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舞蹈通史(明·清卷)
- 王克芬
- 2029字
- 2022-03-22 15:40:11
概况
元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曾称雄于世,由蒙古贵族统治的元王朝。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建立了明王朝(公元1368—1644年),废除了元朝实行的民族歧视压迫政策,从而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改变了元朝统治集团在中原地区强制实行的落后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较强盛时期。
明朝初年,政府采取了许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生产技术提高,农业增产,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到了明代中叶以后,在封建社会的母体中,逐渐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为了适应繁荣的都市生活需要,满足城镇人民的娱乐欣赏要求,戏曲因而得到很大的发展。公元13世纪兴起的戏曲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段,便于倾吐人民的心声,艺术地表达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意愿。明代的戏曲,在前代戏曲艺术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明代的戏曲包括传奇和杂剧两种形式。传奇是从宋元南曲戏文发展而来。杂剧是在金元杂剧的基础上衍化而来。这时,舞蹈艺术被吸收、融合在戏曲中,在城市很少独立表演。
明朝末年,政治极端腐败,土地高度集中在大官僚大地主手中,统治阶级对民族工商业进行疯狂的掠夺,激起人民强烈反抗,市民反矿监税监的斗争和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摇撼着腐朽的明王朝。
东北兴起的女真族(满族),建立了后金国,与明朝展开激烈的斗争。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城,明朝灭亡。接着,镇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清王朝建立。(公元1644—1911年)
清初,由于连年战乱,经济十分困难,到了雍正、乾隆时期(1723—1795年),纺织、陶瓷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金、锡、铁等矿藏的开采规模扩大,这时,经济繁荣,商业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统治的阻碍下,继续向前发展。
由于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人民中间出现了反封建,反专制,反抗民族压迫的民主思潮。这种思潮,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尤其是在戏曲、小说、民歌和民间歌舞中,表现得最为强烈。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压制这种思潮,巩固封建统治,便大力提倡礼学思想,使封建礼教进一步森严。科举以八股文取士,又大兴文字狱,残酷地迫害具有反抗思想的知识分子。这一切都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行为。而民间歌舞也就在这样的社会空气下,受到了各种摧残和压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
清代,是封建社会制度即将崩溃的前夕,是一个酝酿着巨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这种复杂的社会生活,决定了文学艺术所表现的内容。清代中晚期,京都的戏曲艺术家,吸收融合了多种地方戏,发展创造了被称为“国剧”的京剧。提高了用肢体语言传情达意的表现力,丰富和加强了戏曲艺术中的舞蹈性。各地的民间歌舞,为了便于表现当时复杂的社会生活,逐渐向戏曲转化发展,形成了风采各异的地方戏,加速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各民族都有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多姿多彩的民间舞蹈。这些传统舞蹈从远古传来,又将从今天流向永远的明天。它们与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产劳动、爱情与婚姻等生活紧密结合,深深地渗透在人民的生活中,广泛地撒播在人民的心田里。我们追根溯源,有些舞蹈竟可上溯千百年之久。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民间舞蹈,并没因社会的急骤变革而被历史的波涛所吞没。人民用自己的心灵、智慧和身体一代代传承发展至今。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的根脉,是民族的精神和灵魂。炎黄子孙,紧紧抓住中华民族的根脉,自觉地将各民族的传统舞蹈文化传承至今。从明、清遗存的文字记载、舞蹈文物,以及至今仍活在我们中间的“古代舞蹈的当代遗存”都向我们有力地证明:明、清两代,统治者虽是不同民族,但各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同样是在长长的传承链中,紧紧扣连的一段。
汉族民间舞蹈,自宋以后,其名称、舞蹈形式等几乎与今日民间流行的舞蹈差别不大,也有少数舞蹈有所变异或失传。更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如《龙舞》、《狮舞》、《秧歌》等,各地区的汉族人民创造了风格各异、表演形式不同、技术技巧有别的同名舞蹈。
少数民族的舞蹈,又是另一种不同情况。清朝政府多次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使疆土扩大,各民族之间的往来也逐渐增加。宫廷设置的,包括各民族乐舞的“四夷乐”和有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及舞蹈活动的文字记载,使我们能较清晰地看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社会结构、经济基础长时期中改变很少,加之当时交通不便,受外界影响小,因此,能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民族的舞蹈传统。所以,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与当时所记载的情况几乎完全一样或差别不大。
进入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时代舞蹈,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种呈现出某种不景气的现象。但也并非全面衰退。具体考察起来会发现:在宫廷、贵族伎乐舞蹈比较凋零的同时,民间舞蹈仍然顽强地生长、传承、发展;在中原汉族地区舞蹈活动比较沉寂之时,边疆地区各民族的舞蹈依然繁茂;在纯舞的创作、演出活动不景气的时候,戏曲中的舞蹈却迅速地成熟和发展起来。明、清时代的舞蹈,正处于这一历史性变革的进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