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脂溢性角化病

【概述】

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常见皮肤良性病变,是基底细胞良性增生性病变,又称基底细胞乳头状瘤、老年疣,易发生于胸背部皮肤,也常见于老年患者面部与眼周区域。

【临床特征】

病变具特征性,表现为圆或卵圆形,钱币样,褐色至暗棕色斑,边界清晰,略为高起,表面呈天鹅绒样或颗粒状,大小多为数毫米,少有数厘米者,常是多发性(图2-3)。病变可带蒂,外观类似带蒂的乳头状瘤,临床常误诊为色素痣。短期内出现多发性脂溢性角化病病灶,或原有病灶体积迅速增长,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内脏恶性肿瘤,特别是合并胃肠道腺癌可能,这种现象称为“Leser-Trélat征”。

图2-3 中老年男性,右下睑内眦部基底细胞乳头状瘤,该患者颈部及背部多发类似病灶

【组织病理学表现】

脂溢性角化病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基底样细胞良性增生。组织病理学上将其分为六种类型,病变一般表现为六种类型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棘层肥厚型是最常见的。几乎所有类型的脂溢性角化病均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增生常以基底细胞为主。其特征性表现是上皮内存在数目不等充满角质的假角囊肿。

【治疗】

根据临床情况不同,脂溢性角化病一般可临床观察随访或手术切除治疗。可使用刮除或削除方法处理皮肤表面脂溢性病变,或全层切除表皮和真皮及皮下组织,行一期缝合,无须切除睑板组织。小的扁平病灶可用激光或液氮去除,但局部切除后不除外复发可能。脂溢性角化病病变本身没有恶性倾向,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