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季羡林

探索思考

大学是什么?它是知识和思想的集聚地,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精神殿堂,是儒家著作《大学》中阐发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季羡林老先生不惜花费九年时间在大学潜心研学,他以散文式的文笔、议论文式的严谨告诉我们:“上一次大学”是多么必要而珍贵!

阅读批注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多少年来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曾一度得到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

一个是最好不要再上大学,“知识越多越反动”,我实在心有余悸。

一个是仍然要上,而且偏偏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

后一个想法最终占了上风,一直到现在。1

1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关于“要不要上大学”的假命题,作者曾经被两个答案左右。但最后,他用“仍然”“偏偏”等字眼明确了自己的态度,毫不含糊地提出了论点:大学还要上,知识还要学,而且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在写议论文时,关于论点的提出,一定要非常鲜明,切忌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我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而又偏偏要学现在这一套呢?没有什么堂皇的理由。我只不过觉得,我走过的这一条道路,对己,对人,都还有点好处而已。我搞的这一套东西,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像天书,似乎无补于国计民生。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先进国家,都有梵文、巴利文以及佛教经典的研究,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一套冷僻的东西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真似乎有某种联系。其中消息耐人寻味。

我们不是提出了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发扬爱国主义吗?这一套天书确实能同这两句口号挂上钩。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日本梵文研究的泰斗中村元博士在给我的散文集日译本《中国知识人の精神史》写的序中说到,中国的南亚研究原来是相当落后的。可是近几年来,突然出现了一批中年专家,写出了一些水平较高的作品,让日本学者有“攻其不备”之感。这是几句非常有意思的话。实际上,中国梵学学者同日本同行们的关系是十分友好的。我们一没有“攻”,二没有争,只是坐在冷板凳上辛苦耕耘。有了一点成绩,日本学者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觉得过去对中国南亚研究的评价过时了。我觉得,这里面既包含着“弘扬”,也包含着“发扬”。怎么能说,我们这一套无补于国计民生呢?2

2 形散神不散

看到这个词,你可能会疑惑,“形散神不散”不是散文的一大特点吗?其实,散文和议论文并非彻底对立的,它们完美融合的见证就是“散文式议论文”——既有散文的优美,又有议论文的严谨。本文即是一篇优秀的散文式议论文。以上这两段文字看似与论点关联性不强,但它们是对论点的补充说明,从侧面对论点做了强有力的支撑。

话说远了,还是回来谈我们的本题。

我的大学生活是比较长的:在中国念了4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又念了5年,才获得学位。我在上面所说的“这一套”就是在国外学到的。我在国内时,对“这一套”就有兴趣,但苦无机会。到了哥廷根大学,终于找到了机会,我简直如鱼得水,到现在已经坚持学习了将近六十年。3如果马克思不急于召唤我,我还要坚持学下去的。

3 事实论据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来证明“大学仍然要上”的论点。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真实可信,极具说服力。相反,光有论点或者空发议论都不容易令人信服。

如果想让我谈一谈在上大学期间我收获最大的是什么,那是并不困难的。在德国学习期间有两件事情是我毕生难忘的,这两件事都与我的博士论文有关联。4

4 证明式结构

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采用证明式结构,在下文用大量篇幅论述了“上大学的两大收获”,令人受益终生。证明式结构是议论文的构造方式之一,即先提出总论点,然后用一系列事实加以证明。议论文的构造方式还有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正反对比式结构、归纳式结构,等等。一般而言,议论文的每个命题都可按这几种结构形式进行构思,你平时不妨有针对性地练习“一个命题,多种构思”,开拓思路,拓展思维。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先谈一谈德国的与博士论文有关的制度。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并没有规定学习的年限。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无限期地学习下去。德国有一个词儿是别的国家没有的,这就是“永恒的大学生”。德国大学没有空洞的“毕业”这个概念。只有博士论文写成,口试通过,拿到博士学位,这才算是毕了业。

写博士论文也有一个形式上简单而实则极严格的过程,一切决定于教授。在德国大学里,学术问题是教授说了算。德国大学没有入学考试。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进入任何大学。德国学生往往是先入几个大学,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自己认为某个大学、某个教授,对自己最适合,于是才安定下来。

在一个大学,从某一位教授学习。先听教授的课,后参加他的研讨班,最后教授认为你“孺子可教”,才会给你一个博士论文题目。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搜集资料,写出论文提纲,经教授过目。论文写成的年限没有规定,至少也要三四年,长则漫无限制。拿到题目,十年八年写不出论文,也不是稀见的事。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于教授,院长、校长无权过问。5

5 形散神不散

以上三段都在介绍德国关于博士论文的制度:无年限限制的学习,得来不易的论文题目,漫漫无期的论文撰写……这些文字丰富了读者的认知经验,为更好地理解后文的“两个收获”做铺垫。

写论文,他们强调一个“新”字,没有新见解,就不必写文章。见解不论大小,唯新是图。论文题目不怕小,就怕不新。6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这样,学术才能“日日新”,才能有进步。否则满篇陈言,东抄西抄,饾饤拼凑,尽是冷饭,虽洋洋数十甚至数百万言,除了浪费纸张、浪费读者的精力以外,还能有什么效益呢?

