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在经济理论与学术的高地对美国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韦森

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20年,注定要载入不断向前延伸着的当代世界历史。这一年,有两大事件相继发生并在继续向前动态发展。第一,自2008年起,当今世界的两个经济大国——美国与中国(两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世界经济总量的40%)在贸易、外交、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继续交恶(但中美两国在2018年互相大幅度加征了贸易关税后两国贸易实际上仍在增长),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新的冷战格局。第二,新型冠状病毒从2020年初出现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对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超过两亿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由此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436万。更为要命的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还在世界各地不断传播和变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以至于世界各国能否在未来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还是人类将与之永远共存,在目前看来还是个未知数。实际上,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范围的大流行,已经在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政府管理社会的手段及形式,并对各国的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除了世界范围内的这两大事件外,2020年又是美国的大选年。靠Twitter治国的共和党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决年迈的民主党人约瑟夫·拜登的波谲云诡的总统大选,不仅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动荡,实际上也对中国社会乃至全球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和冲击。

就在中美贸易冲突、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和肆虐,以及美国大选这三件影响当今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叠加在一起的2020年,一位现在浙江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中国青年经济学人李井奎教授,却有幸进入哈佛大学访学一年,在波士顿这个神圣的学术殿堂和理论思考的高地上,静静地观察和思考这三大动态事件的演变和发展,写出了两本经济学观察和随笔集:一本是不久前已经出版的《大侦探经济学》,一本则是目前这本《在哈佛看美国》。

我和井奎教授相识、相知已经十几年了。记得我们最早在杭州见面时,井奎还在浙江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近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看到他毕业执教后在经济学研究和写作方面突飞猛进、硕果累累,我由衷地替他感到高兴,乃至为之赞叹。尤其是最近几年,井奎教授矢志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文集》(共11卷)的翻译巨事,其学术愿力和理论贡献,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作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个老兵,我个人更喜见并热切地期盼着包括李井奎教授在内的中国新一代经济学人的成长和崛起,并期望他们能为未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乃至经济学的理论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故他这本《在哈佛看美国》即将出版,盛情邀请我写序,自感是十分当为和荣幸之事。但是唯一感到抱歉的是,由于近年来穷忙不已,文债堆积如山,答应为井奎教授的这本新书写此短序,竟然蹉跎了数月之久,一拖再拖,直到近日,才能交付。

回到井奎教授的这本经济学随笔集上来,我觉得应该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三件巨事交缠在一起且互相影响的2020年,身在波士顿的井奎教授并没有对中美贸易战以及双方意识形态的冲突给予较多的关注,而是根据自己的亲历和细心观察,论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美国的冲击及其后造成的社会危机,还有美国大选风云以及美国内部的种种社会问题。本书正文的第一句话就是:“美国病了。她变得敏感、多疑、偏狭”。这已为这本书点题了。

当今美国社会,无论从美国自身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还是在即时历史节点上而观,确实有病,且病得不轻。美国之病,既不是指自2020年第一季度起新型冠状病毒已感染了超过3700万的美国人口,且已有超过63万的美国人死于病毒感染,随之美国经济也遭受了1929—1933年的大萧条后最严重的增速下行;也不是指自2017年起,唐纳德·特朗普开始的“Twitter治国”,平均每天发十几条推文,扰得美国举国上下不得安宁——特朗普相信他在美国乃至世界推行自由市场经济的理念,且毫不掩饰地宣扬他的美国优先政策。美国之病,也主要不是内部的种族歧视,枪击案不时发生,毒品泛滥且屡禁不止,乃至堕胎案撕裂美国社会……美国之病,甚至主要并不在于美国2018—2019年金融风暴后经济的缓慢恢复性增长,而主要在于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导致的货币数字化,美国的社会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上的差距继续拉大。这自然导致了美国社会的撕裂,实际上也构成了特朗普政府与拜登政府不同经济政策的基础。当今美国社会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上的差距拉大,美国社会价值观和政府经济政策上的撕裂,也在美国两党的治国之策上反映出来。是对富人征税来弥补政府财政亏空,还是对公司减税来促进经济增长?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共和党和民主党政府对美国社会当下问题的应对之策。

