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临证古今通论:皮肉筋骨分册
- 刘立公 黄琴峰 胡冬裴主编
- 3561字
- 2022-04-24 11:30:15
【分部取穴比较】
1.古今均取肩部穴
根据局部取穴原则,古、今治疗本病均多取肩部穴,分别达135、2 823穴次,同列各部的第一位,分占各自总穴次的25.71%、50.46%,此又显示现代比古代更多地选用肩部穴,即现代更重视局部取穴。就穴位而言,表5-3显示,古今均多取肩髃、肩井、肩贞、巨骨,这是相同的;古代还取肩外俞、天髎,现代则取阿是穴、肩髎、天宗、肩前、臑俞,这些是相似的。
古代取肩部穴者,如《玉龙歌》云:“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旺,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针灸资生经》言:“予尝肩背痛,已灸膏肓,肩痛犹未已,遂灸肩井三壮而愈。”《神灸经纶》曰:“肩风,生肩上,青肿甚者,痛连两胁:肩贞。”《针灸甲乙经》载:肩外俞主“肩胛中痛,而寒至肘”。《外台秘要》言:巨骨主“肩臂不得屈伸而痛”。《针灸聚英》语:天髎主“肩臂酸疼”。古人也取肩部奇穴,如《备急千金要方》载:“前腋主肩腋前痛,与胸相引”。《奇效良方》载:“肩柱骨二穴,在肩端超骨尖上”,“治手不能举动,可灸七壮”。《针灸资生经》云:“它日复连肩上疼,却灸肩疼处愈,方知《千金方》之阿是穴犹信云。”其中前腋、肩柱骨、背缝、阿是穴均为经外奇穴。
现代取肩部穴者,如姜定气等治疗肩周炎,取肩髃穴,用自制8cm长的不锈钢针快速进针到肱骨的表层;林秀芬等则取患侧肩三针(肩髃、肩前、肩后)、天宗、肩中俞、新设,配以臂臑、肩外俞、肩井、曲池、阿是穴,施平补平泻;陈国芬取肩髃、肩髎、臑俞、曲池、曲垣、巨骨、天宗、外关、阿是穴,针刺得气后,做捻转提插平补平泻,针后加灸;陶首亚取患侧肩髃、肩贞、肩前、曲池,用温针灸。
2.古今均取上肢阳面穴
除了肩部穴之外,古今治疗本病还取上肢阳面(含臂阳、手背)的其他穴,此当为邻近取穴与循经取穴之故。统计结果见表5-6。
表5-6 上肢阳面穴次及其分占古、今总穴次的百分比和其位次对照表
表5-6显示,古代比现代更重视手背穴,现代比古代更重视臂阳面穴,显示古代比现代更重视远道取穴,现代更重视近道取穴。就穴位而言,古今均多取臂阳面曲池、手三里,手背部合谷、中渚、后溪,这些是相同的;古代还取手背腕骨,臂阳面支沟、天井、清冷渊、养老,现代则取臂阳面臂臑、外关、臑会,这些是相似的。
古代取上肢阳面穴者,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道:曲池治“弯弓开不得,臂痪怎梳头”。《流注指要赋》曰:“肩背疼,责肘前之三里。”《席弘赋》云:“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上下相应部位穴相配,亦即开四关)《肘后歌》语:“肩背诸疾中渚下。”《针灸聚英·八法手诀歌》曰:“后溪前上外肩背。”《针灸甲乙经》载:腕骨主“肩臂颈痛,项急”;支沟主“肩臂酸重”;天井主“肘痛引肩不可屈伸,振寒热,颈项肩背痛”;清冷渊主“肩不可举,不能带衣”;养老主“肩痛欲折,臑如拔,手不能自上下”。
现代取上肢阳面穴者,如阎润茗治疗肩外侧痛者,取手阳明经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等;肩背痛者,取手太阳经穴天宗、肩贞、臑俞、后溪等,用针刺捻转提插复合泻法。姜希志治疗肩前、臑臂内廉酸疼者,取肩前、尺泽、列缺;肩后痛引肩胛、颈项及臑外后疼者,取天宗、肩髃、外关、养老;肩外侧疼引拇食指者,取巨骨、肩髃、臂臑、曲池、合谷,注入复方当归注射液。李延芳等治疗肩周炎,针刺肩髎透臂臑,肩贞透极泉,肩髎透臑会,曲池透少海,施捻转提插,针后拔罐,反复吸多次,拔至皮肤潮红为度。在上肢阳面穴中,中渚穴时被选用,如龙得森用毫针刺健侧中渚穴,针尖向腕部斜刺0.5~1.5寸,用强刺激持续运针,并嘱患者患肩不停地活动;王永录、尹德馨、薛传疆等治疗本病亦以斜刺中渚穴为主;而今人又发现手背第2、3掌骨小头后缘有一“落枕”穴可治疗肩背痛,此与中渚位置相近。再如邵翠蛟取健侧二间穴,用毫针刺向肩部,施雀啄手法寻找敏感点,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并嘱患者活动患肩;魏启亮取患侧三间穴,用针刺平补平泻手法,并嘱患者活动患肢,上述二间、三间亦属上肢阳面。
3.古代选取上背与臂阴面穴
上背部与肩部相近,而本病或由外感风寒等邪所致,上背部穴又有祛风解表的作用,因此古代治疗本病还取上背部穴,共计44穴次,列各部的第四位,占古代总穴次的8.38%,常用穴为、大杼、膏肓俞。如《针灸玉龙经·针灸歌》道:“巨骨更取穴,肩背痛兼灸天柱。”《针灸聚英》云:“肩能负重,以骨会大杼也。”《针灸资生经》曰:“肩背酸疼”,“当灸膏肓俞”。虽然现代治疗肩周炎也有取上背部穴者,如李刚等取膏肓、巨骨等穴,用温针配合穴位注射;张文兵等取大杼、天宗等穴,用火针疗法;张云飞等取8寸长巨针,由大椎沿皮下组织透刺到至阳。但现代取上背部共115穴次,列现代各部的第六位,占现代总穴次的2.06%,未被列入常用部位,不如古代。
