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吴国建业城与东晋建康城

各时代的王朝兴替,在战争胜利之后,大都要重新建设都城。三国时代,孙权建立吴国政权后,在今日之南京选址建设都城,称作建业。建业城的选址,坐北面南,地势平坦。东面是燕雀湖,与青溪连接。城的正北是鸡笼山,山北是玄武湖。正南十数里为聚宝山,从正南门向南,规划了一条笔直的大街,名曰:御街。大街通过秦淮河,河上架桥,名曰:朱雀航、朱雀门。在大河南端建了建初寺、长干寺。全城四面群山围绕,东北有蒋山、摄山,正西是句容县的青龙山,东南面是溧阳城、湖熟县之天印山,东南面紧邻丹阳县的狮子山、殷山,正东面是石头山以及江边的白鹭洲,东北面是江宁县的卢龙山。四面有山有水,中间是一个大平原。在这里建设都城,真是藏龙卧虎之地,远可攻,近可守。建业城位于孙吴在江东统治的中枢地带,真是十分难得的宝地。

全城形状做方形,东西南北四面很正,在城墙周围开挖护城河,护城河通过渎水与秦淮河相通,也与长江接连;全城的中轴线自南向北,贯穿全城,南墙有五个城门,中心为公重门,近邻星长门,东边为左掖门,南门之西为麒麟门,左侧为右掖门,东门曰青龙门,在青龙门的东北角建造花城,西门曰白虎门,白虎门外,建设仓城。北城墙只有一个门,曰玄武门,因为北门之外,正对着玄武湖。全城中心的皇城,宫殿为太初宫,皇城中也是一片宫殿建筑群。这座建业城从建城开始,到吴被西晋所灭,前后约60年(公元222—280)。后来又经过西晋40年,建业城逐步被毁掉了。到东晋建武年间又建设新城,即是东晋建康城。

东晋建康城仍然建在三国时代吴国都城建业城的位置。但建业城已被毁弃,东晋重新建设了都城,这个城远比建业城大得多。由于时代的发展,都城也扩展了。

东晋建康城,平面方形。全城用中轴线贯穿,自南端的聚宝山东侧自前至后为朱雀航、朱雀门、御街,直达建康城。南城墙开四座城门,从西到东为:广阳门、宣阳门、津阳门、清明门;北城墙也开四个城门,从西到东为:大夏门、玄武门、广莫门、延熹门;西城墙开两座城门,南为阊阖门,北为西明门;东城墙也开两座城门,南为东阳门,北为建春门。从西明门到东端的建春门,是一条笔直的东西向大街,就像今天北京城的东西长安大街。在这条东西大街的北面,是皇宫的宫城。宫城做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皇城的南门为大司马门,北为平昌门,西曰西华门,东曰东华门。宫城的正中建有太初宫。太初宫内有重重的殿阁建在中轴线上。

东晋建康城图

东晋建康城平面图

在建康城的西南面,建有西州城,平面方形,约占建康城的六分之一;在建康城的东南角,建有东府城,平面也是方形,与西州城十分相似。除此之外,在建康城的正南偏东的地方建有一座方形城池,名叫丹阳郡城,就像现代城市的卫星城。

总的来看,通过对这两座都城建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两座都城的位置、地势和四邻的情况。如两座城的平面布局,城门的位置及名称,皇城的位置及城门名称。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资料,特别是两座都城至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如今,南京城里的楼房建得十分密集,绝不可能再进行发掘。有关这两座名城遗址的仅存材料,表明当时两座都城的状况,这在建筑史上是十分重要的。

参注:《景定建康志》

曹魏邺城

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分天下,我国的北方是曹操掌权。他建造了一座历史上著名的城市——邺城,在邺城内建造了三座高大的楼台,楼阁参差,气势雄伟,当时就传遍全国。后代中没有人不知道曹操建三台的。一提到三台,人们就联想到曹操建的邺城。

曹魏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离漳河甚近,至今该地仍有一片碎砖乱瓦,但也逐步消失了。城墙尚可看出痕迹,城门的位置,城内的街坊以及宫城区内的殿宇,根据手中掌握的材料可以想象出全城的面貌。

全城构成一个矩形城,东西长6000米,南北长4700米,规模还是相当大的。全城开有7座城门。南城墙有3座城门,由西往东为:凤阳门、中阳门、广阳门。北城墙开两座城门,西为厩门,东为广德门。西城墙开一个门,为金明门。东城墙也开一门,为建春门。

城内道路很多,东西方向有7条大街,南北方向有5条大街,纵横交错,构成30个街坊。街坊是方形的,每条街坊长750米,宽750米。主街(天街)宽约百米,其他街道也有50米宽。

