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打败项羽,取得最终胜利﹐建立了王、侯两等爵位制度,用天下的土地和人口以赏赐有功之臣,功大者封王﹐功小者封侯。
刘邦分封异姓诸侯王均为战争需要,是为收买人心所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皆为当时的形势所迫。因此﹐在他登上帝位的第二年﹐就开始逐个清除异姓王。
消灭臧荼
第一个被消灭的异姓王是臧荼。汉五年(前202年)七月,燕王臧荼起兵反汉。刘邦亲自率领大军前往燕地平叛,一同前去的还有陈平、周勃、灌婴、郦商等能征善战的谋臣将领。
周勃与郦商率领军队在易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打败了臧荼的主力,随后周勃又率领军队在驰道上阻击了燕军的残余部队,燕王臧荼兵败被杀。臧荼从起兵到败亡仅为时三个多月。
那么问题来了,臧荼放着好好的燕王不当,为什么要起兵造反呢?
这还要从臧荼的个人经历说起。当初,陈胜派武臣攻略赵地,等赵地平定以后武臣却自立为赵王,并派手下将领韩广领兵前往燕地平乱,韩广到达燕地以后也学着武臣自立为王起来,臧荼正是韩广的手下将领。
后来秦将章邯把赵王歇和张耳包围于巨鹿城,张耳只得向各路诸侯军求救,燕王韩广便派臧荼率兵救赵。巨鹿之战以后,项羽为天下诸侯总盟主,臧荼跟随项羽一起前往关中咸阳。
臧荼运气很好,跟随项羽算是跟对人了。项羽封分十八路诸侯时,臧荼被封为燕王,原燕王韩广则被改封为辽东王。
韩广对封分结果不服,不肯搬迁,于是在同年,臧荼击败并杀害了老东家韩广,燕国及辽东两地皆为臧荼所得。
汉三年(前204年),韩信灭赵国诛陈馀,其后听从广武君李左车的建言,派使者送信给臧荼,并陈兵于赵国通向燕国的大道,燕王臧荼归顺韩信,投降了汉王刘邦。
臧荼本为项羽所封,他本来就不是刘邦的嫡系,他降汉只是迫于韩信强大的军事压力,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臧荼亦没有出什么力。刘邦消灭项羽后,下令在全国各地抓捕项羽的旧部,加上田横自杀、丁固被杀、钟离眜被杀,这一系列事件都引起了臧荼的恐慌,于是他就决定先下手为强,所以才会造反。
卢绾封王
臧荼被消灭之后封谁为新一任燕王呢?
新封的燕王就是我们前文提到过几次的卢绾。
刘邦早就想封卢绾为王了,可他又怕大臣们不服气,于是便假惺惺地搞了一次“民意测试”。刘邦下令让所有的大臣们,在列侯中选举出功劳最大的一人封为燕王。
群臣们都知道刘邦想要封卢绾为王,于是纷纷说:“太尉长安侯卢绾,长年跟随陛下南征北战,他立下的功劳最多,可以封为燕王。”
于是汉五年(前202年)八月,卢绾被封为燕王。
卢绾的“功劳最多”?他到底有什么功劳呢?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两次,一次是跟随刘贾到楚国后方去接应彭越;另一次是跟随刘贾前往江陵去平定临江王共尉。他只进行了这两次军事行动,而且都没有担任主将。
卢绾能当上燕王完全是出于刘邦对他的私人感情,那么刘邦为什么会那么看重卢绾呢?
