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贡士黎逢

茂才方上达,诸生安可希。栖神澹物表,涣汗布令词。

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辉。鄙人徒区区,称叹亦何为。

弥月旷不接,公门但驱驰。兰章忽有赠,持用慰所思。

不见心尚密,况当相见时。

本诗总结回答了自己见黎逢时的情绪。

诗人是从议论人品才性切入的,其首句核心句“茂才方上达,诸生安可希”。以下是从不同层面对此反复雕凿:“栖神”二句从神情看过去;“如彼”四句以昆山玉比喻;“弥月”四句谈得志与落寞,最后描述自己当此欲见能见时的心情。本诗所雕凿的人物品格从两个方面影响着宋人的人格理想重建:(1)“栖神澹物表”,笔者以为应是指韦应物追求栖神于物表且表现为平淡。栖神冥累本是老庄即有的解脱思路[15],如果说中间中华士人经历许多次创造诠释,那么韦应物这里也应是一个环节。宋人以对神内涵的充实又表现对韦应物的延续。(2)“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辉。”昆山玉的美在于自有光泽,自储内涵,自融品性。韦应物此处即非常明确,追寻这种美。从近道角度说,他道心追求即这种思维的自然延伸,从陶韦苏的审美延展史上说,无疑具有突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