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户口本

“你打算怎么办,真的要去东郊吗?”

“先吃你的,待会再说”

张诚转头问道,他吃的很快,这会儿杨枫林还没反应过来

杨枫林摸了摸杯子,奶茶还是很烫,暂时没法下口

“已经决定的事情,不改了”杨枫林缓缓说道“这里距营地距离有十几公里,徒步穿越城区,是个不小的挑战”

“其实咱们不用走全程,只需要找到河道,我们可以坐船过去,你忘了自己的营地四面环水这件事吧”张诚对杨枫林说道,他拿牙签挑出袋子底部的最后几粒饭,把包装袋扔进垃圾桶

有这节俭的精神不出生在困难时期那个年代真的可惜了

“那就向市中心或落华山景区的方向,分别可以将徒步距今缩短至七公里和十公里……综合考虑,落华山方向比较合算一些”杨枫林思考着这个问题

如果向市中心方向走可以省下五公里的徒步距离,往落华山方向可以省七公里,而且相对人流密集的市中心风险更小,这么看来走落华山无疑是桩合算的买卖。问题是,落华山方向省去了徒步的路程,要走的水路却多出了三公里

“那怎么办,我觉的落华山方向好一点,三公里而已反正丧尸咬不着你”张诚说道,他知道杨枫林不干赔本的买卖,除非赔本是暂时的,因为很多时侯有所失必有所得

比如饭堂插队一事,得的是饭,失的只能是妈了

张诚在电视柜后抽出一本地图,用手笔画了一趟杨枫林的路线,发现至少会穿过三个繁华路段,但到了工业区路会好走不少

“多带些补给,我们不求快”张诚收起地图

杨枫林揉揉脑袋“我也这么觉得,那就明天早上出发,路上做好过夜的准备”

“过夜?”

“嗯”

“住七天还是?”

“睡大街!”

他们再次清点了手头的武器,张诚带了一支连弩和足量的电池,杨枫林有支气枪和短刀,除此之外还找到了一支损坏的机械弹弓

机械弹弓是一种介于弹弓和弩之间的武器,理论上讲是合法的,它有较高的射击速度和毁伤力,常用于狩猎小型动物,不过近年来由于九州国议会对有关打击力度提高,部分地区开始禁售这类产品

不得不说,有需求就有市场,商家钻空子的能力一天比一天高

他们的行李足有两个大包,以食物和饮水为主,这些东西被精打细算地占满了每一寸空间,外面还用尼龙带扎紧,保证它们不会晃动发出声音

杨枫林继续躺回沙发上闭目养神,因为他觉得实在没什么可做的

张诚此时却淡定不下来,这家伙怎么能这样,明天就要出发了,十几公里路,路上还得面对不知多少丧尸,而他还这么淡定地躺在这里

“小事不用慌,大事慌也没用,多大点事有手就行,我都不慌你慌什么?”杨枫林起身拍了拍张诚

“你又来了”

他嘴上这么说着,默默地计划着明天的路线,杨枫林在尝试寻找路线的最优方案,大体上是尽量绕过繁华地段前往大梁镇,但细节还要更多的计算,比如意外遭遇导致的路线变更

杨枫林希望把路线精确到每一个街道,时间精确到分钟,如果将他脑海中的景象投影出来,周围几里之内的道路情况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这是他师傅教授的东西,从家到营地的这段路线杨枫林走了数十趟,

几年不见,你还好吗?

似乎这些东西勾起了他的回忆,那个人创立了四一五社,又将它交到杨枫林手里,后来杳无音讯

晃晃脑袋,各种事情如潮水一般涌来又退去,他让自己混乱的大脑平静下来,这如万花筒一般的世界瞬间消失了

“怎么,咱要对自己有信心,有我在没什么解决不了的”杨枫林说到“一切恐惧来自火力不足”

“你咋不上天?”

巷道内,时不时地有喊叫声传来,夜色降临,天际无边云霞成堆,彩色的浪潮依旧在风中起伏

“话说老哥,我一直好奇,咱们营地边上那条江为什么被叫成鸡肋江”晚饭后两人到天台散步

杨枫林想了一会儿,回答道“鸡肋江么……这个名字得从大概三十年前讲起,那时候这条江叫英雄江,因为一个古代的传说”

至于鸡肋江这个名字,它并不是官方名称,而是当地人自己起的,因此在卫星地图上它的名字仍是英雄江

“三十多年之前,东郊地区还未并入安南,还叫大梁镇,后来安南地方为响应九州议会号召进行了大建设行动,初定在西部地区和东部借助铁路和水路的交通便利建设开发区,后来又因为一些原因,安南地方中途叫停了东郊的建设……”

“那之后呢,你还没讲为什么会被叫成鸡肋江”

张诚不满地催促道

杨枫林找了张板凳坐下,看向远方缓缓落下的天空,黑幕在天边升起,一抹残阳似血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为什么会被叫鸡肋江,没什么别的,就是字面意思……当年,安南地方叫停了东郊开发区的建设,原因是英雄江水深无法满足通航需求,相比之下西郊的铁路就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东郊的建设显得没有必要了,而在建设之初大梁镇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结果因为上面的一个决策导致现在几乎血本无归,全镇上下对安南地方怨声载道,人们便把怨气都撒在那条江上……”

大梁镇方面曾计划依托英雄江开发旅游业和养殖业,以挽回一点损失,但并入安南的大梁镇在安南的一系列措施下并没有大的起色,最后成了现在这一蹶不振的样子

其实大梁镇当地如果不并入安南,怎么着现在都能混成个地级市,这一并可谓是错百步,以致后来在安南流传出了这么一个梗:

甲“老兄你哪里人?”

乙“我大梁镇的”

甲“噢,原来是安南开发区的啊,我老家在西郊……那咱们是老乡啦”

乙“我是大梁镇的……”

杨枫林说编出这个故事的人户口本可能只有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