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夷陵之战

刘备与孙权本是盟友,可孙权袭击荆州,诛杀关羽,孙刘联盟破裂。曹丕称帝,汉室不存的事实更令刘备伤痛至极。他称帝后,就想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

大将赵云劝阻道:“主公,国贼是曹丕不是孙权。如今曹丕即位,天下不服,且曹丕计谋、统军远不及曹操,主公应先顺应民心,进军中原,灭掉魏国,东吴自然就会屈服了。如果讨伐东吴,恐怕战事一起,将旷日持久,两虎相争,只会让曹丕得利,万万不可。”可刘备说什么也听不进去。

赵云

赵云,蜀汉名将,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幼子刘禅(小名阿斗)逃出曹操的追击。后来,孙夫人要带阿斗去江东,又是赵云将阿斗夺了回来。汉中之战,赵云用“空营计”吓退曹军,刘备称他“一身是胆”。

公元221年7月,刘备称帝三个月后,让诸葛亮留在成都辅佐太子刘禅,自己亲率大军去征伐东吴,同时通知张飞到江州和他会师。

谁知还没出发,张飞就出事了。自从关羽死后,张飞时常伤心地大哭不止。他脾气暴躁,常常鞭打犯错的士兵,甚至把士兵活活打死。刘备劝了他很多次,他依然如故。临出发前,张飞命军队三日内做好白旗白甲,好挂孝伐吴。将士范疆、张达说无法完成,遭到张飞毒打。当天夜里,他们就趁张飞喝得大醉之际,悄悄进入张飞的军帐,杀了张飞,拿着他的首级投靠了东吴。

刘备一连丧失关羽、张飞两员猛将,力量大大削弱,可他把张飞之死这笔账又算到了孙权头上。孙权求和,刘备不肯。经过几个月的行军,刘备率领蜀军攻占了东吴五六百里的土地,一直打到了秭归。

刘备急于向东进军,随行的黄权说:“吴军骁勇,我军走陆路与之交战,只怕伤亡惨重。不如走水路顺江而下,到时我们水军易进难退,必定会奋勇杀敌,大破吴军。再则,东吴人打仗勇猛,还是让我在前面开路,陛下在后面接应为好。”

刘备不同意,依然以步兵为主。他让黄权守住江北,自己率主力沿着长江南岸翻山越岭,一直到了东吴边境夷陵才停下来。

张飞

张飞,蜀汉名将,以勇猛著称,号称“万人敌”,与刘备、关羽亲如兄弟。长坂坡刘备败退时,他负责断后,挡住了曹操大军。刘备称帝后,张飞任车骑将军。

此时,东吴大都督吕蒙已病逝,孙权大胆提拔年轻书生陆逊任大都督,带领五万人马,前去迎战刘备大军。刘备兵力远胜东吴,陆逊到夷陵后,看到蜀国全是步兵,顿时放心了,给孙权写信说:“臣担心刘备会水陆并进,现在他只有步兵,陛下可安枕无忧了。”

刘备驻军在山势险要的猇(xiāo)亭(在今湖北省宜昌市),他开辟山道,在七百里的沿途扎下了几十个营帐,一个接一个,连绵百里,声势十分浩大。东吴军摩拳擦掌,就等着陆逊一声令下,和蜀军大战一场。陆逊说:“眼下刘备大军士气正盛,再说他们在上游占领了险要的地方,跟他硬拼肯定吃亏。我们还是积蓄力量,等到他们疲乏了再出击。”

刘备派将军吴班带八千人在一块平地上,每日向吴军叫骂挑衅。吴军将领纷纷请战,陆逊却坚决不准士兵出战,说:“平地上扎营的士兵虽然少,但周围的山谷中一定有伏兵,现在还不能出战。”

