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当……”
仙玉宗主峰大殿门口的大钟,一连敲了九下。
钟声急促有力,传得很远。
而主峰的半山腰处,某个小院落内。
“这就到晚饭时间了吗?没吧……”
第一声钟声响起时,还在午睡的汤平,条件反射一般,唰地睁开眼睛,随后望向窗外,自语道。
看天色,似乎还早的很——且平常晚饭的时候,林子那边总会飘来袅袅炊烟的,现在也没有。
“敲什么敲啊,催命一样……”嘴里虽然这么骂着,汤平还是坐起了身子。
钟声就是命令。
要是去的晚了,自家那严肃育人的师父,指不定又要说上几句。
伴随着深远的钟声,他下床、穿鞋、洗脸,一气呵成。
“一、二、三……九?”下意识地,他跟着钟声数数。
汤平不知道的是,九道钟声结束的下一秒,主峰外的其他八峰之上,也忽然响起同样的钟声。
一时间,严肃和紧张的莫名气氛,笼罩于仙玉宗群山之上。
“九下,只有红白喜事的时候才会敲,艹!不会是那老头要挂了吧!”汤平立马加快速度,冲出了小屋。
修为炼气期三重的他,身体轻盈如燕,三步并作两步,飞奔在山林间的台阶上。
两旁的树林里,早有一簇簇被钟声惊吓的鸟儿,飞过头顶上空。
而比鸟儿更高的,是天空中那一道道玄光和罡气经过的痕迹。
仙玉宗的其他八峰,最远的离主峰有三千里,近的也有二百里。
但此时此刻,每一峰的掌峰者,在钟声响毕之后,都是带着自家弟子,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主峰峰顶。
“大师兄、二师兄、……八师姐,都到了啊!”汤平紧赶慢赶,终于是在一刻钟内,到达了离地千丈的主峰金顶大殿外。
几个师兄师姐见状,微微点头,但神情无一例外,都十分严肃。就连平常的寒暄,也省去了。
汤平定睛看去,他们都带着自己峰中最出色的弟子,三三两两,按照八峰的排序从左到右,列队站在大殿门口广场上。
原先那些弟子们在这广场上,还会打闹吵嚷,而现在这些情景,也消失无踪,一个个仿佛是被关在传音结界里似的。
“宣,真传弟子进殿。”大殿紧闭的门口,终于开了。
大殿里面的执事道人,朗声叫道。
不过声音听起来,似乎掺杂了一丝惊慌。
或许是我多想了吧。汤平耸耸肩,整理了一下道袍。
在其他二、三代弟子羡慕的眼神中,修为只有炼气期的汤平,紧紧跟上前八位师兄师姐的脚步,走进大殿。
……
与汤平前世所见的道观不同,金顶大殿正中央,并未供奉三清道祖塑像,只是在那扇面墙壁上挂了一副大字,上书一个笔走龙蛇的“道”字,道字底下还摆有长长的供案。
供案上放着终年不灭的香烛,新鲜的水果和鲜花等物。
再往下,便是三个用紫色绸布扎成的蒲团,蒲团中心已经有些褪色,看起来也有些年头。
而最中间的蒲团上,端坐着一名老者。左右两边蒲团,一边放着一枚黑色的令牌样物事,另一边则是一柄宽大的拂尘。
老者脸色蜡黄,须发皆白,约莫七八十岁的年纪,面相普通且平凡,属于转过身就会忘记的那种老人。
不过他的身上,却有一股出尘的气质,像是一块藏于山中的美玉,默默地向外散发莹光。
老者身形中等,脊背略弯,两手放在盘起的双膝之上,看样子有些疲惫,而他的双颊却充斥着异样的潮红之色,看起来十分违和。
“师父!”众弟子齐齐向老者行礼。
老者抬手,示意九人分别找左右的蒲团入座。
随后,他便开口道:
“为师大限已到。想必听到九声钟响,你等也都猜到了。不必惊慌,我已安排好后事。我死之后,宗门之位,由九师弟继承。”
“什么!!”刚刚落座的几位师兄师姐,均是诧异地又站了起来。
只有汤平,被这消息吓得往后一倒,伸手撑住,才没有变成后滚翻。
因为他就是师父口中的九师弟本人。
“师父,您是在开玩笑吗?这是对弟子的考验吗?”大师兄修为最高,资格最老,胸膛剧烈起伏,但语气依旧平稳,率先问道。
汪东莲抬起眼皮,看向自己的大弟子,微微摇头:“修行之人不打诳语,我没有开玩笑。”
“这怎么行呢?师父!九师弟他不仅资历尚且,更何况,他修为低微,甚至连玄光期修为都没有,怎么可以执掌我们仙玉宗?!”
