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中医名医名方录(第一卷)
- 熊磊 吴永贵 李兆福主编
- 6825字
- 2022-04-22 15:45:39
二、医方
(一)自拟方
1.生地侧柏叶汤
(1)组成:
生地黄15~30g,侧柏叶炭9g,杭白芍9g,麦冬9g,炒艾叶6g,藕节6个,炮姜炭9g,甘草6g。
(2)功效:
滋阴、凉血、养血、止血。
(3)主治:
①鼻血涌出不止者;②吐血或咯血者;③大便前后下血者;④尿中带血者;⑤妇人经来过多,久不止者。此方对鼻衄尤效。
(4)方解:
方中生地甘寒,滋阴养血,凉血清热;侧柏叶苦涩微寒,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二者共为君药。白芍苦酸微寒,敛阴和血,柔肝润燥,平抑肝阳;藕节涩平,止血祛瘀;麦冬甘寒,生津养液,润肺清火。以上三者共为臣药,助君药平抑肝火,祛瘀止血。炒艾叶苦温,温经止血;炮姜苦温,止衄摄血,用于凉血药中,可免凉药腻膈碍胃之弊,二者是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是为使药。更妙者,炮姜、甘草,苦甘化阴,不仅入阴止血,且能暖脾补中,引血归经,恢复脾之统血功能。全方配伍周到,寒温并用,阴阳皆备,用于上下出血,功效颇佳。
(5)用法用量:
冷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煮沸20分钟。上部出血,宜饭后温服;下部出血,宜饭前温服。一日2~3次,每日1剂。
(6)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本方时,患者忌食辛辣香燥、煎炸、烧烤类食物。又,若服后血仍不止,应到医院急诊。
(7)临床应用:
用时可加血余炭,本古人“血见黑则止”之旨,止血功效更强。血止后,可根据病情调理善后。
(8)病案举例:
肝阳上亢,迫血妄行之鼻衄。
刘某,男,42岁。素有高血压史,经常头痛失眠。一日,忽鼻衄频频,量多,色鲜红。急送往某医院五官科治疗,血暂止,回家后又流血不已,延余诊治。症见头胀目眩,舌紫苔略黄燥,脉弦。此系肝阳上亢,迫血妄行所致。宜滋阴、凉血、止血。急以自拟方生地侧柏叶汤(方见上),重用生地30g,加童便为引。
服1剂,衄血减少,再剂全止。
二诊:继以原方加白洋参9g(另煎兑服),清补气血,生津润燥。连服3剂后,改用三才封髓丹调理善后。
按语 鼻衄一症,属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可见,春夏尤多,而云南地处高原,风高物燥,更为常见。临床上对于鼻衄的治疗,大多治以凉血清火,但是过用寒凉,势必损伤胃气。因此,戴丽三创制本方,纠正了偏用寒凉的缺点。是方凉血柔肝润肺,培土补中,诸法皆备,凡一般鼻衄、咯血、便血、崩漏,显热象者,或寒热不显者,均可适用。戴丽三还特别提示,如遇阴火上腾,失血过多,应提防突发寒战,恐阳随阴脱,当用大剂潜阳汤(附子、龟甲、砂仁、炙甘草)。
2.藿香桂枝汤
(1)组成:
藿香10g,桂枝10g,炒杭芍10g,法半夏10g,茯苓15g,陈皮10g,炒枳壳10g,焦山楂15g,苏叶6g,防风10g,白芷10g,甘草3g,大枣3枚,生姜3片。
(2)功效:
解表和里,调和营卫,消食化滞。
(3)主治:
①感冒厌食,症见畏寒发热、头痛、胸闷欲呕者;②呕吐胸闷,头身疼痛者;③腹痛吐泻,消化不良,食入作酸,畏寒身困者。
(4)方解:
本方由藿香正气散、桂枝汤、二陈汤加减而成。看似繁杂,实极严谨。方中藿香辛温,芳香发散,和胃止呕,治霍乱吐泻,心腹绞痛,解内外一切秽浊不正之气;配以桂枝汤解肌和营卫,使表邪得解,里气以和,共为君药。炒枳壳、焦山楂、二陈汤消食健胃,降逆化痰,协助君药,使脾、肺、胃肠诸经之气得正,则里气通畅,共为臣药。苏叶、防风、白芷辛温疏表,助君药微汗以散表邪,用为佐药。甘草既能解毒,又能调和诸药,用为使药。
