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石窟艺术最后的丰碑

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究竟有多少只手?在大足千千万万的石刻中,最奇的要数那千手观音了,在观音的左右两侧和头顶上方,呈放射状似孔雀开屏般地浮雕着一只只似乎是难以计数的“金”手,而且每只手掌中心都有一只眼睛,每只手中各执法器,堪称为“天下奇观”。

大足宝顶卧佛石刻像

相传,这尊观音像造于宋代,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想解开这个谜,但是,数来数去由于千手观音的手在排列上并没有一定规律,分布得纷繁复杂,所以一直都没有数清。于是,千手观音手的数量竟成了一个难题。直到清朝,宝顶山有一个小和尚,他日夜守护着千手观音。一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破解这个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难题,正好,当时要给观音像贴金箔,小和尚每给观音的一只手贴上金箔,他就往地上扔一支竹签。整尊观音的金箔足足贴了一年零三个月,小和尚一数,竹签不多不少,正好1007支,从此,这尊观音造像也成为中国佛教艺术造像中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了。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后,在丝绸之路和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北魏的灿烂,隋唐的辉煌。在人人都认为石窟艺术即将衰败的时候,在两宋又迎来了一个高峰,这就是大足石刻。

在重庆大足区的大足石刻里,每一个雕塑都在讲故事。

其中有一个雕像为九龙浴太子,它展现的是释迦诞生之事,释迦之母摩耶夫人40岁尚未有子。一晚,梦见一孩子乘六牙白象进入她的右腋,于是她便身怀有孕了。怀胎十月,释迦太子出生,一落地便是芳香遍地,祥云缭绕。他朝东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生莲。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称“天下地下,唯我独尊”。于是两位金刚力士手捧金盆凌空而至,天空九龙奋飞,喷吐冷暖二泉为太子洗礼。此雕像处本是一山水汇集口,终年流淌不息。工匠们巧妙利用水流,使造像静中寓动,表现得颇有意趣。

养鸡女是大足石刻中的一组经典造像,是“刀船地狱”组雕之一,展现的是一位盲眼农家女子掀开鸡笼,下面两只鸡啄食一条蚯蚓的场面。中国曾发行过一套四枚有关石窟的邮票,大足石刻的代表就是这位美丽的养鸡女。其相貌端庄,神态逼真,被专家们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据说这位养鸡女真名叫做奚成凤,就住在宝顶山下。一次,奚成凤的鸡跑到山上佛堂里,被一个和尚打死了。奚成凤就去找当时的住持赵智凤理论,赵智凤把鸡钱赔给了奚成凤,可是养鸡肇事一事却铭记在了心里。于是,在修造地狱石像时,他一定要把奚成凤放进去。但当时的工匠刘思久平时颇受奚成凤照顾,为她感到不平,于是虽然将养鸡女塑造成了盲女,却留下了幸福的微笑。

大足宝顶养鸡女石刻像

大足石刻打造在山水之间,包含着浓厚的山水人文精神,它是神的居所,人的庙堂,这种民本思想,这种人文主义观念,比欧洲的文艺复兴都要早整整400年。同时,大足石刻所在地大足县,除石刻雕像之外,还有玉龙山、龙水湖等国家级自然风景区,以及千年五金、宝顶香会等创意文化产业,与石刻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体系。

链接:

大足“五山”摩崖造像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是区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中75处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处。大足石刻由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10万多躯,铭文10万余字组成。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

宝顶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东北15公里处。宝顶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南宋年间,长2.5公里。内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巨型雕刻360余幅,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

宝顶石刻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即1174—1252年,历时70余年,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

北山:位于大足区城北2公里的北山上。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和宝顶山石刻同为大足石刻中最大石刻,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及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9世纪末至12世纪中叶(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北山“二佛背塔”

南山:位于大足区龙岗镇南2公里。山顶上原有道观,名玉皇观。南山石刻造像开凿于1131-1162年(南宋绍兴年间),属道教造像,是中国道教石窟造像最多、最集中、反映神系(神仙系统)最完整的,生动地反映了公元12世纪道教已由早期的老君、“三官”崇拜演变为神系、神阶明确的“三清”“四御”信仰的历史事实。明清两代稍有增补。

石篆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西南25公里处的三驱镇佛惠村。造像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1082-1096年)开凿而成。有造像10龛窟。石篆山摩崖造像为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在石窟中罕见。

石门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东20公里处的石马镇新胜村。造像开凿于北宋绍圣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1151年)。有造像12龛窟。此外,尚存造像记20件,碑碣、题刻8件,培修记8件。石门山摩崖造像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