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取穴比较】

对本病古代文献进行检索,获得若干与八纲辨证相关的内容,涉及表实热、疟热、里实热、里虚热诸型,对其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上述各型分别为170、79、229、260穴次,可列出表1-7,并讨论于后。

表1-7 古代发热诸类型的取穴对照表

1.与表实热相关

对古代文献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其他症状而言,发热兼无汗者与本类型关系较为密切,故对其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共涉及文献91条,合170穴次。就分部取穴而言,主要有以下特点。

(1)多取手足部穴:

前面已述,手足为四肢末部,属阳,又是邪气聚集之处,故治疗多取手足部(腕踝以下,含手阳、足阳、手阴、足阴,下同)穴,共计90穴次,占表实热总穴次的52.94%。常用穴为合谷、厉兑、前谷、阳谷、劳宫、陷谷、中冲、侠溪等,即多取手足部五输穴。如《济生拔粹》曰:“夫伤寒热病汗不出者”,“手阳明有商阳、合谷,手太阳有腕骨、阳谷,足少阳有侠溪,足阳明有厉兑,手厥阴有劳宫”。《黄帝明堂经辑校》云:“热病汗不出,陷谷主之。”《针灸甲乙经》言:“热病汗不出,狂互引癫疾,前谷主之。”《子午流注针经》道:中冲治“热病烦闷汗不出”。《针灸聚英》语:“热病汗不出:商阳、合谷、阳谷、侠溪、厉兑、劳宫、腕骨。”

在手足各部中,手阳部共计42穴次,列各部之首,十分突出,此当该部为阳中之阳的缘故。其中,合谷为原穴,共12穴次,列诸穴之首。如《济生拔粹》载:“治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尺寸脉俱浮,宜刺手阳明经合谷二穴,依前法刺之,候遍体汗出即出针,此穴解表发汗大妙。”这是典型的麻黄汤证,取合谷以发汗解表,故有人称合谷为“穴中之麻黄”。

(2)多取臂阴面穴:

本类型与肺、心关系密切,而肺经、心包经等循行于臂阴面,故臂阴面达19穴次,列各部第三位,占本类型总穴次的11.18%。常用穴为孔最等,如《玉龙经·针灸歌》道:“伤寒热病身无汗,细详孔最患无妨。”又《百证赋》道:“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医宗金鉴》谓:尺泽主“伤寒热病汗不解”。《针灸甲乙经》记:内关主“面赤皮热,热病汗不出”。上述经渠、尺泽、内关亦属臂阴面。此外,表1-7显示,古人还取臂阳面的支沟,如《采艾编翼》载:“支沟:热病不汗。”该穴为三焦经的经穴,可以疏通三焦。

(3)多取头面部穴:

头面(含颈项)属人体之阳部、上部、末部,亦为阳中之阳,该部之穴亦可治疗表实热者,共计18穴次,列各部第四位,占本类型总穴次的10.59%。常用穴为风池,该穴部位的毛孔较大,一旦开阖不慎,易遭风邪侵袭;该部汗腺亦较发达,可以分泌汗液,驱逐外邪,故治疗可取该部穴。如《诸病源候论》曰:“若壮热者,即须熨,使微汗”,“唯风池特令多,七岁以上可百壮,小儿常须谨护风池”。《素问·刺热》述:“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又如《针灸甲乙经》曰:“热病汗不出,上星主之,先取,后取天牖、风池。”“热病汗不出而苦呕,百会主之。”其中,上星、天牖、百会亦属头面(含颈项)部。

(4)多取上背部穴:

上背部穴可以宣肺发表,故亦被用于治疗本类型,共计11穴次,占本类型总穴次的6.47%。如《针灸甲乙经》叙:“热汗不出,腰背痛,大杼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称:膈俞主“热病汗不出”。《针灸内篇》谓:灵台“治热病,温疟无汗”。但上背部各穴的次数均不够高,未被纳入表1-7中的常用穴位。