(5)用法用量:
冷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煮沸15分钟,不拘时温服,每日2次,每日1剂。
(6)注意事项:
本方主要针对感冒夹食症(所谓胃肠型感冒)而设。服药期间,饮食应清淡,忌油腻生冷,最好吃米粥。若呕吐剧烈,应少量频服。
(7)临床应用: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有太阳则热,下雨则冷,所谓“遇雨便成冬”,最易感受寒邪或伤暑,加之人们喜吃酸冷之品,易伤胃肠,病则外感风寒,内伤饮食,以致出现“主治”条中所述症状。戴丽三从云南实际出发,因地、因时自拟此方。不止夏令常用,其他季节见上述症状也可用。一般不用加减。
(8)病案举例:
外感风寒,内伤食积治验。
李某,男,30岁。1963年7月15日初诊。患者感冒后,吃油腻生冷,症见发热、恶寒、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吐泻交作,经用西药未愈而来就诊。除上述症状外,口和不思饮,左脉浮紧,右脉浮滑,舌淡苔白腻。此乃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胃浊上泛,中阳不振,发为上症。本“急则治标”之旨,投予藿香桂枝汤。
二诊:1963年7月16日,患者服上方1剂后,各症均减,唯纳呆、食少、神倦,拟健运中阳,运化寒湿,予理中汤加法半夏、茯苓、砂仁(后下),2剂而愈。
按语 暑湿外感夹食症,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原因,云南最为常见。《素问·热论》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说明暑邪的出路,应从汗解。本例为阴暑见证,治用温散,故藿香桂枝汤服后,病情很快得到缓解。
3.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
(1)组成:
制川附片(久煎,以口尝无麻味为度)30~60g,桂枝15g,炒杭芍15g,法半夏10g,茯苓15g,陈皮10g,台乌10g,川芎10g,防风10g,独活10g,桑寄生15g,炙甘草10~15g,大枣3~5枚,生姜3~5片。
(2)功效:
温阳解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3)主治:
①阳虚或体虚,风湿互滞,腰痛,四肢关节疼痛者;②风寒湿三邪杂至,见身痛不能转侧者;③体虚感冒风寒,头痛、身痛者。
(4)方解: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者,闭塞不通之谓也。戴丽三认为,风、寒、湿痹者,大多元阳大虚,脾胃气机郁遏,阻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此方是在《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和后世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药味虽多,用药谨严。方中附子辛温大热,有毒,温肾助阳,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散阴寒,通关节,搜风除湿;桂枝、芍药外证用之解肌和营卫,内证用之化气调阴阳,且芍药酸寒,和营敛阴,防附桂辛热伤阴,三药相伍,共为君药。患外湿者,多兼内湿,夏、苓、陈健脾燥湿而理气,降逆化痰;台乌(即乌药)辛温,行气宣通,疏散凝滞,“止痛必须理气”,此四药助君药加强祛风止痛之效,用为臣药。川芎辛温升散,走而不守,善于活血祛风,行气止痛;防风、独活同属辛温之品,二药相伍,祛风除湿,散寒通痹而止痛,乃痹痛常用药;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膝。生姜、大枣在许多方剂中,常作为配角使用,但在本方中,作用不一般:生姜配附、桂,温阳散寒而解表;大枣配芍药,益阴养脾而润燥。二者相伍,既助桂、芍调营卫,又能益胃气,生津液。此六药相配,助君药逐邪外散,兼治四肢腰膝疼痛,用为佐药。甘草解毒,调和诸药为使。如此组合成方,共奏温阳解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
