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得不说李牧刻骨铭心的经历,这段经历到今天还在继续。
1987年暑假,李牧去县城参加师范结业考试时看见学校对面儿有卖甜瓜的。因为李牧家里就种过瓜,甜瓜熟了的时候李牧就在瓜地里看瓜。有人买瓜,他就到地里寻找熟了的甜瓜。
出于对甜瓜的情感,李牧习惯地走了过去,他看见种瓜人把甜瓜卖给瓜贩子每斤一毛钱,瓜贩子每斤卖两毛钱。
八五年暑假到八七年暑假,李牧的爱人赵冬梅因读民师没有上班,也就没有了收入。又因为有了孩子,父亲病逝留下了许多外债,使得李牧一家的生活非常困难。
看到这一贩瓜情景,李牧顿时产生了贩瓜的念头。当天考完试,她就站在瓜堆儿附近看着贩瓜人怎么卖瓜,偶尔也和贩瓜人聊天儿,了解瓜的来路。
县城镇北有个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每天黎明前商贩就到这里批发蔬菜、水果。当晚,李牧就去了岳父家和岳父商量卖瓜的事儿。冬梅的哥哥和嫂子非常支持,并借给李牧100元钱。
第二天天没亮,李牧就去了批发市场。市场的人太多了,买货的和卖货的讨价还价,好不热闹。李牧对甜瓜太了解了,他不用闻,也不用摸,搭眼就知道哪份儿瓜好。李牧花一毛钱一斤进了230斤甜瓜,用三轮车推到向阳路市场。在卖瓜的过程中李牧才知道卖东西的艰难,卖瓜的人太多了,买瓜的人也不少,可买李牧甜瓜的人不多。到了下午,李牧的瓜也没卖出去多少。
李牧做事比较精心,前一天就准备了许多零钱。市场上的菜农没有零钱儿了,李牧就给他们破零钱儿。没多久,不少菜农就和李牧关系非常好。有位卖菜的大姐悄悄地告诉李牧:“市场里不是卖瓜的地方,你得在市场的两头儿或者马路的拐弯处找位置。你也不能上这么点儿货,你得多上货。人们买甜瓜都扑打堆儿,你这么一小堆儿瓜是卖不出去的。进货时压坏的瓜和太小的瓜是要选出去的,并且瓜农还会白送你这些小瓜和压坏的瓜。你可以让买瓜的人品尝这些瓜,这样你就不掉秤了。”
李牧把大姐的话牢牢的记在心里。眼看集市要散了,李牧的瓜也没卖出去一半儿。他心里很着急,卖不出去是要赔本儿的。
这时,卖菜的大姐和菜农们说:“小李的瓜是很好的,我们每人买几斤。这样吧,你也别卖两毛钱了,就一毛五分钱一斤吧,甜瓜剩下明天就不好卖了。”在卖菜大姐的帮助下,菜农们把李牧的瓜买光了。到家一算账挣了两元八角钱,李牧真的感谢那位卖菜的大姐,要不是她李牧真的配本儿了。
第二天,李牧早早就去了批发点儿,选了一份最好的甜瓜回到了向阳路市场。在市场东边的横头位置把甜瓜下卸了下来,过秤算来共计八百八十八斤。在往出选压出纹和小瓜的时候,种瓜人非常实在的说:“我这些瓜每次都是选出七八十斤,今天就给你去掉八十八斤,按800斤算账吧。”
李牧二话不说,拿出80元钱交给种瓜人,笑着说:“你种瓜,我卖瓜。你把瓜种好了,我把瓜卖好了。你看行不行?”
种甜瓜的人看李牧实在,就说:“明天我们四点在市场见,我的瓜就给你卖。”
李牧握着种瓜人的手说:“好!我挣了钱请你吃饭。”种瓜人手一摆,说:“不用。”
李牧的瓜卖得非常好。到中午就卖出本钱了,他选了几个最好的瓜给卖菜大姐送去,卖菜大姐说啥也没要。在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民身上,李牧看到了纯朴和善良。
有些菜农卖菜的时候要把孩子带到市场,李牧就把那些压出纹的甜瓜削皮后送给孩子们吃。其实,凡是压出纹的甜瓜都是熟透的好瓜,吃的特别甜。菜农们也很感激李牧,有些菜农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也不是说买甜瓜就可以买的。
那些被压出纹的甜瓜是可以卖钱的,只是便宜点儿呗。但李牧是不卖的,就是给顾客品尝,或者给菜农的孩子们吃。
集市还没散,李牧的瓜就卖没了。回到岳父家,岳父家的大人孩子一起帮着数钱。去掉本钱,李牧净赚了五十三元六角。要知道,这些钱可是比李牧一个月的工资还多得多啊。
过了一天的凌晨,李牧准时来到市场。那位种瓜人见到李牧就说:“好几个人要买我的瓜,我都没卖,就等着你呢。”
过秤量完是846斤。按平常要去七八十斤份量,李牧也没计较,拿出80元钱交给种瓜人。种瓜人很感激李牧,觉得李牧讲究,是个实在人。他告诉李牧:“我不是天天有瓜,有时下不来甜瓜。但我会给你联系最好的瓜,保证你天天有瓜卖。”
由于李牧卖的甜瓜质量好,回头客越来越多,卖得也非常顺利。城里人不会选瓜,李牧就帮着选。选完后告诉顾客:“最上边的两个瓜到家就吃,最下面的两个瓜最后吃。”因为李牧对瓜太了解了,他从瓜的颜色就知道瓜熟到什么程度。
就这样,李牧走上了暑假卖甜瓜的道路。他每个暑假都能挣几百元钱,并且一干就是20几年。直到2008年才停止卖瓜。
尽管风吹、日晒、雨淋,但李牧为了生活也只能这样坚持下去。艰苦的生活磨练了李牧的意志,使他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会轻易低下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