水化合物除了为机体提供能量外,剩余部分还能转化成糖原贮存在肝脏内,有助于肝脏对细菌毒素的解毒作用。
4.适宜摄入量
一般认为,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占膳食总量的60%~70%为宜,一般每人每日每千克体重需4~6g,体力消耗大者可达8~12g,以一个普通成年男性70kg 计算,每天需要糖类为350g。
(二)蛋白质
1.定义与分类
蛋白质是一种化学结构复杂、分子量很大的有机化合物,由许多氨基酸组成,含有碳、氢、氧、氮4种主要元素,其中氮元素为蛋白质所独有,所以又叫含氮有机物,其他任何营养素都无法取代蛋白质。各种化学元素分别组成各种氨基酸,再由氨基酸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蛋白质。
现代科学证明,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从人类和动物的组成来看,蛋白质是机体内除水分外含量最多的物质,成年人体内约含蛋白质16.3%,它们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神经、肌肉、内脏、血液中,甚至头发和指甲中也都含有蛋白质。世界上有多少种蛋白质?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答案,据科学家估计,在生物界中有100 亿种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在人体内有10 万种不同的蛋白质,即使是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大肠埃希菌,也发现有300 多种蛋白质。
人体蛋白质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它在生命活动中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旧的蛋白质不断被分解,新的蛋白质不断合成。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是不能直接被人体利用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被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后经小肠壁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机体各个部位,在体内各种生物酶的作用下,根据不同的需要,把各种氨基酸按照一定比例和数量重新组成体内各种新的蛋白质。
2.主要来源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主要有谷类、豆类、蛋类、奶类、肉类等。其中谷类是人们的主食,为主要来源,蛋类、奶类、畜禽鱼肉类和豆类是优质蛋白质来源。为改善蛋白质质量,在膳食中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应占膳食总蛋白质的30%~50%。
3.主要功能
(1)互补作用:
营养学家常用生物价表示食物蛋白质被吸收后在体内的利用程度。蛋白质生物价越高,营养价值也越高。蛋白质有互补作用,例如玉米单独食用时生物价为60,黄豆单独食用时生物价为64,但二者混合食用时可达76。这是因为玉米中的色氨酸极少,大豆中赖氨酸、色氨酸含量虽高,但蛋氨酸较少,两者同食,食物中的蛋白质取长补短。
(2)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
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必不可少的材料,身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组织的更新、损伤组织的修复都离不开蛋白质。婴儿缺乏蛋白质,其生长速度就会迟缓,智力低下;儿童缺乏蛋白质,则会身体消瘦、体弱无力、颓废不振,皮肤干燥松弛,失去弹性和光泽,易脱发;成人缺乏蛋白质也会出现体重减轻,肌肉萎缩、贫血、易疲劳,创伤、骨折不易愈合,病后康复缓慢等症状。蛋白质构成组织或修复组织的生理功能,是不能用其他物质代替的。
(3)构成机体重要物质:
人体内许多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都由蛋白质构成的,如血浆蛋白、激素、酶以及一些具有抗病能力的免疫球蛋白等。蛋白质的结构不同,功能也不一样。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调节血液酸碱度,增强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将营养物质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等。酶则作为催化剂,参与人体的成千上万的化学反应,各种物质代谢都离不开酶的参与。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等也是由蛋白质及其衍生物构成,可调节各种生理功能。
(4)供给能量:
蛋白质可以提供能量,但供给机体能量不是蛋白质的主要责任,只要食物中的糖与脂肪供给的能量够用,机体是不会轻易动用蛋白质来提供能量的,但陈旧的或已破损组织中的蛋白质会不断分解释放能量。