(5)用法用量:
附子用法见“组成”条。附子煎好后,加入余药再煎20分钟,趁热温服。病在上部者,宜饭后服;病在下部者,宜饭前服。
(6)注意事项:
凡服附子剂,服药前后二三小时,应忌食生冷、水果,避风寒,更不能外出吹风淋雨。有条件者,最好服后盖被取微汗。
(7)临床应用:
①寒重加细辛。②气虚加黄芪、潞党参。③上肢痛,独活改羌活,加桑枝、威灵仙;下肢痛,加怀牛膝、木瓜。④腰痛加杜仲、续断。
治风寒湿痹要注意选用通络止痛药,如秦艽(便溏者不用)、桑枝、片姜黄、海桐皮、千年健、威灵仙、络石藤等。
(8)病案举例:
痹病(阳虚寒痹)。
陈某,男,61岁。2016年10月2日初诊。患者素体阳虚,手足逆冷。因外出突遇天变,受寒后,回家感觉头痛,畏寒,四肢关节疼痛,腰痛窜引下肢也痛,触诊手足逆冷。饮食尚可,大便正常,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质淡,脉沉紧。证属阳虚,感受风寒湿邪,凝滞经络,“不通则痛”;法宜温阳散寒,祛风除湿。予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加细辛3g,2剂。
二诊:2016年10月5日。患者服上方后,症状减轻,唯手足欠温,体倦乏力。予玉屏风合桂枝汤加减。
制川附片60g(久煎),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桂枝15g,炒杭芍10g,补骨脂10g,淫羊藿15g,陈皮6g,炙甘草10g,大枣5枚,生姜5片。3剂。
后经随访,上方服后诸症皆愈。
按语 云南地处高原,气候多变,最易感受风寒湿邪。《灵枢·百病始生》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阳虚者,更易遭受外邪的侵犯。此患者素体阳虚,又感寒邪,故一诊时以附子峻补阳气,通行十二经,桂枝汤解肌和营,独活、细辛解表散寒,待寒邪除去,二诊再以玉屏风益气固表,附片、补骨脂、淫羊藿壮肾阳以治本而渐愈。另外,阳虚者平时宜加强锻炼,“动则生阳”,增强体质,甚为重要。阳壮表固者,虽“逢疾风暴雨”,也不致患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二)成方应用
1.四逆汤
(1)来源:
《伤寒论》。由制附片30~90g,干姜15~30g,炙甘草10~30g组成。原方具有温中逐寒,回阳救逆之功。主治阳虚阴寒证。清代名医郑寿全(钦安)在论述四逆汤后,总结道:“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医法圆通》卷四)。戴丽三受此启发,临证凡遇少阴病,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者,则大胆使用,屡起沉疴痼疾。
(2)临床应用:
此方应用范围较广,限于篇幅,略举数条如下。
1)治阳虚寒盛,症见腹痛、胃痛,加公丁香、桂枝、法半夏、茯苓、砂仁(后下)。
2)阳虚自汗,体倦乏力,加红参、五味子、桂枝、炒杭芍、大枣、烧生姜。
3)阳虚,腹痛,腹泻,纳差,加炒苍术、茯苓、吴茱萸、砂仁(后下)。
4)肾虚阳弱,心肾不交,神弛不宁,以致头昏、失眠、心慌,加桂枝、茯神、炒枣仁、明天麻。
5)此方可为一切阳虚致病的主方,无论内、妇、儿、外、五官、皮肤等各科,均可加减使用。
(3)方解:
