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诗词鉴赏:多情却被无情恼

大概每个经历过爱情的人,扣扣上都有这么一个人吧。

她是你的特别关注,也是你的爱而不得。

你给她修改了特别的备注,设置了特别的分组。你清楚她的一切,比了解自己还了解他。

你幻想了无数种和她相遇的场景,也设想过所有跟她的关系,朋友,恋人,家人……

但实际却是,你们不是家人,不够恋人,甚至连当朋友都没名义。

你知道你们没有可能了,但你还不死心。

你还是想给她发消息,也经常翻以前的聊天记录。聊天记录看着看着,你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

你哭着跟自己说,算了,要不就这样吧。

你也哭着给她发去最后一条消息:“要不你把我删了吧,不然我总想找你聊天。”

好了,今天我要讲的是一首蝶恋花。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残红褪尽,树梢上已经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飞回来的时候,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缓缓流动,呈现一副自然安逸的田园风光。

河边柳树上的柳絮被东风吹得越来越少,但还请不要担心,因为还有随处可见的连天芳草。

我独自走在路上,忽然听见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

那少女发出动听悦耳的笑声,连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

可渐渐的,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我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

词的开篇就用柳絮,青杏描绘出了暮春景色。词人抬起头望着杏树,树上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

残红满地,然而词人却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词人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望向了田园。在这里,绕字用的非常真实贴切,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

而人家二字,又为下片的墙里佳人的出现,作了暗示和铺垫。可我们读此词时,却又会联想到山花烂漫、柳絮飞扬的田野以及冰消雪融后的小溪水,淙淙流过山村人家。

两相对照,眼前春的归去,又怎么不令人黯然神伤!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是词中最著名的两句。

一提到“天涯何处无芳草”,绝大多数人都会瞬间想到后面的一句“何必单恋一枝花”。

但这句话具体是谁写的,我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苏轼绝对没写过。

而且苏轼写“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时候,并不是用来形容爱情的,只是经过千年演变,世人赋予其新的含义。

其实不管是恋爱还是婚姻当中,即使被对方抛弃,也不要一蹶不振,甚至想到轻生,我们要相信,茫茫人海之中,肯定有更好的在等你,而离开,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柳绵,即柳絮。而又字,则表明词人居住在此地已非一载矣。这也是说春归去的一种景象。

然而,柳絮在古典诗文中,往往是薄命女子的象征,看见柳絮,很自然地又联想到被遗弃的女子,随风飘摇,身世凄惨。

杏子虽然是酸苦的,但它还是会让人联想到落去的鲜花,而柳絮呢?落就落了,谁还惦记呢?这恐怕也是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吧!

天涯一句,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

心若没有栖息地,到哪里都是飘零。

换个意思来讲,也就是说,只要心有安处,无处深处何方,都可以是我的家。

再换个意思来说,只有所爱在身边,即使身处无边地狱,也是繁花似锦的天堂。

苏轼曾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后又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

出狱后责受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后,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绍圣三年,他五十九岁时,新党再度执政,就又先后被贬岭南惠州和海南琼州。

苏轼本是一个很有政治见解的政治家,也并非顽固的保守派。即使在他被贬出官以后,也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

关心人民疾苦,兴修水利,改进农业生产;鼓励、培养文人后辈,但却得不到君主的知遇之恩,始终不被重用。

即使如此,仍未改变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墙外是一条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女子欢快的笑着荡秋千。这场景一扫上阕的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

词人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

在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而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

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但读来却错落有致,耐人寻味。

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

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词人并没有描绘出来,不过,在这简单的文字中,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寂寞。

我想这句用来形容如今的我们应该很贴切了吧。

读书的暂且不论,那些已经在外拼搏的,不知道是否会有这样感叹。

某天,你无故的行走在街道上,却突然间看见某个学校的学生们奔跑在操场上,洒下银铃般的笑声。

你站在校门口,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心,却不由的痛了起来。

一门一隔,如今却是两个世界。

你好像又想起了当初,你暗恋过的女孩,和听到下课声,疯狂冲向食堂的情景。

你闭上眼,很投入的小声哼唱着当时觉得很难听的校园歌曲,不久,便留下了眼泪。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的。

