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聚散两依依

趁着暑假,夫人做了一个精心安排,让远在外地的妹妹带着小孩,到北京来了个大团圆。

累是免不了的,特别是对与我们长期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孩子们第一次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团聚,高兴之余,光是每天要做的饭菜就够他们受的了。对我们这些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一些的人来说,家里好几个兄弟姐妹,因工作、家庭原因天各一方,难得一聚恐怕是很普遍的情况。在随时随地联络畅通的时代,能够聚在一起非常难得,也格外亲切。我们的下一代平时哪个不是“小太阳”,今天表兄妹们齐聚一堂,分享属于他们那个年纪的乐趣,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如今科技发达,穿越时空的阻隔已是易如反掌,却为何割舍不掉亲人之间对相聚的期待?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跟一位老兄到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出差。这位老兄以前是飞行员,后转业回到湖北老家。他有一弟一妹,弟弟在广州,每年还能见见,但是妹妹远在包头,下岗后经济状况和身体都不是太好,兄妹俩已多年未见。办完公事,离返程只剩五个小时,但他毅然决然买了一张到包头的汽车票,除去往返时间,与妹妹仅有半小时叙旧的时间。在机场见到这位老兄风尘仆仆赶来后,本想问他这么辛苦一趟值不值,但见他一脸释然的表情,就知道什么都不用问了。相对而言,他们已经算是幸运,那些最深的遗憾恐怕就是原本相亲相爱的人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此生再难相见。

提起中国近代史上的宋氏三姐妹恐怕无人不知。大姐蔼龄嫁给孔祥熙,夫妻俩善于积财,富甲天下;二姐庆龄嫁给孙中山,号称“国母”,令人敬仰爱戴;小妹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鉴于政见分歧,三姐妹分别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但毕竟血浓于水,她们始终期待能有重聚的一天。

这一天终于来了。1942年八月十五,在宋蔼龄“不谈国事”的提议下,宋美龄亲自组织三姐妹和宋子文、宋子安、宋子良三兄弟汇聚一堂,其乐融融。共饮的葡萄酒仿佛同源的血液,再次注入他们的身心,让他们生出许多共同的话题。遗憾的是,这次却是他们兄妹的最后一次相聚。此后几十年的风起云涌中,他们无缘再聚首。

1971年,宋子文在美国旧金山去世。三姐妹均已步入高龄,千山万水隔不断的亲情促使兄妹十分盼望能在宋子文的葬礼上一聚。当时,宋庆龄在中国大陆,宋美龄在台湾,宋蔼龄虽身在美国,但因其夫孔祥熙与宋子文素有嫌隙,也一直未能与宋子文一见。于是,三姐妹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在旧金山相见,却终因有关方面的阻挠和各种客观因素,无法成行。三姐妹只能隔着茫茫汪洋,泪眼相望。一代显赫的宋氏家族,终因政见分歧、经济纠葛,让原本浓厚的亲情最终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令人唏嘘不已。难怪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看到参加宋子文葬礼的同胞中仅有小弟宋子良一人时,不禁感慨万端地道:“我真不理解你们中国人!”

尼克松所言饱含遗憾和惋惜,在宋氏三姐妹心中,又何尝不是?毋庸置疑,团圆是中华儿女家国情怀的深层心理结构,它具有无穷的凝聚力,是国人奋勇拼搏的底气,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哪怕远隔重洋,哪怕隔着万水千山,哪怕相聚的时光飞逝如梭,人们还要回来,还要相聚。只有在团聚一刻,我们才会发现最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的根,从而积攒起再次出发的力量和勇气。

这是不是如哲人所说:所有的别离,都是为了将来再相聚。而所有的相聚,都是为了将来不再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