(5)其他功能:
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脑重的35%,仅次于脂质。近代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在遗传信息的控制以及高等动物的记忆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某些蛋白质还具有抗癌作用。
4.适宜摄入量
蛋白质很重要,但并不是摄入越多越好。长期大量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特别对于急性肾炎和肝硬化的病人尤为不利。中国营养学会提出,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每天摄入量为75g,重体力劳动者为95g,极重体力劳动者为105g。一般粮食中约含蛋白质10%,一个人每天如果能吃500g(一斤)粮食,再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基本能维持身体需要。
(三)脂肪
1.定义与分类
脂肪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包括脂和油,常温下呈固体者称脂,呈液体者称油。脂肪的形成是先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甘油和脂肪酸,再由1 分子甘油和3 分子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脂肪的主要成分就是甘油三酯。
组成脂肪的脂肪酸有两种,即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一般认为饱和脂肪酸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能使体内甘油三酯、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易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起血管硬化、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不饱和脂肪酸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自由基,这些自由基是促进人体衰老和引发癌症的危险因素,因此有学者认为,过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提高致癌率的作用。
2.主要来源
动物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植物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但也有例外,如动物类中的鹅、鸭脂肪和鱼脂肪。研究表明,鹅、鸭脂肪的化学结构与其他动物脂肪不同,它很接近于橄榄油,不仅无害于心脏,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法国部分地区居民脂肪摄取量高而患心脏病者却极少,这就是因为他们选择的是鹅、鸭脂肪。鱼脂肪的保健作用也远远高于植物脂肪。大多数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但椰子油除外。
3.主要功能
(1)提供热量:
脂肪在人体内氧化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1g 脂肪能产热量9kcal,约为等量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2.2 倍。由此可见脂肪是身体内热量的重要来源。
(2)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
脂肪中的磷脂、胆固醇等是组成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是细胞膜的基本成分。脂肪也是肌肉和脏器间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脑神经、肝脏、肾脏等重要组织与器官中含有较多脂肪。
(3)保持体温:
因为脂肪不是良好的导热体,所以皮下的脂肪组织形成了保护身体的隔离层,能防止体温的散失,所以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故有“胖人怕热而耐寒”的说法。
(4)溶解营养素: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在维生素中有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 及胡萝卜素等,它们只有溶解在脂肪中才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因而用油烹饪胡萝卜,可提高胡萝卜素的吸收率。
(5)其他作用:
固定体内脏器,防止脏器下垂(如肾下垂、胃下垂等);缓冲外界冲撞。
此外,脂肪还可作为膳食成分,提高食品风味及饱腹感。
4.适宜摄入量
对于一般人而言,膳食脂肪所提供的热量以占膳食总热量的20%~25%为宜,最多不超过30%。每日膳食中的食用油为25~30g,将其放在常用的白瓷勺中两勺半到三勺。
