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掌故(典藏本)
- 章创生 范时勇 冯建华
- 2010字
- 2024-12-02 21:12:22
总兵杀手邓玘
邓玘,重庆巴县白市驿(今九龙坡区白市驿)人,明朝万历年间出生在一个农耕家庭。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能识文断字,粗通文墨。从小志向远大,性格刚强,行事果敢,立志精忠报国,对拳脚刀弓很有兴趣。少年时代跟佛来寺的和尚学了点功夫,到了十七八岁,已练就一身本事,在当地小有名气,方圆几十里无人能敌。
明末天启元年,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在奉旨率2万兵马驰援辽东战事途经重庆时扯旗造反,派部将樊龙部攻占了重庆,随后返身攻占合江、破泸州、陷遵义、围成都,震动朝廷。明朝廷派石柱女总兵秦良玉带领白杆兵,与朝廷官军合攻重庆,激战数月,赶走了樊龙部队。
邓玘仰慕秦良玉的威名,决心投奔白杆兵阵前效力。等他赶到重庆时,秦良玉部队早已离去。于是邓玘就留在城里,通过一亲戚举荐,在巴县衙门找了一份给县大老爷抬轿子的差事。
清代街门前的四抬官轿
邓玘人高马大,朴实内向,初来乍到又不懂一点行规:新人须得“孝敬”那伙“老板凳”。于是一开初便遭到几个老轿夫“穿小鞋”。
这天下午,县大老爷傅宗龙外出有事,让准备轿子。邓玘抬轿后的前杠,抬后杠子的轿夫故意把抬绳抹到了一边。大老爷上了轿,没等喊起轿,这轿夫就示意抬。邓玘就抬轿起身,他个子高,抬绳又抹到了一边,前面两人却没有动,就等于他把轿子掀到了一边。这一掀,就把傅大老爷翻倒在地上,一身尘土,灰不拢耸,狼狈不堪。三个轿夫都齐声指责邓玘,大老爷从地上爬起来,返身进了衙门,根本不听邓玘辩解,即叫衙役拉过邓玘,按翻在地,喝令责打四十大板。邓玘年轻气盛,志向甚高,哪里受得了这番委屈,板子打完后便拿起行李,一瘸一拐地咬着牙离开了县衙。
山间行走的四抬民轿
邓玘当晚回到家中,将妻女呼来一同饮酒,待妻女醉后,邓玘将其扛在肩上,抛弃于长江边的沙滩上,随即毅然离家而去。
他先投奔到贵州总兵鲁钦门下追杀奢崇明叛军。由于身手不凡,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在经历大小数百战后,因屡建奇功,一步步升为四川副总兵。
后在朝廷围剿叛军奢崇明、安邦彦的战斗中,邓玘与四川总兵侯良柱各带人马,水陆并进,将安邦彦围困在重庆佛图关、鹅项岭一带。这一仗斩杀敌人首级数万,活捉数千敌军,包括叛军首脑奢崇明及安邦彦等高级将领。这一仗,将奢崇明、安邦彦叛军彻底消灭,使为患多年的“积年巨寇,一朝弭平,时称西南奇捷”。此役后,邓玘被升为总兵,带兵入京勤王。
在邓玘做了总兵驻防荆门州(今湖北荆州)时,原巴县知县傅宗龙此刻已是四川巡抚,即将就任兵部尚书,恰好路过荆门州。邓玘没有忘记这位老上司,前去拜访,口称恩师,门生某某拜。傅尚书一听,总兵是四川口音,却想不起什么时候见过这位总兵。又听这个总兵自称门生,称呼自己为恩师,感觉很是奇怪,便问道:“邓将军,你怎么这样称呼在下呢?”
邓玘回答说:“没错。恩师可曾记得,当年你在巴县时,衙门轿班有一个抬轿的轿夫,抬轿时,把大老爷弄翻在地的故事?后来你打了这轿夫四十大板,这个轿夫就是我。要不是当年你打了我,说我不长进,说不定而今还在巴县衙门抬轿,哪有我今天!”说着把当年情形一一叙来,傅尚书大惊后嘉赞不已,而后更是器重邓玘。
崇祯年间,朱明王朝已到了风雨飘摇、社会矛盾总爆发的时刻,外有清军侵掠,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大规模农民起义。内外交困、腹背受敌、摇摇欲坠的朱明王朝,急于想将农民起义镇压下去,除了增派官兵疯狂镇压农民起义军外,还派出一些身手了得的骁勇之将行刺起义军领袖。于是邓玘便成了刺杀张献忠的最好人选。
明崇祯皇帝朱由检
那时,起义军张献忠部驻扎在襄阳。邓玘接受皇上命令之后,便乔装打扮成义军模样,混进了张献忠军营。他先混入厕所,用起义军的暗语向前来如厕的义军探听得张献忠正在军帐中饮酒看戏,便径直闪到张献忠面前。
邓玘并没有乘其不备刺杀张献忠,而是自报家门,说道:“大王,本官姓邓,名玘,奉朝廷之命前来取你首级。但念你我本是同命之人,不忍杀你,不过刀要见血,方可回朝复命。对不起了!”说时迟,那时快,邓玘闪身上前,手起刀落,便在张献忠的脸颊上划了一道口子。趁张献忠左右诸将尚未回过神来,邓玘双手抱拳,说了声“后会有期”,便扬长而去。
作为朝廷命官,且身居显位,又深得朝廷信用,邓玘为啥会在有机会刺杀张献忠的时候手下留情呢?这似乎有些令人费解。但他那句“本是同命之人”,道出他与张献忠同是出身草莽,深受委屈而奋起实现宏伟抱负的人。只不过一个是在体制内,一个是在体制外而已。
邓玘在往后的军旅生涯中,因不善用人,治军无方,且刚愎自用,招致部下谋反,他在镇压叛军途中不幸坠楼而亡,后葬于家乡巴县白市驿小虎峰山。
张献忠闻讯邓玘噩耗后,感叹道:“今而后,天下无我抗手矣!”
张献忠率大西军攻占重庆后,在向成都的行军途中,到白市驿时曾拜过邓玘墓。说道:“将军若在,吾安能至此?”(据《巴县志》记载,在巴县西白市驿前十里有邓都督神道碑,耸立道旁,乡里称为大碑。其地为成渝往来大道。父老相传,张献忠行军过此,曾下马瞻拜。)
义军首领张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