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这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被后世称为“兵仙神帅”的千古名将,其在少年时却有过一段落魄不堪的经历。
漂母之恩
韩信(约前231年-前196年),泗水郡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人。
韩信出身于平民百姓之家,他家里很穷。由于他品行放荡不羁,所以当地乡官没有把他推荐给政府部门,让他去做地方官吏。他自己又没有经商谋生的本领,种田耕地他也不会。
为了填饱肚子,他只得寄居在别人家里吃闲饭。久而久之,大家都很厌恶他,认为这小子只知道混吃混喝,他也因此而屡屡遭受别人的白眼。
同县有一位南昌亭亭长,他见韩信仪表不凡、谈吐有礼,就想要结交韩信。没想到韩信来到这位亭长家后,就一连数月都在亭长家里吃闲饭。
久而久之,这位亭长的妻子就很厌恶韩信,于是她每天早上很早就将早饭做好,一家人在床上就把早饭吃完了。(晨炊蓐食)
等到了正常的饭点,韩信依旧来到亭长家中,只见人家都已经吃完了早饭,亭长的老婆也并没有给自己准备饭食。
韩信当然明白亭长老婆的用意了,一怒之下,离开了亭长家再也没有回来。
于是韩信就在淮阴城下的护城河中钓鱼,一来他本身就喜欢钓鱼,二来钓上来的鱼也可以作为食物充饥。
河下有几位老大娘以替别人漂洗棉絮为生。其中有一位老大娘看到韩信经常饥饿难耐,钓鱼时肚子都在咕咕叫。于是她就把自己带来的饭食分了一部分给韩信吃。
一连几十天,这位老大娘都一直给韩信拿饭吃。韩信十分高兴,对那位老大娘说:“我将来一定会重重报答您老人家的!”
没想到那位老大娘却说:“你身为男子汉大丈夫竟然连自己也不能养活,我是看你肚子饿可怜你才给你饭吃的,难道是指望得到你的报答吗?”
胯下之辱
韩信每天背着剑(估计他祖上是贵族)行走在淮阴城内,有一群恶少看不惯他,早就想要当众羞辱他一下。
恶少中有一个屠夫上来找茬了,他对韩信说道:“尽管你长得人高马大,又喜欢随身带着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要是有种的话,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
韩信上下仔细打量了这个屠户一番,自知形只影单,和他硬拼肯定是要吃亏的。于是韩信伏下身子趴在地上,从屠户的胯下钻了过去。
“大家快来看呐,韩信钻人家裤裆啦!”
“太没骨气了,他可真是个胆小鬼啊!”
“我就知道这小子是个没出息的东西,还整天背着一把破剑装大侠!”
这时,看热闹的人都围了上来,满街的人都在讥笑韩信胆小如鼠。
钻完以后,韩信默默地离开了,消失在众人的口水声中。
那么,韩信真的是因为胆小吗?
苏东坡在他的作品《留侯论》中有着精彩的评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虽然《留侯论》是评论张良的,但是这段话用来评价韩信则刚好合适。如果当时韩信拔剑而起,与那位屠夫格斗,只不过是匹夫之勇,要是真把屠夫杀死了,他自己也要承担官司。韩信知道自己是要干大事的人,他选择隐忍,不和这样的无赖一般见识。
弃项归刘
项梁带领军队路过淮阴时,韩信便投身于项梁军中,追随项梁。在项梁的手下,韩信默默无闻,没有施展的空间。
后来项梁战死,韩信又依附于项羽麾下,项羽让他做个侍从。韩信曾经多次向项羽献计献策,但是项羽全都没有采纳。
韩信不甘心一直做一个小小的侍从官,他想要施展抱负。等到刘邦被封为汉王即将进入巴蜀地区时,韩信就从项羽军中逃了出来,归附了刘邦。
可是他在汉军中也只不过做了一个管理粮仓的小官,依然是默默无闻。后来,由于他在军中满腹牢骚,想要伙同其他人逃跑,因而触犯军法,被判处了斩刑。
一同被问斩的十三个人都已经被杀死了。轮到韩信的时候,他抬头仰望天空,长吁道:“我韩信空有满腹才华,只可惜生不逢时,如今便要做刀下之鬼了!来生一定要让我遇到一个赏识我的人!”