方中附子纯阳,大辛大热而有毒,能回阳救逆,温补脾肾,驱阴逐寒,通行十二经,能内能外,故为君药;干姜辛热无毒,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广泛用于各种阴寒病证,与附子相须为用,助附子回阳救逆,起死回生,故为臣药;炙甘草益气补中,能解附子之毒,抑制姜附燥烈之性,有“伏火”之意,既是佐药,也是使药。全方药只三味,寓意颇深。
(4)病案举例:
阴寒舌痛。
李某,男,30岁。患舌尖疼痛已2个月,久治不愈。前医用黄连解毒汤等,未效。邀余诊治,察其舌滑润多津,舌尖不红,口不渴,心不烦,脉沉无力,显系阴证。因舌为心之苗,若属阳证,当见心烦、舌红、咽干、思水、脉数等象。今所见皆属不足之症,而用黄连解毒汤,实“以寒治寒”,徒自耗伤胃气。因据脉症改用四逆汤峻扶元阳而收工。处方:附子60g,炙甘草6g,干姜6g。服后舌尖疼痛大减。继服2剂即愈。
按语 因为心开窍于舌,故舌痛一症,常被辨证为心火上炎,治以导赤散、黄连清心丸之类,但本证舌体多津,舌尖不红,脉沉无力,显系阴证,故以四逆汤大补元阳而效。
2.理中汤(丸)
(1)来源:
《伤寒论》。《金匮要略》称人参汤。由人参20g,白术15g,干姜15g,炙甘草10g组成。原方具有补气健脾,温中祛寒之功。主治脾胃虚寒,症见呕吐,腹泻,腹痛,饮食无味,手足不温,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为温中祛寒之代表方。方中人参常以潞党参代替。有的医家认为,古之人参即今之党参。
(2)临床应用:
①治伤寒太阴病,腹痛下利,寒多而呕,口不渴,加砂仁(后下)、法半夏、茯苓。此方还可治脾虚水肿。②中焦虚寒,症见呕吐、腹泻,减白术量,加公丁香、白豆蔻、生姜汁(取生姜30g去皮捣烂,加入冷开水30ml,浸泡半小时后,滤取生姜汁。每道药兑入5ml同服)。③妇科崩漏,审无热象者,用本方干姜改炮黑姜,加黄芪、当归头;出血日久者,加荆芥炭、艾叶炭、阿胶(炖化兑服)。④本方可作病后调理使用。
此外,汤者,荡也,急性病用之;丸者,缓也,慢性病用之。对于此方,《〈汤头歌诀〉新义》谓:“病情较轻,病程较长,可用丸剂,缓缓调治。”也可用附子理中丸,对阳虚患者,更为适宜,功效较理中丸更强。
(3)方解: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治宜温中散寒之剂。仲景理中汤正为此而设。方中党参甘温,补气健脾,用为君药。干姜辛甘大热,最善暖脾祛寒,助党参补气健脾而温中,用为臣药。二药合用,辛甘扶阳,且党参得干姜使补而能行,大气周流;干姜得党参使行而不滞,中气畅达,有相补相助之妙用。脾胃属土,中寒则土湿。白术味甘性温,助君药甘温健脾,燥湿止泻,用为佐药。炙甘草味甘性温,助参、术补中气,调和诸药,用为使药。药仅四味,相配得宜,使脾阳得振,中焦脾胃虚寒各症得理,称为“理中汤”,名实相符。
提示:消化道溃疡,多伴有内出血,属虚寒证而用理中汤,方中干姜宜改用炮姜,减少对溃疡面的刺激,而且炮姜配甘草,还有止血作用。
(4)病案举例:
虚寒腹泻。
戴某,女,77岁。2016年12月26日初诊。患者素体虚寒,自诉昨日中午吃寒性蔬菜(苦菜)后,胃腹疼痛,腹泻,水样便,一日三四次,自感腹部发凉,手足欠温,疲乏无力,不思食,自服藿香正气水,症未减。诊见舌苔薄白质淡,脉沉弱无力。证属脾胃虚寒,中阳不振。治宜温中散寒,健脾运湿。方用理中汤加炒苍术15g、茯苓15g、炒吴茱萸6g、砂仁6g(后下)。2剂,温服,一日3次。
二诊:2016年12月29日。患者服上方后,症状减轻,腹泻已止,尚感食欲欠佳,精神不振。原方去吴茱萸,加炒谷麦芽各15g,2剂,服法同前。
嘱服完汤剂后,自购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调理。忌食寒性蔬菜、生冷之品等。
按语 理中汤为临床常用方剂,又是温中祛寒的代表方。笔者使用该方数十年,有一些体会。有几个问题要与读者探讨:
