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练忍耐

“能忍即忍,忍者无敌。”无论在交往中,还是在职场中生存,我们都要做一名合格的“忍者”。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做到心静,心静才能忍,能忍才能隐。隐藏在激烈的竞争场地中的某个角落,安静地看着别人手舞足蹈地争斗,那时,你心中必然暗自欢喜:咋没人“打”我呢?

忍中经

有本经书上说:“对一切都感到愤怒、怀恨在心、故意抹煞他人的美德、贪图非分之想、只顾外表的人,都是非人。”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类似的人。在对待这些人的态度上,我们大致有两种选择:一是忍;二是忍不了。由此而产生了两种结果:

第一种结果是因为忍耐了对方,而使得自己处于一种超然的状态,心情不但十分舒畅,对方也会体味到自己的无知。并且在日后的交往中也会对你产生一定的敬畏,他们会慢慢改变自己的性格,来获取你的好感。

第二种结果就不那么好了,颇有点玉石俱焚的感觉。由于你无法忍受对方的霸道,所以你对这样的人会怒火中烧,反唇相讥,于是争执四起,双方恐怕以后连朋友都做不成。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对待方式?

想成就大事的人一定会选择第一种:忍。

对待“非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不是取决于自我的性格,而是要取决于自己的目的。大多数人是由于自我性格采用了第二种的对待方式,但是取决于目的的人,绝对会采取第一种方式,因为忍耐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虽然有时自己很委屈,但是他们却对自己有帮助。

也就是说,平常我们与他人交往,只要以诚相待,必然会获得相同的回报。当然,若是面对一个歇斯底里的人,就很难预料他何时会改变脾气了。虽然自己真诚地与对方交往,对方却无端地发怒,在和这种人相处时,就要谨慎,避免让对方生气。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人常因对方不讲道理而生气,可是,跟一个不讲理的人生气,自己岂不是更不讲理吗?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地控制自己,凡事能忍则忍,在忍耐中获取资源,获取别人没有的优势。

忍之道

我们知道了忍耐的重要性,确切地说是知道了忍耐对自己的帮助作用后,我们就要在日后的待人处世中做到能忍、会忍、善忍。

不愠不火其实就是一种善于忍耐的处世之道。将忍耐作为一种谋略,“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指忍的原则,“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是指忍的效果。老子关于祸福关系的论述,为后人广为传颂,那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此,身处逆境,置身祸中,要学会忍,“百忍成钢”,在逆境中学会忍,才能成就大事,忍得一时苦,方为人上人。

积极的忍耐,决不是意味着人格的渺小、自我的萎缩,它只是将可贵的、独立的自我暂时“隐藏”起来,他仍在(默默地)干自己想干的事,仍在(悄悄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人的忍耐,软中透硬,柔中带刚,不以牺牲自己独立人格为代价,不苟安偷生,不窝囊,也就没有失意之感。

忍耐还可作为保存自己力量的重要手段。当敌我之间的力量太悬殊、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势力差距太大时,忍耐便作为一种最为明智的退却手段,不硬拼,不消磨自己的元气,将力量慢慢地蓄积起来。所以这种忍耐,决不是对传统势力、落后势力的妥协和投降,一旦时机成熟、羽毛丰了、翅膀硬了、爪子利了,就会乘其不备,猛然一击,让邪恶永不翻身。

忍耐的过程归根结底就是积蓄力量的过程,能忍他人之所不能忍,就能具备他人所不能具备之能量。在现实生活中,把忍耐当做一种追求,让自己遁形于狡诈、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使自己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发展成为别人日后必须正视的力量,这就是忍耐之道。

忍所能

夏天是催人欲睡的季节,教徒们被牧师的布道轰得个个昏然欲睡。有些人甚至忍不住打起瞌睡来了,最后教堂里的人几乎都在打瞌睡,只有一个绅士,上身挺直,专心听道,跟四周的人完全不一样。

他不是别人,正是当时鼎鼎有名的英国首相格莱斯顿。

后来有人好奇地问格莱斯顿:“奇怪,每一个人都听得打起瞌睡,甚至干脆小睡一场,为什么只有你那么用心地听?”

