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首服(3)

服饰小百科

皮弁

◎皮弁

皮弁是古代贵族的首服之一,为天子及诸侯所戴之冠,属于礼冠,是次于冕冠的另一种比较尊贵的冠。皮弁一般是用白鹿皮缝制而成,《仪礼·士冠礼》郑玄注:“皮弁者以白皮为冠。”其制作方法是将鹿皮分成几块,尖窄的一头朝上,宽的一头朝下,缝合处缀有许多五彩的玉石,称为“綦”。整个皮弁的形状就像一个翻倒的杯子,与后世的瓜皮帽相类似。

皮弁是最早的朝服,在周代时,便是君臣百官议政之服。《周礼·春官·司服》载:“视朝,则皮弁服。”春秋时期,皮弁又为武冠,一般为大将佩戴,如《左传》中的楚国将领子玉就曾戴此冠。

据记载,汉代时的皮弁一般高四寸,长七寸,形状如覆杯。除了平常的戴用外,皮弁也可以作为天子的朝服,常常用于帝王郊天、巡牲、视朝、射礼等大的典礼。

皮弁作为礼冠的一种,不仅天子可以戴用,而且士以上的男子觐见君王时也可以用。不同的是,它的戴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一般是按照皮弁上的玉饰颜色和数量区分佩戴者的品级的,天子用五彩玉;侯、伯、子、男用三彩玉;卿大夫用二彩玉;士一级则不用玉饰。同时,在玉饰的数量上也各有不同,以显尊卑。

从春秋战国前一直到明代时期,皮弁的制式基本没有大的改变,明代后废除。

南邻[1]

〔唐〕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2]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3]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注释

[1]南邻: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时的邻居,即“锦里先生”。

[2]阶除:台阶和庭院。

[3]野航:野渡的小船。

服饰小百科

东坡巾

◎东坡巾

东坡巾,又名“乌角巾”,以乌纱为材料,形状为四面体,如四面墙体,有里外两层,外层较里层稍微低矮一些,前后左右各折一角,前面开口,下成尖角,正对眉心。相传此巾为宋代苏东坡所戴,故名东坡巾。东坡巾在宋代文人雅士或隐逸的野老中十分受欢迎,官吏、差役也使用。《苏东坡全集》中就有“父老争看乌角巾”之句,足见此巾的流行。东坡巾兴起于宋代,在元明时期依然流行,至清代废止。

实际上,东坡巾乃是狱巾。当时,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入狱,由于在狱中无帽可戴,苏东坡便自己设计了一款冠饰来戴,即东坡巾。

清代名家褚人获在《坚瓠集》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明代诗人胡可泉在苏州任郡守的时候,一次与友人登虎丘山,看见了三个戴角巾的人,往来自如。胡可泉便召他们上前询问,原来三人是新进的秀才。可泉便问道:“你们可知道尔等所戴者为何冠?”回答说:“东坡巾。”可泉又问道:“你们既然知道这是东坡巾,那么你们知道苏东坡因何戴用此巾吗?”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能作答。朋友赶紧在一旁解释,让这三人先散去了。但是朋友自己也不明白,就问胡可泉,请他解答。胡可泉说道:“这东坡巾啊,乃是昔日苏东坡因为连坐论罪,身在狱中所戴之首服。当时他身处狱中,常服不可戴,公服不可戴,只好自己制作了此巾来戴,后人于是就将其命名为东坡巾。”作者也在《坚瓠集》中感叹:今人只羡慕“东坡巾”的美名,却不知道它的含义,实在是可笑啊。

遥赠阎古古先辈

〔清〕李载

涪水[1]澜空剑影残,睢阳[2]日落马烽寒。

鞠躬讵肯[3]输诸葛,断指终期报贺兰。

笑我从军红抹额,怜君送客白衣冠[4]。

生平慷慨无人识,醉后高歌行路难。

注释

[1]涪水:水名,涪江。

[2]睢阳:地名,商丘。

[3]讵肯:岂肯。讵,副词,岂,难道。

[4]白衣冠:吊丧用的冠服。

服饰小百科

抹额

◎抹额

抹额,是指束在额上的巾,又称“额子”“额带”“抹子”“抹头”。抹额是由古代武士的束额巾发展而来的,一般以布帛或兽皮制作而成,形状为条状,戴时绕额一周。

抹额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在历代均有戴用的文字记载,只不过在形制上各有不同,既有系于脑后的,也有扎在额前的。

汉代时,抹额的主要作用还是保暖。《后汉书·舆服志》注,胡广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新唐书·娄师德传》载:“戴红抹额来应召。”

