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看完了,看到了王阳明的语录。其中有一句,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敬照明,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未尝废照。
嗯,总之在我看了这么多书之后,以我个人的感觉,佛学文化就像数字零一样。任何事物或者人或者数字乘以零都会成为零。而这个零不简简单单的是一种空无的状态,而是一种类似于老子口中的无为的状态。又或者是更加深入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那种解释不出来的状态。
我佛学看不太懂,因为他大多数都是音译的。也没有什么现成的资料可以找到学习。所以也就是努力搜集到资料也没有深入研究到多少。也大概有那么点儿了解什么世间万物事情都是什么什么的相。他总是在引导人成为零,告诉人万物都是虚的。不必过于开心,也不必过于难过,不必过于执着和烦恼,痛苦,快乐。是在教向空或者零的概念。
而哲学,圣人之学,或者道学更像是数字一。任何数字,事物或者人,乘一,只会让他成为他自己。而一乘一的话,这个一就不仅仅是原来的一了。就更类似于到达了一种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
而王阳明的学问,他也用镜子来比喻。我觉得用一来比喻也很合适。老子说,混兮其若浊,兮其若海……
抱歉哈,后面那句话你们自己找。现在是5月26号昨天写到那儿的时候,莫名其妙一阵困意袭来,我感觉那都不能叫困,那属于是昏迷。
大概意思就是说,真正圣明的人,能够遇到万事万物还有人的时候,都能够像水一样的把各种污浊的事情沉淀下来,把各种狂躁的事情平定下来。
我个人感觉这样的话和一的特性更像,圣人不应该仅仅只是像镜子一样让他人看清自己,或者让自己看清自己,把自己提上一层更高的境界。
而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让他人看见自己,认识自己。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让他人成为自己。
这个成为自己的意思不是说更加沉迷于执念欲望之中。而是说让大多数人都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还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更容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像一对小情侣一直在吵架一样。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就很能明白为什么两个恋人一直在吵架很容易就能够看明白并从中调解。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很容易看清两个小情侣为什么不满意对方,为什么因为这件事情发生争执,而背后牵着他们的又是爱,不舍等等。然而当局者迷,意思就是我们很难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去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这个能力。如果这对吵架的小情侣变成了我们自己,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去苛求对方,他有什么地方让我们不满意?我们一直在争吵而很难去放下一些冲动脾气或者怎样的东西去放下这些。看本质,却跟他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切的需要。
因为语言文字都是很有局限性的,它只能表达出我们想要表达的20%左右的思想内容。(我道听途说的数据并没有科学依据论证)所以也有些词语,伟大的人一直想告诉我们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真正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心灵才能体会到。
透过现象看本质。
当情侣吵架的时候,语言往往是最苍白无力的。一个抱抱或者坐下来牵会儿手比说千百句都有用。所以我从来不跟妈妈吵架。都是各自生闷气,气消了之后就过去围着她转,拿点吃的,哄一哄。不知道谁的名言来着友谊是尊重,因为尊重才长久,而爱是苛求,因为苛求而变得短暂。
因为你是我很重要很重要的人,你是我放在心尖尖上的人,所以我总是用我自己都想不到的方式来为难你去爱我,或者接受我的爱。我知道这样是错的,但是我无法去表达。我也知道这样的行为会伤害你,但是我不知道该怎样正确的向你诉说我的需要。 我需要成长。我很明白,我之前的几任前任,他们一次次的无理取闹,想让我哄。我都知道,可她们的成长是我用眼泪一滴一滴浇灌出来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很累,但我也觉得值得。可是我受不住了,我就要走了。
就像小王子对待他的玫瑰一样。他最后终于受不了玫瑰的傲慢,苛求之后,小王子跟着白鸟走了。
玫瑰在离别的前夕也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小王子的伤害。所以玫瑰也很愧疚。
她说:我以前很傻,希望你能原谅,现在我祝你幸福。“我真的爱你,可你一点儿都不知道,当然这也是我的错,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但你也是和我一样傻,希望你以后能幸福。”
小王子没有看出玫瑰背后的深情玫瑰也没有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爱。
就像昨天晚上一个找我倾诉的小朋友。他多像小王子离开后孤零零的留在星球上的玫瑰呀。
在谈的时候,她一遍一遍的试探,一遍一遍的作和闹,最后她的小王子离开了他。和我说他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也是他先离开的。后来她感到后悔了,想要去挽留,但是发现根本无济于事。
还是那句话,在一段关系里,爱和被爱是四个问题不是两个。而四个问题又有很多种组合,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很难解决。而很多人因为这些组合出来的问题形成了很多很多的遗憾。
哎,困了,我去把衣服洗一洗,晾一晾碗刷了,家里收拾一下睡大觉了。困,我每天都困。
嘿嘿,马上就要过生了。哦,耶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