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兵垓下
韩信派遣灌婴为先锋队,从齐国挥师南下,攻打彭城。灌婴率领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败了留守在彭城的楚国柱国将军项佗,占领了彭城,并攻占了彭城周边的大片土地,然后南下与刘邦会师。
项羽原本打算向东退回彭城,可是现在彭城已失,他就只好率军向东南方向退去。
负责楚国南方军政的是项羽手下的大司马周殷。刘邦派英布和刘贾进入九江,诱降周殷。英布原本就是九江王,他在淮南地区的威信还在,再加上有刘贾率领的军队协助,他们很快就包围了寿春(今安徽省寿县),控制了淮南地区。
周殷知道项羽大势已去,同时也经不住英布与刘贾的轮番诱降,他最终决定背楚投汉。就这样,英布重新掌握了淮南之地。
汉五年(前202年)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灵壁县东南),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此时楚军尚有约十万人。
十二月,刘邦率领二十万汉军由固陵追至垓下,从西面包围楚军;韩信亲自率领三十万齐军从彭城南下,从东北方包围楚军;彭越也率领本部军马南下,从北面合兵垓下;英布发动了九江的全部士兵,和刘贾北上,由南面发起包围。
项羽在垓下被四路汉军重重包围,兵少粮尽。双方实力对比非常明显,刘邦率领二十万军队,韩信率领三十万,再加上彭越和英布,汉军的总兵力一共是六十万,而项羽的军队却只有十万人。
楚汉战争终于进入了收尾阶段,汉军人多势众,楚军兵少将寡,纵然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此时也已经无力回天。此战也是项羽军事生涯的最后一战。
四面楚歌
汉军以韩信率领的三十万大军为主力,对项羽发动攻击。这是兵仙与霸王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也是两位一流军事家的最后一场对决。
韩信把军队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左军由将军孔聚率领,右军由将军陈贺率领,中军则由他亲自统领,整个阵型像一个“品”字型。
韩信先率领中路军与项羽交战,不能取胜,且战且退,项羽在后面追击。这时,孔聚和陈贺分别率领左右两军从侧面出击,突袭项羽。
项羽打算收兵,韩信乘机杀了一个回马枪,左、中、右三路军队一起围攻项羽,在垓下大败楚军。
项羽此次兵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与汉军兵力相差悬殊。如果在同等条件下,项羽与韩信来一场公平对决的话,孰胜孰负还真不好说。
为了进一步动摇和瓦解楚军的战斗力,一天夜里,韩信命令所有的汉军将士都唱起楚地的民歌。
楚军将士听了,果然军心大乱,人人都在怀念自己家乡的亲人。项羽听到歌声也感到非常吃惊:“难道汉军已经把整个楚国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汉军中会有那么多的楚国人呢?”
项羽彻底陷入了孤立窘迫的境地,他已经无心于军务,便起身在军帐中饮酒消愁。
霸王别姬
项羽决定率领轻骑突围,回到江东。可是有一个女人却让他始终放心不下,她就是项羽的爱妾虞姬。
关于项羽的婚姻情况,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只知道他有一个美人名叫虞姬。
虞姬为今江苏沭阳人,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倾城绝世。且性情温柔和顺,知书达理,尤善歌舞。她因为受到项羽的宠爱而经常跟随项羽行军,在军营中负责照顾项羽的日常起居。她与项羽性情相合,互相引为知音。
然而此时,项羽被围垓下,兵少粮尽,四面楚歌,眼见大势已去,他决定轻骑突围,返回江东。
可是虞姬该怎么办呢?在乱军中不可能带上一个柔弱的女子突围。虞姬也绝不能落入汉军之手,刘邦这个老流氓那可是出了名的大色狼。
面对美人,项羽心如刀绞,酌酒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此诗被后世称为《垓下歌》,诗句慷慨豪迈而又满腔怨愤,既写出了自己曾经气壮山河的豪气,又表现出此时面对美人和名驹的无可奈何。
没想到这位征战天下的风云人物,此时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
“胜败乃兵家常事,君王应以国事为重,请大王突围江东,保存实力,以求东山再起,切勿以妾身为念!”