如果韩信就此被杀,我们就不知道以后的历史走向会如何发展。
就在他目光流转之际,他命中的救星出现了,滕公夏侯婴刚好从刑场中走过。韩信大声喊道:“汉王难道就不想要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呢?”(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夏侯婴与刘邦是老乡,初为沛县厩司御,掌管沛县的车马仪驾,负责驾车接送来往沛县的官吏和客人,是一名车技娴熟的老司机。
夏侯婴和刘邦关系很好,他每次驾车经过泗水亭时,都要去找刘邦聊天,而且一聊就是大半天,总是等到太阳西斜他才离开。
有一次,刘邦因为和夏侯婴开玩笑没注意分寸而误伤了他,被别人告发到了官府。刘邦身为亭长,伤害同僚,罪加一等,是要被从重处罚的。
刘邦解释说,自己没有伤害夏侯婴,夏侯婴也替刘邦作伪证,表示自己没有被伤害到。
后来翻案复审,因为刘邦的牵连,夏侯婴被关押了一年多,还被鞭笞了几百下,他自己扛下了所有的责罚,从而使得刘邦免于受到刑罚。
后来刘邦在沛县起兵,夏侯婴便一直跟随左右。他成为刘邦的专职司机,经常驾驶兵车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刘邦封他为太仆。
夏侯婴听到韩信的话,十分惊奇,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又见他相貌威武、仪表堂堂,就让刽子手放了他。
夏侯婴同韩信交谈,十分欣赏他,于是将他举荐给刘邦。看在夏侯婴的面子上,刘邦委任韩信为治粟都尉,但是也并未发觉韩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所谓“治粟都尉”还是负责掌管军粮的官,只不过级别提高了。
国士无双
韩信经常由于职务关系而向萧何汇报工作,并多次与萧何深入交谈。他每次都能对萧何提出一些极具眼光的长远建议,并希望萧何能在刘邦面前举荐一下自己。
萧何对韩信的才华感到十分惊奇,他曾经几次在刘邦面前提起过韩信,希望刘邦能够重用他,但是刘邦却依然瞧不上韩信。
在从关中到南郑的路上,汉军一共逃跑了几十位将领,韩信知道萧何已经前后多次向刘邦举荐过自已了,但是自己始终没有受到过重用。韩信心灰意冷,不想在汉军中再待下去了,于是他也选择逃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的消息后,来不及向刘邦报告,立刻骑上军中的快马,直奔韩信逃跑的方向追去。
有人看到后就向刘邦禀报说:“丞相萧何也逃走了!”
刘邦捶胸顿足,怒不可遏,如同失去了双手一样痛苦。萧何可是他的故交老友,在没有起兵之前两人关系就很铁。沛县起兵后,萧何又随刘邦转战各地,负责军政后勤,一直忠心耿耿,刘邦视他为左膀右臂。现在萧何居然也逃走了!这让刘邦一时难以接受。
萧何追上韩信后,究竟是如何劝回韩信的,他究竟对韩信说了什么话,《史记》和《汉书》中均无记载。
以下一段内容选取自京剧传统剧目《萧何月下追韩信》中的剧辞:
萧何(独白):又见月影上树梢,忽然间想起了我的腹中饥了,纵然是饿死我也要追赶英豪。
萧何(对韩信说):是三生有幸,天降下擎天柱保定乾坤。全凭着韬和略将我点醒,也曾连三本保荐于汉君。他说你出身微贱不肯重用,那时节怒恼将军。跨下了战马,身背宝剑,出了东门。我萧何闻此言雷轰头顶,顾不得山又高,水又深,山高水深路途遥远,忍饥挨饿来寻将军。望将军你还念我萧何的情分,望将军且息怒暂吞声你莫发雷霆,随我萧何转回程,大丈夫要三思面行。
过了两天,萧何回来了。
“你为什么要逃走?你跑到哪里去了!”刘邦又惊又喜,破口骂道。
“我不敢逃走,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去了。”
“那你所追的逃走之人是谁?”
“是韩信。”
“各路将领逃跑的一共有几十人,你一个也没有去追,却唯独去追赶那韩信?你是不是在耍我?”刘邦又接着骂道。
“那些将领容易得到,逃跑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但是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全天下也很难再找到第二个!(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大王如果只想在巴蜀、汉中称王,那么自然就用不着韩信;但是如果大王想要争夺天下,那就非用韩信不可了!”
“我也想向东争夺天下,图谋大业,大丈夫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大王如果能重用韩信,他必将能为您攻城略地、东征天下,如果大王不能重用韩信,他还是会逃走的!”
筑坛拜将
刘邦知道萧何素来稳重,之前曾经几次向自己举荐过韩信,这次又直接把话挑明了说,他决定相信萧何,任用韩信。
“那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就让他做个将军吧!”
“不可!就算大王让他做将军,他也一定不肯留下来。”
“什么?”刘邦瞪大了眼睛,“难道还要我封他为大将军不成?”
“正是如此,韩信非大将军不做!”
“好吧!就封韩信为大将军。”
大将军是全军主帅,汉军的最高指挥官。刘邦敢任用一个没有半点军功与名望的小伙子为大将军,一方面是他对萧何的倚重与信任,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己胸襟广大,眼光狠辣。
“快把韩信叫过来给我看看,我现在就任命他为大将军。”
“不可!大王向来对别人傲慢无礼,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如同呼喊一个小孩子一般。如果大王真的决定任命韩信为大将军的话,就一定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亲自斋戒,然后在军中筑起高台,所有的礼仪都要十分完备,这样才可以!”
于是刘邦就按萧何说的,在军营的广场上设置了一个高坛,亲自斋戒五日,将所有的礼仪准备的都很充分。
众将领听说汉王要拜大将军的消息后,个个都很兴奋,人人都在心中默想:这个大将军会不会是我呢?
等到拜将之日,刘邦站在高坛上宣布,汉军大将军的人选是韩信。全军将领都感到十分惊讶,居然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做大将军!
韩信登上高坛,双手接过大将军的佩剑与印信,俯视三军。从此,中国历史上就多了一位战无不胜的兵仙神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