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都“焚毒”之谜

抓捕运毒、贩毒犯是治安部门长期的任务。抗战陪都为了“国际观瞻”,在重庆四周设了关卡,严加检查。因此,许多贩毒者为了过关,化整为零,从陪都之外的小县、小镇翻山越岭逃避检查关卡。这些亡命之徒铤而走险,在所不惜,常常是夜半三更把毒品悄悄运进市区内。但还是难逃被擒的厄运:这里破获贩运鸦片50斤,那里又截获吗啡若干……

1946年重庆市第一届民选参议会上,有不少人一再向市长张笃伦和警察局长唐毅提出质询:抗战期间,这些破获没收的毒品哪里去了。为了有一个交代,以平息参议们之愤,市政府决定在禁毒节仿效林则徐公开焚烧搜缴存放已久的鸦片等毒品。

时任重庆市长张笃伦

重庆的各大报纸连日大事宣传。

1946年6月3日上午9点,市中区较场口中间的空地上,像砖一样用黄色纸包起的鸦片烟,堆得像座小山一样。围观看稀奇的市民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比赶场还闹热。上百个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重庆警察局督察处长东方白和辖区分局长到场指挥焚烧。警备司令部司令和宪兵团长均亲临现场,由国民党重庆市党部委员和市参议会议长、参议员等检查陈列的毒品后,并由市党部主任委员讲话,宣扬林则徐精神,一套官方作秀、官话形式之后,点火焚烧毒品。

满清时吸鸦片烟的中国人

清末流落街头的吸大烟(鸦片)者

当天的晚报和第二天的日报都按照国民党中央社(重庆分社)的稿件发了焚毒新闻,几千斤毒品在较场口的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这既宣称了“禁毒”壮举,也纪念了林文忠公老祖宗(林则徐),同时也向重庆全体市民作了一个交代,这真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可是,本应大快人心的“好事”,却没有让许多市民满意。第二天,一家晚报副刊文章,一位自称“瘾君子”为笔名的作者,写了一篇妙文章,标题是《大失所望》。文章说:“我是老烟(鸦片烟)哥,听说要禁烟,我高兴惨了,跑到较场口围着焚烧的鸦片烟拼命呼吸,以为可以过一次老瘾!可是我失望了,大失所望。我虽竭力深呼吸,一点鸦片烟的味道都没有,简直是受骗!几千斤鸦片哪里去了?”

这位“瘾君子”真有其人,是当时说四川评书的名艺人。这些鸦片是真是假是骗不了这位“老烟哥”的。半年后,这位警察局长调离重庆,焚毒内幕被人捅了出来:几千斤鸦片是假的。禁毒那一天,参议员、市党部委员检查时,面上一层是真货,大约几十斤,下面全是假的。将真假鸦片一起焚烧,以掩人耳目,以平息舆论。这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假鸦片,是当时警察局长委托义字袍哥大爷冯什竹(他在重庆公开吸鸦片烟)派人,用泥巴和锯末作为砖块充当鸦片。他说:“烟土、烟土,用同样包装,真品赝品有何区别。”

真的鸦片呢?其实早已在焚烧之前若干年内就换成黄金,装进了警备司令和警察局长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