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捷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精髓。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文化的竞争。因为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信,提升国家形象,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巨大正能量。西方的几个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强国发展的历史,如后起的美国,老牌的英国、法国和德国,都证明了这一点。正因为这样,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渊流长,博大精深。在这里,我们着重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捍卫民族尊严,争取民族独立,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创造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便足以让世界倾慕,让今天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阳光下的人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而说到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想到,它最灿烂耀眼的那束光芒,当属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1936年进行的那场历时一年半,长驱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翻越十八座山脉,渡过二十四条汹涌河流,先后占领六十二座城镇的长征,和由此创造的长征精神。长征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人民军队虽然满身创伤,仅偏居西北一隅,但因其经历了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对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已成竹在胸,信心百倍。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的一次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上说:“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正是从精神文化的层面揭示红军长征将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后来的事实证明,长征精神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无疑是历史赋予它的一件战无不胜的法宝,今后将从胜利走向胜利。
是的,红军长征太伟大了,太神奇了!红军将士在数不胜数的艰难困苦中,在无数次挑战生命极限的垂死搏斗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那种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既为自己创立了不朽的光荣,又为人类书写了远胜于神话的奇迹。而这,也正是它的魅力之所在,它深藏的奥秘也是吸引无数学者和作家纷纷走近它的原因之所在。其实,不光是学者和作家,就连当年还在那条路上走着的人,也曾想到要把自己经历的这些苦难和创造的奇迹写出来。都知道解放后曾出任国务院文化部长的黄镇同志,在长征路上,曾走一路画一路漫画;许多年后担任党的副主席的陈云同志,当队伍走在半途,就萌生了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激情,后来他利用在白区从事地下斗争的东躲西藏,以一个随队医生的口吻,写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部文学作品《随军西行录》。至于听说长征胜利,漂洋过海,穿过国民党的一道道封锁线,从世界各地慕名赶到延安来采访和探秘的外国记者,就更多了。最著名的要数埃德加·斯诺,他当年写作的《西行漫记》,曾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轰动。还有一个外国人,本身就是奇迹,他是瑞士传教士沙勃特,从贵州跟随红二方面军长征十八个月,与我父亲贺龙和姨父萧克感情甚深,还亲手为襁褓中的我织过毛衣。在他离开红军队伍回国后,心绪浩茫,迅速写出了回忆录《神灵之手》,比斯诺的《西行漫记》还早一年。到今天,描述红军长征的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仅摆在我书架上的书籍就不下百余种。
我看到和接触过的反映红军长征的作品,有纵览全貌的煌煌巨著,也有细部探微的精短之作;有长篇小说、长篇纪实文学、长篇电视连续剧、长篇政论和专题片,也有电影、戏剧、美术、音乐等其他文学艺术门类;有写一个方面军、一支部队的历程,也有个人回忆录。其中不乏有历史担当、有强烈的精神信仰追求,又尝试以新的角度和方法进入的好作品。但是,被美国著名历史作家索尔兹伯里定义为“闻所未闻”的红军长征,是一座堪与古今中外任何一段历史相媲美的精神文化富矿,它巅连纵横,深不可测,我们对它的开掘和提炼远未穷尽,即使已经开采和提炼的历史与文学作品,也还未达到世人期望的高度。至于作品的表现方式,也无非纪实和文学虚构两种。
大概与我的经历和情感有关吧,读这些书,看这方面的影视作品,实话说,我在受到不同程度震撼的同时,也有小小的遗憾,即感到纪实类作品往往拘泥于史实,都板着一副肃穆的面孔,使人阅读和观看的兴趣大打折扣,而小说、戏剧和影视类作品又亦真亦幻,意兴飞扬,难以满足我们追寻历史真相的愿望。有时我想,当我们对长征的历史和精神进行深度思考的时候,有没有可能把史实与文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给读者以踏实的历史感,一方面又不失阅读和观看的愉悦?或者,干脆直说吧,在长征胜利近八十年的今天,我们能否在总结和吸收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到新的突破口,让我们的作品以更别致的表现方式,更丰富的文化含量,给读者以新的惊喜?