到了五代时期,抹额逐渐发展成了武士的首服。五代马缟在《中华古今注》卷上“军容抹额”条载:“昔禹王集诸侯于涂山之夕,……不备甲者以红绢抹其首额。禹王问之,对曰:‘此抹额,盖武士之首服。’”宋代时,这种额巾也叫“额子”。米芾在《画史》中说道:“唐人软裹,盖礼乐阙,则士习贱服,以不违俗为美。……其后方见用紫罗为无顶头巾,谓之额子。”抹额也曾作为武士的额饰,军士们将抹额扎在幞头或帽子之外,以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识。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载:“驾诣射殿射弓,垛子前列招箭班二十余人,皆长脚幞头,紫绣抹额。”

元代时,抹额亦有应用。俞琰《席上腐谈》载:“韩退之《元和圣德诗》云:‘以红绡帕首’。盖以红绡缚其头,即今之抹额也。”

到了明清时,抹额已十分盛行,成了男女普遍使用的额饰,当时的人们不论身份地位,均戴抹额,又称“齐眉”“眉勒”或“遮眉勒”。《明史·舆服志》载:“皇后冠服:永乐三年定制,……皂罗额子一,描金龙文,用珠二十一。”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亦可窥见抹额的受欢迎程度。贾宝玉平日的妆扮中必然少不了那额上的一抹红,当时的已婚妇女更是将抹额作为自己不可或缺的头饰。

此外,明清时的抹额还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形制:以黄金制成的,称为“金勒子”;以丝绳或纱罗制成的,称为“渔婆勒子”;以毛皮制成的,称为“貂覆额”“卧兔儿”或“暖额”;在勒子上镶嵌珍珠的,称为“攒珠勒子”。而明清女性们所戴的抹额,主要还是以装饰为主要目的,不仅造型多,而且制作精美,绣金缀珠,裹在额前发下,十分艳丽照人。

抹额

笑我从军红抹额,怜君送客白衣冠。

生平慷慨无人识,醉后高歌行路难。

——〔清〕李载

用韵答廖梅南二守·其二

〔明〕区越

江流随去住,山寺减逢迎。

浅绿空寻柳,轻黄未点莺。

玄端春有服,忠静糸无缨[1]。

久欲从吾好,宁妨俗事萦[2]。

注释

[1]缨:系冠的带子。

[2]萦:缠绕,绕。

服饰小百科

忠静冠

◎忠静冠

忠静冠即古玄冠,其中的“静”也当作“靖”,又称“忠靖巾”,含“进取尽忠,退思补过”之意,是明代官员退朝闲居时所戴的一种帽子,与忠静服一同穿戴。

其冠以铁丝为框架,以乌纱、乌绒包裹在表面。冠的后面竖立有两个形状像小山峰一样的翅(当时称“山”),冠顶的形状呈方形,中间微微凸起三梁,前面部分装饰有冠梁,各压以金线,边以金缘之。三品以上,冠用金线缘边,四品以下去金,边以浅色丝线缘之。同时,根据官职的品级不同,冠前的梁数也各不相同。

除了冠饰上的等级分明,忠静冠的佩戴人群也有着严格的规定。明世宗时,还出台了相关条文,规定了允许穿戴忠静冠服的官员范围:“忠静冠服宜令按图制造,在京准许七品以上官及八品以下翰林院、国子监、行人司,在外许方面官及各府堂官、州县正官、儒学教官穿着,武官止都督以上许服,其余不许一概滥服。”由此可见,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穿戴忠静冠服。

馆中新蝉

〔宋〕钱惟演

冉冉光风泛紫兰,新声含怨日将残。

自怜伴雀成团扇,谁许迎秋集武冠。

委蜕亭皋随木叶,飞緌[1]云表拂仙盘。

青葱玉树连金爵,不觉醯鸡[2]竞羽翰。

注释

[1]緌(ruí):蝉腹下的针喙。

[2]醯(xī)鸡:一种昆虫,蠓。古人认为蠓是酒醋上的白霉变成,因而称“醯鸡”。《列子·天瑞》:“醯鸡生乎酒。”

服饰小百科

武冠

◎武冠

武冠,顾名思义即武将所戴之冠。《晋公卿礼秩》曰:“大司马、将军、尉、骠骑、车骑、卫军、诸大将军开府从公者,著武冠,平上帻。”但武冠并不是一种冠,而是一类冠的统称。因此,“武弁大冠”“大冠”“建冠”“笼巾”“笼冠”“惠文冠”“繁冠”等都属于武冠。《晋书·舆服志》载:“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冠,一名建冠,一名笼冠,即古之惠文冠。或曰赵惠文王所造,因以为名。亦云,惠者,蟪也,其冠文轻细如蝉翼,故名惠文。或云,齐人见千岁涸泽之神,名曰庆忌,冠大冠,乘小车,好疾驰,因象其冠而服焉。”

