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青年学与青年研究

2015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青年研究百年——中国青年发展与青年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倪邦文发布了一个消息:未来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设立一个青年学的二级学科是有可能的。众所周知,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青年研究事业起步以来,几代研究者就接续耕耘,努力促进青年学的构建。不少冠以青年学之名教材的出版,勾勒出了几代研究者构建青年学学科的不懈努力的历程,也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研究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学术合法性的焦虑和某种片面自信心相混合的胎记陈亮.青年研究发展中的几个解释性概念[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4.”。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倪邦文发布的这样一则重磅消息,无疑令人振奋。然而,倏忽间过去了几年,今天,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青年学却仍尚未设立。

何以如此?

笔者认为,青年学至今未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管部门重视不够固然是重要客观原因之一,但当下青年研究的优秀成果比较少,难以在帮助人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当代青年的特征和特质、在推进青年工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难以得到主管部门更多的重视,这是青年学未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主观原因之一。青年研究水平不够高,主管部门不够重视,这两者之间互为因果。青年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青年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社会贡献率不断提高、水到渠成的结果。青年研究界唯有不断提升青年研究的水平,更好地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当代青年的特征和特质,才能得到主管部门更多的支持,才能为青年学的构建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打铁先要自身硬。

一、青年学缺乏青年研究支撑

黄志坚认为:青年学之构建,是青年研究水到渠成的结果。因为,“青年研究是青年学赖以发展的学术根基,青年学是青年研究自成体系的学科走向。青年学的形成,就是一个从青年研究走向青年学的过程黄志坚.青年学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5.3.”。什么是青年研究?简单地说,“是指以青年为研究对象、综合多种学科理论进行的一项社会科学活动陈亮.青年研究发展中的几个解释性概念[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4.”。青年研究包括研究青年(对象,包括群体和个体)、青年问题、青年工作、青年教育、青年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风笑天指出:“我们研究青年,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帮助青年、服务青年,这也是现在的青年政策、国家的研究政策方向杜沂蒙.中央团校举办新中国70年青年发展与青年期刊学术论坛.探索青年研究新路径[N].中国青年报.2019年11月28日.p07.http://zqb.cyol.com/html/2019-11/28/nw.D110000zgqnb_20191128_2-07.htm.”。

青年学构建之举步维艰,从根本上说,与青年研究4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尚未得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尚不能提供有力支撑直接相关。学者们对青年研究在国家社科研究项目中所占比重的相关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总体上,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数量呈缓慢增加的态势。但其所占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总数的比例始终偏低,1996—2011年的16年间,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数量占当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比重均低于1%,2012年至今,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数量占当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的比重有所上升,已经接近甚至高于1%,但未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和下降趋势常进锋 汪龙鑫.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问题研究进展——基于1996—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统计[J].当代青年研究.2016(1):123.”。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青年研究历史较短有很大关系,但更重要的还在于青年研究对一些有关青年的根本性问题的研究、问题解答等方面,尚存在很多不足。比如,青年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如何从青年历史和现实的梳理中准确把握青年的特质?青年学涉及哪些基本概念?如何厘清和准确把握青年等基本概念的涵义,形成规范、严谨的概念体系?如何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各种青年现象和问题,从中把握青年的变化和青年的特质?青年学的元理论有哪些?青年学与其他学科对青年的研究有着怎样的质的区别?如何整合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促进青年研究的深入发展……对这些问题,迄今为止的青年研究似乎还难以作出令学界信服的解答与回应。“作为一种因应社会需求而生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青年研究要赢得学术界专家学者的认可,关键在于不断强化现实关怀、加强历史梳理,在准确把握青年的现实和历史等方面,拿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刘宏森.读懂当代青少年[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5.”。促进青年学的构建,必须从扎扎实实提升青年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做起。

如何不断拿出有分量、有水准的青年研究成果?40多年来,这个问题拷问着一代代青年研究者,也激励着一代代青年研究者大力开展青年现象研究、青年群体研究、青年研究理论的研究等。近年来,一些青年研究者对青年研究和青年学中的若干基本问题,特别是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这种努力体现了青年研究者一定程度上的理论自觉,十分可贵。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张莉在《我国青年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青少年导刊〉近五年的分析》中指出,近五年来中国青年研究界在青年研究的基础理论方面,从青年研究的研究目的、学理建构与范式转型,到理论视角、话语建构等方面,均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呈现。张恽,刘宏森主编.青年研究:新视野新问题和新方法(2016—2020)[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155.