在我对长征作品的新期待中,看到周承水先生的来信和他创作的《长征演义》,不禁眼睛一亮。周先生的信和他这部书是通过出版社转我的,他在信中说:“我平生爱读中国文史典籍,而对中共党史,特别是红军长征的历史情有独钟。1980年以来,我先后收集到红军长征的各种书籍达100多种。我觉得……这些作品,虽然从不同角度宣传了长征精神,歌颂了红军将士艰苦卓绝的斗争,但全景式地叙述国共两党、两军的战斗乃至两党两军内部斗争的作品,似乎少见。此外,我觉得长征历史是一个常读常新的课题,在新形势下,长征精神应该发扬光大,艺术再现形式应有创新,让更多的国民了解长征历史,传承长征精神,让长征这一红色基因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鉴于此,我大胆地借鉴了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这一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笔耕六年,完成了近百万字的《长征演义》。”
实话说,看到这段敞开心扉的文字,我被他的诚挚打动了。
我赞赏周先生的创作态度。在这部全景式反映红军长征的纪实小说中,他放下作家们通常端着的创作严肃文学的高傲架子,以群众喜闻乐见为前提,采用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创作手法,把轰轰烈烈的红军长征纳入通俗易懂的侃侃而谈之中,首先给人一种如今文学作品已经非常罕见的亲切感。有很长一段时间,章回体小说因其结构的古老和单纯、叙事手法的不断重复而被作家们摒弃,觉得那是给贩夫走卒、平头百姓看的,不上档次。问题是,贩夫走卒和平头百姓,恰恰是我们这个国家占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他们的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捉摸作家们隐藏在繁复结构与文字中的深刻思想。而我们的许多作家正因为忽视这个群体,一门心思往深里走,结果导致与人民大众的距离越拉越大。回到久违的章回体,作者的姿态看似放低了,但在心理上却与读者走得更近了,这不能不说是周承水先生与时俱进的高明之处。实际上,找到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不论这种方式是古老的还是新鲜的,都应该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既需要精英文化,也需要大众文化;既需要雅文化,也需要俗文化。而反映红军长征的作品饱含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财富,本来就被许许多多的平民百姓和贩夫走卒津津乐道,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与他们共享呢?
其次,我感到,章回体小说条分缕析,删繁就简,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发生的故事,既可单独成篇,又能连续分解,还能从点到面交叉叙述,相互照应,也比较适合表现红军长征这样一个背景错综复杂、人物盘根错节、党内外斗争异常激烈的重大历史事件。具体到《长征演义》,在我阅读过的有关长征的作品中,我觉得作者另辟蹊径,确实在进行一次大胆的文本尝试。与以往的长征文学相比,说它出其不意,推陈出新,应该不是什么溢美之辞。我重点读了有关红二方面军的相关章节,发现它无论在气势上还是意境上,抑或在人物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的刻画上,都充分发挥了章回体小说的优势,把许多我所熟悉的事件和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比如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在木黄会师后,为把围困中央红军的十几万国民党大军吸引过来,从四川酉阳的南腰界一直插到湘西的永顺和大庸。当红二、六军团到达永顺县城时,担任军团长的我父亲贺龙在十万坪选好一条峡谷作为战场,决定狠狠地教训一下率领敌军尾随而来的湘西王陈渠珍。作品写到我父亲诱敌深入、准备烧掉连接永顺县城南北两岸的那座花桥时,特意安排了一个他在靠近花桥河段钓鱼的细节,特别加深了我对这部章回体小说的深刻印象。作品写道:在我父亲摆开钓鱼的架势后,一边钓鱼,一边苦苦思索着该怎样把那座雕梁画栋的花桥烧掉,切断敌人的退路;待战斗胜利后,又该怎样帮助群众重建一座一模一样的桥。他当时想,重建这座桥需要多少大洋?军中是否能凑齐?当地乡绅和百姓对此抱什么态度?是否能找到重新造桥的能工巧匠?……就这样,作品对战争形势、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丝丝入扣,写得惟妙惟肖。我不知道在十万坪战斗打响之前,我父亲是否真的到桥边钓过鱼,但我知道他确实喜欢钓鱼。读到这里,想到父亲在路过草地时,为给饿得嗷嗷直哭的我弄条鱼熬点鱼汤喝,曾亲自去噶曲河边把竿垂钓,我心里一热,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泪水。
《长征演义》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描写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北上。主要刻画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等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机智勇敢地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二是描写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主要刻画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为首的中共中央与张国焘分裂党、另立中央的行径斗争。三是描写国民党的党内斗争。主要刻画蒋介石嫡系部队与地方军阀势力的明争暗斗。四是描写国共两军战争。主要刻画红军与国民党军在战场上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几乎囊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所有重要历史事件,客观地揭示了蒋介石独裁政府在日寇侵略中国时,攘外必先安内,向自己的同胞举起屠刀的倒行逆施,赞颂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卓越功勋。在一百个章回的篇幅中,作者精心编织,大开大合,基本做到了繁简适宜,穿插巧妙,脉络清晰,前呼后应,人物丰满,语言流畅,显示了比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诗词才能,读来引人入胜。如果给这部书下个基本判断,我觉得是一部描写红军铁血长征的成功之作,一部复活历史人物、宣传长征精神的普及读本。
因报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而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三次接见的斯诺,当年曾预言:“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而读完《长征演义》,虽然不敢说它就是这样的一部“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但说它的每个章回、每个段落,都沐浴着长征那束最灿烂耀眼的光芒,我认为还是恰如其分的。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