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一字齐王 洛阳政事

吴国,金陵。

徐知诰辅政日久,随着他威望的提高,举国皆知其有代吴之势。但徐知诰担心众心不附,想等杨溥死后再行篡国,他的谋主宋齐丘对此也是深以为然。但都押牙周宗却揣测徐知诰之意图,主动到宫中暗示杨溥禅位。

杨溥早就不想做这个傀儡皇帝了,因此周宗一暗示,杨薄便当即表示自己会退位让贤,由不得他不这样做,性命和皇位当然是性命更重要了,所以对于周宗的话,杨溥没想其他,只是认为这是徐知诰授意周宗这样做的。

周宗得到杨溥的答复,就出宫前往宋齐丘府中找到这位徐知诰的谋主商议,宋齐丘听周宗说了此事,心里便不高兴了,这事应该是自己这个谋主提出来啊!周宗这厮是抢了自己的劝进首功啊!虽然这样想,但是宋齐丘面上却未露出丝毫不满,仍是好言好语与周宗客套,还留周宗在府中吃了一顿晚饭。

周宗吃过晚饭,便告辞离去,前往东海郡王府,去将“喜事”告诉徐知诰了。

翌日,徐知诰遣人召唤宋齐丘来府里议事。宋齐丘到了后,徐知诰便将昨日周宗之事说给宋齐丘听。对此事,宋齐丘昨夜早以想好说辞。因此现在徐知诰一询问,宋齐丘便拱手向徐知诰劝谏,分析利弊,反对禅代,他告诉徐知诰,现在取代杨溥时机还不成熟,他认为应等再过两年,朝堂的大臣都换成徐党的人后,行禅代事宜才更为方便,同时,他说周宗看似忠心,实际是谗媚惑主,所以请求徐知诰贬斥周宗。

徐知诰听了宋齐丘的话,沉默良久,方才打消了昨夜周宗带给他的心动。

宋齐丘看出徐知诰内心的不甘,于是说禅代时机虽然不成熟,但是可以让圣上进封您为一字并肩王,并且划出王国封地,以此来凸显您的尊贵。

徐知诰思虑了一会儿,便同意了宋齐丘的话。接着,他与宋齐丘又商量了一会儿,就让后者离去。

翌日,宋齐丘上书皇帝,述说东海郡王劳苦功高,请求进封东海郡王的爵位,划出昇、润、宣、池、歙、常、江、饶、信、海等十个州为王国封地,并加封东海郡王为太师、大元帅。

杨溥收到宋齐丘的上书,便召集朝中大臣商议此事。看着大多数大臣为徐知诰歌功颂德,比对自己还要热心,杨溥心里微微有点吃味,但是并不愤怒,他心里甚至还在想便是把皇位丢给徐知诰又有何妨,反正自己也和汉献帝差不多,最后杨溥大方的批准了宋齐丘的上书,进封徐知诰为齐王,划出昇、海等十个州为齐国封地,并且还加封徐知诰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

两天后,杨溥便在吴国朝会上宣布了进封徐知诰的决定。对此,徐知诰自是谦让了一番,向杨溥辞谢了尚父、大丞相的尊号,而其它加封,徐知诰则是坦然受之。

徐知诰在受封大元帅后,没有几日,便设立了大元帅府,以宋齐丘、徐玠为元帅府左、右司马,任用他的其余幕僚别掌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以及盐铁,自此将吴国的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徐知诰进封后,将周宗贬逐到池州做了团练副使,可没有两月,在元帅府右司马徐玠以及兵部尚书李建勋等人的进言下,徐知诰的态度又有了改变,开始后悔没有听从周宗的话,让杨溥禅让皇位,于是就又召回周宗,在身旁听用,而对持反对禅代意见的宋齐丘就有了看法,他心想难道宋齐丘不愿看到自己早日登基,他莫不是存了其它想法,所以便渐渐疏远了宋齐丘,开始亲近支持他禅代的徐玠、周宗等人。而周宗回来后,对造成他被贬池州的“罪魁祸首”宋齐丘,那是一个怀恨在心,一有机会,便在徐知诰身前中伤宋齐丘,使得本就对宋齐丘有意见的齐王殿下,越来越不满意宋齐丘,最后将宋齐丘封为司空,但却改任为诸道都统判官,不让其参预国事,明升暗降,让宋齐丘远离了权力中枢。

……

唐国,洛阳。

李从珂自当了皇帝后,便时常感到头疼,这个皇帝不好当啊!最重要的是口袋里没钱啊!这年头,用兵要钱,赈灾要钱,赏赐要钱,这一项项便是不小的开销,没钱很多事便不好办了。

李从珂召来三司使王玫问询,想了解现在手头上还有多少银粮。王玫告诉李从珂,这一年来朝廷从各地收了一些税银、税粮,足以维持朝廷和禁军的日常开销。可是,李从珂派人核察后,发现洛阳仓禀和库藏现存钱粮数目与王玫所报数目有不小的差距,存在不少虚列的账目,因此,李从珂很生气,免去了王玫三司使的职务,改由中书侍郎刘昫代为掌理盐铁、户部、度支三司。

