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字如面
  • 刘娜
  • 3347字
  • 2022-03-03 14:25:47

寒门逆袭——认命的勇气和改命的毅力

娜姐:

见字如面。

我是一名高三考生,刚知道了高考成绩,570多分,比一本线只多了20来分,这是我整个高三考的最差的一次,高三所有的模拟考,我的成绩都没有低于620分。所以,我考砸了。

自查出成绩到现在,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敢面对父母,也不想打听同学的成绩。父母安慰我:考得还不错。他们都没有上过大学,我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我是姐姐,弟弟在读高一),他们说已经很知足。我知道,他们是怕我想不开,故意这么说的。因为我整个高中进步很大,成绩稳定,班主任曾对我爸妈说,考“985”没问题,这让他们对我充满期待。所以,此刻,父母内心也是失望的,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我想,我这个成绩,充其量只能上个一本的冷门专业,或者连一本也去不了,只能上二本。我不甘心,想复读。但我出生在贫困山区,家庭条件也不好。为供养我和弟弟读书,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干过多种苦力,下过煤矿,去年查出肺癌,做了大手术,花了不少钱,情况也不乐观。母亲农闲时在县城打零工,同时租房照顾我和弟弟。父母年过半百,勤劳善良,总说自己没有什么本事,无法提供更好的条件给我们(写到这里我忍不住落泪)。其实我知道,他们一直在拿命给我们铺路。

所以,如果我要复读,势必还要吃一年苦,这个我是不怕的。我怕的是,万一没有考好,浪费一年时间,父母多供养一年,弟弟后年也要高考,父亲身患重病,已无法挣钱,家庭所有重担都落到母亲一个人身上,让她如何承受?

所以,我非常纠结:一会儿觉得要复读,明年考个好学校,在好的起点上才能找到好工作;一会儿又觉得,今年只要有学上,就早点上大学,早点自立,减轻父母负担。

这种矛盾,让我觉得自己很没用,甚至对人生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娜姐,我到底该怎么办?

抱抱。

我1999年参加高考,也考砸了,成绩也是整个高三最差的。我也想复读,我父母也对我说:“我们俩都没有读过大学,能有你这么一个大学生,我们已经很知足,去吧,去吧,去上大学吧。”我听了父母的话,没有复读,背着行囊来到大学。

当然,由于高考失利和内心沮丧,我在迷茫和伤感中错失了很多。但如今,大学毕业17年,结婚13年,生子10年,辞职1年,我站在四十不惑的门槛上问自己:高三那年没有复读,后悔吗?

我的答案是:不后悔。

为什么?

不是因为高考成绩和大学等级无法决定一生的命运,而是,如今人到中年,被生活蹂躏,被真相打脸,看透悲欢冷暖,我终于敢大大方方地承认:对于穷孩子来说,很多时候,选择是非常有限的。这甚至谈不上委屈和悲壮,而是一种理性与客观。如果回到18岁,如果还是那样的境遇,那时的自己,那个分数,就算时光重来,我怕是还要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很多时候,对于穷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而是如何走,才能让父母放心,又让自己不那么内疚。

穷孩子,要有认命的勇气

因为出身贫寒卑微,所以穷孩子都特别渴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因为身上背负太多期待,所以穷孩子的自我压力普遍都比较沉重。因为心理无法松弛,所以面对重大考试时,穷孩子很容易在焦虑中发挥失常。而一旦发挥失常,内心的负罪感和愧疚感又会让穷孩子在承受极限中堵死自己的后路,把自己逼上绝路。这种连锁反应是每个穷孩子都该突围的“死循环”。

走出这个循环的人,才能活得舒展,而一辈子都陷入其中的人,必将活得拧巴。所以,相比死磕到底的奋斗力,穷孩子更该拥有的是敢于认命的取舍力。

考上名校,拿到录取通知书,拥有好的履历,当然是体面好看的;但如果没有,那就接受命运的安排,让自己和家人先活下来。你高考没有考好,无缘梦想的大学,家庭困难,父亲患病,弟弟读书,母亲艰辛,这些都是已然的事实。接受这些事实,接受命运的无常,你才能看清你最怕的,并非高考的失利,而是无法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希冀,这种难堪给你带来的负罪感才是你今天心理上最难过的那道关。

中国式亲子关系最大的痛和最深的爱,是两代人都感到“对不起”:父母因为贫穷和病患,觉得对不起你;你因为高考失利,也觉得对不起他们。

其实,宽容的父母和懂事的你都比想象中更爱对方。所以,姑娘,打开房门,像个大人那样,接受当下,学会承担,告诉爸妈:“你们放心吧,接下来,我会好好填报志愿的。”