(1)在《伤寒论》第386条理中丸方下有“作汤加减法”,其中提到“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笔者经验:腹满不用去术,加砂仁或炒鸡内金,前者醒脾开胃进食,后者去白术之壅滞。或用炒白术,也可去其壅滞。
(2)方中人参的使用问题。有医者提出,古之人参即今之党参,但无证据支持。倒是在有些书中,提到用人参的时候,总加一句“贫者以党参代之”。说明该用,但因贫不能用。现在富裕了,可放手使用。因为人参大补元气,被誉为“百草之王”。不仅理中汤可用,其他方剂该用的也可用。
(3)方中干姜的使用问题。凭笔者多年的使用经验,干姜辛辣刺激,炮用则药性苦温,与甘草合用,有苦甘化阴之妙,利于常服。
3.归脾汤
(1)来源:
《济生方》。组成:黄芪、人参(常以党参代用)、白术、当归、茯神、龙眼肉、炙远志、炒酸枣仁、木香、炙甘草、大枣、生姜。原方具有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的功用。主治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导致的体倦食少,失眠健忘,心悸怔忡,面色萎黄之心脾两虚之症。戴丽三常以此方治疗月经不调,以及各种血证,如贫血、肌衄、齿衄、肠风下血等。
(2)临床应用:
①治疗失眠健忘,加益智仁、石菖蒲、首乌藤;②治疗心悸怔忡,加紫石英、五味子、火麻仁;③治疗崩中漏下,加炒荆芥、炮姜炭、生地炭;④治老年肤痒,加防风、制首乌、胡麻仁。戴丽三应用此方治疗一切脾虚血亏之证,临床应用时注意脾虚之人运化乏力,容易痰湿停滞,而此方补益药较多,若见舌苔白腻者,可酌加砂仁、陈皮等理气醒脾之品。
(3)方解:
方中黄芪、当归、人参(党参)、白术共为君药,健脾益气养血;龙眼肉、炒枣仁、炙远志、茯神为臣药,养心安神定志;木香少许芳香醒脾,佐于大队补气养血之品中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是为使药。全方组合,共成健脾益气、养心安神之剂。
(4)病案举例:
面风(面肌痉挛)。
刘某,女,45岁。于1960年4月初诊。主诉:右侧面肌抽搐1年,加重2个月。患者1年前因家庭琐事烦忧,不思饮食,夜卧不安,眠浅梦多,逐渐出现右侧面肌口角处隐隐蠕动,生气及劳累后加重。今年开春后,自口角至眼外侧抽搐明显加重,影响工作生活,患者痛苦不堪。观察舌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稍数。中医诊断:面风。西医诊断:面肌痉挛。证属脾虚血亏生风。治以健脾益气,养血祛风。方用“归脾汤”加防风10g、制首乌10g、刺蒺藜10g、僵蚕10g、天麻15g、砂仁6g。3剂,内服,一日3次。药后睡眠明显改善,面肌痉挛程度减轻,舌苔仍白腻,原方加小白附子30g(开水先煨1小时)、法半夏10g,5剂。药后痉挛止,纳增,睡眠好转。三诊,腻苔已退,脉仍沉细,仍守初诊方加柏子仁15g、炒麦芽15g,3剂。调理后面色红润,精神佳悦,抽搐未作,纳香眠安而愈。
按语 面风一病,临床辨证多属肝风内动,常用镇肝息风之品,是只见局部,未见整体。需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脾主肌肉,凡肌肉无力、萎缩、痉挛之症都可从脾求之。本患者忧思烦恼,暗耗心脾之气,脾虚血亏肝失濡养故而风动挛缩,故以归脾汤健脾养心安神,是从本求之。一诊中加制首乌补精养血柔肝,天麻平肝息风止痉,僵蚕祛风化痰止痉,防风一味是治一切风证的通用之品并可去脾家之湿,以上诸药合用使归脾汤增加养血柔肝止痉之效,标本同治,故一诊后眠佳痉减。二诊中,脾虚痰湿内生,舌苔仍腻,故加入法半夏燥湿化痰,而白附子一味,辛、温,入肝胃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专治头面之风。故用后痉挛得止。三诊中继续以归脾汤健脾养心柔肝,从其根本固之而愈。
(供稿人:严继林)