刘昫掌理三司后,便令人严格考核查实,发现不少虚账是一些历年拖欠的旧账,奸吏因为催收这些欠税的时候可以按纳税之责收取,能从中获得好处,所以都保留着。

刘昫把查到的实际情况详细地向李从珂做了报告,并且建议把其中能征收到的税收严格督促催缴,其余绝对无法偿还旳旧账全部免除,以解决虚账问题。

李从珂询问其他大臣的意见,韩昭胤、李专美等人也认为这个法子好。因此,李从珂就下旨把明宗长兴以前户部及各道所拖欠虚列在簿籍上的三百三十八万缗租税全部免除,这一样来,那些贫苦的百姓都非常高兴,一个劲的在家中磕头谢恩,当然也有不高兴的,不高兴的是那些捞不到好处的三司奸吏,但李从珂又岂会理会这些人做何感想。

李从珂任命宣微北院使房暠担任刑部尚书,充任枢密使,分担了一些韩昭胤的职责,而韩昭胤则被加任为中书侍郎,主要处理中书省的事务。另外,任命枢密副使刘延朗担任宣徽南院使,虽然刘延朗当了南院主官,但他仍兼着枢密副使的职务,于是刘延朗身兼两要职,他的权力在朝中颇重,刘延朗与枢密直学士薛文遇勾联起来,开始在朝中攫取权力,虽然房暠名义上是枢密使,事实上他提出的建议能够被皇帝听信采用的不到十分之一二。

自从当了枢密使,房暠仿佛变了个人,以前的他性格急燥,可当枢密使后,他做事却慢吞吞地,什么事都不争先,也许是年纪渐老的缘故,也许是自己的建议没怎么被皇帝搭理的缘故,房暠开始变得得过且过起来,每当有节镇派遣使者入朝奏事,枢密院的诸位大臣围坐在一起商议,房嵩便经常低着头打瞌睡,等他醒来,前来奏事的节镇使者早就说完走了。

枢密院向皇帝建议任免官职的事情,全部都由刘延朗决定。各地的方镇、刺史从外藩进京的,必须首先要贿赂刘延朗,如果贿赂得多,那么他的事就会被先办理,得到的官职也在内地繁华的地方。如果贿赂得少,那么他的事就会被后办理,甚至是拖延,得到的职位也在边远贫困的地方。因此,各地许多将校都怨愤不平,而李从珂起先却没有察觉。

清泰二年十月,蜀国的金州防御使全师郁率部侵犯金州,攻克了水寨。当时,金州城中只有一千守兵,都监陈知隐见敌众我寡,便假称有别的事情,带着三百士卒沿着汉水溜了。有胆怯的,也有无畏的,唐国金州防御使马全节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全部拿出来赏赐给留下的七百守兵,并派出奇兵拼死战斗,这才打退蜀军。

捷报传到洛阳,李从珂当即下旨捉拿陈知隐斩首示众,并且为了嘉奖马全节保全金州的功劳,特意宣召他入朝觐见,可马全节到了洛阳,刘延朗却向他索求贿赂。马全节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给他,刘延朗就想要让马全节担任偏远的绛州刺史,群臣对此议论纷纷,不少人都为马全节鸣不平。李从珂听说这件事后,把刘延朗叫进宫来申斥了一顿,过了两日,接见马全节时,亲自任命马全节担任横海留后,经过这件事,刘延朗的索贿行为才有所收敛。

李从珂因为时事常常感到忧心,曾经责备身为辅臣的卢文纪等人,说他们没有提出好的建议。

卢文纪等人上奏说:“臣等每隔五天前来问候陛下的起居,和文武两班大臣一起晋见,只能得到短暂的问对机会,这期间,侍从护卫人员还在左右,就算对事情有点浅见,也不敢在众人面前提出,我等私底下想过自从前朝肃宗上元年间(公元760年)以后,设置了延英殿,遇到大臣想要禀报事情,或者天子有事要向臣子咨询,商酌,因为旁边不设内侍、侍卫,所以觐见的人能够畅所欲言,希望陛下能够恢复这种做法,只让掌理机要的大臣在一旁侍候。”

李从珂思虑了-夜,颁下诏书说:“以前的办法每隔五天问候起居,百官退朝,只留下宰臣,如果是寻常的事情当然可以当众陈奏,如果是遇到机要的事情,那么便不按五天的期限,可以先在閤门呈上奏折求见,到时自然可以把侍从都屏退,在便殿接见,何必一定要复设延英殿呢!”

众大臣认为这样做不失为一种变通的做法,因此也就没人再上书与皇帝争论。

太常丞史在德,为人狷介狂放,上书诋毁朝廷内外的文武官员,请求全部进行加试,从而罢黜其中不称职的,进而任用贤能之士。这便触犯了不少人的利益,掌权的人和朝中官员都很愤怒,卢文纪以及殿中侍御史刘涛、杨昭俭等人都请求皇帝治史在德的罪。

可李从珂却对已经来到洛阳的翰林学士马胤孙说:“朕登基还不久,应当广开言路,如果朝中官员因为进言而获罪,那么谁还肯进言呢?”

随后,李从珂就让马胤孙草拟诏书,然后颁发下去,诏书的大意是“过去魏徵请求太宗赏赐皇甫德参,如今刘涛等人请求罢免史在德,两件事情相同,给出的处置意见却相反,为什么会相差如此远呢?史在德的话说得虽然有些重,可本意却是在倾吐对朝廷尽忠的心声,怎么不奖赏他,反而还要责备他呢?”

这样一来,李从珂便让朝廷的官员明白了自己的心意,自从颁下这份诏书后,上书言事的人也开始变得多了起来,李从珂在朝臣心中的威望也逐渐树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