你做到了这一点,也会减少父母的愧疚感:家庭的困难和父亲的病患不仅没有压垮你,而且让你勇敢成长。父母不是阻挡你复读的罪人,而是推动你进步的阶梯。

因为,当你敢于认命,你才能改命。

穷孩子,要有改命的魄力

高考失利的人(特别是过往成绩不错,高考发挥失常的人)很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在愁眉苦脸和郁郁不得志中,因为搞砸一场考试而否定整个人生,进而错失更多命运赏赐的机会。

姑娘,这次高考,从悲观的角度看,是你发挥失常,没有考到620分。但从积极的角度看,你考了570多分,超过了一本线20多分,已经超越很多人了。与其沉湎于失败的伤感里,郁郁不得志,不如向身边的老师或读过大学的亲戚朋友请教,以这样的成绩,要怎么填志愿才能上一个还不错的学校。

就算运气差,去了二本,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你已经成年,今后要学会对自己负责。为了改变物质和精神的贫瘠,你可以去申请助学贷款,去努力拿奖学金,去打工赚生活费,去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去靠近自己喜欢的人……

当你在主动选择和奋力搏击中成为自己命运的引领者,其实无形中也成为家庭的领跑者:你不仅减轻了父母的负担,而且让弟弟通过你的亲身经历明白,一次失利不算什么,一直努力才是王道。

毕竟,穷孩子的路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而是昼夜不息、迂回前进。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避免成为“寒门混子”。

成不了“寒门贵子”,也不要当“寒门混子”

这些年,通过写专栏、写公众号、做咨询,我见过不少这样的穷孩子:

因为高考的失利,他们在负罪感和内疚感中胡乱填报志愿,迷迷糊糊地浪费掉三年或四年的大学时光。

大学毕业时,他们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就以考研为幌子,自欺欺人,蒙蔽父母,得过且过。其中有的人连考几年后终于考上了研究生,但由于不懂人情,不切实际,和所有人为敌,空有一张文凭,情商和能力还不及一个高中生;有的人浪费了一年或更长的时光后,最终还是以往届大学生的身份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他们始终没有摆正心态,始终活在不接受、不喜欢的矛盾状态里,抱怨环境,辱骂他人,不断跳槽,越混越差。

这些人不是“寒门贵子”,而是“寒门混子”。

姑娘,我不希望你成为这样的人,也不希望我的读者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我想和刚刚得知高考成绩的你和有同样处境的孩子说一些话。

这世上没有最好的选择,有的是对自己负责的选择。穷孩子面对高考,只要有学上就尽量去上,不要沉迷于高分和名校的执念里,要学会用长线思维看待高考。在人生的长河里,高考只是一个驿站,而不是终点。

我们的命运,从来不是定格在高考的荣誉或耻辱上,而是体现在我们持续的改命中。

所以,不要迷恋校园,早点看清现实,争取早点参加工作,早点独立自主。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逃避生存的真相。我们读书,我们奋斗,我们努力,是为了什么?是考到名校,拿到好文凭,给自己镀金,给家族添彩吗?

并不是。是为了生存下来,生活下去,让生命饱满。

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要在逃避中假装努力,而是要回到现实和生存中来,在实践中锤炼自己。好的人生,从来不是躺在名校的光环里坐享其成。而是一晃经年,我们走出了曾经的失败和泥泞,活得眉眼有情,走路带风。

家人拼尽了全力,你更要保护好自己。很多底层家庭,父母拼尽全力供养孩子考大学。兄弟姊妹多的家庭,甚至以其他孩子辍学的牺牲,换取一个孩子读书的机会。那个最后读成书的孩子,认为自己不学出个名堂来,就无法面对父母和兄弟姊妹。这种心理下,一些穷孩子一旦学业受阻,特别容易陷入沉重的负罪感,进而走向极端——这几年,这种悲剧多得是。

要记住,越是穷孩子,越要告诉自己:人生是一场长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活得足够强韧,才能引领一个家庭越来越好。

姑娘,这封长信的最后,还想和你分享这么一段话:只有少数人是“寒门贵子”,我们大部分人要避免成为“寒门混子”。

关于高考,向来只有高分笑,很少人能听见低分哭。但是,我今天给你回信,想告诉你,没有经历过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愿你昨夜流过的泪,都变成今晨赶路的星。

愿你今日吃过的苦,都成为明日归程的灯。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