二师兄急迫地说道。
“是啊师父,您是不是糊涂了,这……”其他几名弟子也纷纷说道。
“我自有我的打算。”汪东莲左手拿起拂尘,右手握住黑色令牌。
下一秒,所有的声音都停了,大家的眼睛都盯上了那令牌——那是代表宗主身份的掌门令牌!
“汤平,你上前来。”老师父汪东莲,转头望向汤平。
还在座位上不知所措的汤平,下意识地站起身,像个木偶一般地走动着,穿过心思各异的众人,来到最前面。
“你再告诉我一遍,这是什么字?”汪东莲慈爱的眼睛望着汤平,手中的拂尘往后一摆,指着身后那幅大字,问道。
“是……‘道‘字,师父。”汤平听到师父说他快要死了,心中有些难过。他哽咽了一下,还是认真回道。
就像十二年前那样。
十二年前,汤平六岁。
头一次进入大殿的汤平,刚穿越过来不久,身体还是幼童,跟在不时咳嗽的汪东莲身后,愣愣地指着大殿正中间墙上,那像电影巨幕一样大的字幅,念了一声:“道!”
正准备给汤平测试灵根的汪东莲脚步一顿,僵硬地转过身,眼神中带着不敢相信,弯下腰:“小家伙,你认得这字?”
这有什么不认得,不就是狂草的道字嘛!
汤平心里想着,然后点点头。
“哈哈哈!”汪东莲一把扔掉了手里的测灵玉球,抱住了小汤平,嘴里不停念叨着:“无上灵根,无上灵根……”
随后,他便力排众议,收了汤平做关门弟子。并嘱咐汤平,以后不要随便说他认得这字,要当做秘密。
不过后来十二年,由于汤平前世因为过度加班猝死,对勤奋努力始终抱着排斥的态度,在修行上并不认真,他的无上灵根属性,并没有大放异彩,而是按部就班地,进入了明气期三重。
即使如此,汪东莲似乎依然坚信着某些东西,并没有过多地苛责,更没有对他失望。
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什么?这是道字吗?九师弟,你答错了!”听到汤平的回答,其他几人纷纷大惊。
在他们的印象里,入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拜见这幅字,而每一任的执事道人,都告诉他们,这是个“仙”字。
他们八位,也从来没有怀疑过。
汤平知道,那是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只认得隶书,以及刻在青铜器皿上的铭文,不认得后世那些字体,更不用说连前世的普通人都不太认得的狂草字体了。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汪东莲念了一段《道经》,他温润的声音盖住了众人的议论与质疑声。
“什么是道?没有人能一言以蔽之。但道是什么?道可以是万物,道可以是仙,道可以是玉,道可以是你所见所想的任何东西。你们心里有什么,你们就见到什么。汤平,你第一次见的,就是道。”
“所以,你是我九名弟子中,道缘最深之人,这两样东西,我今天便交由你。至于其他人,去留随意吧。”汪东莲的呼吸忽然变得急促,他快速地说完上述的话,便将拂尘与令牌递给了汤平。
汤平想拒绝,但看到对面老人那恳求的眼神,他还是收下了。
汪东莲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目光,随后伸手一点汤平的眉心正中。
这是……仙玉宗三十六处大小阵法的运转口诀!
汤平是穿越者,神魂比常人强大,瞬间就完全接收了对方传来的功诀。
做完这一切,汪东莲像是耗尽了最后一点元气,双手落下,头一低,就此圆寂。
“师父!”汤平第一次见到真人在自己面前离去,忍不住喊了一声,抱着令牌和拂尘,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这时,他身后却传来几个脚步声。
二师兄冰冷的声音在他耳旁响起:
“九师弟,德不配位,必有殃灾。师父自从二十年前受伤后,就一直有隐疾在身,我们师兄弟对于他的离去,并不意外。
但眼下我们几人觉得,他临死之前一定是老糊涂了,才会做此决定。在我们看来,筑基期的大师兄来做,才是最合适的。
你要是为了宗门未来着想,还是乖乖把令牌和拂尘交出来吧!这掌门之位,你小小年纪怕是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