然而,青年研究整体上至今依然“繁荣”而并不“成熟”。常进锋等人研究发现,“纵向分析我国近20年青少年问题研究状况,发现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问题包括:重大、重点项目较少,青少年问题研究缺乏系统化;研究机构地域分布较为分散,青少年问题研究合力难以形成;项目运行周期较长,影响研究成果时效性等。常进锋,汪龙鑫.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问题研究进展——基于1996—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统计[J].当代青年研究.2016(1):127.谭建光对广东青年研究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广东不论是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还是来自社会民间的支持,都比较缺乏。从省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看,一方面提供研究资金量小,另一方面很少涉及青年研究的规划课题。从党政部门和团委的支持看,对于应用型、应急性的青年问题、共青团工作等研究支持较多,对于青年基础理论、青年学术研究的支持极少。这样,粤派青年研究就缺乏社会资源和资金基础,难以持续推进谭建光.中国青年研究的“粤派风格”探究——以改革开放40年为视角[J].青年学报.2018(4):29.”。广东青年研究的现实状况并非个案,而是有着较强的普遍性。

笔者在近30年编辑青年研究学术期刊的过程中发现,“在青年研究领域,‘普通学术期刊’主要包括全国各省市青年院校主办的学报。它们数量众多,可谓占据了青年研究的大半壁江山……总体上看,这些期刊集聚了青年研究领域的大部分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既是青年研究繁荣十分重要的载体,也是青年研究领域诸多问题的重要集聚地,甚至是‘重灾区’。学者们批评的‘看得到青年的地方看不到学科’、‘看得到学科的地方看不到青年’、‘四大痼疾’,以及‘宏大叙事’、‘数据当家’等现象和问题,在这些学术期刊中都得到了更广泛、更充分的体现刘宏森.学术批评:青年研究亟待填补的洼地[J].当代青年研究.2014(4):126.”。

问题出在哪里?

二、学术研究能力有待增强

王彬认为:“国内青年研究确实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在专家们指认的问题与困境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国内青年研究缺乏适当的理论范式和阐释工具。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年研究的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倾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研究方法和阐释模式的原因,也涉及研究主体构成情况和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问题。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带有政策性指导意义的研究缺乏一种长远的理论眼光和科学深入的学理根基王彬.全球化语境下青年研究的范式转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6):3.”。

这里,王彬提到了“研究方法和阐释模式”“研究主体构成情况和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问题”等问题。这些分析和论断自然不无道理,然而这样的论述简单罗列有余,进一步的归纳提炼则不足。实际上,“研究方法和阐释模式”根本上取决于“研究主体的构成情况”,而如何有效应对“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问题”,也取决于“研究主体的构成情况”。因此,青年研究领域存在着的种种问题的背后,核心原因还在于“研究主体”。任何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高水平的“研究主体”——研究者队伍。青年研究自然也不例外。没有高水平的青年研究者队伍作为支撑,“对青年学科元研究的反思高中建.回顾 反思 展望——中国青年研究学科化进程三十年[J].中国青年研究.2009(5):71.”,提升青年研究的水平等,都难免是一句空话。

(一)青年研究队伍建设亟待强化

改革开放40年来,多方面人员汇聚形成了中国青年研究的队伍:一是共青团系统的教师和一些团组织研究室(政研室)的干部;二是社科院所的青年研究者;三是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刘俊彦指出:“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统计,我国从事青少年研究的专业机构不足百个、专职从事青少年研究的科研人员不足千人刘俊彦.不仅鼓与呼,更能起而行:关于青年研究与青年工作的思考[J].青年学报.2018(1):14.”。中国青年约4.5亿人,被戏称为世界第三大国——“青年国”。中国青年人群总量如此巨大,而专业青年研究者不足千人,这样的比例无疑太低。