格莱斯顿微笑着说:“是这样的,听这么一无可取的讲道,老实讲,我也很想打瞌睡,可是,我突然想到:何不用这件事来试试自己,能够忍耐到什么程度。我聚精会神地从头听完。刚才我还告诉自己:你呀,忍耐得好,以这种耐力去面对政治上的种种难题,还有什么事不能解决呢?所以说,我对今天的讲道,感触至深,对我的好处和启示,可真是太大了。”

当“智慧”已经失败,“天才”无能为力,“机智”与“手腕”也已没用,其他各种能力已束手无策、宣告绝望的时候,只能依靠“忍耐”。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使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同样的道理,在别人都已停止前进时,你仍然坚持,在别人都已失望放弃时,你仍然行进,这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正是这种坚持、忍耐的能力,不以喜怒好恶改变行动的能力,使你得到比别人更大的成功。所以,我们才有了“忍所能,万事成”的感悟。

忍如金

电视中常常有一个镜头:面对仇恨,一位年轻人忍无可忍,非要去与强敌拼个你死我活。这时,总会有一个老和尚之类的长者出现,并说出一句经典的台词——“冤冤相报何时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疙瘩,也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只要彼此都做到体谅,自然会拨云见日,雨过天晴。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谁都知道,这句台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冤家路窄的事儿经常会遇见。今天你让我不顺当,明天我就想尽办法让你穿小鞋,就这样,本来没多大的事儿,却结了不小的冤家。你说这是何苦呢?更何况,这种事情从来都是让人身心俱疲的,双方受到的伤害都很大。

还有一些人,把忍耐当成丢面子的大事情,认为今天忍了,明天就抬不起头。当然,爱惜自己的尊严是极为必要的,但是,你总得思考事情的来龙去脉,分个孰轻孰重。

其实,人只要活着,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有意无意的伤害,任何人都是如此。所以,聪明的人总是在不损害大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迁就对方,这看似懦弱的举动其实正是生存的智慧。既能让你避免耿耿于怀地自我折磨,又能让你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何乐而不为。所以,要说忍耐如同金子一样珍贵,还不如说金子诚可贵,忍耐价更高。

守即攻

在兵法中,有占领兵家必争之地的说法。在现实中,有摆正自己位置的说法。其实,这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摆正自己的位置,就是占领兵家必争之地。也就是说,把自己置于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最有利于自己。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忍耐就是我们那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就是那种关系到我们成败的状态。

攻守是相对而言,忍耐也是相对而行。当我们忍耐时,其实是为了忍耐后的进攻。毕竟,人也有忍不了的时候,但是,在你忍不住之前你必须有一段隐忍的过程,为什么?为的就是获取进攻时所需的资本。这就是忍耐的学问,这就是兵法中攻守的奥妙。

比如,你在直面流氓式的挑衅时,在你的力量还不能以暴制暴时,就要先忍一忍,以避免直接的冲突,暂时保全自己,并在这相对安全的间隙当中考虑接下来的应付办法。否则你直接进攻去反抗歹徒,那你只能做到“英勇就义”,而做不到“夺取胜利”。

在职场竞争中,忍让不仅为相对的弱方赢得了应变的时间,而且借助隐忍的外表,弱方对强方的威胁会影射到强方的心里,或者说给强方一个想象的空间。这无形中能够形成一种威慑力,让强方有所畏惧。这种“守即是攻”的忍耐绝学在现代职场竞争中越发显现出令人惊奇的效果。

苦磨心

人人都会遭遇困难险阻,能战胜它就是英雄,不能战胜它则是凡夫。俗话说:“不磨不成玉,不苦不成人。”在困难面前,你决不能俯首帖耳,屈服于它,只有勇猛奋起把它打得屈服在你的脚下,你才是胜利者、成功者。

你如果不能忍受奋斗的困苦,那么在你一生之中,只能被动地卷入社会的大潮之中,无从把握自己的命运。这样,何处去寻找你的安逸与快乐、幸福与和平呢?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不管你所担任的是什么角色,你能不能成功,这就纯粹要看你在这个舞台上的表演了。你越是能坚持,越是能奋斗,你成功的希望就会越大。

