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现存清代楚辞学著作综录

以笔者访读所知,就现存清代楚辞学著作而言,国家图书馆的收藏是最为丰富的,其次是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湖南图书馆等。清代楚辞学著作主要以刻本、抄本和稿本形式流传,民国时期主要以石印本、铅印本为主,各种版本所收的篇目和文字乃至附录往往都有差异。因此,我们在调查版本情况的时候,尽可能地查阅不同版本甚至同一版本的不同藏本,以便多方面获取文献资料,亦有助于后人开展校勘和研究。为了使表格更加简省,便于查阅,暂且仅著录清代和清末民初出版的各版本。

据初步统计,现存清代楚辞学著作有124种。其中,有97种著作有刻本传世,有13种著作仅以抄本的形式存在,有10种仅以稿本的形式存在。当然,这只是初步统计的数量,尤其是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庋藏总量都不是确切的数字。而且,这只是公共藏书的总量,还有无法估算的私人藏书。虽然这还不能算是十分确定的数字,但大体上我们已经摸清了自己的家底。这项工作必须要有人来做,而且这是任何个人无法真正完成的巨大工程。笔者到目前为止所录,不管是版本信息还是馆藏情况,定有讹误,以俟来人订正、补苴。

到目前为止,有一些传世的楚辞学著作藏本确实已经相当罕见。不用说如赵一清《离骚札记》、丁履恒《骚赋杂文》、姚应龙《离骚经注》、毛祥麟《楚辞校文》、陆增祥《楚辞疑异释证》、尚兆山《楚辞选注考》、郑知同《楚辞考辨》、刘光第《离骚拟议》等均只有稿本存世,即使是一些刻本和铅印本,也很可能已经成为孤本,如鲁笔《楚辞达》之光绪九年(1883)刻本,到目前为止仅见南京图书馆有一部藏本;高钟、丁繁滋《楚辞音韵》目前仅见嘉庆五年(1800)春晖阁刻本这一种版本,且仅见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又残缺不全;郑武《寄梦堂屈子离骚论文》目前仅见康熙三十四年(1695)寄梦堂刻本这一种版本,且目前仅见江西省吉安市图书馆有一部藏本。

在整个文献调研的过程中,笔者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收获:

首先,发现了十一种未曾著录于任何楚辞书目类文献的清代楚辞学著作。包括李光坡《离骚经注》、李光墺和李光型《楚辞说》、韩泰青《说骚》一卷、任兆麟《楚辞注》一卷、黄之纪《楚辞刊误》一卷、邓启南《离骚新冤》、吴懋清《天问测》一卷、田砚池《离骚管见》一卷、熊镜心《编定楚辞先路章句定本》一卷、谢叶辰《离骚经批点》、姚应龙《离骚经注》。

李光坡《离骚经注》,乾隆三十二年(1767)安溪李氏清白堂刻本。乾隆《安溪县志》、乾隆《泉州府志》、同治《重纂福建通志》著录。一直未见,通过这次文献调研发现武汉大学图书馆有一部藏本,是作为李光坡《皋轩文编》的附刊本。李光墺、李光型《楚辞说》(在《二李经说》中),康熙四十八年(1709)《二李经说六种》刻本,乾隆《泉州府志》、乾隆《安溪县志》著录,一直未见,通过这次文献调研发现北京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均有藏本。欣按:李光坡(1651-1723)是康熙名臣李光地四弟,李光墺、李光型是李光地的从弟。韩泰青《说骚》一卷,《贩书偶记》和《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著录,一直未见,通过这次文献调研发现其乾隆四十四年(1779)省能斋刻本,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均有藏本。任兆麟《楚辞注》一卷,同治《苏州府志》、光绪《吴江县续志》、《中国丛书综录》著录,一直未见,通过这次文献调研发现了两种版本,一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述记》三十二种映雪草堂刻本,南京图书馆藏;二是嘉庆十五年(1810)遂古堂刻《任氏述记三十四种》本,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辽宁大学图书馆均有藏。黄之纪《楚辞刊误》一卷,《贩书偶记》、《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著录,一直未见,通过这次文献调研发现其乾隆五十二年(1787)黄氏《编录堂集》刻本,云南大学图书馆有藏。嘉庆道光间人邓启南著有《离骚新冤》,道光九年(1829)成书,民国《海康县续志》著录,一直未见,通过这次文献调研发现1922年铅印本,中山大学图书馆有藏。吴懋清(1774-1844)《天问测》一卷,光绪《重修高州府志》、光绪《重修吴川县志》著录,一直未见,通过这次文献调研发现了南开大学图书馆所藏抄本。吴懋清另有《离骚测》一卷,光绪《重修高州府志》、光绪《重修吴川县志》著录,目前未见,很可能已经佚失。田砚池《离骚管见》一卷,《贩书偶记》著录,一直未见,通过这次文献调研发现其光绪二十四年(1898)梦鹧鸪楼刻本,山东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均有藏。熊镜心《编定楚辞先路章句定本》一卷是笔者在南京图书馆偶然看到的稿本。谢叶辰《离骚经批点》亦未见任何楚辞书目文献著录,因其被收录在《清代稿钞本》八编第三七四册中,才被笔者发现。