1.共青团系统的青年研究者

总体上看,在不足百个的青少年研究专业机构以及不足千人的“专职从事青少年研究的科研人员”中,共青团系统所属的青年研究机构和人员约各占一半。团组织研究室(政研室)工作人员展开青年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撰写各种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报告。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研究以现象和问题把握、工作对策建议为主要内容,是一种“政策性青年研究”。有学者指出,“共青团组织开启的政策性青年研究打开了人们眺望青年问题的窗口,同时也极大地推进了知识界对青年研究的关注,但过强的宏大关怀有可能会妨碍研究的学科化深入马纯红.叙事:青年研究从对策性到解释性转型的建构进路[J].青年学报.2014(1):10.。”从历史上看,20世纪80—90年代青年院校教师开展的主要也是这种“政策性青年研究”模式的青年研究。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直至2015年群团改革之前,各省市青年院校大多全力以赴开展高等学历教育,而在青年研究方面的精力投入相对较少。此间,一批又一批具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青年加入团属院校教师队伍。这些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等专业的背景,受过比团属院校前辈更加系统完整、层次更高的专业训练。进入团属院校后,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参与了青年研究,推出了一些有一定质量的青年研究成果。笔者多年审读的来稿中,来自团属院校的青年教师撰写的论文占比超过一半。然而,毋庸讳言,这些来稿经过修改后刊载的比例仍然很低。《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度优秀作者名录显示,获奖作者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来自一些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和博士。有青年研究界的资深前辈指出:好像团校系统的青年研究者基本离场了,而在2016年度,团校系统教师好像还有两三位。事实确实如此。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因为年轻,这些团校的青年教师在熟悉、了解和理解青年及深刻把握青年现实等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由于当今中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的应试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不少团校青年教师在学术研究的能力、素养方面,特别是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时还难以担起提升青年研究学术水平的重任。

2.社科院所的青年研究者

20世纪末,中国青年研究启动之初,不少地方社科院所的一些研究人员成为青年研究的早期参与者,如中国社科院原青少所、上海社科院原青少所等院所的青年研究者。总体上看,社科院所的青年研究者普遍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40年来,他们取得的青年研究成果整体水平也较高,在青年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更大一些。然而,青年研究并非社科院所学术研究的重点领域,因此,青少所的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的青年研究,在社科院系统内部,却往往处于边缘位置。社科院其他研究所的研究者们也不大会耗时费力全身心投入青年研究。

3.高校师生中的青年研究者

近年来,高校教师参与青年研究的热情和频率越来越高。常进锋等人的研究显示:“统计发现,近20年来,高等院校以绝对优势占据着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的首要位置,共计立项272个,占88.60%。社科院、党校、国家机关和其他机构的立项总数约为高等院校立项数量的1/9,比重均不足5%。”“985和211院校仍然是青少年问题研究的主阵地常进锋 汪龙鑫.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问题研究进展——基于1996—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统计[J].当代青年研究.2016(1):125.”。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高校在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研究课题立项项目中占据着绝对优势,但在促进青年研究水平提升方面的产出和贡献,高校却未必同样占据绝对优势。包括辅导员、思政教师、社会学等专业教师在内的高校教师,在青年研究的实践中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辅导员是近年来在青年研究,尤其是大学生研究中特别活跃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与教育部2017年10月修订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等政策的激励直接相关。《规定》第三章第十一条“配备与选聘”明确提出:“专职辅导员可按教师职务(职称)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这就明确了科研工作与辅导员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极大地增强了辅导员们参与科研工作的意识和动力。由于辅导员们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因此,他们更多因地制宜,参与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青年研究。然而,“由于科研精力投入不够,学术训练不够等原因,辅导员科研工作中存在着‘问题意识’不强、‘实证研究’不实、逻辑规范不严等多方面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他们科研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刘宏森.思维训练:辅导员青年研究能力提升的基本途径[J].青年发展论坛.2018(1):55.”。

多年来,高校思政教师也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政治思想教育研究,但他们更多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注重对党中央文件精神的解读,在青年学生中的宣讲、贯彻和落实等,却忽视了“教育谁”,也就是忽视了对对象——青年学生特征和特质的研究与把握。因此,在对青年学生特征和特质的研究与把握方面,他们取得的优秀成果不太多。

除了辅导员、思政教师以外,近十多年来,许多高校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专业的教师,以及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青年研究,成为高校参与青年研究的主要力量。相对于辅导员和思政教师,这些具有多学科、多专业背景的教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的选题往往比较新颖,能抓人眼球,也更加注重运用西方多种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近年来青年研究在学术研究路径、话语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主要就出自他们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高校的青年教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之所以参与青年研究,主要是因为其专业研究内容与青年、青年问题、青年文化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一定意义上讲,他们是因为研究的内容涉及青年而介入青年研究的,并非是主动参与青年研究。同时,在《中国青年研究》等C刊上发表文章,有利于他们更顺利地完成学业、评上职称。而要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就必须选择青年研究方面的选题。因此,他们参与青年研究多少有些“客串”的意味。很显然,青年研究的知识积累和长期稳步发展不能依赖于研究者的“客串”。