在民国革命史中,黄兴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将领,他除了天生勇敢之外,最重要的是,一刻也不忘战斗的精神。只要有机会,决不放弃,将生命置之度外,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他在许多次战斗中,都是冒死奋斗,才取得成功。他曾经说:“天下没有难事,只有坚忍二字,才是成功的要诀。”

养来度量

我们常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必遇险。”可以说,一个人的肚子里能撑“几艘船”,决定了这个人能够在事业道路上走多远。而度量的大小其实就是你的忍耐力的强弱。

尤其对于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他的忍耐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如果过分计较,缺乏宽容,就容易在沉默中爆发,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

当我们在听别人陈述或解释时,即使明知他说谎或是强词夺理,也不该迅速表现出不满的态度。随时随地使用谦恭的语气与人交谈,这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条众所周知的交际法则。要想成为一个善于交际的人,就必须懂得随时以谦恭的态度对人,唯有如此方能表现出自己的风度和良好的修养,进而为编织一个可以为我所用的人脉网络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说,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需要度量,不仅是为别人,也是为自己。培养自己的度量,在平时的生活上很重要,假如你是一个脾气不佳而又耐性不好的人,在交际时更需注意,只有学会忍耐,才能看见未来的海阔天空。

修来福气

在老一辈的概念中,有一条重要的思想就是“福气是修来的,而不是白给的”。这种思想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处事的哲学态度。

忍耐和愤怒是修福和招祸的一个重要关口。忍是“心字头上一把刀”,表示如果不忍,就会招来灾祸。每个人来到世上后,都会遇到许多不顺心、不如意的事,甚至还会碰到被冤枉、被欺负的事,在此关头是忍还是怒,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就能决定你的祸福。

有许多人,为了一些小利益或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发生口角之争,互不相让,以至大吵大闹,进而大打出手,结果往往两败俱伤。有的为了物质利益的争执,闹出了人命案。由此可见,忍字是多么的重要。

古人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当然忍也有个原则,例如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失,国家的荣誉受到侮辱,这时就不能忍,要挺身而出。

简单地说,忍让,实际上就是让时间、让事实来为自己说话。它能够避免相互之间无原则的纠缠和不必要的争吵,达到精神上的超脱和放松,从而“修来”事业和生活中的双重幸福。

积来德行

古人云:广积德,多行善,必有好报。其实,积德行善不一定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大财大运,但是,必然会给你带来人们的尊重和敬佩。

据说清代中期有个“六尺巷”的故事。当时的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因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至北京,让张英出面干预。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写上一首打油诗劝导张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马上将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深感惭愧,也把墙让后三尺。因此,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形成了六尺宽的巷子,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其实,忍让是一种美德。一个人只有具有了高尚的品德才能够受人尊重和爱戴,才能够积攒起比别人多得多的人脉。广积德又离不开多忍让,因为忍让了,才能积来德,否则,你在别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个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的普通人,何谈美德呢?更无从获取人心。

欲速不达

在一定程度上,做事情忍不了一时,急功近利,往往适得其反。这样行事的人常常急迫地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长远影响;追求眼前的区区小利,而不顾全局的根本利益。

急功近利是成就大事业的绊脚石。说到这,有的人该有话说了:“我做事追求的不是好高骛远,如果不能顾及眼前,不能够尽速前行,怎么能够实现长远的理想呢?”

其实,大凡急功近利者,虽然与好高骛远的出发点不一样,但是结局都是一样的。要么一事无成,要么无幸福可言,只有空忙一场。

急功近利者不可能成就什么事业,因为你本来就没有什么长远追求,没有成就什么事业的志向,你的全部精力、全部时间和全部生命都无形地消失在你的短期行为之中,消失在你虚浮浅薄的劳作之中。你也许一时得利,可是你付出的太多,得到的终归微不足道,而且你活得太累。所以,你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可见,孔老夫子没说错:欲速则不达。我们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务必要目标和眼光长远一些,追求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为身边诱惑束缚住手脚。忍得一时,才能够用那一时的时间来分清、抵御左右自己一生的诱惑,来获得真正的成功。