戏为诗

〔南北朝〕褚緭

帽上著笼冠,袴上著朱衣[1]。

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

注释

[1]朱衣:官员的服饰,为红色袍裙。

服饰小百科

笼冠

◎笼冠

笼冠,产生于汉代,是汉代武冠的一种延续形式,它的形制为平顶,两边有耳垂下,在冠帻上面加以笼巾,戴用时罩在冠帻之外,下面再用丝带系束。因其通常以黑漆纱制成,故又称“漆纱笼冠”。

魏晋南北朝时,笼冠成为流行的主要冠饰,男女皆用。尤其以武官戴用为主,形制也和武冠相似。此时的人们一般会将笼冠戴在一种流行的小冠之上。这种小冠是自汉代以来流行的巾帻,但经过前代的改良,到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变成后部高、中呈平行的“平上帻”,其体积也缩小至顶,而且可上下兼用,南北通行。人们将笼巾罩于小冠之上,即成“笼冠”。

隋代的笼冠外廓上下平齐,左右为略带外展的弧线,接近长方形。多用于左右使臣及将军武官。

到了唐代,笼冠在外廓上呈梯形,且在造型上吸收了进贤冠的特点,冠上的装饰也向通天冠、梁冠靠拢,后逐渐演变为笼巾。

笼冠在宋明两代改称“笼巾”,以金属作骨架,顶部呈方形。同时,依据官员的品级高下不同,笼巾下装饰有不同的饰物。例如,地位极高者,冠前一般装饰有金制的蝉形饰物,左侧附以貂尾(或雉尾),称为“貂蝉笼巾”。

送太常萧博士[1]弃官归养赴东都

〔唐〕刘禹锡

时元兄[2]罢相为少师,仲兄[3]为郎官,并分司洛邑。

兄弟尽鸳鸾,归心切问安。

贪荣五采服,遂挂两梁冠。

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

从今别君后,长向德星[4]看。

注释

[1]萧博士:指萧俶。

[2]元兄:指萧俛。

[3]仲兄:指萧杰。

[4]德星:古代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常出于有道之国。常用来喻指贤士。

服饰小百科

梁冠

◎梁冠

梁冠,是古代汉族冠饰之一,是一种顶部缀有直梁的礼冠。梁冠最初是由汉代的进贤冠演变而来的,原为古代帝王大臣所用的冠帽,后历代沿用,明代时改称“梁冠”。其实,梁冠亦是一种统称,通天冠、进贤冠、高山冠、远游冠等都属于梁冠。

梁冠的形状呈方形,前低后高,后倾,有围片,前开后合,用缁布做成。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经费上》中记载:“巾帽局成造梁冠等件,合用麻布等料。”梁冠的“梁”,指的是冠上的竖脊,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而且还可以用梁的数量多寡来区别官位等级。

古代博士和某些高级文官都好戴梁冠,因而明代的冠服制度中就对不同等级官员的朝服穿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明会典》卷六十一载:“洪武二十六年定,文武官朝服、梁冠。赤罗衣,白纱中单……一品至九品,俱以冠上梁数分等第。”还具体规定了:公冠八梁,侯冠七梁,伯冠七梁,一品冠七梁,二品冠六梁,三品冠五梁,四品冠四梁,五品冠三梁,六品七品冠二梁,八品九品冠一梁。

到了清代,梁冠便不再被戴用而消失。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1],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2]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3]是长安。

注释

[1]食犹寒:寒食节需禁食三日,小寒食为寒食节的次日,仍然在停炊期内,故称“食犹寒”。

[2]娟娟:美好的样子。

[3]直北:正北方。

服饰小百科

鹖冠

◎鹖冠

鹖冠,也称“鹖尾冠”,是用鹖羽作装饰的冠。鹖是一种凶猛好斗的鸟,如果两鸟争斗,必然要战斗到一方死去,另一方才会罢休。鹖冠在古代被作为武冠的一种形式,为武士所戴。鹖冠以漆纱制成,形似簸箕,左右两侧装饰有鹖尾,赵武灵王曾用它表彰作战勇猛的武士,以示其英勇善战。《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鹖冠,沙縠单衣。”

此外,鹖冠不仅仅是武士所戴之冠,妇女也戴双尾鹖冠。《周书·高丽传》:“其有官品者,又插二鸟羽于其上以显异之。”《北史·高丽传》:“人皆头著折风,形如弁。”

鹖冠的形制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的时候,后经过历代的沿袭,一直到唐代时仍然有戴鹖冠者,但在唐代以后,这种形制的冠便逐渐消失了。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隐士名叫鹖冠子,常年隐居深山,以鹖羽为冠,因以为号。因此,在古时候,鹖冠还是隐者之冠。

和王璠侍御酬友人赠白角冠

〔唐〕鲍溶

芙蓉寒艳镂冰姿[1],天朗灯深拔豸时。

好见吹笙伊洛[2]上,紫烟丹凤亦相随。

注释

[1]冰姿:淡雅的姿态。

[2]伊洛:亦作“伊雒”。伊水与洛水。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伊洛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