一般认为,过度摄入饱和脂肪酸可升高血清胆固醇,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而过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则有致癌嫌疑。专家建议,人体脂肪摄入比例应为1/3 的饱和脂肪酸和2/3 的不饱和脂肪酸,这样才对人体有利,即日常饮食应荤素搭配。
(四)维生素
1.定义与分类
维生素是一类结构不同的低分子有机物,它们在体内既不供给能量,也不构成细胞组织,不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也各不一样,但它们都参与了体内的物质代谢或能量转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维生素是以发现该种维生素的先后次序命名的,例如维生素A、B、C、D 等。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能溶于水而不溶于脂溶剂,主要包括B 族维生素与维生素C。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 与维生素K 等,脂溶性维生素只在油脂中溶解,所以脂肪可以促进其吸收,例如吃油炒的胡萝卜比生吃胡萝卜更有利于胡萝卜素的吸收。
2.主要来源
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组织中。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一般不储存,必须每天从食物中摄取,过多即通过尿液排出,故较少发生蓄积中毒现象。因其溶于水,烹调时如果丢弃菜汤,可造成食物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脂溶性维生素被人体吸收后大部分被贮存在体内,主要是贮藏于体内的脂肪中,并能不断积累,因此不需要每天从食物中摄取,一般不会出现缺乏症状,即使缺乏,症状发展也较缓慢。
3.主要功能
维生素为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由于人体需要维生素,而人体自身又不能产生或产量不足,所以必须由食物供给。如果某种维生素长期摄入不足,就可造成该维生素的典型缺乏症,例如糙皮病、维生素C 缺乏症、脚气病等均属于维生素缺乏病。
4.适宜摄入量
一个人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同样与体力消耗有关,不同维生素,机体的需要量也不同。补充维生素的方法除了多食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外,还可以服用维生素人工制剂。人工制剂虽然使用方便,但若是用于预防保健,就不如食物中的维生素稳妥,中国农业大学著名的食品专家南庆贤教授认为:“补充维生素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是‘吃’,吃东西一定不要单一,要杂。”
(五)矿物质
1.定义与分类
矿物质也称为无机盐,“无机盐”不同于生活中的食盐,它是指构成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除碳、氢、氧、氮以外的各种元素。
2.主要来源
不同的矿物质,其食物来源有所不同。例如钙主要来源于奶和奶制品,铁主要来源于动物内脏、动物血、瘦肉、鱼肉等,钠来源于食盐、酱油、咸菜等,碘来源于紫菜、海带等海产品。
3.主要功能
不同的矿物质有不同的功能特点。总的来说,矿物质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有:构成机体组织,使人的骨骼坚硬;调节生理功能;维持电解质平衡;参与构成某些功能物质,如酶、激素等。
4.适宜摄入量
不同的矿物质,每天适宜的摄入量不同。人体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矿物质通过各种途径如粪、尿、汗、头发和指甲等排出体外,因此必须通过膳食摄取足量的各种矿物质来补充。目前我国膳食中易于缺乏的矿物质是钙、铁、碘。婴幼儿最易缺乏的矿物质是钙和铁,必须注意补充。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世界上对于矿物质的研究还不太成熟,发生矿物质缺乏时,轻者通过食物补充,这样比较安全;严重缺乏或已患病时应及时看医生,使用人工制剂进行治疗,但使用剂量要严格掌握,严格遵医嘱用药。
(六)水
1.定义与分类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日常生活中较常接触的水包括矿泉水、纯净水及自来水。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煮沸易析出水垢,最佳饮用方法是常温下直接饮用;纯净水是指不含杂质的水,由于纯净水无任何矿物质,水质偏酸,所以把纯净水作为生活中唯一的饮用水不利于人体健康。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饮用前需煮沸。
2.主要来源
人体水的来源主要有饮水、食物及物质代谢,水的排出则通过尿液、粪便、皮肤蒸发及呼吸蒸发。正常人每天水的摄入和排出处于动态平衡。
3.主要功能
水的功能主要有调节体温、运输营养和废物、润滑、防癌及防衰老作用。