6 论述

收获之一:在德国大学学习期间,作者感悟到写论文一定要“新”,要有独到的见解和新颖的视角,这样学术才能每日精进。很多年后的今天,季老的这个感悟,无论对莘莘学子,还是学术界人士,都启迪颇深。作者在大学期间学到的这个收获如此重要,如此难得,有力地论证了“大学仍然要上”的总论点。

我拿到博士论文题目的过程,基本上也是这样。我拿到了一个有关佛教混合梵语的题目,用了三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又到处搜寻有关图书,翻阅书籍和杂志,大约看了总有一百多种书刊。然后整理资料,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写出提纲,最后写成文章。

我个人心里琢磨:怎样才能向教授露一手儿呢?我觉得,那几千张卡片,虽然抄写时好像蜜蜂采蜜,极为辛苦;然而却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文采,或者无法表现文采。于是我想在论文一开始就写上一篇“导言”,这既能炫学,又能表现文采,真是一举两得的绝妙主意。我照此办理。费了很长的时间,写成一篇相当长的“导言”。我自我感觉良好,心里美滋滋的,认为教授一定会大为欣赏,说不定还会夸上几句哩。我先把“导言”送给教授看,回家做着美妙的梦。我等呀,等呀,终于等到教授要见我,我怀着走上领奖台的心情,见到了教授。然而却使我大吃一惊。教授在我的“导言”前画上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画上了一个后括号,笑着对我说:“这篇导言统统不要!你这里面全是华而不实的空话,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7对我来说,这真如晴天霹雳,打得我一时说不上话来。但是,经过自己的反思,我深深地感觉到,教授这一棍打得好,我毕生受用不尽。

7 引用论证

面对作者自我感觉良好的“导言”,教授非但没有称赞,反而不留情面地批评推翻了,只因里面毫无新意。在此处,作者直接引用教授的话,不仅具有权威性,说理也更加深刻、透彻。

第二件事情是,论文完成以后,口试接着通过,学位拿到了手。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8要知道,在三年以内,我从大学图书馆,甚至从柏林的普鲁士图书馆,借过大量的书籍和报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就感到十分烦腻。现在再在短期内,把这样多的书籍重新借上一遍,心里要多腻味就多腻味。然而老师的教导不能不遵行,只有硬着头皮,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一本一本地查,把论文中引用的大量出处重新核对一遍,不让它发生任何一点错误。

8 论述

收获之二:论文完成后,“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放过一丝一毫的错误。虽然作者当时对此颇为烦腻,但还是硬着头皮、耐着性子一一核对。这种“呆板”的工作,却成为作者一生受益的财富。这笔财富的拥有与“上了大学”密不可分。

后来我发现,德国学者写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在读校样的时候,都是用这种办法来一一仔细核对。一个研究室里的人,往往都参加看校样的工作。每人一份校样,也可以协议分工。他们是以集体的力量,来保证不出错误。这个法子看起来极笨,然而除此以外,还能有“聪明的”办法吗?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9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我想改几句中国古书上的话:德国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

9 举例论证

德国人是怎样精益求精的呢?作者用实例加以论证。读校样时,整个研究室的人一起参与。如此认真核校过的书错误很少,甚至一个错误没有,可谓举世闻名。

反观我们中国的学术界,情况则颇有不同。10在这里有几种情况。中国学者博闻强记,世所艳称。背诵的本领更令人吃惊。过去有人能背诵四书五经,据说还能倒背。写文章时,用不着去查书,顺手写出,即成文章。但是记忆力会时不时出点问题的。中国近代一些大学者的著作,若加以细致核对,也往往有引书出错的情况。这是出上乘的错。等而下之,作者往往图省事,抄别人的文章时,也不去核对,于是写出的文章经不起核对。这是责任心不强,学术良心不够的表现。还有更坏的就是胡抄一气。只要书籍文章能够印出,哪管它什么读者!名利到手,一切不顾。我国的书评工作又远远跟不上。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往往“为贤者讳”,怕得罪人,一声不吭。在我们当前的学术界,这种情况能说是稀少吗?我希望我们的学术界能痛改这种极端恶劣的作风。

10 对比论证

在论证完“上大学的第二个收获”——德国学术界精益求精后,作者用“我们中国的学术界”加以对比论证。即使是一些大学者的著作中也有若干差错,更有甚者,著书立说只为名利,毫不严谨,错误百出。通过本段与上段的正反对比,使论证更加深刻,更加周密。

我上了9年大学,在德国学习时,我自己认为收获最大的就是以上两点。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卑之无甚高论。我不去争辩。我现在年届耄耋,如果年轻的学人不弃老朽,问我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讲,我就讲这两点。11

11 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九年的大学生涯是季羡林先生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期间,他收获了两个最重要的感悟。假若再给他选择的权利,他仍然要上大学,而且还学习“这一套”。即使年届八十,大学时学到的感悟仍然历久弥新,值得传承。这样的结尾张弛有度,很好地总结了全文。

阅读赏析

季羡林先生被世人称颂为“国学大师”,但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头衔。在他所著的《病榻杂记》一书中,他诚恳地请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顶桂冠,还给他一个“自由自在身”。即使如此,季羡林先生严谨治学的作风,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还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喜欢读书、认真做学问的人们。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写于1991年5月,春末夏初的日子温暖舒适,80岁的季老在书桌前回忆往事,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深入浅出地论证了上大学的重要性。“求新求变”“精益求精”是他大学里的两大收获,令他毕生受益不尽。这两大收获也正是他想分享给年轻人的两大智慧。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上还是不上?怎么去上?这是季老苦苦思索过的问题。作为后辈的我们,其实也不妨问问自己,“假若我再上一次小学”“假若我有机会再去做XX事情”,我们是否会更好地把握机会?殊不知,人生没有重来路,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只要认真度过,不愧我心,就能像季老一样,回忆里尽是满满的收获、累累的硕果。

阅读延伸

1.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2.散文式议论文是中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撒手锏”。回忆一下,你还读过哪些优秀的散文式议论文?

3.针对作者分享的两大收获,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新见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