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的优势

尽管案例研究如今屡屡获奖、备受瞩目,然而在此之前,案例研究仿佛是神话中悲剧主人公般的存在。研究领域一度把案例研究当作“弱不禁风的小弟”,将其贬低为二流的研究手法。研究者们认为它缺乏正确性、客观性和严密性。

不过,案例研究法的权威罗伯特·K.殷(Robert K. Yin)在其著作中曾提出如下疑问:

案例研究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就意味着一个令人吃惊的悖论:倘若案例研究法真的存在重大缺陷,研究者为何继续采用这一研究方法呢?

针对殷的疑问,我个人的答案是:因为案例研究拥有其他研究方法所没有的解开真相的能力。

例如,上文中所介绍的预言失灵后信徒反而更加虔诚的现象,要弄清为什么会发生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就需要理解信徒的心理。案例研究的优势就在于充分联系前后关系展开调查,这也正是案例研究有“能力”揭开真相的秘诀。

当然,要回答“怎样”“为什么”等疑问,还可以使用其他研究方法,那就是实验方法和历史方法。如果能创造出实验室环境并掌控现象的发生,那么采用实验方法是再好不过了。然而假若无法掌控现象的发生,实验方法就无法发挥它的效力。例如,“9·11”恐怖袭击事件是无法通过实验再现的,因此实验方法无法对此进行检验。

另一方面,历史方法无须把握前后关系,但是该方法不能应用于当前的现象。历史方法将研究焦点聚集在过去的事件上,在不可能采访到当事人的前提下,该方法关注的是如何灵活应用历史资料。

如前文所述,统计学的实地调查不适用于解决“怎样”“为什么”等疑问。不过,该方法能解开“是谁”“是什么”“在哪里”等问题,并能回答“什么程度”之类的数量问题。确实,在UFO事件中,要实地调查、甄别预言失灵后信徒仍继续热衷于传教活动的原因,还是比较困难的。首先我们不知道在问卷调查中能否提供合适的选项供信徒选择,就算提供了选项,他们恐怕也不会选择“为了保持内心平静”这一理由。而且,信徒本人未必察觉到自己有这样的心理倾向。

当我们从案例研究中提炼出假说,需要确认该假说能否普遍推广应用,我们需要统计研究的力量。反过来说,为了解释统计研究的结果,我们需要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