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面前,最能看清人性本质。高尚纯粹的爱,令人望而生畏,而自私的一叶障目的爱,情绪渲染浓烈,极具悲剧色彩且可怜之感,具体围绕“你走了,我该怎么活”展开。
有些人的悲伤,令人多问一嘴都感觉冒犯。因为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情感空间。有些人的悲伤,令人感觉这事缺了自己主持公道都不行了。观众参与感很高,非常注重观众感受。也不能说那不是爱,只能说有些人的爱就这样。
这种坦然利用别人恻隐的心理,反应在孩子身上,是不是让她觉得,这女孩我不保护她都不行了。这男人这么欺负她我不出头和背后支招都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