此外,就循经取穴而言,表1-7显示,治疗本类型多取手足三阳经、肺经、心包经穴,如上述各部位的常用穴中,合谷、厉兑、前谷、阳谷、风池、陷谷、支沟、侠溪属手足三阳经,孔最属肺经,劳宫、中冲属心包经。另外,《标幽赋》道“阳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故治疗表实热证亦可考虑选取奇经八脉中四条阳脉的穴位。

2.与疟热相关

本类型收录的是古代疟证发热者(排除寒重热轻,以及兼有寒、寒热者),共计51条次,合79穴次。就分部取穴而言,主要有以下特点。

(1)选取上背部穴:

本类型取上背部共16穴次,占本类型总穴次的20.25%,高于表实热者中相应的百分比6.47%,可见较表实热而言,本类型取躯干部穴次的百分比上升,即本部穴(属阴)的百分比上升。常用穴为大椎、大杼、百劳,如《针灸内篇》称:大椎“治五劳七伤,遍身发热,疟疾”。《备急千金要方》曰:“大杼,主痎疟热。”《针灸大成·治症总要》取百劳治疗疟“热多寒少”。古人或将大椎又称做大杼、百劳。

(2)选取臂阴面穴:

臂阴面共15穴次,占本类型总穴次的18.99%,高于表实热者中相应的百分比11.18%,可见较表实热而言,本类型有多取阴面穴的倾向常用穴为间使、内关。如《玉龙歌》道:“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胜玉歌》语:“五疟寒多热更多,间使大杼真妙穴。”《医宗金鉴》言:内关治“劳热疟疾审补泻,金针抽动立时宁”。

(3)选取手足部穴:

手足部共26穴次,占本类型总穴次的32.91%,低于表实热者中相应的百分比52.94%,可见手足部穴次的百分比下降,即末部穴(属阳)的百分比下降。在手足诸穴中,然谷穴次较高,其为肾经荥穴,属木,乃火之母。如《备急千金要方》语:“然谷主温疟汗出。”《医宗金鉴》载:然谷主“疝气温疟多渴热”。此外,《针灸甲乙经》言:“热疟口干,商阳主之。”《神灸经纶》称:“陷谷:温疟。”《针灸大全》谓:公孙主“疟疾大热不退”。《针灸大成》曰:京骨、大钟相配治“痢疟狂癫心胆热,背弓反手额眉棱”。上述商阳、陷谷、公孙、京骨、大钟均属手足部。其中,商阳、陷谷属阳明,阳明主热。

(4)选取胸脘部穴:

本类型又取胸脘部穴,以调腹清热补虚,共计7穴次,占本类型总穴次的8.86%,高于表实热者中相应的百分比2.35%,亦为阳邪入阴之故。常用穴为中脘等。如《针灸聚英》曰:中脘主“温疟先腹痛,先泻”。又如《扁鹊心书》载:“一人病疟月余,发热未退”,“灸命关才五七壮,胁中有气下降,三十壮全愈”。其中“命关”为经外奇穴,亦位于脘部。

《素问·刺疟》言:“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即治疗本型发热可刺59个清热穴位,且它们分布于头部、胸背和四肢。

此外,就循经取穴而言,本类型多取阳经、心包经、肾经穴。与表实热者相比较,各经穴次分占各自类型总穴次的百分比如表1-8所示。

表1-8 疟热与表实热的诸经穴次分占各自类型总穴次的百分比对照表

表1-8显示,疟热者胃经、大肠经、胆经穴次的相应百分比均低于表实热者,而心包经、肾经穴次的百分比均高于表实热者,膀胱经、督脉穴次的百分比亦高于表实热者,可见疟热之阳经穴百分比降低,阴经穴的百分比上升,本部穴(属阴)的百分比上升。总之,与表实热者相比,本类型取阳性穴的比例下降,而阴性穴的比例上升,此当本类型属半表半里的缘故。上述各部位的常用穴中,间使、内关属心包经,大椎(或大杼、百劳)属督脉(或膀胱经、奇穴),然谷属肾经,中脘属任脉。

3.与里实热相关

本类型收录的是古代与脏腑热、血热、骨热、诸阳气热、癫狂热等相关的条目,共计98条,合229穴次。就分部取穴而言,主要有以下特点。

(1)多取躯干部穴:

本类型之热多与脏腑相关,而脏腑与背俞穴及腹募穴相联,因此在本类型文献中,背部与胸腹部穴次较高,即躯干部穴次高,共计98穴次,占本类型总穴次的42.79%。其中,上背、胸脘、小腹、下背分别为41、28、17、12穴次,分占本类型总穴次的17.90%、12.23%、7.42%、5.24%,分别高于表实热者中相应的百分比6.47%、2.35%、0.00%、1.76%。常用穴包括背部的心俞、肺俞、肝俞、大肠俞、大椎,胸腹部的章门、上脘、天枢、关元

古人取背部穴者,如《素问·水热穴论》曰:“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藏之热也。”《针灸大全》云:“五脏结热,吐血不已:取五脏腧穴,并血会治之,心俞二穴、肝俞二穴、脾俞二穴、肺俞二穴、肾俞二穴、膈俞二穴。”“六腑结热,血妄行不已:取六腑腧,并血会治之,胆俞二穴、胃俞二穴、小肠俞二穴、膀胱俞二穴、三焦俞二穴、大肠俞二穴。”《类经图翼》谓:大椎“能泻胸中之热及诸热气”。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风门“若频刺,泄诸阳热气”,“可灸五壮”。风门亦在背部。

古人取胸腹部穴者,如《西法针灸》记:“盲肠炎”,“右肠骨窝部作痛殊剧,恶寒发热”,“于下列之部针之:巨阙、上脘、天枢、大横、腹结、气冲、章门、承山、膀胱俞”。“腹膜炎”,“恶寒发热”,“可针之部位则如下:上脘、公孙、三里(足)、水分、内庭、章门、关元、期门、肝俞、幽门、天枢、阴都、承山”。《医学纲目》言:“三焦邪热,不嗜饮食:关元(一分,沿皮向后三分,灸)。”又如《脉经》语:“心病”,“面赤身热”,“当灸巨阙五十壮,背第五椎百壮”。其中,巨阙亦属胸腹部,而“第五椎”则在背部。

(2)多取头面部穴:

头面部共计40穴次,占本类型总穴次的17.47%,高于表实热者中相应的百分比10.59%。常用穴为百会,如《针灸集成》称:“欲泻诸阳之气,先刺百会,次引诸阳热气,使之下行,比之如开砚滴之上孔也。”又如《素问·水热穴论》谓:“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西方子明堂灸经》记:正营、目窗、后顶均治“诸阳之热”。《针灸内篇》载:哑门“治阳气热盛”。上述穴位均在头部,可见头部穴可治“诸阳之热”,此当“人头者,诸阳之会”的缘故,致使头部穴次较高。

(3)选取手掌部穴:

手三阴经循行至手掌部,故手掌部穴可清心肺之热,共计13穴次,列本类型各部的第五位,占本类型总穴次的5.68%,常用穴为少商、劳宫、中冲(各3穴次,均未被纳入表1-7)。如《针灸聚英》道:“五脏诸家热,少商针有功。”“一身如火热”,“中冲急下针”。《太平圣惠方》治疗“肺黄”“血黄”之热,皆烙“手足心”,其中手心当为劳宫。

(4)选取末端与关节部穴:

由统计结果及文献内容可知,本类型多取末端部穴,前已述及,此当邪热被驱逐到末端部的缘故。常用穴除上述少商、中冲外,还取关冲等穴。如《玉龙歌》道:“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名医类案》曰:“缪刺四肢,以泻诸阳之本,使十二经络相接而泄火邪。”

本类型又多取关节部穴,此当邪浊积滞在经脉转折部位的缘故。常用穴为尺泽等。如《针灸集成》称:“肺痈”,“身热如火”,“尺泽、太渊、内关、神门,并针刺通气,以泄毒气”。《采艾编翼》谓:“下痢,发热便闭,乃表里有实热,加三间、尺泽、大肠俞、大溪、曲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上述尺泽、太渊、神门、三间、太溪、曲泉、“十指间”均位于关节部。