卢绾是沛县丰邑人,和刘邦是同乡;两人不仅是同乡,而且还是世交;不仅是世交,两人还同年同月同日生。
卢绾的父亲和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关系非常好,老哥俩经常在一起喝点小酒,赌点小钱。等到两家都生孩子的时候,刘邦和卢绾恰好在同一天出生,父老乡亲们都带着羊和酒前来祝贺两家喜得贵子。
刘邦和卢绾一起读书识字、一起玩儿泥巴、一起下河捉鱼,俩人从小玩到大,相处得非常融洽。乡亲们都称赞这两家的父辈是老朋友,两个孩子又在同一天出生,孩子长大后还是好朋友,于是又一次带着羊和酒前往两家祝贺。
刘邦还是平民时,经常因为惹官司而四处躲藏,卢绾总是伴随左右。等到刘邦在沛县起兵时,卢绾便一直追随刘邦,经常在内廷陪伴刘邦。刘邦封他为太尉,赏赐给他的衣服饮食、器物用品等,都远超其他大臣。
不仅如此,刘邦对他还很信任。卢绾是唯一一个可以自由出入刘邦卧室的大臣。即便是萧何、曹参这样的功臣,也只能是在有重要事情的时候才能去见刘邦。
正因为卢绾与刘邦的关系不一般,所以刘邦才会封他为燕王。卢绾封王是汉初封分诸侯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表明封分原则由原来的“因功封王”转向“因亲封王”。
伪游云梦
平定臧荼之后,刘邦下一个要对付的便是韩信了。
韩信被改封为楚王,建都下邳,其封地范围在今天江苏一带,正好是他的家乡,韩信便以楚王的身份衣锦还乡。韩信到达楚国,乘坐楚王专用车马仪仗,带着大批武装卫队,巡视楚国下辖的各个郡县。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前文讲述韩信在青少年时期所经历过的几件事情?他所遇到的几个关键人物有南昌亭长、漂母、让他受胯下之辱的少年屠夫,那么此时已身为楚王的韩信又将会怎么对待他们呢?
韩信找到了那位曾经给他饭吃的漂母,赏赐给她千金,兑现了当初重报漂母的承诺;接着他又找来了当初所寄食的那位南昌亭长,只赏赐给他一百钱,说道:“您是一位小人,做好事不能有始有终。”
这是他的两位恩人,韩信算是报答了他们。那么,韩信会报复那个曾经让他受尽侮辱的少年屠夫吗?
韩信召来了那位屠夫,任命他为楚国中尉,并且告诉身边的将领说:“当初他羞辱我的时候,难道我不能杀死他吗?因为我知道杀死他没有任何道理,所以我选择忍受一时的侮辱,才能最终取得今天的成就!”
韩信不但没有杀掉那个屠夫出气报仇,反而还给了他一个小官做。当年韩信需要忍耐才能活下去,而此时的韩信却需要用宽容和大度为自己赢得更高的荣誉。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韩信在经历了人生的荣辱浮沉之后,其气度也变得更加恢宏了。
项羽手下的大将钟离眜跟韩信关系很好,当初韩信在项羽手下做郎中时,与钟离眜就是知交好友。刘邦称帝后下令全国通缉项羽的部将,于是钟离眜便逃往楚地归附韩信。
刘邦十分怨恨钟离眜,他听说钟离眜在楚地,便下诏让韩信逮捕钟离眜。可是天高皇帝远,韩信在楚地刘邦也管不到。
汉六年(前201年),有人上书刘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告发之人并没有十足的证据,完全是诬告。
刘邦向朝中众位将领询问对策,众将领都异口同声地说:“赶快发兵把这小子活埋了!”(亟发兵坑竖子耳)
刘邦听后沉默不语,韩信功高震主,他确实把他视为心腹大患。
随后刘邦又私下向陈平征询意见,并把众将领的话详细地告诉了陈平。
陈平问道:“关于上书告发韩信谋反之事,除了朝中的几位大将,还有其他人知道吗?”
“没有了。”
“韩信本人知道吗?”
“他还不知道。”
“陛下认为自己的军队和韩信的楚军相比谁更强大?”
“朕的军队比不上韩信。”
“那么在陛下手底下的众位将领中,有谁的用兵本领能够超过韩信?”
“朝中将领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韩信。”
陈平问的很直接,刘邦回答的也很干脆。
“既然陛下的兵不如韩信,将也不如韩信,如果现在冒然发兵去攻打他,这等于是逼着他尽快起兵造反。要是这样的话天下将会重燃战火,到时候只怕一发不可收拾!”
“那依爱卿之见,朕应该怎么办呢?”
“古时候天子都要到各地巡视,与天下各路诸侯会面。南方的陈县有个叫云梦泽的地方,陛下可以假装巡游云梦泽,在那个地方会见各路诸侯。韩信听说天子巡游,必然会亲自前往云梦泽拜见,陛下便可乘此机会将他抓捕!”