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难免惆怅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

多情却被无情恼之句,跟道是无晴却有晴意思颇为接近,但我个人却更喜欢前者,我也经常化用,如我词中常以多情总道无情好开篇。

不是不懂,只是不爱。她最大的谎言,就是骗我,也骗自己我是她的命中注定。

但其实,她是懂的。如果一句对不起有用的话,那么所有人都不必痴迷于爱情了。

很多时候现实会逼迫我接受并不想要的结果,正如握紧杯子的手,烫了自然会有放手的那一刻。

缘浅情深,有些东西并不是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人和人从来都是独立的存在,有些东西,强求不来。

并不是人容易在时光流逝中变心,只是有些相遇太过惊艳,冥冥中篡改了人心。

我的热情已被消耗殆尽,我本可以抵挡身边的各种诱惑,却抵挡不了你的无情与冷漠。

所以分开已成定果。

冬天渐去,但寒意不减,又逢新冠病毒不能出门,于是,我躺在床上,看着苏轼的这首《蝶恋花》,仿佛就走近了宋朝时光。

春色渐尽,残红满地,杏子垂掉枝头,燕子跃过天际,远远望去,碧水悠悠,穿廊绕户,似乎在预示着某些缘分的来去。

美丽景色,总是引人遐思的,就像调皮的孩子,总要搅得你心神不宁,才肯罢休。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因家境贫寒,从小沦落在歌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雅洁的气质,苏轼说:“他是自己心中的花蕊夫人,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亦如姑射仙子,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想来世间情缘,也许早已镌刻在三生石上,我们行于红尘,也只是照本宣科,可即便如此,生命中还是会有些缘份猝不及防,在无意间闯进你的生活。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她虽然屈身于风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雅的气质,当即动了心。

聪慧柔顺的王闰之,看出了苏轼的心事,便把王朝云从歌舞班中买出,收为侍女。

当时王朝云年仅十二岁,到了苏家之后,苏轼和妻子王闰之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待如亲人。

她聪颖、活泼、漂亮、逗人喜爱,秦观曾赞扬她说“美如春园,眼如晨曦。”

一个女子的灵性,便是从寻常生活里表现来的,如莲的朝云从相遇的那一刻起,就与苏轼结定了一生的情缘。

而王朝云,他们虽然相差11岁,但不仅是他同床共枕的妻子,更是修三世情缘才得来的知己,经过红尘种种,一起度过劫难,走过年华,才修到了共枕眠。

苏轼是一位性情耿直豪放的人,喜欢在人前口无遮拦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更无所顾忌地在诗词中畅论自己的政见,抒发自己的不满,“如蝇在食,吐之为快”。

正是这种性格屡屡为他惹祸招灾,得罪了当朝权贵,几度遭贬,甚至几乎赔上性命,然而他却死不悔悟。

一次,苏轼饭后拍着肚子问身旁的侍女说“我肚子里所装何物?”

一个侍女说是文章,另一个说是见识。

苏轼摇摇头,不以为然。

当大家都低头思索时,朝云说道“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

苏轼欣然大笑:“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千金易得,知己难寻,我们一生寻觅,看过万般风景,百草千花,走过漫漫旅途,千里之遥,也不过是想择一城守一人终老。

但也有人,一生过尽千帆,看过韶华白首,只为几程山水,几间木屋,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情爱有时,不如山水长久,愿为山水,舍弃繁华,远途跋涉;愿为白云清风,交付一生,不动俗念。

多年以后,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也许是上天垂怜,见他们的缘分还未尽,不忍心看见朝云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受苦,所以伸出了慈悲之手,让他们再聚人间。

然而,经此一劫后,苏家已是穷困潦倒,苏轼身边的侍女姬妾也都纷纷离他而去,唯有朝云生死相随。

不是那些侍女姬妾薄情,她们有她们的宿命与归途。今生,她们都只是苏轼生命中的过客,缘尽时离去亦是理所当然。

又或许,她们觉得唯有王朝云才是苏轼心中的永恒,她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让这场戏,更加美丽感人,她们愿做成人之美的良人,不再过多纠缠,给苏轼增添累赘。

