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白云观中观白池

白云观,兴建于正德五年,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

正德,是乾元帝国第二任皇帝的年号。其信道。在其在位期间,道观遍地,道士蔚然,道教风行

五百年过去了,乾元经历过无数位皇帝。但道教,一直扎根于乾元。但如今,他们多了一个强敌

佛家,自西部而来,一入乾元,便席卷各地,大有燎原之势。如今已与道家、儒家三足鼎立

当今皇帝是一位信佛的人,儒道两家被压得抬不起头,这才有了白云观的老道士为了他这一脉甘愿去死也要搏一线未来的事情

王妃明白,老道士明白。这件事,老道士没有其他的选择,就像漫长人生路上的很多事一样

又像是坊间流氓所说,有些事,无法反抗,那就享受其中吧

.....

白云山并非名山,也非洞天福地,白云观之所以建立于此,据说是白云观的第一代道长喜欢白云这两个字

世间事就是这么奇异,没有什么天机玄妙,没有什么缥缈大势。有的,只有喜欢两个字而已

......

朱鸿充分的领略了白云观的大,他走过一座又一座庭院,护卫头领不远不近的跟在他的身后

树木凋零,花朵枯萎,土地干枯,唯一称得上景色的,就是这白云观的建筑布局了,似乎有着什么玄妙

不过他看不懂,应该是有的吧,应该不会随意的这建个亭台,那建个池子吧

朱鸿站在池前,停了下来,看着结满了冰的池面,池面并不光洁,很多的杂草穿透了白冰,枯黄的耷拉着

池面下更是什么都有,枯萎的杂草,尚未融化的饵料,甚至还有一根整齐的鱼竿......

朱鸿转过头,喊了句,“来”

护卫头领走了过来,站在了他的侧后方

朱鸿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护卫头领低声答道,“李松”

朱鸿继续问道,“打过蒙古兵吗”

李松答道,“自从进入王府以来,小人一直护卫王府,并未打过蒙古兵”

朱鸿笑着道,“话多,没有两字即可”

李松顿时汗如雨下,连忙说道,“小人知罪”

朱鸿道,“何罪”

李松道,“话多”

朱鸿哈哈大笑了起来,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而是转移了话题,“王府的护卫如何”

李松道,“护卫七百人,皆是百战精兵,忠心耿耿”

朱鸿道,“你来之后,可曾失职”

李松道,“没有”

朱鸿道,“你来了多久了”

李松心中有些疑惑,自己是在小王爷出生那一年进入的王府,小王爷为何如此问呢,不过他还是恭谨的答道,“二十三年”

朱鸿道,“身经百战的二十三年,这么算下来王府一年得有四五次被人袭扰,什么人胆子这么大啊”

李松道,“刁民”

朱鸿道,“具体说说”

李松道,“要闯王府的人,有很多的身份,像是小商小贩、流氓地痞、土匪强盗、江湖人士、流窜的残兵等等”

朱鸿道,“擅闯王府,是死罪呀,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

李松道,“大多数人都是为了钱财,也有为了名声的。像是一些江湖人士,能从王府全身而退的话,在江湖上会名声大振”

朱鸿道,“不管何种目的,王府都是被利用了。这些人,抓了活口的,如何处置的”

李松道,“剥皮,挂在城墙上”

朱鸿道,“有效果吗”

李松道,“没有”,虽然他心中有所犹豫,但还是说了出来,王爷的处置方法,他虽然不赞同,但他从未表现过不满

对于那些亡命之徒来说,恐吓反倒会激起他们的斗志

朱鸿再次转移了话题,“你信道吗”

李松道,“不信”

朱鸿没再说话,静静地看着池面上的白冰,看着微风吹过摇曳的枯草,直到王妃走了过来

王妃道,“鸿儿,走了”

朱鸿道,“您看这池子,有何感想”

王妃看了一会,开口说道,“很多东西都有可能被遗弃。有些美好的事物,会被冰封,等到穿暖花开之时,自然重见光明”

朱鸿道,“您指的是鱼竿吧”

王妃点了点头

朱鸿接着说道,“我喜欢冰面上的枯草,顽强的破冰而出,虽然枯萎,但没有断,不需春暖花开,因为它们,四季都在顽强地活着”

王妃道,“枯草虽然破冰而出,但依旧是枯草,就是再顽强,它也不是参天大树,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朱鸿道,“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一株杂草就是一颗参天大树。在不当的时机,参天巨树连一粒种子都不如”

王妃道,“王爷曾说,对于乾元而言,靖安王府不过是一根草。不过对于靖安而言,王府就是天下”

“对于靖安的很多人来说,他们只知天下很大,只有一个概念,却不知究竟有多大,而他们,是知道王府有多大的”

“一叶障目,或者说实际永远比虚幻更加有感觉”

朱鸿道,“皇帝不担心我们拥兵自重吗”

王妃道,“王府并没有兵,兵符在对皇帝忠心无比的将军手中,府兵七百,如何拥兵自重呢”

“再说了,在这靖安,我们就是天,拥兵做什么呢。权力、金钱、地位,都不缺呀”

朱鸿道,“是哈”

王妃道,“走了,回家”

朱鸿静静地跟在后面,天地间最大的权力,就是皇帝的权力,无数人都会对此趋之若鹜,他相信‘父亲’也不会例外

只要有了适当的时机和理由,权力、金钱、地位,就什么都缺了

不过‘母亲’说‘父亲’手上并没有兵,那又是如何打的蒙古兵呢

......

朱鸿很快就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在心理上的一个适应,即使过了三四天,对于自己,对于这个地方,他还所知甚少

这几天,他搞明白了几件事情

一是他第一眼见到的那个女人,其实是一个女孩,当时朦胧之间看成了女人,因为她长得很成熟

她在王府里的身份,是他的侍女,也是他的护卫之一

二是护卫头领李松曾是一个江湖高手,江湖人称不倒松,下盘功夫极其扎实

三是在这个帝国的前进之路,只有两条,总的来说是文路和武路,文路就是读书做官,武路就是习武当兵

当然,前进之路有很多条,比如说还有经商、种地等等

而对于他而言,只有文路或者武路两条路。堂堂的小王爷,总不能去种地或者经商吧。这里和某些过往的朝代一样,士农工商的思想根深蒂固

皇帝为了防止藩王造反,不会给藩王兵权,不让藩王离开属地。似乎他的路,只剩下读书做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