美国社会的撕裂,集中在2020年的总统大选中反映出来。特朗普总统在败选月余后仍不肯认输,最后在2021年1月6日竟然发生了大批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冲击美国国会事件。这一事件导致5人死亡,多人受伤,以致后来200多人遭到起诉。大批追随特朗普的极端主义者暴力冲击美国国会的事件,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也说明了美国社会的撕裂和美国社会病的加深。还有一点可能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美国之病,还在于美国整个社会在最近几年似乎患上了多疑症。当下,美国和西方的自由世界好像突然感到了20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来自地球另一端的挑战,以致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乃至文化上,全面围堵和制裁中国,变成了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以及美国大多数主流社会人群的共识(这一点,井奎教授的这本书中所谈及的并不多)。

美国是病了,且在目前看来仍然病得不轻。这些病症,被身在哈佛大学访学一年的李井奎教授亲眼见证,用他优美的经济学写作的文笔捕捉和记录了下来,并用他缜密的理论思维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这使得这本《在哈佛看美国》,既有生动真实的现实描述,也有历史回顾和理论分析。

我这里要指出的是,如果在长时段的世界历史中反思美国社会的问题,也许我们就会发现,从1776年建国以来,美国似乎都在病中。尤其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无线电广播、电视、计算机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打开美国这个“自由社会”的任何电视、广播、报纸、新闻杂志乃至Facebook和Twitter,几乎都是播报发生在美国各地的游行、暴乱、暴力、凶杀、自杀、校园枪击、吸毒、偷渡、政府官员行政舞弊、政党和政客相互攻讦,乃至同一政党内部的勾结、分裂、谩骂之类的新闻。但是,建国200多年来,美国社会和美国经济就是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病症中不断成长的。尽管美国经历了1873—1896年的超长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大萧条、1973年石油危机后的经济滞胀,乃至2008年的金融风暴,但美国经济总是能够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并不断成长。即使在2020年,美国有超过3000万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数十万人死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美国经济在2020年第二季度也曾下降30%多,但一旦病毒传播稍微得到控制,美国经济就能迅速恢复,以至于在目前疫情尚未远去的情况下,预期美国经济在2021年会有超过6%的恢复性增长,失业率也已经迅速降到6%以下。在一个人均GDP超过6.5万美元的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增速仍能达到6%以上,且多年年平均GDP增速能在3%上下,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制度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美国在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创新和金融体系运作等多方面,仍然引领全球,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超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美国经济虽然出现了下行,但美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居民储蓄和消费不降反增(这当然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美联储大规模地印钞和美国财政部在救济美国家庭方面拼命发钱);美国的证券市场在疫情开始时稍有下滑,但随后高歌猛进、一路上扬;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房价猛涨,这又导致美国家庭的财富持续增加。这一切又是怎么发生的?其制度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才是经济学家们所应思考和研究的。

建国200多年来,美国社会几乎无时不在各种病中,这是事实,也毋庸置疑。但是今天看来,各种各样的美国病,并不是不治之症,许多病症也似乎并不比2020年突然暴发和流行起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更难应付。美国之病有治,这还要归功于美国开国元勋和立国先贤们在美国建国之初就设计好了一个能应付各种社会病的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如果你读过美国政治理论家拉塞尔·柯克(Russell Kirk)的《美国制度的根基》(The Root of American Order,通行的中译名为《美国秩序的根基》,这本书的中译书名可能存在歧义,因为译者可能没有意识到“order”在英文原文中有“制度”的意思),你就会了解美国建国时期的制度设计的核心,首先就是任何人都不在法律之外和宪法之上,任何人的权力都不是至高无上的和无可制约的。这种立国制度的优点,实际上包含着种种社会问题的制度纠错机制。反映在2020年的美国大选中,尽管第45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执拗、倔强、好强、任性、行事乖张、独断专行,且从不服输,以至于大选后月余都不肯承认败选,但到最后,在美国立国先贤们所设计并沿用200多年的选举制度面前,他还是不得不把总统位置移交给了约瑟夫·拜登。美国200多年的建国历史,以及美国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清楚地告诉世人一个浅显的道理:像美国这样一个现代大国,如果没有制度根基层面的权力和公共决策的纠错和制衡机制,那是行不通的。

当下,美国社会仍有多种病症。这不仅仅是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蔓延,每天的确诊人数超过10万,美国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在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而疲于应对,而且美国社会也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之病。实际上,病态的美国社会悄然发生着制度改变。但是,当今美国经济仍然在种种社会问题中成长,且在许多方面领先并引领世界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世界经济和历史的大变局中,认真反思当下美国社会的问题,从而认清能真正促使人类社会经济增长和增进人类福祉的制度到底是怎样的,这才是经济学家乃至全社会所应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是为序。

2021年8月18日

于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