这些著作一直未能进入学人的视野,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有的著作隐藏在丛书、杂著或文集之中,或是附刊,或是合刊,为检索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故而一直未被发现。比如李光墺和李光型的《楚辞说》是作为《二李经说》六种之一合刊于其书中,任兆麟《楚辞注》是《任氏述记三十四种》之一,黄之纪《楚辞刊误》一卷是编在黄氏《编录堂集》中付梓的,韩泰青《说骚》一卷是其所著《说经》二十六的附刻本。第二,有的著作传世之藏本数量极少。如邓启南《离骚新冤》,现仅见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1册;或只有稿本或抄本存世的,如吴懋清《天问测》一卷,目前仅见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抄本2册;熊镜心《编定楚辞先路章句定本》一卷,目前仅见南京图书馆藏稿本1部;谢叶辰《离骚经批点》不分卷,目前仅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钞本1部;姚应龙《离骚经注》,目前仅见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稿本1部。

其次,找到了两部之前在国内未曾发现的清代楚辞学著作。第一部是方人杰的《庄骚读本》,楚辞学界一直认为此书仅在日本有藏本。笔者通过检索和调研,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和烟台图书馆都检索到了藏本存在。笔者寓目的国家图书馆藏3册本和上海图书馆的三种藏本(2册本、3册本、4册本各一部),均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世春堂刊本。另外,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4册本一部和烟台图书馆藏2册本一部,检索目录显示的版本信息也都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世春堂刊本。第二部是陈大文的《楚辞串解》,刻于光绪十八年(1892),时代距今不算很远。然而,到目前为止,楚辞学界认为此书只有日本大阪大学有藏。而且,据周建忠《大阪大学藏“楚辞百种”考论——关于西村时彦·读骚庐·怀德堂》一文可知,此书之日本藏本“仅有线装书的20页”(2)。笔者最近在南京图书馆找到了一部藏本,它实际是作为陈大文《周易浅解》和《经义质疑》的合刊本。三书合刊凡四册,包括《周易浅解》三册和《经义质疑》《楚辞串解》合一册,《楚辞串解》部分只有小半册的篇幅。笔者数了一下,具体来说应该是线装书的18页,可见此书之日本藏本即西村时彦手抄本,未必是残本,很可能也是全本。

第三,找到了楚辞书目类文献未曾著录的七种清代佚名的楚辞著作,其中包括刻本四种和抄本三种。(1)上海图书馆藏佚名《楚辞一管》(存末一卷),清月窥斋刻本。(2)南京图书馆藏佚名《楚辞编》,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3)上海图书馆藏佚名《楚辞选》,清抄本。(4)上海图书馆藏佚名《楚辞偶钞》,清抄本。(5)吉林省社科院藏佚名《离骚叶韵》,清刻本。(6)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佚名《楚辞汇钞》,清刻本。(7)上海图书馆藏佚名《楚辞钞》,清抄本。

第四,找到了一些虽然在个别楚辞书目类文献中著录,但一直未能找到原书的著作。比如庞垲《楚辞注》一卷(又名《楚辞庞氏注》),此书《清史稿艺文志补编》《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饶宗颐《楚辞书录》:“《楚辞注》一卷,清任邱庞恺霁公撰。恺,康熙己未翰林检讨,终建宁知府,著《丛碧山房集》。钞(前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藏)。”(3)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楚辞注》一卷,清庞恺撰。恺字霁公,清任邱人。康熙己未翰林检讨,终建宁知府。著有《丛碧山房集》。内容未详。板本:钞本。前《北平人文科学研究所目》。”(4)但此书一直未见,到底是存是佚,未有定论。此次调研,笔者终于在天津图书馆找到了此书,所存此本系民国间东方图书馆钞本。按:饶宗颐《楚辞书录》把“庞垲”误作“庞恺”,姜亮夫先生于1961年出版的《楚辞书目五种》和崔富章先生于1993年出版的《楚辞书目五种续编》仍其误,至2002年出版的《姜亮夫全集》本《楚辞书目五种》始改为“庞垲”。

又如,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著录了清人“顾大中”的著作:“《楚辞钞》三卷,清顾大中撰。大中,字□□,华亭人。板本:清顺治庚子三月刊《鹤巢考正诗原全书》本。”(5)笔者很早即关注此人此书,但一直未能找到。笔者此次调研,查考资料证实姜亮夫先生记载有误,此人实际上名为“顾大申”,本名镛,字震雉,号见山,松江府华亭县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而且,此书并不是三卷,而是五卷:首顾大申《楚词序》,卷一屈原《离骚》《九歌》《天问》,卷二屈原《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卷三宋玉《九辩》、《招魂》、阙疑《大招》,卷四阙疑《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卷五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笔者在国家图书馆和吉林大学图书馆找到了此书的顺治刊本,是在顾大申所撰《诗原》二集之中。

再如,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1961年版)著录了清人“张通绪”的著作:“《屈子文选》二卷,清张通绪撰。通绪,字寻源,溧水人。板本:清嘉庆十六年辛未人境轩自刊《文选十三种》本。”(6)此本笔者一直未能找到。此次调研经查考资料,证实姜亮夫先生记载有误,此人实际上名为“张道绪”,而非“张通绪”。2000年王绍曾主编《清史稿艺文志拾遗》仍其误,作“张通绪”。直至2002年出版的《姜亮夫全集》中的《楚辞书目五种》始改为“张道绪”。按:此书应名为《屈子选》,首《史记·屈原列传》,次《目次》,所选作品依次为《离骚》《九歌》《天问》《卜居》《渔父》《招隐士》。

时至今日,存世的清代楚辞学著作虽有一百二十余种,但传本已不算多,许多晚清民国的刻本、石印本和铅印本竟然也非常稀见,有一些著作甚至在国内已经找不到藏本,而只能靠到境外访求才能得以寓目。以上笔者所进行的文献考录的工作,尽管也许只是涓滴之水。但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可利用和检索的文献源源不断的出现,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对此进行补苴和订误。这是一项细水长流的事业,也是每一位楚辞研究者责无旁贷的工作。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