4.适宜摄入量
一般来说,一个人每天的饮水量应大于1 200ml,约6 杯。劳动强度大,出汗较多的人需适量多饮水。
(七)膳食纤维
1.定义与分类
膳食纤维的准确定义尚未确定,其大致定义如下:膳食纤维是膳食成分之一,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某些多糖类物质构成,不能被人体消化,也不能被吸收利用。
2.主要来源
膳食纤维是植物的骨架,分布于根、茎、叶、花、果及种子内,因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为天然的植物性食品,如蔬菜、水果、粗粮、薯类和豆类等,经精细加工的植物性食品含纤维很少。动物性食物不含膳食纤维。
3.主要功能
因为人体没有分解纤维的酶,故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膳食中含适量的膳食纤维,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和促进肠蠕动,缩短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故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排泄。若膳食纤维过少,可产生便秘;过多也有害,将过度刺激肠黏膜,也不利于消化吸收。据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吃膳食纤维多的人群,结肠癌的发病率较吃膳食纤维少的人群显著为低。膳食纤维还可影响脂质代谢,促进胆酸及中性类固醇的排出,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膳食中适量的纤维,可预防动脉硬化,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4.建议摄入量
我国膳食纤维的最新推荐摄入量是,成年人每日摄入25~30g。大致要求每人每天吃250~400g 粮食(含不少于50g 的粗粮)、300~500g 蔬菜、200~400g 水果、30~50g 大豆。这样就能达到每人每天摄入25~30g 膳食纤维的要求,有利于预防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生。
二、基本饮食
住院病人的基本饮食包括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和流质饮食4种。除普通饮食与健康人饮食相似外,其余几种都是根据不同病情制订的。饮食的选择与病人病情轻重、病因、消化吸收功能等有关。但不论有多少种饮食,均由这4种演变而来,因而称这4种饮食为基本饮食,是医院内一切饮食的基本形式。
(一)普通饮食
1.定义
普通饮食简称普食,其中七大营养素应充分均匀的供给,达到平衡饮食的要求,不使病人住院期间因饮食配置不当而体重减轻。
2.适用范围
普通饮食与健康人饮食相似,主要适用于无饮食限制,消化功能正常,体温正常或接近正常,病情较轻或恢复期的病人。
3.饮食原则
(1)能量供给:
饮食中能量充足,每天宜供给2 200~2 600kcal 的能量,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
(2)食物要求:
注重主副食的多样化及烹调方法,保持色香味形,使食物美观可口,增进食欲。
(3)禁用食物:
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尖辣椒;强烈调味品,如芥末、咖喱、胡椒等应尽量少吃;油炸食品,过分坚硬的食物,如核桃、生花生、干杏仁等;产气过多的食物应尽量少吃。
(4)餐次安排:
每日3 餐,各餐供给能量按比例分配。通常早餐25%~30%,中餐40%左右,晚餐30%~35%。
(二)软食
1.定义
软食是比普食易消化的饮食,是普食与半流质饮食之间的过渡。要求食物软烂易于消化,如面条、切碎煮软的菜肉等。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轻度发热、消化不良、咀嚼不便、3~4岁小孩、老年病人及术后恢复期病人。
3.饮食原则
(1)能量供给:
每日供给能量2 200~2 400kcal,蛋白质及脂肪按正常需要量供给,每日3~4 餐。
(2)食物要求:
应供给细软、易咀嚼及易消化食物,含有植物纤维及动物肌纤维食物,须切碎煮烂。因软食中蔬菜及肉类均需切碎煮烂,易丧失许多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故应补充菜汁、果汁、番茄汁等,预防维生素C 及矿物质供给不足。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等均可,但馅料中所含蔬菜应选用含食物纤维少的。米饭及面条等应比普食软而烂。
肉类宜选择瘦嫩的,如瘦嫩的猪肉、羊肉等,如无禁忌,多选用鱼类、虾类、肝脏等则更为适合。需要注意的是,鱼虽然易消化,但整块带刺的鱼不适合于幼儿及眼科病人,以免鱼刺卡住。
蛋类除不用油炸外,其他烹调方法均可,如炒鸡蛋、水煮蛋蒸蛋羹等均可食。
水果和蔬菜应选择含食物纤维少的,水果应去皮,无咀嚼困难及消化不良者,去皮后可生吃;对于幼儿及牙脱落的老年人应做成水果羹或蒸烂食用。蔬菜类应选择嫩菜叶,切成小段炒软后食用,如为幼儿及无牙老人,必须切碎煮烂。豆类加工成豆腐、粉皮、粉丝、豆腐乳等方可食用。
(3)禁用食物:
