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墙与城门系统

城墙、垛口、马道

中国古代城池的城墙,基本上都是用土做的,所以叫做土城。如果是砖城,只是在外面用砖块包皮,内部还是土城。汉代有一些城用砖包皮。明代国力上升,经济稳固,对城墙进行大量的包砖,成为砖城。

北京正阳门

夯土做的城墙,千年不塌。夯土是由人工抬上城墙,然后用夯夯实,打得十分牢固。城墙夯土夯层每层厚5厘米~12厘米之间,基本上夯层以10厘米为一层。建造城墙时仍然是用脚手架施工,用脚手架补充人们身体之高度,否则无法施工。遗留到今天的春秋战国城墙上的洞眼,就是利用脚手架施工的插竿洞眼。例如郑国时代的京城(在河南荥阳之南),目前遗留的城墙夯土残高就可以看出是用脚手架施工的。在墙壁上的插竿洞眼已连成排,其中有一个洞眼还有插竿用麻绳绑扎的印痕。由于插竿竿头开裂,先人先用麻绳绑扎之后,再伸入墙中,从这一点可以说明我们先民们节约用材,竿子劈裂了,仍可以应用。脚手架经年已久,竿子与麻绳已化为灰烬,可是洞眼中的麻绳印痕仍保留到今天。

北京正阳门楼上部

北京安定门城楼及城墙

另在河南新郑县城的郑韩古城,城东北方向的残留墙体,尚可看出一排一排的洞眼。敦煌城端,残墙体上也有一排一排的洞眼,通过这些足以证明春秋时代郑国、战国时代韩国的城墙都是用脚手架施工的。

从总体来看,城墙底部宽3米~6米,由于城墙两面都做出侧脚,顶部宽3米~4米,城墙的高度达到7米~8米左右,在建造城墙之时,对于城墙的基础非常注意,必须进行层层夯土,使松土挤紧,这样的地基才非常牢固。然后在其上再筑城墙,同样紧密地夯土。当城墙包砖块之后,土中易于积水,年代久了就从砖缝中生长出小树甚至大树。笔者于1948年观察北京城墙北部时发现,墙上及东北部都有小树生长,大者高7米~8米,树干大约20厘米左右,而且不止一二株。在阴面城墙壁端长的树更多。除此之外,人们常常在城墙内部挖洞取土,作为它用。笔者在郑韩故城时,曾看到在城内端墙壁有农民挖洞,成为数间房屋,但是墙土一直不塌落。

北京崇文门城楼

还有一种城墙,外表包砖,从外边看是一座正式砖城,但在城内却做土坡,斜坡大约30度左右。发生战争时,战马可以由内壁登上城墙进行战斗,这就是土坡战城。安庆寿州城当年即是土坡战城。

中国的古城,皆用夯土筑城墙,而城墙包砖是以后的做法。但是在后期,只有一部分城墙是作为墙用,例如明代沿海的海防城。许多城的城墙都用石块、石条砌成,这样的城墙也同样坚固耐久,不过这样的城墙墙体减薄的尺度多。例如河南俊县城、广东大埕所城、福建沿海的蒲禧城等等,都用石材做城墙。对于城墙,若是不是人为拆除,那城墙是不会轻易倒塌的。新中国建立初期,刮起一股城建之风,以扩展城市为借口大拆城墙。此风由北京波及全国各地,许多地方只将城墙砖皮拆掉,夯土难以清理干净。

再说垛口。每一座土城墙上都筑有砖垛口,以防敌人袭击,同时可以隐身射远。

最后讲马道。它是在城内的一种斜坡磴道,人们从这里可以登上城墙。马道是阶梯式的,每个城池在关键部位都有马道建设。一般城池都将马道建在重要路口,交通方便处,在必要时防卫人员以及战备人员从马道登上城墙。一座城池有3至4处马道,也有的城池每面有2个马道。

大埕所城城门

大埕所城城门道

大京城北城门

大京城城门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