脸皮要厚

在社会中闯荡,脸皮薄的人必然是站不稳脚跟的。只有自己的脸皮足够厚,才能够抵御来自他人的嘲讽、刺激、暗算等一切阻碍你发展的东西。所以说,我们必须练就一副厚脸皮。

与人相处,由于利害的冲突和恩怨的纠葛,指责和谩骂免不了会发生。当有人骂你,最好的应对方法不是回骂,而是沉默以对。

在一次会议上,主办单位中的一个人和会上一位来宾有过误会。当这位来宾发言时,他竟不讲重点,反而在二三十位来宾面前,把那个人骂了一顿,扯了很多过去的账,而且用词尖刻。人们都很担心场面会失控,但被骂的那个人却一点表情也没有,一句话都不回。结果骂人的慢慢骂不下去了,匆匆收拾桌上的文件,走了。

姑且不论他们两人之间的是非恩怨,倒是应该佩服被骂的那个人的定力,换成别人,早就拍桌子挥拳了。“让人骂个够”,这是对付指责谩骂的最好方法。

当对方脾气暴怒的时候,让他骂个够,这是借力打力的技巧。就像太极拳一样,把对方的力化解掉。与此同时,自己的举动必然会让周围人感觉到你身上所散发的独特气质,人们也会感觉到你的前途不可限量,都愿意与你合作,这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秘诀,这就是厚脸皮的重要作用。

凡事想开

曾经有位智者说过:“凡事想得开才能睡得香,想不开那是自寻烦恼。”现在细细品来,其中果然奥妙无穷。

人生在世,常常会遇到令人十分苦恼的境况,如无法想通,或无须、不值得为它花费太多精力的时候,更要学会等待,学会忍耐,不要纠缠不清。

在古代的某个庙中,有两个静悟参禅的老和尚有过一番很精彩的对话。老和尚A说:“今有人侮我,冷笑笑我,藐视目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老和尚B回答说:“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装聋作哑,漠然置他。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

这可是炉火纯青的忍耐艺术了。虽然这种忍耐是消极避世的方法,但“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却别有一番正气在,包含了一种俯视人生的态度和清冷于荣华纷利的风骨。

现如今,很少有人能够像老和尚B那样看开自己,看开尘世,正因为此,才有那么多人迷茫、困惑,或者痛苦无助、无可奈何。凡事想得开,才能够在众多“障眼法”中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征途,才能够不受他人影响,继续走自己的道路。否则,遇事看不开、忍不了,那么你将受人影响,偏离事业的正确航线,进而吞下挫折和失败的苦果。

无须再忍

俗话说,“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这句话常常误导人们,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告诉人们,忍无可忍的前提是你必须积聚了足够的力量后才能如此。也就是说,人们必须通过忍耐调整并改变自身被动的状态从而后发制人,才能“无须再忍”,以获全胜。

有了适度的宽容忍耐之后,我们就可以抓住机会运用智慧进行反击了。反击应是很巧妙而富于机智的。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有一次和一个批评家相遇,批评家是个秃子。秃子一见面就批评谩骂苏格拉底。苏一声不吭。批评家余怒未消地问:“你还有什么话说吗?”苏淡淡地说:“没有,没有。我只是羡慕你。”批评家奇怪地说:“你羡慕我什么?”苏回答:“我羡慕你的头发,它真聪明,那么早就离开你的脑袋了。”苏的言外之意是:批评家的脑袋装了许多污七八糟的东西,从他嘴里吐出来的当然不会是什么好话了。

忍耐是为了获得了解对方的时间,忍耐同时也给我们赢得了思考对策的时间。因此,如果有人对你大不敬,那么你要在忍的同时仔细品味一下,在心里想好反击的策略。其实,所谓的反击,都是在防守之时有所酝酿,借着对方的意识稍稍用力一转,就将对方击败。这就是所谓的“后发制人”。

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并抓住“无须忍”的时机,这样我们才能在每一件事中都能够运用忍耐这个武器来获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