此外,古代治疗本病也取臂阴面穴,此当也是循经与邻近取穴的缘故,共计37穴次,列各部的第五位,占古代总穴次的7.05%,常用穴为尺泽、列缺、太渊。如《针灸大成》载:尺泽主治“肩臂痛,汗出中风”;《针灸聚英》载:列缺主治“肩痹”;《类经图翼》载:太渊主治“肩背痛引臂膊”。而现代虽也选取尺泽、列缺,如苏新铭治疗肩周炎,取尺泽、小海等穴,用针刺;阎润茗治疗肩内侧痛者,取手太阴经穴天府、侠白、尺泽、孔最等,用捻转提插复合泻法。但现代取臂阴面共212穴次,列现代各部的第五位,占现代总穴次的3.79%,未被列入常用经脉,不如古代。
4.现代选取腿阳面穴
现代临床发现,针刺条口透承山,或阳陵泉等穴对肩周炎有良效,致使现代本病文献中腿阳面达401穴次之多,列各部的第四位,占现代总穴次的7.17%。而古代取腿阳面13穴次,列各部的第九位,占古代总穴次的2.48%,未被列入常用部位,显示古代对条口、承山、阳陵泉等穴治疗本病的认识不足。
现代取条口、承山等穴者,如谢绪昌针刺条口透承山,用巨刺法;田剧宝亦针刺条口穴透承山;楼星煌针刺健侧条口透承山,悬钟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施强刺激捻转泻法;宁致荣取健侧肩痛穴(条口与丰隆二穴连线之中点),用3~4寸毫针刺入,以行气法使针感沿胃经上行至气街部。上述治疗多要求患者配合活动患侧肩关节。
现代取阳陵泉等穴者,如吕景山取阳陵泉、太冲,用针刺泻法;刘光亭取健侧阳陵泉穴,施针刺补泻法;骆文增取患侧阳陵泉,施针刺提插泻法,使麻胀感迅速传至足底;王波取患侧阳陵泉下2cm处,进针1.5~2寸,用震颤法运针,要求针感传至患肩及上肢末端;薛利军针刺患侧陵下穴,施提插捻转弹拨震颤等手法,使针感向患肩处传导。上述治疗亦多令患者配合活动患肩。
现代还取腿阳面其他穴,如杜萍取下巨虚穴,用针刺捻转泻法;许文涛等取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偏腓骨侧),用针刺。
总之,现代治疗本病常采用“上病下治”的远道取穴法。中医学认为,人体上下通过经络相联,上下部位又有对应性(如人体上下肢相对应)。《素问·五常政大论》即曰:“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现代临床实践也为这一论点提供了证据。而腿阳面肌肉丰厚,针刺感应强,通过异神经节段的强刺激,产生全身性镇痛效应,此当也是临床取效的机制之一。
5.古今均交叉取穴
古今治疗本病常交叉取穴,即取健侧穴位。如秦汉时期《素问·缪刺论》语:“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不已,刺外踝下三痏,左取右,右取左”(本案为针刺)。明代《类经图翼》称:商阳主治“肩背肢臂肿痛相引,缺盆中痛,灸三壮,左取右,右取左”(本案为艾灸)。
现代治疗肩周炎用交叉取穴者,如杨翠芳等用巨刺法,针健侧肩部肩髃、肩前、肩髎等穴,并通电;李文发用缪刺法,针健侧远道外关、偏历、列缺、丰隆、光明、飞扬等穴,施大幅度提插捻转,以患者能忍受为度;蔡晓刚针刺健侧下肢阳陵泉,以及与患肩痛点相对应的健侧肩部阿是穴,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李存新针健侧下肢陵下穴(阳陵泉穴下2寸),施捻转法;许玉民在辨证分经基础上,针健侧膝关节周围相对应的经穴及其附近压痛点;陈以国令患者正坐,针健侧居髎穴,施小幅捻转;王文远取健侧下肢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用毫针施大幅度提插捻转,以泻为主,针感闪电式远距离传导,并针刺健侧肩内、外陵,手三里、健侧相应痛点。上述治疗多也要求患者配合活动患侧肩关节。
中医学认为,人体左右侧的经络穴位相对称,各自有对应关系,左右侧经络又有交叉联系。《素问·缪刺论》曰:“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标幽赋》道:“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即为此意。西医学认为,神经系统具有左右交叉的支配功能,大脑可接受对侧肢体的感觉冲动,并管理对侧肢体的运动功能。综上所述,人是一个平衡的整体,上下、左右各自对应,并互相联系,所以在针灸时可通过“上病下取”“左病右取”,以激发人体潜在的生理功能,进行自我调整,纠正机体失衡状态,恢复整体平衡,故现代王文远称之为“平衡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