陈县位于楚国的西部,离韩信的国都非常近。刘邦认为这个计策很好,就按照陈平之言依计而行。
在刘邦将要到达陈县时,韩信自感隐隐不安,他也觉察到了刘邦此行来者不善。
他想要起兵反叛,但是又觉得自己无罪,一旦起兵就没有回头路了;想要去朝见皇帝,又害怕自己会被捉。
正在韩信迟疑不决之际,他手下的谋士对他说:“大王如果将钟离眜杀死,拿上他的人头再去朝见皇帝,皇帝一定会很高兴,这么做就可以避免祸患了!”
韩信犹豫不定,思考半晌,他决定把情况告诉钟离眜,看看钟离眜的反应如何。
钟离眜无奈地说:“皇帝之所以没有攻打楚国,正是因为我在你这里。而你却想拿我的人头去讨好皇帝,如果我现在死了,那么下一个死的人就会是你!”
钟离眜又大骂韩信:“原来你不是一个忠厚的人(公非长者)!枉我一直把你当朋友看待!”
说完以后,钟离眜就刎颈自杀了。
韩信的政治考试不及格,刘邦想要办他根本就不是一个钟离眜的问题,而是因为他功高震主,独占一方,刘邦对他实在是不放心。就算他杀了钟离眜,刘邦依然不会放过他。韩信卖友求荣,逼死钟离眜的做法也一直为后人所指责。
于是韩信带上钟离眜的人头,来到陈县拜见刘邦。果然,刚一见面,刘邦就命令武士将韩信捆绑起来,将他押在随行的车上。
押到洛阳之后,由于刘邦没有十足的证据,便赦免了韩信,但是不能让他继续做诸侯王了。刘邦将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淮阴就是韩信的家乡,即今江苏省淮安市。
叛汉投匈
刚平定完臧荼叛乱、处理完韩信问题,第二年又有一位诸侯王出事了。
韩王信背叛汉朝,投靠匈奴了!
原来,韩王信回到自己的封国后,刘邦认为他既有军事才能,又英勇善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便打算把他调到北方去防御匈奴。而且韩王信的封地在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位于中原腹地,其北面临近巩县和洛阳,南面靠近宛县(宛县为南阳郡的郡治)和叶县,东边又紧邻淮阳。其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自古就是屯驻天下精兵的地方,把这么一块重要的地方封给韩王信,刘邦不放心。
于是在汉六年(前201年)春季,刘邦下诏将韩王信调去太原以北地区防御匈奴,让他把晋阳设为都城。刘邦这么做有两个好处:第一,韩王信为他守着北方边塞,可以让他来抵御胡人;第二,将韩王信原来的封地颍川郡收归中央朝廷管辖。
没想到韩王信还真是个硬汉子,他上书给刘邦说:“匈奴近来常常进犯我大汉边境,晋阳距离边塞地区太过遥远,为了防备匈奴,请陛下允许我将都城迁到马邑!”
马邑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其北方就是匈奴领地。刘邦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韩王信就将都城迁到了马邑。
当年秋季,匈奴冒顿单于率领大队人马包围了韩王信,韩王信寡不敌众,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匈奴求和。
但是韩王信向匈奴求和的做法却引起了刘邦的怀疑,刘邦怀疑他私下勾结匈奴,对汉朝怀有二心。
于是刘邦一边发兵援助韩王信,一边又派遣使臣前去斥责韩王信。
刘邦的做法又引起了韩王信的恐慌,他害怕自己迟早有一天会被刘邦所杀。刘邦将他从颍川调到边境,强行“拆迁”,他就知道刘邦信不过自己,就是想把自己排斥掉。
想到臧荼被杀、韩信被废,他的心中愈发害怕了,思前想后,他最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造反得了!
于是韩王信投降了匈奴,向匈奴献出了马邑城,然后又联合匈奴一起攻打太原。
史学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韩王信主动要求迁都马邑,就是为了方便投降匈奴,也就是说他叛汉投匈的行为是蓄谋已久的。
韩王信的背叛对于刚刚建立起来的汉王朝是一个重重的打击,这使汉帝国北方门户洞开,直接暴露于匈奴铁蹄的威胁之下;匈奴也更加嚣张了,屡屡侵犯汉朝边境。此后,汉匈之间展开了长达百年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