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中国兵器史》一书是中国古兵器研究领域至今绝无仅有的通史类读物,被视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因此,它的出版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为我们留下这部珍贵史稿的是中国古代兵器研究的先驱周纬先生。周先生一八八四年生于安徽,一九〇三年作为官费生赴法国留学,并获得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周纬先生虽然以外交、法学及经济为专业,并曾著有《巴黎和会纪要》、《新国际公法》等书,但毕生倾心于兵器史研究。他研究的心路历程我们从他在一九三七年为“上海市博物馆丛书”所写的《亚洲古兵器与文化艺术之关系》一书的自序中可见一斑,他讲到:“余童年即喜把玩家藏之周剑,以劈厨刀,厨刀辄缺其口,深异二千数百年前之朽物,铜绿满身,何以尚能犀利坚固若此,是必古人之文化艺术,有非今人之所能及者。稍长喜读侠义之书,窃慕削铁如泥之宝刀名剑,而以未能见及为憾。壮年治学,遂未遑注意及此。迨至再度游欧,绾理外交,获与波斯、土耳其、印度、日本诸国名士贵族及收藏家,时相过从,见其厅间壁上,所悬古刀良剑,珍若拱璧,怦然心动,请解绶出鞘一观,则凛若寒霜,灿如日星,皆余数十年欲见而未获见之斩钉截铁刀剑也。乃知周秦而后,亚洲其他民族,真有此等宝物,童时读书,并未受绐。乃发奋穷其究竟,走读欧洲各国图书馆,遍求其藏书之底蕴,遍览各国各地博物院,研究其实物之体质,并觅访各国藏兵专家而虚心请益,至诚受教,如是岩十年,学乃大进。而余本人之剑庐藏器,亦获增至二百五十余件,其中亚洲各民族之古刀名剑,大都系斩钉截铁之佳品焉。民国十五年归国以后,一方面致力于吾国古兵器,自石兵铜兵顺代而下,以迄清代兵器,为有系统之研究;一方面继续与亚洲各国各地兵器专家及博物院、考古学会、地质学会、教育机关等联络通信,获得亚洲古兵之材料消息甚众,相片图形,不期然而积至将近万余器之多,均亚洲之精华,可以为亚洲文化艺术之代表物,令亚洲人可以自雄者也。同时以多年之努力,悉心研究其铸造淬砺之术,日积月累,获其精华,罄其奥妙,亦幸得蔚然成章。”
在周纬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地努力下,一直到了一九四五年时,才终于完成了他计划中的《中国兵器史》、《亚洲各民族古兵器考》及《亚洲古兵器制造考略》这三大著作的初稿。这三部大作,是我国近现代学术界对中国及亚洲古代冷兵器进行正规学术研究的奠基之作,此后周先生本着负责的态度,打算进一步修订,定稿后再行出版,然而不幸于中途病故,未能亲眼目睹这三部中国近现代古兵器研究的开山大作的出版。
通过以上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周纬先生成就如此巨著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还需要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作为保证,所以我们认为正是由这些非一般的著作者所能具备的条件,铺就了周先生完成这部中国古兵器集大成之作的道路,使得本书成为了中国古兵器研究领域的绝唱。然而,之前的版本都是以《中国兵器史稿》为书名出版的,鉴于本书是中国古兵器研究领域至今绝无仅有的通史类读物,被视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研究领域不可替代的经典之作,尤其是出版近六十年来,得到了一代代读者的高度评价,经住了时间的检验,故此,为了给周纬先生的这部遗作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为了将这部尘封的经典奉献给广大兵器爱好者,我们特将“中国兵器史稿”正式改为“中国兵器史”出版,令这部由“真金白银”打造的作品,摘除历史遗留的面具露出其熠熠生辉的原貌。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