忌生冷、凉拌菜、油炸食品、粗纤维食品及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调味品;坚果类、整粒豆类不易咀嚼和消化,故不可食,但制成花生酱、杏仁酪、核桃酪即可食。
(4)餐次安排:
每日3~4 餐,除正常一日三餐外,可增加一餐牛奶。
(三)半流质饮食
1.定义
半流质饮食是介于软食与流质饮食之间,外观呈半流体状态,比软食更易消化,是限量、多餐次进食形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度发热、手术后的病人,口腔疾病、胃肠道疾病病人、不能适应普食与软食者。
3.饮食原则
(1)能量供给:
全天总能量为1 500~1 800kcal。需要进半流质饮食的病人不宜摄入过高能量;蛋白质应按正常量供给;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
(2)食物要求:
食物必须呈半流体状态,使之易咀嚼和吞咽,易消化吸收。主食可选择大米粥、小米粥、面条、馄饨等。副食如肉类先煮烂再切碎,或者剁成肉泥;蛋类除油煎炸外,其他如蒸蛋羹、炒鸡蛋、蛋花等均可食;豆类宜制成豆浆、豆腐、豆腐脑等;乳类及乳制品如牛奶、乳酪及蛋糕等均可食;水果及蔬菜宜制成水果汁、菜汁,可食少量碎嫩菜叶。
(3)禁用食物:
禁用油炸食品、刺激性调味品,蒸米饭、烙饼因其硬且不易消化,故不宜食用。胃肠功能紊乱病人禁用含粗纤维及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
(4)餐次安排:
少量多餐,每隔2~3h 一餐,每天5~6 餐。
(四)流质饮食
1.定义
其食物均为液体状态,或在口腔内能溶化为液体,比半流质饮食更易于吞咽和消化,无刺激性。流质饮食可细分为普通流质、清流质和冷流质等。
2.适用范围
普通流质适用于高热、各种大手术后、急性重症病人。清流质适用于某些腹部手术后及腹泻病人,这类病人忌用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浓糖等。冷流质所用食物均为冷且无刺激性,如冷牛奶、冷蛋羹、冰激凌等,适用于口腔、咽部手术后最初的1~2d,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3.饮食原则
(1)能量供给:
每天总能量800~1 000kcal 左右。流质饮食所提供的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均较缺乏,故不宜长期食用。进流质饮食病人通常需辅以周围静脉营养,以补充能量和营养素。
(2)食物要求:
一切食物均为流体,易消化、易吞咽。病情允许时,可适量增加易消化的脂肪如芝麻油、花生油等,以增加病人饮食中的能量。
(3)禁用食物:
刺激性食物、调味品均不宜食用。腹部手术后病人禁用易胀气食物,如牛奶、豆浆、过甜食物等。
三、治疗饮食
(一)糖尿病饮食
1.定义
糖尿病饮食为各型糖尿病病人必须执行的一种特殊治疗饮食,其目的是帮助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供给足够且均衡的营养,并维持理想体重。
2.适用范围
糖尿病病人。
3.饮食原则
(1)能量供给:
病人热能的需要量是根据年龄、身高、体重、劳动强度等因素计算出来的。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如下:脑力及轻体力劳动者,30~35kcal/kg;中等体力劳动者35~40kcal/kg;重体力劳动者40kcal/kg。超重肥胖病人减重的目标是3~6个月减轻体重的5%~10%,消瘦者应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恢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我国常用的理想体重计算公式为: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2)食物要求
1)脂肪:
单不饱和脂肪酸是较好的膳食脂肪来源,炒菜时宜选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葵花油、橄榄油、色拉油等。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摄入是血糖控制的关键环节。糖尿病病人应每日定时进餐,保证碳水化合物的均匀分配。低血糖指数食物如鱼类、水果、蔬菜、全谷物食品等,有利于血糖控制。
3)蛋白质:
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病人,推荐蛋白质的摄入占总能量的10%~15%,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肾功能异常的病人,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4)食盐:
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人每天6g 以内,合并高血压病人更应严格限制摄入量,可选用定量的盐勺。同时应限制摄入含盐高的调味品例如味精、酱油、调味酱等。
5)膳食纤维:
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对健康有益。豆类、谷物类、蔬菜和全麦食物均为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糖尿病饮食口诀—“1234567”:每天1 斤蔬菜;每餐2 两主食;每天不超过3 汤匙植物油;每天4 两水果;每天5 份蛋白质,包括1 两鱼、1 两肉、1个鸡蛋、1 袋牛奶和1 份豆制品;每天不超过6g 盐;每天不少于7 杯水。
(3)饮食禁忌
1)严格限制各种甜食,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也不可随意食用。因为这类食品含糖量高,食用后易出现高血糖。为满足病人对甜味的需要,可适当使用糖醇和非营养性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甜菊糖、安赛蜜等。血糖控制较好的病人可在两餐间或睡前食用含果糖或蔗糖的水果,如苹果、橙子、梨等。
2)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油、猪蹄、猪皮、鸡皮、鱼皮等。这类食物易使血脂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300mg/d。鸡蛋的蛋黄胆固醇含量较高,一个鸡蛋的蛋黄约含360mg 胆固醇。胆固醇较高的病人,每周的饮食中蛋黄不超过3个。
3)不宜饮酒。不推荐糖尿病人饮酒,因为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如必须饮酒,也应控制酒精摄入量。女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男性不超过25g。450ml 啤酒,150ml 葡萄酒或50ml 低度白酒约含15g 酒精。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
4)运动时注意适量补充食物,可随身携带苏打饼干或糖果,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二)低盐饮食
1.定义
低盐饮食指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g(约1 牙膏盖),包括酱油所含的盐分,但不包括食物中自然存在的氯化钠。
2.适用范围
用于心脏病、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腔积液、重度高血压但水肿较轻病人。
3.饮食原则
(1)食物要求:
多吃天然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少吃或不吃加工食品。吃盐可吃低钠盐,低钠盐中含钠较少,含钾较多。低钠盐适用于低钾病人,但不适合于高钾病人。
(2)食物禁忌:
禁用腌渍食品,如咸菜、皮蛋、火腿、香肠、咸肉、虾米等。限制使用调味品,酱油、味精等应少用或不用。
(三)低脂饮食
1.定义
低脂饮食是治疗饮食的一种,指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小于50g/d,肝胆胰疾病病人脂肪的摄入少于40g/d。
2.适用范围
用于肝胆胰疾患、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症及腹泻等病人。
3.饮食原则
(1)食物要求:
饮食清淡、少油,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病人不必限制植物油(椰子油除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五谷杂粮。
(2)食物禁忌:
少吃肉类、油炸食品;禁用肥肉、蛋黄、动物脑等,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
(四)痛风饮食
1.定义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失调,导致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血中尿酸浓度增高,引起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结石,导致关节畸形、肾脏病变等。饮食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外源性尿酸生成的物质,促使体内尿酸的排出。
2.适用范围
痛风、高尿酸血症、尿酸结石病人。
3.饮食原则
(1)能量摄入:
维持理想体重,总热量宜较正常饮食低10%~15%,以适当减轻体重。但应避免过度减重。
(2)食物要求
1)限制食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鱼子、虾、蟹黄等。控制血中尿酸值在正常范围。
2)限制蛋白质的进食以免增加尿酸的形成,按每千克体重0.8~1g 计算。可采用牛奶、鸡蛋及植物蛋白质食物。
3)采用低脂肪饮食,每天脂肪的摄入量应限制在40~50g以内。因高脂肪膳食可使尿酸排出减少而致血尿酸升高。
4)限制饮酒,酒精饮料可使肾脏排出尿酸减少;不饮浓茶及咖啡,这些饮料含茶碱,代谢产生尿酸。
5)要多饮水,每天饮水量保持在2 000~3 000ml,有助于尿酸排泄并预防肾结石。
6)宜采用少盐饮食,以减轻心、肾并发症。
7)各种维生素供给充足。
(3)食物禁忌:
忌暴饮暴食,痛风急性发作期禁食高嘌呤含量的食物。
(汪健健 朱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