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数控编程简述

数控编程一般可以分为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手工编程是指从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编写程序单到程序校核等各步骤的数控编程工作均由人工完成。该方法适用于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加工程序较短的情况。而形状复杂的零件,如具有非圆曲线、列表曲面和组合曲面的零件,或形状虽不复杂但程序很长的零件,则比较适合自动编程。

自动数控编程是从零件的设计模型(即参考模型)直接获得数控加工程序,其主要任务是计算加工进给过程中的刀位点(Cutter Location Point, CL点),从而生成CL数据文件。采用自动编程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问题,其大部分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使编程效率大大提高,还能解决手工编程无法解决的许多复杂零件的加工编程问题。

UG NX 1872数控模块提供了多种加工类型,用于各种复杂零件的粗、精加工,用户可以根据零件结构、加工表面形状和加工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类型。

数控编程的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1)图样分析及工艺处理。在确定加工工艺过程时,编程人员首先应根据零件图样对工件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案,确定加工顺序和路线、装夹方式、刀具以及切削参数。为了充分发挥机床的功能,还应该考虑所用机床的指令功能,选择最短的加工路线,选择合适的对刀点和换刀点,以减少换刀次数。

(2)数值处理。根据图样的几何尺寸、确定的工艺路线及设定的坐标系,计算工件粗、精加工的运动轨迹,得到刀位数据。零件图样坐标系与编程坐标系不一致时,需要对坐标进行换算。对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轮廓进行加工时,需要计算出几何元素的起点、终点及圆弧的圆心,以及两个几何元素的交点或切点的坐标值,有的还需要计算刀具中心运动轨迹的坐标值。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需要用直线段或圆弧段逼近,根据要求的精度计算出各个节点的坐标值。

(3)编写加工程序单。确定加工路线、工艺参数及刀位数据后,编程人员可以根据数控系统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段格式,逐段编写加工程序单。此外,还应填写有关的工艺文件,如数控刀具卡片、数控刀具明细表和数控加工工序卡片等。随着数控编程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的机床已经直接采用自动编程。

(4)输入数控系统。输入数控系统即把编制好的加工程序通过某种介质传输到数控系统。过去我国数控机床的程序输入一般使用穿孔纸带,穿孔纸带的程序代码通过纸带阅读器输入到数控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数控机床主要利用键盘将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随着网络技术进入工业领域,通过CAM生成的数控加工程序可以通过数据接口直接传输到数控系统中。

(5)程序检验及试切。程序单必须经过检验和试切才能正式使用。检验的方法是直接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中,让机床空运转,即以笔代刀,以坐标纸代替工件,画出加工路线,以检查机床的运动轨迹是否正确。若数控机床有图形显示功能,可以采用模拟刀具切削过程的方法进行检验。但这些过程只能检验出运动是否正确,不能检查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因此必须进行零件的首件试切。试切时,应该以单程序段的运行方式进行加工,监视加工状况,调整切削参数和状态。

从以上内容来看,作为一名数控编程人员,不但要熟悉数控机床的结构、功能及标准,而且必须熟悉零件的加工工艺、装夹方法、刀具以及切削参数的选择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