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道早癌内镜和病理对照图谱
- 王实主编
- 1819字
- 2022-04-24 10:27:25
下咽病例2——下咽病变
患者信息
男,70岁。
主要病史
患者因“食管下段癌”行胸部放疗1月余,过程顺利。2个月前开始感觉有进食异物感,无其他不适症状。
辅助检查
1.胃镜检查
2016年首诊胃镜检查下咽未见明显的新生物。2018年复诊胃镜检查示喉咽后壁白色乳头样隆起,直径约0.7cm,似息肉或乳头状瘤;活检病理示(下咽)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癌变。
2.颈部+胸腹部CT
两肺少量纤维灶;心包极少量积液,较前减少;肝、胰、脾及腹膜后未见明显异常;颈部未见明显异常。
3.肿瘤指标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2.60ng/ml↑,CA72-4>300.0U/ml↑,其他肿瘤指标在正常范围。
内镜检查
白光内镜:喉咽后壁见白色乳头样隆起,与一般息肉或乳头状瘤颜色略不同,呈轻度充血,且其右后方见片状黏膜增生,延伸至食管入口(图1-2-1)。
图1-2-1 早期下咽癌白光内镜表现
A.白光观察隆起型病变;B.隆起后方见片状黏膜增生(黄线显示病变大致范围)
NBI观察:结节状隆起表面见白色黏膜袢状增生,其中见明显的棕褐色血管,隆起周边黏膜呈棕褐色改变,广基增厚,远端接近左右梨状窝交界处(咽后壁轮状后部),范围约2.0cm(图1-2-2)。
图1-2-2 早期下咽癌NBI表现
A.常规检查时NBI观察;B.ESD治疗前气管插管继续NBI精查
NBI+ME弱放大观察:乳头样隆起表面的IPCL呈B1型改变,有较粗的微血管呈可疑B2型改变;乳头样隆起左下方(左侧梨状窝方向)黏膜呈棕褐色改变(图1-2-3-A)。乳头样隆起右下方(右侧梨状窝方向)黏膜有较明显的扁平广基增厚,表面有明显的棕褐色IPCL改变(图1-2-3-B)。
图1-2-3 早期下咽癌NBI+ME弱放大内镜表现
A.隆起病变观察;B.隆起病变周围扁平病变观察
NBI+ME:B1型IPCL,增粗的微血管呈规则的螺旋线分布,与周围正常的黏膜有清晰的边界(图1-2-4)。
图1-2-4 早期下咽癌NBI+ME内镜表现
A.扁平病变NBI+ME弱放大内镜表现;B.扁平病变NBI+ME强放大内镜表现
内镜诊断
下咽黏膜病变,隆起结节内可见可疑B2型IPCL血管变化,结节周边表面结构呈B1型IPCL改变。结合活检病理结果,考虑早期下咽癌,病变侵犯深度局限于黏膜层可能大。
治疗方案
先行ESD诊断性治疗,根据术后病理再进一步评估处理。
喷洒鲁氏碘液明确病变范围,隆起病变及周围扁平病变区均呈现明显的不染(图1-2-5)。
图1-2-5 鲁氏碘液染色
A.近侧端;B.右侧梨状窝侧
ESD治疗:根据鲁氏碘液染色范围,在病变外侧2mm处行环周标记;ESD完整剥离病变后创面,干净整洁,肌层无电灼伤痕迹,无出血,四缘切缘光滑,基底及四缘观察未见肿瘤残留(图1-2-6)。
图1-2-6 早期下咽癌ESD治疗内镜表现
A.ESD治疗前标记病变范围;B.ESD治疗后创面
ESD术后标本用碘液染色观察,病变边界清晰,切缘清楚,提示完整切除病灶,病变大小约2.5cm×1.2cm。B图中黄色曲线为鲁氏碘液标记的病变范围,均在手术视野内,说明内镜下已经完整切除病变;蓝色箭头指病变的口侧位置,黄色箭头指向右侧梨状窝口侧位置,红色箭头指向病变肛侧食管入口位置(图1-2-7)。
图1-2-7 ESD术后标本
A.ESD手术用鲁氏碘液染色观察;B.病变范围示意图
病理检查
ESD标本及病理图:ESD术后病变标本制作图示,对于ESD标本按照2mm的间距切取10个组织条(图1-2-8-A);每条组织条对应的病理切片示意如下,其中8号切片在镜下观察到结节隆起灶(图1-2-8-B)。
图1-2-8 ESD标本及病理图
A.ESD手术标本制作;B.每个组织条对应的病理图
病变最重区结节隆起部如图(图1-2-8中的8号切片)(图1-2-9)。
图1-2-9 8号片病理图
8号切片不同放大倍数观察:20倍放大观察鳞状上皮异型增生(图1-2-10-A);40倍放大观察未见明显黏膜肌层,周围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图1-2-10-B);200倍放大观察:增生鳞状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深染,核质比增高(图1-2-10-C)。
图1-2-10 8号片放大表现
A.20倍放大;B.40倍放大;C.200倍放大
病理诊断
下咽ESD切除标本:(下咽)黏膜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癌变。
备注:黏膜周切缘及基底切缘均阴性。
分析
病变位于咽喉后壁,内镜下观察白色乳头样隆起明显,掩盖了其下方的黏膜病变,检查时易误认为乳头状瘤或息肉。治疗不可仅切除隆起组织,电刀切除组织后会使黏膜下层组织与固有肌层黏连,再行ESD将会十分困难。
下咽病变分期
T1:局限于下咽一个亚区和/或最大径≤2cm;
T2:侵入下咽一个以上的亚区或侵入邻近部位,或2cm≤最大径≤4cm,且无半喉固定;
T3:最大径>4cm或半喉固定,或侵犯食管;
T4a:侵入甲状/环状软骨、舌骨、甲状腺或中央室软组织;
T4b:侵入椎前筋膜、包绕颈动脉,或累及纵隔。
与食管及胃肠病变不同,下咽病变分期不以浸润深度进行判断,而以病变大小及范围为核心进行判断。
头颈部癌常规治疗方法:Ⅰ、Ⅱ期,手术或放疗是治愈性疗法,二者效果相似。一般早期病变,单独选用手术或放疗,避免联合治疗,因一种方法无效后,可用另一种方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