随侍在侧的虞姬忍住心头悲痛,极力劝勉项羽。
虞姬知道今晚就是自己与项羽的决别之时,她要为项羽跳最后一支舞,她要把自己最美的容颜和最妙的舞姿留给项羽。
她强作欢笑,于军帐中翩然起舞,清声吟唱: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唱罢,拔出宝剑,饮剑自刎。
项羽撕心裂肺,抱着虞姬的尸身,流下了数行眼泪,身边的侍从也都流下泪水,莫能仰视。
曾经叱咤风云的霸王,此时却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
历史上有名的漂亮女人通常会与亡国之君联系在一起,被比喻为红颜祸水。例如商纣王为了讨好妲己建鹿台、刑炮烙、酒池肉林,恶事做尽;周幽王为了博得冷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失信于天下;唐明皇与杨玉环整日歌舞,“从此君王不早朝”,最终却导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
与以上不同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虞姬却总是充满同情与哀叹,后世文人亦多有赞咏。
苏东坡的《濠州七绝》中有一首名为《虞姬墓》的诗,诗曰: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皇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此诗为东坡从汴京去杭州就任通判,途经濠州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看到虞姬的坟墓,有感而作。
诗中的郑君指的是郑荣,原为项羽旧臣。刘邦在俘虏到项羽的一班旧臣以后,为了考验他们对旧主的态度,把他们的名字一律改为“籍”(项羽原名项藉),以此试验他们对项羽是否还有君臣之情。结果只有一个郑荣不肯接受改名,郑荣也终因忠于项羽而被刘邦驱逐。不得不说刘邦的这种做法是非常猥琐的,是带有人格侮辱性的。
此诗表达了苏轼对虞姬忠贞不二的赞美、对郑荣忠心耿耿的肯定之情。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以小说女主人公林黛玉的视角创作了一组名为《五美吟》的组诗,其中有一首所写的就是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诗中的“重瞳”指的是项羽,传说项羽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黥彭”指的是英布和彭越,二人后来皆因被诬谋反而被刘邦所杀。“醢”指的是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
黛玉鄙视反复无常、苟且求荣、甘心得到耻辱下场的英布与彭越之流。觉得不如虞美人“饮剑”于楚帐中,借此寄托她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志愿。
现在有一首名为《虞兮叹》的流行歌曲,该曲就描写了楚霸王被汉兵追杀时与虞姬诀别的最后时光,其曲调婉转感人,歌词如下:
楚河流沙几聚散,
日月沧桑尽变换,
乱世多少红颜换一声长叹!
谁曾巨鹿踏破了秦关,
千里兵戈血染,
终究也不过是风轻云淡。
长枪策马平天下,
此番诀别却为难,
一声虞兮虞兮泪眼已潸然!
与君共饮这杯中冷暖,
西风彻夜回忆吹不断,
醉里挑灯看剑妾舞阑珊。
垓下一曲离乱楚歌声四方,
含悲辞君饮剑血落凝寒霜。
难舍一段过往缘尽又何妨,
与你魂归之处便是苍茫。
汉兵刀剑纷乱折断了月光,
江畔只身孤舟余生不思量。
难舍一段过往缘尽又何妨,
与你来生共寄山高水长!
美人香消玉殒,空留吾等长叹!
阴陵失道
项羽趁半夜汉军守卫松懈之际,带领八百骑兵冲出包围圈。与刘邦这位“逃跑大王”不同,这还是霸王第一次在战场上逃走。
等到天亮以后,刘邦才发现项羽逃走了,他立刻命令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过去,并且发布悬赏令:谁要是能够杀死项羽,赏千金,封万户侯!
项羽一路向南狂奔,渡过淮河,八百骑兵大多走散了,能够跟上的只有一百多人。
刘邦的战斗能力不行,但是逃跑能力很强;项羽刚好相反,战斗能力很强,但是逃跑却没有任何经验。
项羽一行逃到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迷失了方向,他向当地的一位农夫问路,这位农夫却故意骗他说往左走,项羽听从农夫指示向左逃去,却陷入了一大片沼泽地中。
项羽只好重新返回,向东到达东城,这时他的身边只剩下二十八名骑兵了。由于农夫的欺骗,项羽多走了半天冤枉路,此时汉军已经追了上来。
那位农夫为什么要欺骗项羽呢?有一种说法是,项羽在向他问路时表现得很不礼貌,所以他才会欺骗项羽;也有人认为是司马迁故意这么写的,项羽是太史公笔下最富传奇色彩的悲剧英雄,他为了写出项羽必然失败的结局,同时又不能有损于项羽的英雄形象,才故意写了农夫骗项羽一节。
我认为农夫骗项羽的原因是,他希望早日结束战乱,老百姓能够早日过上和平安定的日子。只有当刘、项双方一方胜利而另一方失败了,战争才会结束。
东城快战
项羽被汉军围在一个小土坡上,估计自己已经无法脱身,他对手下仅剩的二十八名骑兵说:“我起兵到现在已经有八年了,亲身参加过七十多场战斗,挡我者破、所击者服,从未失败,所以才能称霸天下。然而眼下却穷困至此,此乃天欲亡我,非我战争之过!”(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天,我们就与汉军痛痛快快地打一仗,冲出包围、斩杀敌将、砍倒敌旗,一定会连胜三次!”
于是项羽将二十八骑分为四队,约定冲出后在东山分三处汇合。项羽一声令下,这二十八骑楚军精英像四支利箭一样从四方俯冲而下,直插汉军阵营。
项羽一马当先,所向披靡,首先就斩杀了一员汉将。这二十八位勇士人人振奋,闯入汉军如砍瓜切菜一般,大杀四方。
项羽和他的骑兵按照约定分三处汇合,汉军不知道项羽究竟在哪一处,灌婴只好把军队一分为三,分别包围。
项羽和他的骑兵们再次冲锋,他骑上乌骓宝马,快速飞奔,又斩杀了一名汉军都尉。项羽再次把骑兵们召集到一起,只阵亡了两人。
项羽大笑道:“今日之战如何?”
“诚如大王所言!”二十六名骑兵伏在地上,齐声答道。
北宋名士梅询作有《阴陵咏史》诗一首,其诗云:“龙虎相驱逐,干戈事战争。千里汉合围,一夜楚歌声。凄凉七十战,散漫八千兵。失道欺田夫,穷途遇灌婴。天亡终不悟,览古亦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