此外,就循经取穴而言,本类型多取膀胱经、督脉穴,此当背部穴清脏腑之热、头部穴泻诸阳之热的缘故;本类型亦多取胃经、任脉穴,此当该两经循行于胸腹,可清脏腑之热的缘故。上述各部位的常用穴中,心俞、肺俞、肝俞、大肠俞属膀胱经;百会、大椎属督脉;天枢属胃经;关元、上脘属任脉。此外,古人治疗本类型还取三焦经穴,以泻三焦相火。如《玉龙赋》道:“壅热盛乎三焦,关冲最宜。”《医宗金鉴》云:“外关主治藏府热。”《类经图翼》谓:支沟治“凡三焦相火炽盛”,“俱宜泻之”。上述关冲、外关、支沟均属三焦经。

4.与里虚热相关

本类型收录的主要是古代发热而虚,以及骨蒸、五蒸等内容,共计131条次,合260穴次。就分部取穴而言,主要有以下特点。

(1)多取背部与胸腹部穴:

本类型多与脏腑相关,故与里实热者相似,治疗亦多取背部(含上、下背)与胸腹部(含胸脘、小腹)穴,共计154穴次,占本类型总穴次的59.23%,高于里实热者中相应的百分比42.79%,此当躯干部穴有补虚作用的缘故。

在治疗里虚热的各部穴次中,上背部穴次尤高,共103穴次,列全身各部之首,此当古代里虚热多由肺痨所致的缘故。常用穴为四花患门、膏肓俞、肺俞、大椎、百劳、心俞,即多取背俞穴。如《东医宝鉴》曰:“骨蒸劳热,形气未脱者,灸崔氏四花穴,无有不安。”(四花患门的定位请参阅本丛书《心肺肝脾分册》中“痨瘵”一节的附篇)《续名医类案》记:“积病而多欲,遂起热兼旬,无盗汗,六脉饮食不减,此劳症之微而未深者也”,“随灸百劳、膏肓二穴”。《类经图翼》载:肺俞主“骨蒸虚劳,可灸十四壮”。《针方六集》称:大椎“骨蒸发热”“诸虚潮热”。《玉龙歌》道:“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名家灸选三编》语:“治骨蒸劳瘵”,“十一俞、章门、五俞、十四俞、四华穴,上同时下火”。其中“十一俞”当为脾俞,“五俞”当为心俞,“十四俞”当为肾俞,“四华”当为四花。

表1-7显示,本类型取小腹、下背、胸脘部均17穴次,并列为诸部之第四位。其中小腹、下背部穴有滋水降火的作用,而胸脘部穴则有健脾清热的作用。常用穴为小腹部关元,胸脘部章门(即多取腹募穴),下背部肾俞等。如《扁鹊心书》记:“一妇人伤寒瘥后转成虚劳”,“发热咳嗽,吐血少食,为灸关元二百壮”。《针灸聚英》载:“灸脐下气海、丹田、关元、中极四穴中取一穴”,治疗“羸瘦虚损,传尸骨蒸”。上述《名家灸选三编》灸肾俞“治骨蒸劳瘵”。又如《圣济总录》“治骨蒸”:“灸两肋下二穴,名章门”。《医心方》言:“五蒸病者”,“自下第三胁间下腋下空中七壮灸之”。(但章门等穴未被纳入表1-7之常用穴位。)

(2)选取腿阳面、足阴部穴:

腿阳面的胃经等穴可以养胃生津清热,足阴部的肾经等穴可以滋肾清热,因此在本类型文献中,腿阳面、足阴部分别为27、13穴次,分列各部第二、第五位。常用穴为足三里、涌泉等。如《世医得效方》语:“虚热灸足三里。”《琼瑶神书》称:“治虚损蒸劳瘵”,“提刮涌泉补要明”。又如《奇经八脉考》谓:“阴病则热,可灸照海、阳陵泉。”其中照海属足阴部,阳陵泉属腿阳面。

(3)选取臂阴面穴:

本类型多表现为心火上炎,故多取心包经穴,致使臂阴面达18穴次,列各部第三位,常用穴为内关。如《杂病穴法(歌)》道:“一切内伤内关穴,痰火积块退烦潮。”《神灸经纶》叙:“内关治劳热良。”又如《杂证方书第五种》述:“治骨蒸、瘦病,灸两手间使穴。”其中,间使亦属臂阴面。

此外,就循经取穴而言,本类型多取膀胱经、督脉穴,胃经、任脉、肾经穴,心包经穴。上述各部位的常用穴中,膏肓俞、肺俞、肾俞、心俞属膀胱经,大椎属督脉;足三里属胃经,关元属任脉,涌泉属肾经;内关属心包经;而四花患门、百劳则属经外奇穴。

现代也有根据八纲辨证取穴治疗本病者。如余丽娥治疗长期低热,针刺大椎穴,采用透天凉手法,阴虚发热配足三里、心俞;肝郁发热配太冲、三阴交;瘀血发热配膈俞、肝俞、阿是穴。徐坤三治疗气虚发热,取关元、百会,施麦粒灸或熏灸,取足三里,施针刺捻转补泻和温针灸;治疗无名热,取关元、神门,施针刺平补平泻手法,取太冲、合谷,施捻转泻法。吕桂兰等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清肺经、揉肺俞为主,风寒者加推三关、揉二扇门;风热者加退六腑、推天柱骨;大便秘结加揉脐,推下七节骨。但总的来说,现代根据八纲辨证治疗本病者不多。

除上述八纲辨证外,古今发热临床还根据脏腑辨证,取相应的经脉穴位。如秦汉时期《素问·刺热》曰:“肝热病者”,“刺足厥阴、少阳”;“心热病者”,“刺手少阴、太阳”;“脾热病者”,“刺足太阴、阳明”;“肺热病者”,“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肾热病者”,“刺足少阴、太阳”。现代侯健等介绍孙学全治疗壮热经验,邪热壅肺取大椎、肺俞、曲池、合谷、少商等;大肠积热取天枢、上巨虚、合谷等,加十二井穴点刺出血;肝胆蕴热取期门、日月、阳陵泉、侠溪等;膀胱湿热取膀胱俞、肾俞、曲池、三阴交等;热陷心包取曲池、合谷、劳宫,加十二井、人中、大椎点刺放血,上述穴位多用针刺强刺激,针刺宜深,针刺时间宜长,日针数次。由上可见,在脏腑辨证方面,古今本病临床有相似之处。

现代本病临床还有根据症状的不同,选取不同穴位者,而在古代文献中则未见类似记载。如现代郑怀岳治疗小儿发热,取风池、大椎、曲池、合谷、十宣、耳尖,点刺出血,壮热配风府;惊厥配百会、印堂;呕泻配中脘、天枢、气海、上巨虚;咽痛配少商、哑门;喘咳痰饮配肺俞、天突、尺泽、丰隆;百日咳配肺俞、四缝、太渊;腮腺炎配角孙、局部阿是穴;神倦体虚配关元、足三里。黄选玮等治疗持续低热,取大椎(针刺拔罐放血)、风池、曲池、足三里、阴陵泉、关元,头昏加百会、人中、太冲、涌泉;腹部不适加中脘、天枢、腹八卦九宫穴;胸闷加膻中、天突;腰背痛加腰背部俞、华佗夹脊、八卦九宫;咳嗽加尺泽、孔最、鱼际、天突;儿童加印堂、四缝,据病情用针刺或加艾灸治疗。

现代本病临床又有根据西医疾病的不同,选取不同穴位者,而在古代文献中当无这样记载。如现代张笑玲治疗小儿高热,肺炎取人中、印堂、素髎、十宣、合谷、曲池、涌泉;细菌性痢疾或急性泄泻取天枢、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阴陵泉;上呼吸道感染取耳穴肘、肩、颈,扁桃体炎取合谷、少商、曲池、内庭;伤食取四缝、足三里、里内庭,全部用浅刺疾出针刺法,不留针。高国巡治疗急性发热,急性细菌性痢疾取合谷、曲池,予针刺强刺激,留针30~120分钟;流感取大椎、合谷,针感分别传至腰部或肩部,不留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