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人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就曾提出,管理实践需要关注知识工作者生产率的提升。从工作的内容和特点来看,数字化建设从业人员无疑是典型的知识工作者,他们同样面临自身工作效能和生产率的问题。

知识工作者之所以被称为知识工作者,是因为他们贡献给社会的是知识。根据《未来简史》的定义,知识指的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探索结果的总和。虽然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知识的界定,但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其实用性,应从能否让人类创造新物质、得到力量等方面来考量。

从知识实用性的角度来看,知识与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分工的细化,突破式、颠覆式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起赋能作用的数字化技术和工作,更不能脱离组织和业务的实际来谈所谓的创新。另外,对大多数的数字化从业人员来说,容易实现且组织需要的是整合式、系统式创新,强调的是跨专业、跨领域的整合和集成,以及基于整合和集成的新模式和新范式。

整合式创新需要大量的具备π字形知识结构的知识工作者和数字化从业人员。数字化从业人员π字形知识结构中的“左撇”,代表软件设计和开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知识,而其中的“上横”,则代表各个领域的业务知识,比如产品研发知识、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知识、市场营销和服务知识等。数字化从业人员π字形知识结构中的“右勾”,代表的是对未知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因此,π字形知识结构的数字化工作者不仅需要有大量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还需要有系统性思维能力,能够执简驭繁,从已知推测未知。

储备知识的捷径是阅读,要求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就要求读书不仅要有量,要有选择,还要有方法。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对读书方法有独到的见解,那就是“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怎么把书读厚呢?无非是读书时多做笔记,对书本的内容进行对比、联想、引申和演绎。怎么把书读薄呢?各人有各人的高招,比如对书本的内容做总结报告或是绘制思维导图,笔者的做法则是模型化提炼——绘制各种形式的模型,尝试把书本的要点尽量浓缩到一张或几张模型图上。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数字化从业人员的职业成功,其基础不仅仅是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更取决于对商业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对此,模型思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如果数字化工作需要所谓的数字化思维的话,笔者认为,那就是模型思维,而对模型思维的修炼则是数字化从业人员无止境的学习之路。

本书的主体内容共分为16章,第1章和第2章对模型思维的作用、定义、特点、分类等做了概要性的介绍;第3~11章分别从事物和系统的九个不同视角对模型思维进行引申性介绍;第12~14章以模型的视角对企业的研发、运营和供应链、营销等业务进行概括性提炼;第15章则重点阐述系统思维的特点,帮助读者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快速认知新鲜的事物;第16章阐述数字化转型思维的本质,对模型思维进行小结。

本书可作为数字化从业人员的工作参考,具体包括企业中的CIO、IT经理、架构师、咨询顾问等;也可以供各类组织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参考,帮助他们系统地整理各类业务知识,并寻求业务变革与数字化之间的契合点;还可以作为高校信息管理、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作为《重塑:数字化转型范式》的姊妹篇,是笔者工作之余对数字化工作的思考和感悟,虽有拾人牙慧之嫌,但也算是本人对现有知识的再次整理、加工和诠释,目的是希望把数字化从业人员的应知应会浓缩在几本小册子中。

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母亲,她老人家虽然已经离开了,但音容笑貌还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感谢她言传身教,教育我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也要感谢我的妻子,没有她对我工作的支持,我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来阅读和写作。还要感谢曾经和现在的同事以及曾经和正在服务的客户,没有与他们思想的碰撞,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灵感和启发。更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王颖老师,没有她的鼓励和支持,也不会有这本书的出版和上市。

2021年3月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