曹魏邺城平面图

全城分为两个轴线,一为主轴,二为副轴,两条轴线相距一个街坊之宽度。也就是说从中阳门入城,从广阳门入城都是相仿的。

从中阳门入城,来到皇宫,进门可见钟楼鼓楼;从广阳门入城,来到皇宫,前面是衙署,中间是听政殿,后面是后宫。广阳门内大道两侧也都是衙署。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邺城的皇宫也是前朝后寝,符合《周礼·考工记》的规定。此外,东西两宫并列,也是一种古制。

曹魏邺城平面复原图

曹魏邺城中间是一条从金明门到建春门之间的东西大道,贯穿全城。大道以南都划成街坊。大道以北分为三大区,西面是铜雀园区,园的西北建有三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园内尚有兵马库、乘黄厩、白藏库,都紧靠西城墙内的位置。铜雀园面积很大,是一组矩形的园地。中部的两大块相连,即西宫与东宫。规划整齐,两宫并列,是一种古制。东部为第三区,是戚里区,皇亲国戚都住在这里,所以叫做戚里,共有6个街坊。

大道以南是全城街坊之所在,有24个街坊,坊内住有什么人,有哪些建筑,尚查不到材料,也不清楚。

总观曹魏邺城,想象图中的护城河未能表示出来,因为全国各个城池都有护城河,而曹魏时代邺城没有护城河。城中的金明门与建春门之间直通,大道横贯全城。大道以北是铜雀园、皇宫与戚里。大道以南是居民区,全城的分区非常明确。全城有两条并列的中轴线,即主轴和副轴,从两轴进入,都能到达皇宫,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曹魏邺城平面图 摹自杨守敬《水经注图》

曹魏邺城,至今还未进行发掘,它的城池形状还是一种想象,是否是这个样子,有待于进一步发掘之后,再做正式的图。

曹魏邺城铜雀台等三台遗迹图

大夏国统万城

在中国历史上,有的城墙是用蒸土筑成的。人们把它传为奇谈,真是一件奇特的大事。

统万城在陕西横山县城西北方向50里,东距榆林城120里。统万城是赫连勃勃所筑,赫连勃勃当时是大夏天王。他在征杀之际叛后秦自立,威镇朔方,占据统万,建立大夏国并称帝,统治了19年。统万城即夏州故城。

统万城的意义,赫连勃勃自己言曰:“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故以统万为名。”后来大夏国被北魏灭亡。

统万城实际上分为东城与西城,面积差不多大,从平面图上看东城为主,西城为辅。东城城墙南北长730米,宽500米,共有4个城门,南门为朝宋门,东门为招魏门,北门为平朔门,西门为服凉门。东城的南城墙略向东北斜,不是平直的。西城城墙南北长650米,宽500米,西南城角有角楼遗迹,残高31米,西城墙中间有个折角墙。

东城和西城都建设马面,有的马面用作仓库,藏有木材等用料。统万城的规划表现出左祖右社,遵守了汉人礼制的建城原则。宫殿楼阁,连接成片,角楼做得十分壮丽,飞檐也很俏丽。东城的南城墙已被取土,基本上已不存在了。全城的城墙,都有马面,马面的建设非常突出。

大夏国统万城遗址实测图

有文献记载统万城是第一座用蒸土筑成的城,赫赫有名。城墙非常坚硬,用铁镐也刨不下来。统万城内有一座箭楼,是用夯土筑成的,土质异常坚硬,在箭楼的一层,还有券形洞口,每隔3米有1个。当年施工时,仍然是用脚手架施工的。在箭楼的外墙上,至今存留3排~4排插竿洞眼,排与排的距离为1米左右,洞眼之间距离30厘米。

统万城用蒸土筑城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把筑城的土闷入水,然后在阳光之下曝晒,半干之时,运土上墙,进行夯筑,这样一来,土质不会松软,也不会成为粉状,在夯打之下,水闷之土即可成为黏结在一起的块状。

第二种解释,是在筑城之时,将松软的土用热水搅拌,因为统万城地处朔方,地冻天寒,用烧热的水来和土,然后再加上夯筑的力量,使土黏结在一起。统万城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经历千年风雨,墙址楼台遗迹犹存,真是不易。关于全城的建筑可再次考察,详细地测绘成图。

1959年春,笔者从内蒙古乌审旗向南进入统万城作了初步考察。

参注:董鉴泓主编:《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北魏平城

北魏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魏书·帝纪第一》载:


六年,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以为南都。帝登平城西山,观望地势,乃更南百里,于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谓之小平城……


按《魏书·太祖纪》载:


秋七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


北魏平城做方形,分为内城与外城两重城墙。内城正方形,南城墙开两门:中华门、承贤门;西城墙开两门:神虎门、西掖门;东城墙也开两个城门:东掖门、云龙门;北城墙开三个城门:乾元门、中阳门、端门。从中华门进内城后,北为朝堂,是皇帝上朝之所。朝堂北面是太极殿,有东堂与西堂(厢殿),与太极殿并排的是太和殿,之东是紫宫寺。在内城外面,中华门之南有朱明阁,还有御路;御路东侧有莲台、白楼、皇舅寺、永宣七级浮屠。在承贤门外,有白台、皇维堂。在外城东南角之外,还有灵台、辟雍、明堂。位于内城东城墙与外城之间有三级浮屠、大道坛庙;在外城东城墙之外,有东皋、立祗园精舍。在内城的北面有宁先宫、两石柱,在外城墙的北面还有白登山、白登台、北苑、北宫、灵泉池、方山、永固堂、魏高祖陵;在外城西城墙外面的西北角,有郊天坛、郊天碑、虎圈、池沼、北苑。外城也叫外廓城,它是北魏的旧京城,外城的南北城墙都做成弧状,弧度向外。从北魏到明清,把城墙做成弧形并不少见,这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而设计的。

北魏平城瓦当 山西大同出土

北魏平城平面图 摹自杨守敬《水经注图》

再谈一下北魏平城的水系,浑水从全城的正北往南流,流经灵泉池、北苑、北宫,再流进外城,入城后向东西分流,流经内外城之间,再往南流出全城。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将大河引入城中,自北魏时代建城之时就已经开始。我国古代建设城池时,把大河之水引入城中,这是一个开端。

由于北魏平城至今没有发掘,笔者没有什么具体资料,只是从杨守敬的《水经注图》中,可以初步地看到它大概的面貌。

参注:杨守敬《水经注图》

北魏洛阳城

北魏时代在洛阳建设的都城,即为北魏洛阳城,人们本来是不熟悉的。但在城内有一座永宁寺,而且在永宁寺中建有一座高大的木塔——洛阳永宁寺塔。这个木塔在历史上是最高的一座,塔全部是用木材建造的,平面方形,设计得井井有条,在宗教界广为人知。

北魏洛阳城遗址在今洛阳市区东15千米处,北倚邙山,南临洛水,规模庞大。北魏都城原在平城(今大同),到孝文帝拓跋宏之时,在太和十九年(495年),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北魏洛阳城,分内外二城。内城即皇城,在全城的中心,内城平面呈矩形,东西长660米,南北长1398米。外城平面也是南北长的矩形,东西长3140米,南北长4000米,南城墙、北城墙、西城墙都很平直,唯有东城墙从中心到中阳门这一段向东突出,成为折角城。

北魏洛阳城图

外城南城墙共有四座城门,正南门曰宣阳门,西边的名曰津阳门,东边的是平昌门、开阳门。北城墙开二门,一曰大夏门,二曰广莫门。东城墙开三门,从南往北,一曰青阳门,二曰东阳门,三曰建春门。西城墙开四门:从南往北,一曰西明门,二曰西阳门,三曰阊阖门,四曰承明门。城西北角建有一座小城名曰金镛城,建设金镛城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军事防御和存放粮食。城里建筑也很多,楼阁飞檐,非常华丽。全城的四面都有护城河围绕,此外,从城外引水进入宫城,分为二流,一流从东阳门拐入宫城南门,另一流从宫城中过,又蓄水为九莲池,再出城与护城河汇流。

主街从南门外的四通市,跨过洛水上的永桥,直达宣阳门,进入外城,直达宫城的正南门,也叫天街,又叫铜驼街。从西明门到青阳门之间也有路直达,除此之外,东西南北各城门的大道,都不直通。这仍然是为了军事防御而设计的。城内街坊大小共计320坊,每坊见方,四面道路,并有坊墙,四周四个坊门,这是统治者为预防老百姓造反而设计的。在南城内通过司州、将军府等两组建筑直达宫门。在宫门前的左侧建有:右卫府、太尉府、将作曹、九级府、太社等,右侧则为左卫府、司徒府、国子学堂、宗正寺、太庙等。宫城东是华林园,园内有景阳山、天渊池、苗次堂等。华林园的东南面有翟泉。外城西明门之外有白马寺。

关于佛寺,在洛阳城内有:

城内:永宁寺 建中寺 长秋寺 遥光寺 景乐寺

照仪尼寺 胡统寺 修梵寺 景林寺

城东:明悬民寺 龙华寺 璎珞寺 宗圣寺 崇真寺

魏昌尼寺 石桥南景兴尼寺 灵应寺 庄严寺

奉太君寺 正始寺 平等寺 景宁寺

城南:景明寺 大统寺 报德寺 龙华寺 宣阳归正寺

菩提寺 崇虚寺 高阳王寺

城西:冲觉寺 宣忠寺 王兴御寺 白马寺 宝光寺

法华寺 追光寺 融觉寺 大觉寺 永明寺

城北:禅虚寺 凝圆寺 闻义寺 冯马寺 齐献王寺

长秋寺 闲尼寺 栖禅寺 嵩阳寺 道场寺

中顶寺 石窟寺 灵严寺 面马寺 照乐寺

在南门即宣阳门之外还有辟雍、明宫、灵台等建筑。北魏洛阳城只有文献记载,考古部门尚未发掘它的遗址,至今不知当年的具体状况。

北魏洛阳城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