总起来看,这三支队伍中,高校师生中专事青年研究的学者人数并不多,在多学科研究者中,力量相对薄弱,且多少有些“客串”意味;社科院所的青年研究者近年来更多开展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在青年研究方面投入的精力相对减少;共青团系统的青年研究者理应是青年研究的主力,却限于学术研究能力,当下还难以在青年研究中有更大作为。

(二)科学思维能力亟待增强

要促进青年研究健康发展,就必须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同时,努力提升共青团系统青年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鉴于青年研究学术水平有待提升的现状,一些青年研究者提出,要强化青年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其中一些研究者提出要加强对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与借鉴(比如,谭建光建议运用中层理论开展青年研究),要加强青年研究理论范式的学习与研究,要加强青年研究元理论的研究等。

这些研究者提出的学习与借鉴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在笔者看来,青年研究当下更加缺乏的,乃是科学思维方式与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是学术研究最基本、最重要的主观条件之一。学术研究最离不开的,主要就是科学思维能力。缺乏高水平的科学思维能力,哪个学科、专业的研究者在学术研究道路上都必然行之不远,青年研究者也不例外。青年研究领域之所以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与一些青年研究者科学思维能力水平不高直接相关。科学思维能力不高是关键性短板。

对科学思维能力这个概念的基本涵义,本书第一章将作较为系统的界定和说明。其后几章,笔者将以选题把握、概念使用、实证研究、基本逻辑等为主干,结合大量案例,对青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科学思维能力不强的问题,进行非常具体的分析。这些问题包括——

选题把握方面:选题重复雷同缺乏新意;选题自说自话缺乏依据;把“工作总结”作为选题;“宏大叙事”选题;忽视学理上的深入研究等。

概念使用方面:对重要概念往往现成使用,而不作必要界定;一些研究者甚至不知道如何进行概念界定;对概念间关系缺乏必要梳理等。

实证研究方面:“数据当家”;“数学化”“模型化”倾向值得关注;缺乏独到的思想成果等。

基本逻辑方面:缺乏具体明确的论点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论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论据和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必然性值得怀疑;逻辑框架残缺现象较为普遍;缺乏对问题之间、原因之间、对策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梳理;文不对题现象较为严重;“贴标签”现象值得关注等。

毋庸讳言,上述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所有这些问题之产生,与一些青年研究者问题意识不够强,问题把握、科学使用概念、把握充要论据、灵活运用论据论证观点、从各种事实中提炼新观点的能力不足等直接相关。而这些方面的不足,都是科学思维能力不足的必然结果。科学思维能力不足,又是缺乏科学思维方式必要训练的必然结果。关于这一点,本书第一章“学术研究与青年研究”将做具体分析,兹不赘言。

三、关于本书写作的几点说明

第一,本书书名中所说的“青年研究”并不具体指哪一段历史时期。笔者无意作青年研究学术史的研究和写作,而主要根据自己进入21世纪以来所接触到的青年研究的成果,对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辨析和把握。在此基础上,笔者真切感受到,很多研究者缺乏系统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这是青年研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背后共同的深层原因。

第二,本书的体例安排令笔者踟蹰良久。经过思考,笔者确定了这样的基本体例:在选题把握、概念使用、实证研究、基本逻辑等每一个方面,首先讨论笔者所理解的相关学术规范、科学思维方式的基本要求,等等;其次,分析一些青年研究成果中暴露出的具有普遍性的具体问题。通过对这些具体问题的分析,说明青年研究所以历经40多年发展,进入“不惑”之年,依然困惑很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研究队伍整体上学术素养不够,而学术素养不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很多研究者在求学阶段以及参与青年研究以后的较长过程中,普遍缺乏系统严格的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

第三,本书适合的读者是谁?在多年参与青年研究、编辑学术期刊的过程中,笔者与不同学科的很多青年研究者研讨过其论文写作及相关学术研究方面的问题,建议他们强化科学思维方式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和实践训练。然而,一方面,科学思维方式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内容较为庞杂,笔者很难有机会做系统介绍;另一方面,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长期艰辛的实践训练。很多青年研究者,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研究者,虽感到笔者所讲的一些理论方法很有实用价值,却很少有人能够潜下心来,扎扎实实地进行实践和训练。一是因为他们确实很忙,二是因为下这种苦功夫在今天有点不够讨巧。

由此,笔者认为,本书适合的读者是这样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必须参与学术研究写作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学术研究有无从下手之感写作和发表学术研究论文面临着较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