世间本无长久,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陪你走完一生,那些提前离去的,也许只是缘浅,而并非无情。

几经磨难,铅华洗尽,她们终得相守,她不再是侍女,他要许她一世柔情,长相厮守,而她早已在初见时就已决定相随一生。

苏轼信佛,他把王朝云比作天女,把自己比作维摩诘。佛不会辜负那些信奉他,与他结缘的人,只要你诚心叩首,他必会温情以待。

他们婚后,喜得一子,奈何命运多磨,次年便不幸妖亡。

佛缘何如此无情,赐他们姻缘,让他们喜结连理,比翼双飞,却不肯给这段美好的爱情,一个圆满的结局。

有人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若真的如此他们该算是幸还是不幸?

我问佛,佛亦不能给出答案,只说,凡事皆有定数,他亦不能随意更改。

1094年,苏轼被贬到惠州,继室夫人王闰之也已去世,几个侍妾也相继离去,只有朝云陪伴着他来到了岭南。

岭南多瘴雾,即便是当地人,也常有亡故。

在到达惠州后,随从中不断有人感染疾病死去,朝云却似乎有免疫力一样,安然无恙,让人十分惊奇。

就在这时,飞来一种名叫“幺凤”的小鸟,绿毛红嘴,喜欢倒挂在树上。

苏轼就和朝云开玩笑说:“这是海仙派来查看你的身体的,看看你是什么玉骨冰肌,怎么就不怕瘴雾,你是从哪儿来的仙女?”

后来,苏轼自知复官再无希望,精神十分压抑。朝云和他相依为命,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苏轼,竭尽家中所有招待偶有来访的官员客人,又常常吟诗唱词为苏轼宽心。

一年秋天,落木萧萧,层林尽染,王朝云像往常一样,给苏轼吟唱这首《蝶恋花》,唱到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总是泣不能声。

苏轼觉得很奇怪,就问朝云何故?

朝云说:“每每唱到这句枝上柳棉吹又少时,便因感于句中悲情而泪流满面,恸哭不能自已。”

苏轼笑着说:“我正悲秋,你又伤春了。”

殊不知,这是他自己命运的写照,亦昭示着某些未到的悲苦情节。

过了不久,朝云终为瘴雾所染,不幸病重去世,年仅34岁,苏轼想起当初和朝云冰肌玉骨的玩笑,竟一语成谶,不禁悲痛万分。

朝云死后,苏轼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修了一座亭子来纪念她,因为她临死的时候所念的句子里有佛家所说的“六如”,所以就取名叫“六如亭”。

他亲手在亭子里写下了一副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伊人已逝,苏轼从此再无知己。他的心中无比伤痛,陆续写了许多诗文来悼念这位知心人。

而其中那首《西江月·梅花》最为知名: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迁时过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反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岁月有情,冥冥中我们将因果种下,以为命运的结局在前方的旅途中,殊不知自己是一直拽着结局在行走,待一切失去,停下匆忙的脚步时,摊开手才发现,我们想要的一直在手中,从未离开。

说起来,苏轼的一生是极其幸福的,虽一生经历大起大落,颠沛流离,却一直有贤妻陪伴在他身边,陪他渡过艰苦的一生。

佛曰,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生信佛的苏轼,应当是明白的,然而他还在红尘行走,又怎会真的不为所动呢?

他还是落泪了,不是他不够豁达,只是,他真的应该为这个陪他风尘仆仆,经历磨难的女子落泪,愿他的深情,可以让她转生富贵人家,来世不再受漂泊之苦。

一个女子,甘守清苦贫贱,陪伴丈夫携手共渡艰苦岁月,历经凄风苦雨,惊涛骇浪,还能在临死时安慰丈夫说:“世间一切皆为空,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为何佛不肯替他渡过这个劫?

佛说,这是她成为天女,必须要经历的凡尘劫难。

我双手合十,向佛叩首,我问,何不渡我,我已看透。

佛说,一切自有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