几天后,刘备看东吴兵始终不应战,只好把原来埋伏在山谷中的蜀军陆续撤出来,又回到了山上。东吴军这才信服了陆逊。

两军相峙数月,不管刘备怎样派兵挑衅,陆逊始终坚守不出。老将们都认为陆逊胆小怯战,对他十分不满。陆逊说:“刘备刚到此地时,部署周密,我军力远不及他,与他交战必然吃亏。如今时间已久,刘备军中将士必然疲惫不堪,我军趁其不备攻打他们,必能获胜。”

于是,陆逊派了一支先锋部队去攻击蜀军的一个军营,刚刚靠近蜀营的木栅栏,就受到蜀兵的攻击,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就退了回来。老将们更看不起陆逊了,陆逊手按宝剑,厉声斥责了一番,诸将才有所收敛。

陆抗

陆抗是陆逊的次子,他也是战功卓著的名将。在孙吴政权的末期,陆抗长期驻守在吴国的边境,与西晋名将羊祜对峙,成为吴国的中流砥柱。陆抗曾经总结出对抗晋国的策略,但不被采纳。陆抗死后,晋灭吴的方案与陆抗忧虑得一样。

此时已是盛夏,刘备军中不少将士都出现了中暑症状,刘备不愿退兵,下令拔营,把士兵们集中搬到林中荫凉之地,想等天凉后继续攻打吴军。陆逊收到消息后,顿时大喜过望。

经过前面的试探,陆逊已经探知了对方的虚实。这天,他召集起所有将领,宣布进攻的时机到了,布置了详细战略。接着,陆逊兵分三路,一路从水中进兵,运送茅草;一路进攻北岸;一路进攻南岸。

当天夜里,东南风起,东吴军每人手执一把茅草,内藏硫黄,又带上火种,冲入蜀营,每隔一营烧一营,引燃了木栅。

盛夏之时,空气干燥,那些营寨又是通过木栅连在一起的,风助火势,很快就把连营烧成了巨大的火龙,火光冲天,把长江两岸照耀得如同白昼。

蜀军争着往外逃,几十个大营很快全被攻破了,刘备在士兵的保护下,突围到了马鞍山。陆逊率领大军将马鞍山团团围住,势必要活捉刘备。

一场血战在马鞍山展开,蜀军被吴军打得狼狈不堪。刘备趁夜冲出重围,逃到了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吴将领想袭击白帝城,生擒刘备,但此时刘备已经集结了散兵,大将赵云也率军来支援,再加上担心曹魏趁机攻吴,吴军不再追击刘备。

经此一役,蜀国元气大伤,历史上把这场战争称作“夷陵之战”,也叫“猇亭之战”。

课堂在线

智慧点评

夷陵之战是刘备犯的最大的战略性错误。他称帝后听不进他人的建议,急于为关羽、张飞报仇,甚至意图一举消灭东吴。在这样急躁的心态下,他的判断失去了客观与理智,失败也成了一种必然。可见越是遭遇重大变故,越要冷静。

要点掌握

1.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三个月后,无视大臣劝阻,发动大军攻吴。

2.蜀军初期打了一些胜仗,在夷陵一带建立起了百里连营。

3.公元222年,吴军统帅陆逊在长期隐忍之后,终于火烧连营,打败了刘备。

考点追踪

1.刘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失败?

2.陆逊胜利,靠的是哪些优秀的品质?

课本里学不到的趣味知识

火攻之计

汉末三国的“三大战役”是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三场战役中,起决定性的都是火:曹操火烧乌巢,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黄盖火烧战船,曹操不得不败退;陆逊火烧连营,间接导致了刘备的死亡。实际上,古代战争中运用火攻之计取胜的例子不计其数。

《孙子兵法·火攻篇》中说:“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意思是火攻的效果明显,水攻的效果强大。但是水攻比起火攻来有一个劣势,那就是水攻虽然能把敌人隔绝开来,却不能毁坏敌人的军需物资,而火攻的优势恰恰就在这里。在冷兵器时代,火攻是威力巨大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